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点 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设计竞赛与50——6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早期专业亮相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涤宇 《时代建筑》 2013年第1期40-45,共6页
文章将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外建筑设计竞赛作为一个窗口,梳理50—6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在这些竞赛中的专业亮相,考察那段时期国内建筑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带给50—6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影响,并追踪这些影响在建筑师其后的从业生涯中的延续... 文章将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外建筑设计竞赛作为一个窗口,梳理50—6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在这些竞赛中的专业亮相,考察那段时期国内建筑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带给50—6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影响,并追踪这些影响在建筑师其后的从业生涯中的延续和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6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 建筑教育 设计竞赛 形式 系统性
下载PDF
建筑师群体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以5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戴春 支文军 《时代建筑》 2012年第4期10-15,共6页
文章对"20世纪50、60、7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群体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讨论,这种观察视角的选择是开放的,是带有我们所处时代语境特点的,是可以发展和演进的。同时,针对5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特征分析了多个观察视角的逻辑,包... 文章对"20世纪50、60、7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群体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讨论,这种观察视角的选择是开放的,是带有我们所处时代语境特点的,是可以发展和演进的。同时,针对5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特征分析了多个观察视角的逻辑,包括对话互动与自我审视、时代语境与历史意识、教育变革与知识结构、时间观念与范式转换、前辈影响与思考路径、实践策略与关注方向和职业环境与执业特征等,以期未必完整却能深刻地体现这批建筑师的所思所想所为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60、70年代中国建筑师 50年代中国建筑师 对话 视角 时代语境 知识结构 范式转换 思想变迁
下载PDF
传承中的裂变 老一辈中国建筑师与50年代生建筑师的联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裴钊 《时代建筑》 2012年第4期32-35,共4页
从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被引入中国后,老一辈中国建筑师在20世纪30年代所致力的实践和构建的体系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当今中国建筑实践的中坚力量,5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群体,他们接受的建筑学教育来... 从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被引入中国后,老一辈中国建筑师在20世纪30年代所致力的实践和构建的体系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当今中国建筑实践的中坚力量,5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群体,他们接受的建筑学教育来自老一辈建筑师所建立的建筑知识体系。由于历史原因,这个体系与外部和现实存在差距,这使得他们所继承的必然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反映在建筑实践上,80年代的中国建筑实践呈现出一种既有传承又有分裂的状态。文章试图将这两个建筑师群体放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讨论,从而分析两个群体的思想及实践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年代建筑师 老一辈中国建筑师 中国现代化进程 传承 裂变
下载PDF
“50/60/70中国当代建筑师论坛”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戴春 章明 +3 位作者 刘涤宇 裴钊 丁力扬 王秋婷 《时代建筑》 2013年第4期142-147,共6页
文章分析了50/60/70中国当代建筑师论坛的议题与相关专题研究之间的关系,并对会议四个分论坛的讨论内容作了综述。
关键词 5060、70年代中国当代建筑师 执业环境 建筑教育 代际特征 建筑范式 现代性认同
下载PDF
60年代生建筑师的群体代际特征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邓小骅 《时代建筑》 2013年第1期28-31,共4页
文章试图从代际研究视角来审视60年代生建筑师群体,认为代际关系的转变与更替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同时还与建筑师群体的知识与思想转型有着紧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60年间,时代变迁和建筑思潮的频繁更替,导致建筑师群体呈现明显的代际差... 文章试图从代际研究视角来审视60年代生建筑师群体,认为代际关系的转变与更替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同时还与建筑师群体的知识与思想转型有着紧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60年间,时代变迁和建筑思潮的频繁更替,导致建筑师群体呈现明显的代际差异。文章采取代际研究的视角,认为60年代生的建筑师群体具有其独特的代际特征,并从其成长背景、代际意识的形成、代际与传统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一群体的代际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试图为现代中国建筑思想史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年代建筑师 代际关系 群体特征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生建筑师地域建筑策略取向诌议——以建筑师马清运和刘克成为例
6
作者 商梦琦 时匡 《华中建筑》 2014年第11期28-32,共5页
作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中流砥柱",无论是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还是从个人知识结构、精神向度上,60年代生建筑师呈现出与50年代生、70年代生不同的特征。该文选取两位有诸多共性和个性的60年代生建筑师——马清运、刘克成作为... 作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中流砥柱",无论是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还是从个人知识结构、精神向度上,60年代生建筑师呈现出与50年代生、70年代生不同的特征。该文选取两位有诸多共性和个性的60年代生建筑师——马清运、刘克成作为研究对象,将个体放入共同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西部,通过剖析两位建筑师在西部的代表作品,尝试从个人发展轨迹、文化层面和教育背景,分析出两位建筑师面对地域建筑不同策略的成因。同时,试图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总结和归纳两位建筑师在面对城市空间文脉和本土实践探索上的共性和个性,梳理60年代生海归与本土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实践的不同策略,进而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一些整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年代建筑师 地域建筑 海归 本土 全球化 策略
下载PDF
建筑价值观破碎重组的一代——60年代出生建筑师对于传统的思考
7
作者 王振报 祝霜霜 张瑞方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6期88-89,共2页
6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因其时代背景、建筑实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如今这一批人已成为当下中国建筑界的主力军,文章将这一代建筑师分为大学教授型建筑师、民营事务所建筑师与国营大院建筑师三个类别,尝试从他们对传统回归思考的视角探... 6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因其时代背景、建筑实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如今这一批人已成为当下中国建筑界的主力军,文章将这一代建筑师分为大学教授型建筑师、民营事务所建筑师与国营大院建筑师三个类别,尝试从他们对传统回归思考的视角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观,从而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有更为系统的梳理,以期从中窥探出未来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年代建筑师 传统认知视角 大学教授型 民营事务所 国营大院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科学的改造与社会重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真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5,共6页
本文以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将1949年以后发生在中国科学界的事 件,整体地当作科学的改造与社会重建现象来把所握,探讨这一过程发生的深刻文化与社会原因,以及这一 过程带来的结果。
关键词 20世纪 50年代 60年代 中国 科学改造 社会结构
下载PDF
试论50—60年代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形态的生成与歧变
9
作者 张剑桦 《许昌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客观地考察了50—60年代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形态的生成与歧变。在继承与超越传统的基础上,呼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的今时今地,探讨中国当代文论走过的这段路程,剖析它的得与失、正途与歧路,研究它的根性、深层结构等。
关键词 当代 文艺理论 理论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国 20世纪50-60年代
下载PDF
论对中国20世纪50、60年代小说的历史叙述
10
作者 姚楠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152-155,共4页
小说史叙述原则包括:对小说史原貌的概括与揭示;对小说史过程、规律、特点的认知与表述;对小说史内容、意义的说明与评价。对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叙述,在历史线索上,应注重正与反的双线结构;在历史观察上,则应注重历史... 小说史叙述原则包括:对小说史原貌的概括与揭示;对小说史过程、规律、特点的认知与表述;对小说史内容、意义的说明与评价。对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叙述,在历史线索上,应注重正与反的双线结构;在历史观察上,则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 20世纪 5060年代 历史叙述 原则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熊十力“中国哲学”观论析
11
作者 李淑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9-115,共7页
熊十力治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坚持既定学术立场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时期有关中国哲学根本问题的各种论说,进行辩争、论证,并据此不断地改写其已成著作,完善其已有结论。20世纪50-60年代,面对全新的时代主题与学术环境,熊十力继续坚... 熊十力治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坚持既定学术立场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时期有关中国哲学根本问题的各种论说,进行辩争、论证,并据此不断地改写其已成著作,完善其已有结论。20世纪50-60年代,面对全新的时代主题与学术环境,熊十力继续坚持他"确乎其不可拔"的中国哲学本位立场,高扬儒学,并归宗大易,依此成就"内圣外王"。在从学理上对唯物论、唯心论、科学万能论、"批孔"运动进行的一系列辩驳中,他的中国哲学观得以不断修正与完善,较之于新中国建立之前更为理性而客观,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哲学的学术之源是大易;中国哲学的根本特质是"心物不二"、"体用不二",不可以简单地用唯心论、唯物论来界定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与现代科学同等重要,应相互资鉴;中国哲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科学萌芽与民主精神,具备重要的现代价值;各时期的中国哲学有着内在的连续性,这一连续性的基础即"道";中国哲学当代发展路径之基础是采用考古与继往开来的方法来阐扬中国传统哲学,同时融通诸学,等等。熊十力的中国哲学观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国哲学观的典型代表。相较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言,熊十力的中国哲学观有不可避免的偏颇之处,但其对当时及此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与重构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60年代 熊十力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重构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越南诗人素友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12
作者 毛玉文 《东南亚纵横》 2014年第8期75-78,共4页
素友是越南20世纪著名诗人,越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之一.他的诗歌被越南官方视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是20世纪越南的“史诗”.20世纪50~60年代,在中越友好关系的影响下,一大批以素友诗歌为典型的越南文学作品在中国得到传播.... 素友是越南20世纪著名诗人,越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之一.他的诗歌被越南官方视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是20世纪越南的“史诗”.20世纪50~60年代,在中越友好关系的影响下,一大批以素友诗歌为典型的越南文学作品在中国得到传播.这些越南文学作品传播到中国之后,在政治上加强了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在文化上增进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在学术上则带动了中国的越南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60年代 越南素友作品 中国 传播 影响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包产到户变迁的政治学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海荣 《邢台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2-45,共4页
考察任何事物的变迁,首要的应透视推进或阻碍其变迁的关键因素。20世纪50、60年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农业的思路紧密相联。当时党内囿于不同的社会主义观及对农业合作化的不同理解,在发展农业的制度选择上,始终... 考察任何事物的变迁,首要的应透视推进或阻碍其变迁的关键因素。20世纪50、60年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农业的思路紧密相联。当时党内囿于不同的社会主义观及对农业合作化的不同理解,在发展农业的制度选择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思路。其相互牵动、相互影响的结果使包产到户浮沉不定、几度变迁,并折射出深刻的政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包产到户 农业制度 中国共产党 政治学
下载PDF
建筑师的1980年代与深圳实践 孟建民/汤桦对谈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建民 汤桦 陈淳 《时代建筑》 2012年第4期56-61,共6页
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的头几批大学生中,诞生了不少深刻影响当今中国各个实践领域的人物。汤桦和孟建民就是"文革"后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目前都是在建筑教学和创作一线工作的建筑师。在《时代建筑》杂志编辑部... 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的头几批大学生中,诞生了不少深刻影响当今中国各个实践领域的人物。汤桦和孟建民就是"文革"后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目前都是在建筑教学和创作一线工作的建筑师。在《时代建筑》杂志编辑部的策划、组织下,他们在深圳展开对话,探讨5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成长经历、创作历程和教育经验,以及对深圳这个城市的独特历史与现状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年代 中国建筑师 深圳 建筑创作 孟建民 汤桦
下载PDF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民歌钢琴改编作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田 《音乐时空》 2016年第8期75-76,共2页
近几年来,通过分析我国国内对民歌钢琴改编作品可以发现:改编作品并没有很大的改动,不能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惊艳感觉。不仅如此,国内也没有对民歌钢琴创作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对其创作特点、演奏技巧也没有很全面的分析。本文主... 近几年来,通过分析我国国内对民歌钢琴改编作品可以发现:改编作品并没有很大的改动,不能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惊艳感觉。不仅如此,国内也没有对民歌钢琴创作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对其创作特点、演奏技巧也没有很全面的分析。本文主要针对20世纪50-60年代民歌钢琴改编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且针对其形态特征、民族风格、地域文化、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民歌钢琴艺术以后的发展奠定好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60年代 中国民歌 钢琴 改编作品
下载PDF
简评50—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发展的进程
16
作者 于淑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3-26,共4页
50— 6 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 ,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是 ,中国着眼于中日友好的长远利益 ,从开辟民间贸易渠道入手 ,把中日两国民间交往与官方交往联系起来 ,以民促官 ,以经济影响政治 。
关键词 民间贸易 友好贸易 备忘录贸易 50-60年代 中国 日本 发展
下载PDF
1950年代的中国美学研究
17
作者 杨辛 李世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美学研究 50年代 北京大学 教学情况 当代美学 60年代
下载PDF
中国寒地和沙漠地域的建筑探索 梅洪元/刘谞对谈 被引量:1
18
作者 梅洪元 刘谞 徐希 《时代建筑》 2012年第4期80-85,共6页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建筑师梅洪元和刘谞的对谈,两位建筑师围绕时代烙印、建筑教育、建筑思想等话题,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地域性、他们长期实践所在的地域文化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脉络。
关键词 50年代 中国建筑师 梅洪元 刘谞 建筑地域性 寒地建筑 新疆建筑
下载PDF
建筑师的教育与职业观 汪孝安/钱锋对谈
19
作者 汪孝安 钱锋 陈淳 《时代建筑》 2012年第4期68-73,共6页
当代中国建筑师中,出生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后的50年代的这一批人,经历过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迅猛的半个世纪。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和学者,从各自角度出发思考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城市的格局与面貌。在《时代建筑》杂... 当代中国建筑师中,出生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后的50年代的这一批人,经历过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迅猛的半个世纪。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和学者,从各自角度出发思考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城市的格局与面貌。在《时代建筑》杂志编辑部的策划、组织下,钱锋和汪孝安分别作为教学育人单位和建设—用人单位的代表,就建筑院校与设计院在建筑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探讨,以各自学习、创作及管理经历为建筑学子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年代 中国建筑师 建筑教育 职业建筑师 汪孝安 钱锋
下载PDF
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语言学著作——读《社会语言学概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锦桴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特色 20世纪50年代 著作 鲜明 美国政府 60年代 科学研究院 语言学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