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H在Cu(100)(111)(110)上的吸附扩散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泽新 张晓明 庞雪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6-441,共6页
采用 5 MP势方法 ,对原子氢在金属Cu的 3个低指数面上的吸附特性 ,如吸附几何、吸附能、振动频率等以及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计算结果显示低温低覆盖条件下 ,氢原子在Cu( 110 )表面上只存在赝式三重位和长桥位吸附... 采用 5 MP势方法 ,对原子氢在金属Cu的 3个低指数面上的吸附特性 ,如吸附几何、吸附能、振动频率等以及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计算结果显示低温低覆盖条件下 ,氢原子在Cu( 110 )表面上只存在赝式三重位和长桥位吸附态 ,没有短桥位吸附态 ,并且获得了实验和理论的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 低指数面 氢-铜表面体系 能面结构 表面吸附扩散 5-mp势
下载PDF
氧原子在Mo低指数表面及(211)高指数面上的吸附和振动 被引量:3
2
作者 刁兆玉 韩玲利 王泽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97-1404,FJ02,共9页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 5参数Morse势方法 ( 5 MP)对O Mo低指数表面体系及 ( 2 11)高指数面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 ,如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正则振动频率等 .计算结果表明 :在Mo( 10 0 )面 ,O...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 5参数Morse势方法 ( 5 MP)对O Mo低指数表面体系及 ( 2 11)高指数面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 ,如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正则振动频率等 .计算结果表明 :在Mo( 10 0 )面 ,O原子吸附在四重洞位 ,随着覆盖度增加 ,( 10 0 )面发生缺行重构 ,膺式三重位为稳定吸附位 ;在Mo( 110 ) ,( 111)及 ( 2 11)面 ,O原子均趋向于吸附在膺式三重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原子 氧-钼表面体系 氧-钼(211)表面体系 表面吸附 表面振动 5-mp势 催化剂
下载PDF
原子氧在Ru低指数面及(110),(111)台阶面上的吸附 被引量:1
3
作者 刁兆玉 庞雪辉 +1 位作者 王泽新 郝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581-1586,F0006,共7页
利用原子与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系统地研究了O-Ru低指数面及Ru(1120),(1121)台阶面体系,获得了吸附几何、结合能、振动频率等临界点特性,所得相关数据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及原子吸附态振动... 利用原子与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系统地研究了O-Ru低指数面及Ru(1120),(1121)台阶面体系,获得了吸附几何、结合能、振动频率等临界点特性,所得相关数据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及原子吸附态振动指纹的遗传、遗变特性预言了氧原子在Ru(1121)台阶面的吸附.本文认为氧原子在HCP晶格的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倾向于三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u体系 5-mp势 台阶面 表面吸附 振动指纹 频率 吸附态 原子氧 指数 RU
下载PDF
硫原子在镍低指数表面和(311)台阶面的吸附 被引量:1
4
作者 刁兆玉 于帅芹 +1 位作者 王泽新 乔青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2136-2142,共7页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构造了SNi表面簇合物体系的解析势函数.首先对SNi低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硫原子在Ni(100)面上的稳定吸附态为四重洞位,在Ni(111)面上,...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构造了SNi表面簇合物体系的解析势函数.首先对SNi低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硫原子在Ni(100)面上的稳定吸附态为四重洞位,在Ni(111)面上,硫原子吸附于三重位,硫原子在Ni(110)面上的吸附位有所变化.第一与第二周期的原子在(110)面上的稳定吸附态大都为赝式三重位和长桥位,而硫原子却吸附在Ni(110)面的四重洞位.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推测结果符合得很好.同时,还对SNi(311)台阶面吸附体系进行了研究.理论结果表明SNi(311)表面吸附体系只存在四重吸附态和hcp三重吸附态,fcc三重吸附态在和四重吸附态的竞争中完全湮灭.对于SNi表面吸附体系,理论结果给出S原子的表面吸附结合能和表面簇合物的粗糙度有关.结合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111)<(100)<(110)<(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原子 表面吸附 能面 台阶面 5-mp势 表面振动 催化剂 S-Ni体系
下载PDF
氮原子在铁低指数面上的吸附位和吸附态 被引量:3
5
作者 丰慧 刁兆玉 +1 位作者 王泽新 贾红英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889-1894,共6页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5-MP)对N-Fe低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如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正则振动频率等.计算结果表明:在Fe(100)面,N原子吸附在四重洞位;在Fe(110)表面,趋...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5-MP)对N-Fe低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如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正则振动频率等.计算结果表明:在Fe(100)面,N原子吸附在四重洞位;在Fe(110)表面,趋向于吸附在膺式三重位;而在Fe(111)表面最稳定的吸附位是近似桥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e表面体系 5-mp势 表面吸附 表面振动 低指数面 吸附态 吸附位 氮原子 指数 表面体系
下载PDF
氢原子在Fe低指数面及高指数面(211)上的吸附和振动 被引量:1
6
作者 丰慧 刁兆玉 +1 位作者 王泽新 张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7-302,共6页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5-MP)对H-Fe低指数表面体系及高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了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和正则振动频率等全部临界点特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Fe(100)面,H原子吸附在四重洞位,H...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5-MP)对H-Fe低指数表面体系及高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了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和正则振动频率等全部临界点特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Fe(100)面,H原子吸附在四重洞位,H-Fe的垂直振动频率为1 009 cm-1;在Fe(110)和Fe(211)表面,趋向于吸附在赝式三重位,H-Fe的垂直振动频率分别为1 054和1 046 cm-1;而在Fe(111)表面最稳定的吸附位是近桥位,频率为1 030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e表面体系 5-mp势 表面吸附 表面振动 H-Fe(211)体系
下载PDF
氮原子在钨低指数表面上的吸附和振动
7
作者 王重阳 冷冰 +2 位作者 孙绍鹏 郝策 王泽新 《辽宁化工》 CAS 2008年第11期748-751,770,共5页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法(5-MP)对N-W低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以及3个面的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在低覆盖度下,N原子优先吸附在W(100)面的四重洞位H,获得62 meV的垂直振动频率;在W(110)...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法(5-MP)对N-W低指数表面体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以及3个面的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在低覆盖度下,N原子优先吸附在W(100)面的四重洞位H,获得62 meV的垂直振动频率;在W(110)面上只存在三重洞位H3的稳定吸附态,垂直振动频率为43 meV;在W(111)面上最稳定的吸附位为赝式三重位H3′,垂直振动频率为79 m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W表面体系 5-mp势 表面吸附 低指数面
下载PDF
CO分子在Rh低指数面及(331)台阶面上的吸附
8
作者 王泽新 庞雪辉 王锐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31,共8页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及推广的LEPS势对CO-Rh低指数表面体系及(331)台阶面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提出了分子吸附态振动指纹的概念,理论计算及振动指纹分析表明,在R...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及推广的LEPS势对CO-Rh低指数表面体系及(331)台阶面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提出了分子吸附态振动指纹的概念,理论计算及振动指纹分析表明,在Rh低指数面及(331)台阶面上的吸附存在共性:随着覆盖度的增加,CO分子先后垂直吸附于顶位、桥位,且顶位为稳定吸附位,桥位次之,在(100)面上、CO分子在顶位、桥位分别获得了2009,1946 cm^(-1)的本征振动,二者之间的结合能之差为0.09 eV;(110)面上,CO分子则分别获得2019,196l cm^(-1)的本征振动:(111)面上,CO分子分别在顶位、桥位、洞位产生了2000,1912,1894 cm^(-1)的振动频率,三者的结合能依次下降,顶位、桥位之间的结合能差为0.03ev;(331)面上,CO分子及附于(110)台面及(111)台阶面上的顶位以及两等价顶位间的桥位,分别获得2018,1987 cm^(-1);1969,1927 cm^(-1)的本征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h体系 5-mp势 LEPS 表面吸附 (331)台阶面 台面 本征振动频率 振动指纹 单晶过渡金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