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50-60年代熊十力“中国哲学”观论析
1
作者 李淑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9-115,共7页
熊十力治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坚持既定学术立场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时期有关中国哲学根本问题的各种论说,进行辩争、论证,并据此不断地改写其已成著作,完善其已有结论。20世纪50-60年代,面对全新的时代主题与学术环境,熊十力继续坚... 熊十力治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坚持既定学术立场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时期有关中国哲学根本问题的各种论说,进行辩争、论证,并据此不断地改写其已成著作,完善其已有结论。20世纪50-60年代,面对全新的时代主题与学术环境,熊十力继续坚持他"确乎其不可拔"的中国哲学本位立场,高扬儒学,并归宗大易,依此成就"内圣外王"。在从学理上对唯物论、唯心论、科学万能论、"批孔"运动进行的一系列辩驳中,他的中国哲学观得以不断修正与完善,较之于新中国建立之前更为理性而客观,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哲学的学术之源是大易;中国哲学的根本特质是"心物不二"、"体用不二",不可以简单地用唯心论、唯物论来界定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与现代科学同等重要,应相互资鉴;中国哲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科学萌芽与民主精神,具备重要的现代价值;各时期的中国哲学有着内在的连续性,这一连续性的基础即"道";中国哲学当代发展路径之基础是采用考古与继往开来的方法来阐扬中国传统哲学,同时融通诸学,等等。熊十力的中国哲学观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国哲学观的典型代表。相较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言,熊十力的中国哲学观有不可避免的偏颇之处,但其对当时及此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与重构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60年代 熊十力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重构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中苏论战的历史考察
2
作者 唐金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72-75,共4页
中苏论战是20世纪50-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而且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并进入低潮。反思和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苏论战 20世纪50-60年代 过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论50-60年代小说中英雄形象画廊形成的文化语境
3
作者 钟希高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32-133,共2页
革命英雄形象是50-60年代小说家们创作的兴奋点。意识形态话语对英雄形象的呼唤、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艺术冲动、人民大众对英雄形象的阅读期待共同构成了英雄形象画廊形成的文化语境。
关键词 50-60年代小说 英雄形象 文化语境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郊区人口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9-101,共3页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成为郊区化国家,郊区人口特征也发生了变化,白领阶层成为郊区的主流阶层,核心家庭占据主导地位,单亲家庭和老人减少。黑人郊区人口逐渐增长,甚至超过了郊区白人的增长速度,更多的郊区妇女开始参加工作。
关键词 郊区 美国 核心家庭 黑人 20世纪50-60年代
下载PDF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民歌钢琴改编作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田 《音乐时空》 2016年第8期75-76,共2页
近几年来,通过分析我国国内对民歌钢琴改编作品可以发现:改编作品并没有很大的改动,不能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惊艳感觉。不仅如此,国内也没有对民歌钢琴创作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对其创作特点、演奏技巧也没有很全面的分析。本文主... 近几年来,通过分析我国国内对民歌钢琴改编作品可以发现:改编作品并没有很大的改动,不能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惊艳感觉。不仅如此,国内也没有对民歌钢琴创作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对其创作特点、演奏技巧也没有很全面的分析。本文主要针对20世纪50-60年代民歌钢琴改编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且针对其形态特征、民族风格、地域文化、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民歌钢琴艺术以后的发展奠定好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60年代 中国民歌 钢琴 改编作品
下载PDF
50-60年代弹拨乐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艺术性融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石钰也 《北方音乐》 2020年第9期38-39,共2页
建国初期,我国以传统丝竹乐为基础,通过模仿西式乐队来探索民族管弦乐队建制的轨道。民族管弦乐队“交响化”的发展是传统弹拨乐器个性与共性的体现,在乐队中融入性等问题上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演奏者的角度就音色的控制、声部的均衡,... 建国初期,我国以传统丝竹乐为基础,通过模仿西式乐队来探索民族管弦乐队建制的轨道。民族管弦乐队“交响化”的发展是传统弹拨乐器个性与共性的体现,在乐队中融入性等问题上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演奏者的角度就音色的控制、声部的均衡,节奏意识的稳定,气息的张力等方面来探究弹拨乐融入性的问题,阐述弹拨乐器融入民族管弦乐队的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60年代 弹拨乐器 民族管弦乐队 艺术性融入 研究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调查手稿”概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段晓林 《云南图书馆》 2007年第4期108-113,共6页
解放后,随着民族工作的开展,民族调查研究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访问团、云南省各有关单位及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先后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情况调查.并形成了大量的调查手稿资料,云南省社... 解放后,随着民族工作的开展,民族调查研究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访问团、云南省各有关单位及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先后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情况调查.并形成了大量的调查手稿资料,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现藏的8000余件手稿。就是来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一系列调查。其中不乏很多有价值的材料,而且随着历史的远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60年代 民族调查 云南省 手稿 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民族事务委员会 少数民族地区 六十年代
下载PDF
电子影像显示产品百年进化史(5):20世纪50-60年代晶体管技术带来的改变
8
作者 田浩 《无线电》 2022年第2期89-94,共6页
晶体管在诞生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赢得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电子行业的青睐。欧美电子企业对晶体管赞赏有加,它们将这种功耗小、体积小的新产品应用到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采用晶体管的电视机质量较轻,可以让一个人轻... 晶体管在诞生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赢得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电子行业的青睐。欧美电子企业对晶体管赞赏有加,它们将这种功耗小、体积小的新产品应用到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采用晶体管的电视机质量较轻,可以让一个人轻松提起(见图1)。当时,曰本企业成功地将晶体管技术与追求精致、简洁的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管技术 电子产品 电子行业 电视机 收音机 录音机 20世纪50-60年代
原文传递
台北所藏大陆20世纪50—60年代资料过眼录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关键词 20世纪50-60年代 大陆 台北 台湾社会 政治大学 学术交流 历史资料 特殊性质
下载PDF
简评50—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发展的进程
10
作者 于淑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3-26,共4页
50— 6 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 ,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是 ,中国着眼于中日友好的长远利益 ,从开辟民间贸易渠道入手 ,把中日两国民间交往与官方交往联系起来 ,以民促官 ,以经济影响政治 。
关键词 民间贸易 友好贸易 备忘录贸易 50-60年代 中国 日本 发展
下载PDF
试论50—60年代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形态的生成与歧变
11
作者 张剑桦 《许昌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客观地考察了50—60年代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形态的生成与歧变。在继承与超越传统的基础上,呼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的今时今地,探讨中国当代文论走过的这段路程,剖析它的得与失、正途与歧路,研究它的根性、深层结构等。
关键词 当代 文艺理论 理论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国 20世纪50-60年代
下载PDF
试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党内错误难以纠正的原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明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6,共6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党内错误难以克服 ,究其原因 ,主要有如下方面 :中国人格化的权力结构 ,消解了纠正党内错误的主导力量 ;对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误解 ,阻碍了党组织纠正错误的内在功能的发挥 ;超凡魅力权威的影响 ,增加了纠正...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党内错误难以克服 ,究其原因 ,主要有如下方面 :中国人格化的权力结构 ,消解了纠正党内错误的主导力量 ;对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误解 ,阻碍了党组织纠正错误的内在功能的发挥 ;超凡魅力权威的影响 ,增加了纠正党内错误的思想阻力 ;同体监督制约的弱化 ,缺乏纠正党内错误的必备动力 ;决策更正机制的滞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错误 权力结构 民主集中制 监督制约机制 更正机制 中国共产党 20世纪50-60年代 党史
下载PDF
金斯伯格现象与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情绪
13
作者 苏新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6-63,共8页
金斯伯格被认为是发端于 2 0世纪 5 0年代并持续影响到现代的美国“垮掉一代”文化文学思潮的代言人 ,他本人也由最初文学、文化边缘人的身份转而为主流文化接受 ,并成为其一员。考察金斯伯格与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情绪的相互关系 ,... 金斯伯格被认为是发端于 2 0世纪 5 0年代并持续影响到现代的美国“垮掉一代”文化文学思潮的代言人 ,他本人也由最初文学、文化边缘人的身份转而为主流文化接受 ,并成为其一员。考察金斯伯格与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情绪的相互关系 ,可知金斯伯格等的出现有特定的时代原因 ,同时他们也有效地利用了大众传媒与公众情绪形成互动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斯伯格现象 美国 20世纪50-60年代 “垮掉一代” 情绪 文学评论 文学思潮 社会心理 诗歌 流行艺术 边缘群体
下载PDF
换代与承袭——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教育改革与五六十年代教育再改革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进 《日本问题研究》 2001年第4期56-60,共5页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百废待兴,教育也面临着一次重生。在外界压力和国内人民的抗议声中,它不可能走回军国主义教育的老路。这体现在它的换代性改革中,但是与战前教育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它不可能与其一刀两断。
关键词 20世纪50-60年代 法律 民族主义 集权统治 经济发展 教育发展 教育史 美军占领时期 日本 教育改革 特征
下载PDF
电影音乐白皮书 科幻、冒险、电子音乐与赫尔曼的鼎盛期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电影配乐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斌 《音乐爱好者》 2004年第9期39-42,共4页
五十年代中后期,好莱坞电影音乐的黄金时代基本结束,此后的电影音乐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而电子音乐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地出现在电影音乐的配乐中,尤其在那些带有一定魔幻色彩的冒险片或者科幻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一批... 五十年代中后期,好莱坞电影音乐的黄金时代基本结束,此后的电影音乐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而电子音乐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地出现在电影音乐的配乐中,尤其在那些带有一定魔幻色彩的冒险片或者科幻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一批作曲家依然坚持用老的传统来配乐,像斯腾纳,也有人在电影中运用一些试验性的作曲手法,比如十二音技法,但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而这一时期在电影配乐史上却是作曲大师伯纳德·赫尔曼的全盛时期,从1958-1960年,他相继完成四部经典影片的配乐,成熟的技巧和鲜明的个人风格都使赫尔曼在六十年代初成为配乐界无可质疑的大师级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音乐 赫尔曼 电影配乐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弃星之旅》 《圣路易斯精神号》 《地心游记》
下载PDF
待细把江山图画——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关山月建设主题中国画略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湘波 《国画家》 2005年第1期3-6,2,共4页
2004年10月13日,由陈履生、李伟铭、陈湘波策划的“建设新中国——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中国画专题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开幕。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 2004年10月13日,由陈履生、李伟铭、陈湘波策划的“建设新中国——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中国画专题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开幕。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历史发展时期。当一个曾经创造过巨大辉煌而又刚刚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屈辱与苦难的古老民族终于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之时,它所能焕发出的激情与活力是怎么高估部不过分的。因此,“建设新中国”这一主题在主观上为刚从战乱中走出的广大中国画家求新求变、直面现实提供了最大的心理支撑,中国绘画史上新的一页也由此而揭开。山水画承担了原本由人物画所承担的“成教化,助人伦”,这种在绘画功能上的巨大转变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事实上这种转变并不始于1949年,它与20世纪之初“美术革命”号召以西方绘画的写实精神改造中国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由超尘脱俗、遗世独立转而关注观实、试图以艺术干预现实生活,已成为当时大多数画家的一种自觉当然,在笔墨语言、审美追求等方面的诸多转变,也给画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有手足无措的尴尬,也有力不从心的无奈,但他们毕竟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忠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我们固然不能否认当时的部分作品有矫饰的成分,但面对傅抱石先生“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感叹和吴湖帆先生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其真诚与热情是谁也难以否认的如果对当时的中国画仅以“政治的图解”目之,则未免失之肤浅与片面了。那段火热的岁月已渐行渐远,成为历史,在艺术终于得以在本体的范围内自由发展的今天,回顾那个时代画家们所创造的辉煌,当然也包括他们所经历的尴尬与无奈,对于今天中国画的发展,无疑具有相当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 中国画 关山月 画家 绘画
原文传递
“红色经典”的发生学探微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志忠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5,共4页
近十年来,随着"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的播出以及"红色经典"作品的畅销,"红色经典"再掀热潮。但在这片热潮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对京剧《沙家浜》的改写、对小说《林海雪原》等"... 近十年来,随着"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的播出以及"红色经典"作品的畅销,"红色经典"再掀热潮。但在这片热潮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对京剧《沙家浜》的改写、对小说《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的改编中,种种极不严肃的态度和做法已经受到舆论的关注和批评。这说明,对于"红色经典"与"红色经典"现象作进一步讨论和研究仍然十分必要。为此,本刊特组织了这组笔谈。樊星先生的文章,从时代精神、历史选择和学术研究三个方面,阐述了"红色经典"的当代意义;张志忠先生的文章,从创作发生学角度探讨了"红色经典"作者在历史记忆与现实关照之间的复杂心态;余志平博士的文章,从经典标准、时代需要及改编原则几个角度对"红色经典"作了一些颇有意义的思考。我们期待着这组笔谈能有助于人们更加科学地对待"红色经典",并进而拓展"红色经典"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发生学 20世纪50-60年代 作家心态 历史记忆 文学作品 创作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统计非线性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上华 赵欣浩 《浙江统计》 2005年第4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非线性模型 20世纪50-60年代 应用 统计 人工神经网络 非线性问题 80年代 模式识别 自动控制 信号处理 人工智能 自组织 自学习 自适应 容错性 人脑 扩充 图象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及美学家蔡仪——答《凤凰大视野》记者问
19
作者 杜书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3期23-26,共4页
我看美学“三国”问:20世纪50-60年代,在国内展开了一场美学大讨论。那么,这场讨论主要是在哪几派中进行的?它们各自所持观点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关键词 20世纪50-60年代 美学家 中国美学 大视野 记者 凤凰 蔡仪 美学大讨论
下载PDF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艰难推进
20
作者 陈柳钦 《改革与开放》 2006年第3期9-11,共3页
我国成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医疗体制可分为两个系统: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为基础的城镇医疗卫生体制;以医疗合作制为基础的农村卫生体制。在医药价格完全被控制、医院公益性明显的基础上,这一体制保障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80... 我国成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医疗体制可分为两个系统: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为基础的城镇医疗卫生体制;以医疗合作制为基础的农村卫生体制。在医药价格完全被控制、医院公益性明显的基础上,这一体制保障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80年代,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医院、医疗体系广泛地参与了其中:医药产销的市场化: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成为企业、政府办“社会”的诟病之一;因为医疗机构服务差、发展滞后、政府财政负担重而引发了以医疗机构激励机制改革为基础的市场化;农村合作医疗也解体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 20世纪50-60年代 农村合作医疗 市场化转型 制革 劳保医疗 公费医疗 医药价格 医疗机构 医疗体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