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L-孟氧基-丁烯内酯的合成研究
1
作者 李森兰 邢硕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1-62,共2页
5-L-孟氧基-丁烯内酯是合成多个系列、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按现有文献的方法,其单一构型的一次性合成产率在25%左右.催化剂以NaHSO4代替H2SO4,以少量硅胶除杂,通过“浓缩-石油醚结晶(R构型),母液再反应”的方法,使S构型逐... 5-L-孟氧基-丁烯内酯是合成多个系列、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按现有文献的方法,其单一构型的一次性合成产率在25%左右.催化剂以NaHSO4代替H2SO4,以少量硅胶除杂,通过“浓缩-石油醚结晶(R构型),母液再反应”的方法,使S构型逐步转化为R构型.从而不但省去了水洗的麻烦操作,而且单一构型的合成产率可达7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l-孟氧基-丁烯内酯 NaHSO4催化 合成 结晶
下载PDF
5-L-孟氧基-4-苄氨基丁烯内酯的不对称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英文)
2
作者 王建平 李华民 +2 位作者 王灵芝 李英飞 陈庆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7-670,共4页
温和条件下,苄胺与手性合成子5-(L)-孟氧基3-溴-2(5)呋喃酮通过串联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分子内消除反应合成了一种新手性化合物:5-L-孟氧基-4-苄胺基丁烯内酯。产物经过IR、1H-NMR、MS谱学表征,并经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新化合... 温和条件下,苄胺与手性合成子5-(L)-孟氧基3-溴-2(5)呋喃酮通过串联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分子内消除反应合成了一种新手性化合物:5-L-孟氧基-4-苄胺基丁烯内酯。产物经过IR、1H-NMR、MS谱学表征,并经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新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a=5.2945(4),b=14.2829(10),c=26.0769(18),Mr=343.45,Z=4,V=1972.0(2)3,Dc=1.157g/cm3,μ(MoKα)=0.076mm-1,F(000)=744,R=0.0387,wR=0.0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合成 5-l-氧基4-苄氨基丁烯内酯 晶体结构
下载PDF
螺[1-氯-4-l-孟氧基-5-氧杂-6-氧代双环[3·1·0]己烷-2,3'-(4'-吗啉基-5'-l-孟氧基丁内酯)]合丙酮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闵凡新 郝向荣 +2 位作者 付立海 黄慧 陈庆华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利用新手性源,5-(l-孟氧基)-3-氯-2(5H)-呋喃酮4与亲核试剂吗啉通过串联不对称双Michael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般方法难以得到的含有多个手性中心的螺-环丙烷双内酯化合物C32H50O7NCl.其单晶为C32H50O7NCl(OC3H6)0.5,正交晶... 利用新手性源,5-(l-孟氧基)-3-氯-2(5H)-呋喃酮4与亲核试剂吗啉通过串联不对称双Michael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般方法难以得到的含有多个手性中心的螺-环丙烷双内酯化合物C32H50O7NCl.其单晶为C32H50O7NCl(OC3H6)0.5,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1, 晶胞参数a = 17.149(3), b = 20.384(4), c = 10.831(2) , V = 3786.1(12) 3, Z = 4, Dc = 1.097 g/cm3, F(000) = 1352, μ= 0.144 mm-1; 射线类型为MoK?( = 0.71073 ?, 偏离因子R = 0.0755, wR = 0.1956, 独立衍射点3710个, 其中可观测点数2318个.分子中共有六个环, 12个手性中心, 3个六元环呈椅式构象, 两个五员内酯环呈信封式构象, 并分别与环丙烷形成[2.4]螺环和 [3.1.0] 稠环, 4个新生成的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为C(3)(S), C(4)(S), C(5)(R), C(8)(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晶体结构 -环丙烷双内酯化合物 5-(l-氧基)-3--2(5H)-呋喃酮 手性源
下载PDF
螺[1-溴-4-(1R,2S,5R)-l-孟氧基-5-氧杂-6-氧代双环[3.1.0]己烷-2,2'-(3'-α-膦酸二乙酯基-(S)-苯甲氧基-4'-l-(1R,2S,5R)-孟氧基丁内酯)]的晶体结构
4
作者 范雪娥 傅玉琴 +2 位作者 王建革 黄华鸣 陈庆华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1-606,共6页
报道了标题化合物合成和晶体结构。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9H58BrO10P,Mr = 797.74,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 = 12.858(3), b = 25.130(5), c = 14.125(3) ? = 105.15(3), V = 4405(2) ?, Z = 4, Dc =... 报道了标题化合物合成和晶体结构。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9H58BrO10P,Mr = 797.74,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 = 12.858(3), b = 25.130(5), c = 14.125(3) ? = 105.15(3), V = 4405(2) ?, Z = 4, Dc = 1.203 g/cm3, ?= 1.019 mm-1, F(000) = 1688,R = 0.0726, wR = 0.1201,共收集到9691个独立衍射点,其中可观测点5638个(I≥2s(I))。每个分子中有6个环,13个手性中心,2个五员环呈信封式构象,并分别与三员环组合成[2.4]螺环和[3.1.0]桥环化合物,4个新生成的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为C(6)(S), C(7)(S), C(3)(R), C(2)(R),新引入的磷酸酯官能团C(9)为S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1--4-(1R 2S 5R)-l-氧基-5-氧杂-6-氧代双环[3.1.0]己烷-2 2′-(3′-α-膦酸二乙酯基-(S)一苯甲氧基-4′-l-(1R 2S 5R)-氧基内酯)] 晶体结构 手性化合物 螺环/环丙烷/有机磷衍生物 构型
下载PDF
手性5-l-氧基丁内酯并[3,4-d]-3-取代基-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海洪 张翔 +1 位作者 林紫云 陈庆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00-2004,共5页
研究了手性元 5 -( R) -( l-氧基 ) -2 ( 5 H ) -呋喃酮与取代苯甲醛肟以次氯酸钙作为氧化剂进行的区域选择性原位 1 ,3 -偶极环加成反应 ,同步生成两个新的手性中心 ,得到了一系列光学纯丁内酯并 [3 ,4-d]-3 -取代基 -异唑啉类化合... 研究了手性元 5 -( R) -( l-氧基 ) -2 ( 5 H ) -呋喃酮与取代苯甲醛肟以次氯酸钙作为氧化剂进行的区域选择性原位 1 ,3 -偶极环加成反应 ,同步生成两个新的手性中心 ,得到了一系列光学纯丁内酯并 [3 ,4-d]-3 -取代基 -异唑啉类化合物 ;应用波谱学手段及 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证了产物的绝对构型 ,并对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规律性加以总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5-l-氧基内酯并[3 4-d]-3-取代基-异噁唑啉 合成 1 3-偶极环加成 区域选择性 立体选择性
下载PDF
光学纯5-氧基-4-取代丁内酯NMR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耿哲 鲁晓明 陈庆华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56-59,共4页
报道了一系列光学纯5(l氧基)4取代丁内酯的1HNMR和13CNMR数据,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结构以及化学位移的影响.
关键词 光学纯5-(艹)氧基-4-取代丁内酯 ^3HNMR ^13CNMR 取代基 化学位移
下载PDF
手性异噁唑啉-2-羟基苯基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7
作者 范雪娥 李仕辉 锁小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5-66,共2页
本文利用手性合成子4-(L)-孟氧基丁烯内酯作为亲偶极体,与芳环类的腈氧化物偶极体系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手性异噁唑啉-2-羟基苯基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及波谱分析、IR、1H NMR、13C NMR及MS得到确证。
关键词 4-(L)氧基丁烯内酯 腈氧化物 异噁唑啉 1 3-偶极环加成反应
下载PDF
一种稠合双环氮杂环丙烷衍生物便捷有效的合成路线 被引量:1
8
作者 裴强 侯婧 +1 位作者 吴建平 李华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2-646,共5页
利用5-(R)-(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和伯胺发生串联的Michael加成和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可以十分方便地得到光学纯的稠合双环氮杂环丙烷衍生物.这些氮杂环丙烷衍生物的结构均通过IR、1HNMR、13CNMR和EIMS的鉴定和表征.
关键词 (5R)-5-l-氧基-3--2(5H)-呋喃酮 稠合双环氮杂环丙烷 MICHAEL加成
下载PDF
中药香椿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沈玉萍 钟雄雄 +3 位作者 余筱洁 周存山 杨欢 贾晓斌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对中药香椿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常压硅胶柱色谱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香椿叶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理化方法和NMR等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中药中... 目的对中药香椿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常压硅胶柱色谱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香椿叶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理化方法和NMR等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中药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东莨菪内酯(Ⅰ)、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Ⅱ)、(+)-儿茶素(Ⅲ)、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Ⅳ)、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Ⅴ)、1,2,3,4,6-五没食子酸-β-D-吡喃葡萄糖苷(Ⅵ)、紫云英苷(Ⅶ)和没食子酸乙酯(Ⅷ)。结论除化合物IV、VI~VIII外,其余4个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IV则为首次从香椿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化学成分 结构解析 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 东莨菪内酯 4 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