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Fu缓释剂对直肠癌区域性化疗局部药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万圣云 刘弋 张俊舜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 研究直肠癌患者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后 ,药物在局部的分布、扩散情况。方法 对 13例直肠癌拟手术患者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 5 0 0mg ,72h后手术 ,术中抽取肠系膜下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 ,并取癌组织癌旁近端... 目的 研究直肠癌患者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后 ,药物在局部的分布、扩散情况。方法 对 13例直肠癌拟手术患者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 5 0 0mg ,72h后手术 ,术中抽取肠系膜下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 ,并取癌组织癌旁近端的肠壁组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5 Fu浓度。实验数据采用SPSSl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肠系膜下静脉血 5 Fu浓度显著高于同时相外周血浓度 ,癌组织 5 Fu浓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浓度 ,全组未发现全身及局部毒副作用。结论 直肠黏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是直肠癌术前区域性化疗的最佳途径之一 ;证实了区域性化疗局部 5 Fu高浓度的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fu缓释剂 直肠癌 区域性化疗 局部药物浓度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5-Fu缓释剂局部植入对进展期直肠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宏伟 路忠志 +1 位作者 肖秀丽 吴斌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11期39-42,45,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5-Fu缓释剂对进展期直肠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 96例Dukes B、C期直肠癌患者按序贯实验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45例,对照组51例。试验组于术前5~10 d经肛门直肠黏膜下植入5-Fu缓释剂100~150 mg.m-2。2组患... 目的探讨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5-Fu缓释剂对进展期直肠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 96例Dukes B、C期直肠癌患者按序贯实验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45例,对照组51例。试验组于术前5~10 d经肛门直肠黏膜下植入5-Fu缓释剂100~150 mg.m-2。2组患者均施以Dixon术。术后标本中淋巴结计数,计算淋巴结转移率(MLR)和淋巴结转移度(LNR)。转移淋巴结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阴性淋巴结CK19为一抗免疫组化检查,阳性记为淋巴结微转移(MM)。结果试验组MLR(37.8%)及LNR(10.0%)均低于对照组(45.1%和12.5%)(P=0.468和0.118)。试验组阳性淋巴结AI(0.086±0.047)高于对照组(0.036±0.042)(P<0.001)。试验组淋巴结MM率、MM度(11.1%和8.3%)低于对照组(29.4%和19.3%)(P=0.028和P=0.019)。结论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5-Fu缓释剂对进展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灶均有抑制效应,尚不能显著降低MLR、L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5-fu缓释剂 淋巴结转移 细胞凋亡指数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5-Fu缓释剂术中植入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宏 陈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12-715,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5-Fu缓释剂术中植入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1月间在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5-Fu缓释剂术中植入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1月间在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5-Fu缓释剂术中植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酶类标志物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白介素-32(IL-32)表达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CD4+、CD4+/CD8+、NK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ALT、AST、GGT、ALP水平低于对照组,CHE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AFP、AFU、CA199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IL-3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5-Fu缓释剂术中植入治疗,可以降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提升机体免疫力,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根治性手术 5-fu缓释剂
下载PDF
直肠粘膜下植入5-FU缓释剂在直肠癌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万圣云 刘弋 +1 位作者 王瑞祥 王光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13-615,共3页
目的 研究直肠癌病人术前直肠粘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后 ,癌组织病理形态学、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方法 对 2 5例直肠癌拟手术者采用配对设计分为两组 :Ⅰ组 (n =13)为植药组 ,每例术前直肠粘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 5 0 0mg。Ⅱ组 ... 目的 研究直肠癌病人术前直肠粘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后 ,癌组织病理形态学、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方法 对 2 5例直肠癌拟手术者采用配对设计分为两组 :Ⅰ组 (n =13)为植药组 ,每例术前直肠粘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 5 0 0mg。Ⅱ组 (n =12 )为非植药组 ,采用常规术前准备。两组病人均在术前 (植药前 )及术后立即取肿瘤组织。观察癌组织病理形态和识别凋亡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变化。数据采用SPSS10 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Ⅰ组中癌组织出现化疗效应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癌细胞凋亡指数 (AI)化疗后(3 6 2 3± 1 2 35 )较化疗前 (1 2 0 0± 0 398)明显增加 ,P <0 0 5 ;癌细胞的增殖指数 (PI)化疗后 (46 6 2± 7 2 2 )较化疗前 (5 6 85± 6 4 8)明显降低 ,P <0 0 1。而Ⅱ组手术前后病理形态学无变化 ,癌细胞AI、PI无明显改变。全组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直肠粘膜下植入 5 -FU缓释剂是直肠癌术前区域性化疗的最佳途径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化疗 细胞凋亡 直肠粘膜 5-fu缓释剂 直肠癌
原文传递
胸外科肿瘤患者手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保庆 张少为 +4 位作者 王其彰 张鑫 赵瑞兴 高庆敏 张石英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9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初步观察对胸外科肿瘤患者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方法我科于2008年1月8日开始至2008年6月10日共治疗胸外科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和对照组(即常规手术)各40例。两组用药前后对照常规检查... 目的初步观察对胸外科肿瘤患者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方法我科于2008年1月8日开始至2008年6月10日共治疗胸外科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和对照组(即常规手术)各40例。两组用药前后对照常规检查,心、肺、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手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前后对照常规检查,治疗组手术后引流量较多,并发症未见增多,伤口愈合良好,未见延迟和不愈合。近期生活质量未见降低。结论手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即中人氟安)简便、易行、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fu缓释剂 术中植入 肿瘤患者 胸外科 疗效观察 术后引流量 近期生活质量 常规检查
原文传递
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老年性结直肠癌术中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钟漓 张广钰 +1 位作者 董陈诚 冉福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老年性结直肠癌病人的安全性。方法:实验组48例结直肠癌病人行标准根治术,术中腹腔内植入5-Fu缓释剂;对照组56例,予单纯根治手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肝肾功能、免疫指标...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老年性结直肠癌病人的安全性。方法:实验组48例结直肠癌病人行标准根治术,术中腹腔内植入5-Fu缓释剂;对照组56例,予单纯根治手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肝肾功能、免疫指标及营养状态指标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清肌酐(Cr)较术前升高(P<0.05),总蛋白水平(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换蛋白水平(TF)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C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液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腹腔内注入5-Fu缓释剂治疗老年性结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但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延长肛门排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结直肠癌 5-fu缓释剂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