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保华 董向丽 +3 位作者 孙显明 赵川德 才秀华 孙立宁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69-274,共6页
基于Bliss概率单位法,编写了用于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LD50-SAS)。该程序直接应用原始试验数据,调用SAS系统提供的内部函数,计算LD50及其置信区间,免去了查几率值表、权重系数表等繁琐过程。经验证:该程序效率高、计算速度快... 基于Bliss概率单位法,编写了用于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LD50-SAS)。该程序直接应用原始试验数据,调用SAS系统提供的内部函数,计算LD50及其置信区间,免去了查几率值表、权重系数表等繁琐过程。经验证:该程序效率高、计算速度快、结果精确可靠,是计算LD50及相关参数的可靠程序。程序以文本形式保存和运行,代码透明度高,易于检查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S程序 半数致死量(LD50) 检查 保存 经验 验证 直接 调用 计算速度 程序效率
下载PDF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PD_(50)效检攻毒剂量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郎洪武 王乐元 +5 位作者 王家福 魏学峰 李玉和 张建华 翟国元 肖怀红 《中国兽药杂志》 2004年第12期9-10,共2页
采用PD50 效检方法 ,对 0 30 4 0 4 1 2批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I型苗 )进行不同攻毒剂量的PD50 检测。结果表明 ,分别用 5 0 0ID50 、10 0 0ID50 、2 0 0 0ID50 和 4 0 0 0ID50 的病毒进行攻毒 ,疫苗每头份分别含 5 .2、3.6、2 .1和 1.... 采用PD50 效检方法 ,对 0 30 4 0 4 1 2批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I型苗 )进行不同攻毒剂量的PD50 检测。结果表明 ,分别用 5 0 0ID50 、10 0 0ID50 、2 0 0 0ID50 和 4 0 0 0ID50 的病毒进行攻毒 ,疫苗每头份分别含 5 .2、3.6、2 .1和 1.0个PD50 。该项试验的攻毒毒株ORMF8的ID50 为 10 - 7.0 /2mL ,MID为10 - 6 .0 /2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毒剂 剂量 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MID 病毒 毒株 试验
下载PDF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PD_(50)效检试验
3
作者 郎洪武 王乐元 +6 位作者 张永光 王超英 吕红 袁新宇 王家福 魏学峰 李玉和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1期17-18,共2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金宇集团内蒙古生物药厂分别按 5 0 0ID50 、1 0 0 0ID50 、1 0 0 0ID50 攻毒剂量各进行 3批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Ⅰ )的PD50效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0 0ID50 攻毒剂量组有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金宇集团内蒙古生物药厂分别按 5 0 0ID50 、1 0 0 0ID50 、1 0 0 0ID50 攻毒剂量各进行 3批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Ⅰ )的PD50效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0 0ID50 攻毒剂量组有 2批疫苗达到了 3PD50 ,1 0 0 0ID50 攻毒剂量组有 1批疫苗达到了 3PD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O型灭活疫苗 PD50效检试验 攻毒剂量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致死率及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蔡佳仪 张小涵 +2 位作者 刘奇志 李星月 唐照磊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为生产中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室内培养皿中测定4种不同品系线虫对3和6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致死时间和剂量,田间玉米6~8叶期、日落后叶面喷施线虫至喇叭... 【目的】为生产中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室内培养皿中测定4种不同品系线虫对3和6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致死时间和剂量,田间玉米6~8叶期、日落后叶面喷施线虫至喇叭口内,测试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施用剂量和持效天数。【结果】Steinernema 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 Cherry和Oscheius chongmingensis Tumian侵染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72 h后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22.13、36.54、60.01和1369.4 IJs·larva^(-1);侵染6龄幼虫72 h后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18.67、31.25、45.52和897.28 IJs·larva^(-1)。SN、H06、Cherry和Tumian品系的最佳致死时间72 h;最佳致死剂量100 IJs·larva^(-1)(Tumian品系除外,最佳致死剂量为900 IJs·larva^(-1))。玉米田线虫施用剂量7万IJs·株^(-1)为最佳,施用后16 d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为65.80%。【结论】在供试品系中,S.feltiae SN品系的线虫对草地贪夜蛾的致病力最强,最有田间生物防治草地贪夜蛾潜力。田间玉米6~8叶期、幼虫3龄时喷施线虫至喇叭口内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inernema feltiae SN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 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 Cherry Oscheius chongmingensis Tumian LC_(50) 田间施用剂量
下载PDF
有毒蜜源植物毒性成分及其毒性
5
作者 肖甜 彭晓英 +5 位作者 杨帆 王峻 金秀娥 钟晓红 陆英 郑亚杰 《蜜蜂杂志》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野生蜂蜜因含有植物源毒性成分具有较高的潜在中毒风险,是我国食品中毒事件的高致病因子。由于此类中毒事件通常发病急且致死率较高,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梳理清楚有毒蜜源植物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有利于蜂蜜中植物源性毒性成分溯源的推进,... 野生蜂蜜因含有植物源毒性成分具有较高的潜在中毒风险,是我国食品中毒事件的高致病因子。由于此类中毒事件通常发病急且致死率较高,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梳理清楚有毒蜜源植物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有利于蜂蜜中植物源性毒性成分溯源的推进,为快速查对毒性物质来源提供科学依据,为蜜蜂科学饲养及蜂蜜质量标准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蜜源植物 毒性成分 半数致死量 生物碱 萜类
下载PDF
克鼠星1号对小白鼠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7
6
作者 韩崇选 王明春 +1 位作者 杨学军 杨清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67,共5页
测定结果表明 ,克鼠星 1号对小白鼠致死中量 ( LD50 )测定统计的最佳间距是 1 72 h,其值为 63.40 4± 7.60 4 g/kg,最佳有效致死量为 96.2 75 g/kg;致死中时 ( LT50 )随着试鼠个体取食剂量的增加呈二次平移回归模型变化 ;不考虑取... 测定结果表明 ,克鼠星 1号对小白鼠致死中量 ( LD50 )测定统计的最佳间距是 1 72 h,其值为 63.40 4± 7.60 4 g/kg,最佳有效致死量为 96.2 75 g/kg;致死中时 ( LT50 )随着试鼠个体取食剂量的增加呈二次平移回归模型变化 ;不考虑取食剂量的致死中时 ,雌鼠 LT50 为 1 2 2 .3h,雄鼠 LT50 为 1 2 0 .4h,总的 LT50 为 1 2 2 .3h。药效检查的有效时间是防治后 1 65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鼠星1号 致死中量 致死量 致死中时 杀鼠剂 毒力测定 小白鼠
下载PDF
低剂量混合稀土积累对黄褐土微生物主要类群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欣昀 孙亦阳 +2 位作者 夏觅真 温崇庆 张自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137-2141,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低剂量模拟叠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低剂量混合稀土在黄褐土中积累对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生态效应 .结果表明 ,低剂量稀土的持续积累对土壤细菌、放线菌产生刺激、抑制、再刺激的交替作用 ;对真菌也产生类似...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低剂量模拟叠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低剂量混合稀土在黄褐土中积累对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生态效应 .结果表明 ,低剂量稀土的持续积累对土壤细菌、放线菌产生刺激、抑制、再刺激的交替作用 ;对真菌也产生类似的作用 ,但抑制作用不显著 ,而刺激作用持续、明显 .混合稀土对 3类土壤微生物数量抑制程度顺序为 :细菌 >放线菌 >霉菌 .稀土积累至 15 0mg·kg-1时 ,土壤各类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均发生显著的改变 ,耐稀土微生物数量大幅度增加 ,细菌中的G-细菌、链霉菌的白孢类群、真菌中青霉分别成为优势种群 .对低浓度稀土积累的田间土壤微生物学参数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稀土对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EC50 (半抑制浓度 )值分别为 2 4 1、4 1 6~ 73 8和 5 5 3~ 15 0 1mg·kg-1,30mg·kg-1值可以初步确定为稀土在黄褐土中积累的安全临界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 黄褐土 土壤微生物 低剂量积累 EC50
下载PDF
几种一叶萩碱制剂体内吸收水平的测定与比较
8
作者 陶忠华 谷士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简便、灵敏度较高的一叶秋碱(SCRN)制剂体内吸收的生物测定法。此法根据SCRN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引起动物抽搐的特征,测得本批实验用鼠静注SCRN硝酸盐时的半数抽搐量(CD50^IV)为3.98mg/kg,并以此为基准... 本文报道了一种简便、灵敏度较高的一叶秋碱(SCRN)制剂体内吸收的生物测定法。此法根据SCRN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引起动物抽搐的特征,测得本批实验用鼠静注SCRN硝酸盐时的半数抽搐量(CD50^IV)为3.98mg/kg,并以此为基准比较了4种SCRN制剂在肌注或口服后进入血液的速度、所能达到的血药水平及其时间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肌注SCRN硝酸盐的CD50为15mg/kg。它能很快被吸收,但3h后血药水平很低。肌注SCRN油剂则与之相反,给药量虽高达26mg/kg,也只能使3h后出现的血药水平峰值为24.6%,但它有长效作用,10h后才降至5.8%。初步临床试验的结果也表明后者的有效率略有高些。此外,还试验和讨论了某些口服制剂的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叶秋碱 生物测定 半数抽搐量 制剂 中枢神经兴奋剂
下载PDF
口蹄疫BHK_(21)转瓶细胞培养血清加量的研究
9
作者 王珍 脱浩亮 《饲料博览》 CAS 2021年第9期28-29,33,共3页
口蹄疫疫苗生产过程中BHK_(21)细胞的转瓶培养离不开血清,血清的价格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还在逐年上升,为了降低细胞转瓶培养过程中血清的应用成本,试验在BHK_(21)细胞转瓶培养过程中设置了不同的血清加量(1%、2%、3%、4%、5%、6%... 口蹄疫疫苗生产过程中BHK_(21)细胞的转瓶培养离不开血清,血清的价格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还在逐年上升,为了降低细胞转瓶培养过程中血清的应用成本,试验在BHK_(21)细胞转瓶培养过程中设置了不同的血清加量(1%、2%、3%、4%、5%、6%、7%、8%),待细胞接毒病变后收获并检测半数致死量(LD50)及病毒完整颗粒(146s)含量,分析BHK21细胞转瓶的适宜血清加量。结果显示:BHK_(21)细胞转瓶培养中血清加量为3%~5%时口蹄疫病毒LD_(50)及146s含量无明显差别,可达到生产需求。说明用3%~5%的血清可以即可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并能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瓶培养 血清加量 半数致死量(LD_(50)) 病毒完整颗粒(146s)含量
下载PDF
防己对川乌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少华 秦林 王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11期1281-1282,共2页
目的 观察防己对川乌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 ,探讨川乌与防己配伍 (乌防 )后的减毒作用。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即LD50 法 ) ,以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的水煎液分别给小鼠灌胃。结果 川乌组LD50 16 3 75 7g/kg ,乌防 1∶1组LD50 2 34... 目的 观察防己对川乌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 ,探讨川乌与防己配伍 (乌防 )后的减毒作用。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即LD50 法 ) ,以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的水煎液分别给小鼠灌胃。结果 川乌组LD50 16 3 75 7g/kg ,乌防 1∶1组LD50 2 34 15 3g/kg ,乌防 1∶2组LD50 196 981g/kg ,乌防 2∶1组LD50 16 8 4 6 1g/kg。其中川乌组与乌防 1∶1组、乌防 1∶2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P <0 0 5 )。 结论 防己与川乌配伍能降低川乌的毒性。但是 ,腹腔注射未出现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防己 急性毒性实验 LD50 配伍 防已 减毒作用 目的观 结论 意义
原文传递
有机物废水电化学净化的微型实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闭献树 周宁怀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4,共3页
电化学方法用于废水净化是一项新技术 ,本文摸索了电浮选凝聚等净化方法的微型实验装置与条件 ,提出便于实践的新颖环保微型实验。
关键词 废水净化 微型实验 电浮选凝聚 电化学净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