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HEATING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DURING ACTIVE PERIOD OF 500 hPa HIGH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SUMMER
1
作者 段廷扬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4年第1期72-78,共7页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upper high and lower high”pressure pattern due to the activities of 500 hPa high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summer,a series of changes of the East Asia atmospheric ci...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upper high and lower high”pressure pattern due to the activities of 500 hPa high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summer,a series of changes of the East Asia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will take place.In this paper,the distributions of divergence and vertical velocity of 500 hPa high,the evolutions of atmos- pheric heat source,the variations of vorticity and zonal wind at 100 hPa level and vertical meridional cell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etc.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us,we can see that the ascending motion and the convective heat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he South Asia high and the westerly jet on the north of the Plateau at 100 hPa level are weak- ened.The northern branch and the southern branch of the easterly jet on the south of the Plateau merge into a single whole and situate on the south of the former northern branch.In the meantime,thermodynamic land-sea discrepancy in South Asia and the convective heating over the Bay of Bengal is enhanced.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 nance of the easterly jet and the South Asia mons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heating East Asia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500 hpa high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中高纬度地区500 hPa高度场动力预测统计订正 被引量:8
2
作者 谭桂容 段浩 任宏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11,共8页
利用DEMETER多模式集合研究计划中Meteo France模式的预报资料集,在分析其对冬季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20°~90°N)500 hPa高度场预报效果的基础上,针对模式预测较差的模态分别运用最优子集回归修正方案和回归-相似相结合的修正... 利用DEMETER多模式集合研究计划中Meteo France模式的预报资料集,在分析其对冬季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20°~90°N)500 hPa高度场预报效果的基础上,针对模式预测较差的模态分别运用最优子集回归修正方案和回归-相似相结合的修正方案对其进行订正。结果表明:数值模式对观测模态的预测能力并非随模态数的增加而递减,方差贡献较小的模态的预报效果可能好于方差贡献较大的模态;基于最优子集的回归订正方法未能改进原模式预报技巧;在最优子集回归基础上再经相似订正的方法(DAP-OSR)能够改进预测效果,独立试报的距平相关系数平均每年提高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预测 中高纬度地区 500 hpa高度场 动力预测 统计订正
下载PDF
北太平洋850和500hPa夏季副热带高压的年际和年代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启 赵娅琴 宫晓庆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位势高度场资料和Hadley中心SST资料,将北太平洋500和850hPa夏季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发现夏季500和850hPa副高的位置和强度的年际和年代变化都有明显差异,并且850hPa副高远比500hPa副高稳定。... 利用NCEP\NCAR再分析位势高度场资料和Hadley中心SST资料,将北太平洋500和850hPa夏季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发现夏季500和850hPa副高的位置和强度的年际和年代变化都有明显差异,并且850hPa副高远比500hPa副高稳定。上下两层除了同时增强和同时减弱外,还存在着500hPa增强850hPa减弱,以及500减弱850hPa增强等不同类型。相关分析表明,夏季500和850hPa副热带高压年际和年代异常变化与同期不同海区海表温度(SST)异常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夏季副高 500和850 hpa 海表温度
下载PDF
近百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 被引量:63
4
作者 慕巧珍 王绍武 +1 位作者 朱锦红 龚道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7-797,共11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1951~1998年副高强度(Is)、西界(Iw)。北界(IN)3个指数与国家气候中心同期的 500 hPa观测高度场分别作相关分析,并在高度场中分别找出几个有意义的点,用其高度计算副高3个指数I...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1951~1998年副高强度(Is)、西界(Iw)。北界(IN)3个指数与国家气候中心同期的 500 hPa观测高度场分别作相关分析,并在高度场中分别找出几个有意义的点,用其高度计算副高3个指数I's、I'N和I'w,计算出I's与Is、I'N与IN、I'w与Iw的相关系数均大于Is、IN和Iw与单点高度的相关系数。对NCEP资料作同样分析,结果相同,说明可以利用 500 hPa高度场数值计算副高活动指数。于是利用重建的1880~1950年北半球高度场资料将副高3个指数向前恢复到1880年。对1880~1999年副高强度、西界、北界作功率谱及小波分析,发现副高强度。北界具有明显的40年周期,西界具有明显的16年周期,即副高指数的变化以低频振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 500hpa高度场 相关系数 大气环流 降水 天气气候变化
下载PDF
辽宁地区“8.16”特大暴雨过程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被引量:8
5
作者 梁寒 陈传雷 +3 位作者 聂安祺 田莉 贺慧 黄阁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利用地面气象站和探空观测资料,对2013年8月16日辽宁地区特大暴雨过程数值模式预报的产品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降水、500 h Pa位势高度场和副热带高压指数等。结果表明:一般性降水预报准确率T639模式整体优于EC模式,暴雨预报平... 利用地面气象站和探空观测资料,对2013年8月16日辽宁地区特大暴雨过程数值模式预报的产品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降水、500 h Pa位势高度场和副热带高压指数等。结果表明:一般性降水预报准确率T639模式整体优于EC模式,暴雨预报平均准确率EC模式略高于T639模式,T639模式和EC模式降水预报正负距平出现位置近似。多个数值模式对清原站主要降水时段(8月16日11—23时)的降水预报明显偏弱,WRF模式预报的全省3 h最大降水量远大于实况,T639模式和EC模式预报的降水量级均明显小于实况。EC模式和多模式集成72 h内降水落区与强降水中心位置的预报相对较稳定,过去15 d的滑动平均检验结果对降水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72 h内EC模式的特征线预报一致性明显高于T639模式,对于辽宁省大部地区及上游高空槽附近EC模式降水预报的离散度小于T639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预报 500 hpa位势高度场 副热带高压指数 稳定性 检验
下载PDF
广州盛夏高温频数异常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燕 程正泉 蔡安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3-559,共7页
运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州市1951-2004年高温频数的基本气候特征,并探讨了盛夏(7 -8月)高温频数异常与同期65-150°E,10-70°N范围内500 hPa高度场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4年来广州年平均出现高温次数为8.7日;5-9... 运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州市1951-2004年高温频数的基本气候特征,并探讨了盛夏(7 -8月)高温频数异常与同期65-150°E,10-70°N范围内500 hPa高度场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4年来广州年平均出现高温次数为8.7日;5-9月都有高温出现,其中7、8月是高温的频发期;(2)广州市高温频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其中1980年代以来高温频数明显增加;(3)广州市盛夏高温频数在1980年代以来的异常增多是与同期我国西北部-蒙古-贝加尔湖及附近地区西风带活动减弱、中低纬副热带高压强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频数 500hpa高度场 相关
下载PDF
近百年四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慕巧珍 王绍武 龚道溢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8-679,共12页
文中设计了一种根据网格点高度值拟合副热带高压强度、西界、北界 3种指数的方法。根据这个方法 ,利用重建的 1880~ 195 0年 5 0 0hPa月平均高度序列 ,计算了 195 1年之前 70a的副热带高压指数 ,与 195 1~ 1999年的实测指数合成一个 1... 文中设计了一种根据网格点高度值拟合副热带高压强度、西界、北界 3种指数的方法。根据这个方法 ,利用重建的 1880~ 195 0年 5 0 0hPa月平均高度序列 ,计算了 195 1年之前 70a的副热带高压指数 ,与 195 1~ 1999年的实测指数合成一个 12 0a的序列 ,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际与年代际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指数 500hpa高度场 大气环流 海平面气压 年际变化 地面温度 大气活动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对夏季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彭京备 陈烈庭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5-678,共14页
对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以下简称高原高压)过程进行个例分析并对1979-2006年间高原高压过程进行分类合成分析,研究了高原高压对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06年间,虽然引起高原高压的过程多种多样,但根据... 对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以下简称高原高压)过程进行个例分析并对1979-2006年间高原高压过程进行分类合成分析,研究了高原高压对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06年间,虽然引起高原高压的过程多种多样,但根据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成因主要可以将高原高压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原高压在青藏高原的北部或西部发展。在高原高压发展后期,高原高压脊前的西北气流绕青藏高原控制高原东北侧和东侧地区,不利于水汽向上述地区的输送,使得西北地区到川东地区易于出现高温天气,即“高原高压高温区绕高原型”。另一类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强烈西伸上青藏高原引起的高原高压。在高原高压生成期,副高西端控制川东地区,川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纬向的高温天气。当副高东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天气得到缓解时,川东地区受依然维持的高原高压影响,高温天气并不随着副高的东退而结束,将这类过程称为“副高一长江高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 川东高温
下载PDF
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特征Ⅰ:流型指数与持续流型 被引量:13
9
作者 潘婕 王盘兴 纪立人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定义了夏季 (6~ 8月 )欧亚中高纬 5 0 0hPa逐日流型指数Ⅰ ,用它确定了 195 9~ 2 0 0 0年夏季欧亚中高纬典型持续流型W、E、C。统计表明 ,流型指数Ⅰ、持续流型与欧亚中高纬 5 0 0hPa环流形势特征及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关系密切 ,从... 定义了夏季 (6~ 8月 )欧亚中高纬 5 0 0hPa逐日流型指数Ⅰ ,用它确定了 195 9~ 2 0 0 0年夏季欧亚中高纬典型持续流型W、E、C。统计表明 ,流型指数Ⅰ、持续流型与欧亚中高纬 5 0 0hPa环流形势特征及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关系密切 ,从而证明了它们的合理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中高纬 夏季 500hpa 流型指数 典型持续流型
下载PDF
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特征及对湖泊水量变化的影响
10
作者 吴战平 管斌 +1 位作者 王元 严小冬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7,共7页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热带气旋频数和洪泽湖自然入湖水量等资料,借助EOF展开、相关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月、季、年变化特征以及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PSH...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热带气旋频数和洪泽湖自然入湖水量等资料,借助EOF展开、相关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月、季、年变化特征以及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PSH形态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在暖季的北进和冷季的南退;随着WPSH脊线指数在暖季明显地呈现北进趋势,热带气旋源地发生频数也存在明显的增加趋势,并同步地在8月达到最大值;洪泽湖自然入湖水量也同步地伴随着WP-SH脊线指数的北进(南退)而增(减),并在7—8月间达到最大值;夏季西伸脊点与夏季距平高度场第一个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之间呈较好的反位相关系;夏季WPSH脊线与第二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之间呈较好的同位相关系;副高的面积和强度变化与西伸脊点位置之间呈较好的反位相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500 hpa高度场 EOF 活动特征
下载PDF
云南一次两高辐合型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治国 米瑞芝 +3 位作者 闵颖 胡娟 李华宏 许迎杰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1年第3期48-55,共8页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15年8月云南一次两高辐合形势下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成因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具有分布范围广、降水时段集中、频次大等特点。...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15年8月云南一次两高辐合形势下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成因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具有分布范围广、降水时段集中、频次大等特点。②副热带高压和孟加拉湾外围持续的水汽输送,地面冷锋的抬升触发,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散度辐合中心和上升运动中心叠置,有利于强烈上升运动形成,是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机制。③湿层深厚、暖云层厚度大,有利于降水效率的提高。④中尺度对流云团中随着云顶亮温小于-70℃区域面积的减小,短时强降水的频次也明显减少。⑤两高势力相当,形成对峙,导致低质心高效率的积云对流系统移动缓慢,呈准静止状态是短时强降水得以发生的重要原因。⑥此次过程伴有明显的闪电活动,且随着短时强降水站次数的增加,正闪次数明显增加,负闪次数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500 hpa两高辐合 积云对流系统 低质心 准静止
下载PDF
克拉玛依高温日数的气候特征及持续高温过程环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东霞 杨建成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利用1961—2008年克拉玛依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高度场资料,分析克拉玛依高温的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结果表明:克拉玛依高温日年平均为28.4d,各年日数变化波动很大,最多年份达49d,最少年份为11d。持续高温过程年平均4.3次。高温... 利用1961—2008年克拉玛依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高度场资料,分析克拉玛依高温的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结果表明:克拉玛依高温日年平均为28.4d,各年日数变化波动很大,最多年份达49d,最少年份为11d。持续高温过程年平均4.3次。高温日、持续高温过程主要集中在6—8月。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高温天气的频次明显增多且强度增强。研究显示,克拉玛依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与伊朗高压东北上及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有密切关系。持续高温天气过程500hPa高度场主要表现为三种环流类型:北支锋区偏北型环流,多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二槽二脊型,多产生极端最高气温大于40℃的持续高温天气过程。二槽一脊型环流,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 高温 气候特征 500 hpa环流型
下载PDF
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变化及其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13
作者 曹云飞 杨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3期179-181,共3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各项西太平洋副高指数、我国东部地区108个测站逐月降水量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网格资料,分析了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变化特征,并通过SVD方法分析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年际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降...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各项西太平洋副高指数、我国东部地区108个测站逐月降水量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网格资料,分析了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变化特征,并通过SVD方法分析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年际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均具有准2年的周期。副高的年际变化对我国东部降水分布空间型有显著影响,第1对空间分布型的方差贡献达56%,可知副高北抬是导致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夏季降水 年际变化 500 hpa高度场 SVD分析
下载PDF
200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异常活动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亮 周旋 +1 位作者 刘家峻 余运河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61-368,共8页
描述了2008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热带气旋的活动特征,对200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08年的El Nino,La Nina,南方涛动现象进行了简略的论述,并用500 hPa月或候平均环流形势解释了2008年热带... 描述了2008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热带气旋的活动特征,对200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08年的El Nino,La Nina,南方涛动现象进行了简略的论述,并用500 hPa月或候平均环流形势解释了2008年热带气旋登陆早和登陆多的原因,说明500 hPa月或候平均环流形势对热带气旋登陆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副热带高压 海温 El Nino La NINA 500hpa平均环流形势
下载PDF
基于遗传优化的西太平洋副高异常活动年份的动力预报模型反演 被引量:3
15
作者 洪梅 张韧 刘科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84,共9页
基于2000—2010年NECR/NECP的500hPa位势场资料,用EOF时空分解方法和动力模型重构思想,通过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搜索和并行计算途径,开展了500hPa位势场动力预报模型反演,建立了刻画副高活动的非线性动力预报模型,实现了副高活动的中长... 基于2000—2010年NECR/NECP的500hPa位势场资料,用EOF时空分解方法和动力模型重构思想,通过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搜索和并行计算途径,开展了500hPa位势场动力预报模型反演,建立了刻画副高活动的非线性动力预报模型,实现了副高活动的中长期预报.模型预报试验表明,该模型对副高的中长期活动,尤其是异常活动能够较好地描述和预报,进而为副高等复杂天气系统的预报探索了新的方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500 hpa位势场 动力模型反演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夏季东亚大槽和副热带高压年代际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万里 王颢樾 +7 位作者 谢应齐 王卫国 王祖武 王凯 杜良敏 邓南圣 蔡述明 刘耀林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20,共17页
通过调查40年东亚地区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高度场发生明显增高,增高主要发生在4~10月和120°E以西的亚欧大陆上,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西伸,夏季东亚大槽至少向西移动20个经度,这可能使我国西北降水增加... 通过调查40年东亚地区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高度场发生明显增高,增高主要发生在4~10月和120°E以西的亚欧大陆上,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西伸,夏季东亚大槽至少向西移动20个经度,这可能使我国西北降水增加而华北降水减少。另外印度半岛孟加拉湾高度场也有年代际增高趋势。通过公式诊断半球尺度的"极地—赤道"温度梯度减小和东亚大陆尺度的东西温度梯度减小是共同促使这次东亚大槽年代际西移和副热带高压北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赤温度梯度 海陆热力差异 副热带高压移动公式 气候变化 位势高度场年代际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