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盛夏7月500hPa月平均环流场的EOF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景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A12期122-128,共7页
使用1951—1992年共42年资料,利用自然正交函数(EOF)展开方法,对7月亚欧地区500hPa 高度场进行了分析,根据前3个特征向量及时间系数将7月月平均环流共划分为5种环流型。
关键词 平均环流 大气环流 正交函数
下载PDF
安徽夏季雨型与亚欧500hPa月平均高度场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有训 程雪生 +1 位作者 胡安霞 王宪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042-6044,6081,共4页
对安徽15站1961~2007年夏季月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类,得出6月份为5种雨型、7月份为7种雨型、8月份为8种雨型,并给出对应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每月各雨型的月降水地理分布差异显著,对应的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距平场具有明显的... 对安徽15站1961~2007年夏季月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类,得出6月份为5种雨型、7月份为7种雨型、8月份为8种雨型,并给出对应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每月各雨型的月降水地理分布差异显著,对应的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距平场具有明显的特征和天气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降水 分类 500hpa平均高度
下载PDF
北半球4月份500hPa月平均场遥相关型及其与我国降水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施能 鲁建军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春季4月份北半球500hPa遥相关型,得出4月存在5个遥相关型。它们的中心位置与冬季相比已有了较大的改变。计算了1951~1990年各遥相关型的逐丰强度指数。研究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指出4月的西太平洋... 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春季4月份北半球500hPa遥相关型,得出4月存在5个遥相关型。它们的中心位置与冬季相比已有了较大的改变。计算了1951~1990年各遥相关型的逐丰强度指数。研究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指出4月的西太平洋型(WP)、欧亚型(EU)的强、弱是我国4月份大范围旱涝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遥相关型 平均 北半球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山东省春季降水量与前期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的相关分析及其预报 被引量:3
4
作者 谢考宪 杨洪昌 郑世芳 《山东气象》 1994年第4期5-8,共4页
在普查山东省春季降水量与上年1月至当年1月各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相关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关系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并选择相关显著性达信度α=0.05以上,空间分布有5个格点以上成片的区域作为相关的关健区,... 在普查山东省春季降水量与上年1月至当年1月各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相关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关系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并选择相关显著性达信度α=0.05以上,空间分布有5个格点以上成片的区域作为相关的关健区,用各关健区所有格点的高度距平平均值分别组成时间序列,这样的相关因子序列共有29个。用EOF分析方法对相关因子提供的预报信息进行浓缩,利用其主成分和春季降水量的相关进行建模预报,取得了良好的试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降水量 PA 高度 平均 相关因子 距平 主成分分析 时间序列 相关分析 经向环流
下载PDF
南半球500hPa月平均场谱物理量的气候特征
5
作者 王梅华 周琴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43-448,共6页
本文利用南半球500hPa 多年(1972年5月至1987年12月)逐月高度场资料,在地转近似条件下,计算了500hPa 高度场的各谱物理量,包括月平均环流场、纬向动能谱、经向动能谱、扰动角动量输送以及扰动动能向平均动能转换率。分析了它们的气候特... 本文利用南半球500hPa 多年(1972年5月至1987年12月)逐月高度场资料,在地转近似条件下,计算了500hPa 高度场的各谱物理量,包括月平均环流场、纬向动能谱、经向动能谱、扰动角动量输送以及扰动动能向平均动能转换率。分析了它们的气候特征,发现谱物理量前3波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了其总体分布,优势域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的变化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 地转近似 扰动动能 高度 特征图 平均 纬向风 平均 环流 大值区
下载PDF
山西春季降水与500hPa环流场及太平洋海温场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晋红 荆肖军 +1 位作者 任慧龙 李芬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0-476,共7页
利用1961—2008年春季山西省62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太平洋海温资料等,应用SVD、Monte Carlo统计检验和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山西春季降水与500hPa环流场及太平洋海温场的异常关系。结果表明,当春季500hP... 利用1961—2008年春季山西省62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太平洋海温资料等,应用SVD、Monte Carlo统计检验和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山西春季降水与500hPa环流场及太平洋海温场的异常关系。结果表明,当春季500hPa平均高度场上,欧洲北部、日本海和北太平洋东部出现正异常,而极地、西西伯利亚出现负异常时,山西春季降水易偏多;反之,则易偏少。当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北太平洋东南部海温异常偏低,且前期冬季也有相似的海温距平分布时,山西春季降水易偏多;反之,则易偏少。春季,850hPa我国东部地区110°~120°E范围偏南风减弱是导致山西春季降水偏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降水 太平洋海温 500hpa环流 山西省
下载PDF
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的若干环流指数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巧萍 王盘兴 李丽平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1-348,共8页
给出了表征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性质的若干环流指数 :气候场强度 Ic、气候异常场平均强度 Ia、气候场不稳定度 Ius。用 NCEP/ NCAR4 0 a再分析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资料作了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 ,这些环流指数存在清晰的时空结构和北、南... 给出了表征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性质的若干环流指数 :气候场强度 Ic、气候异常场平均强度 Ia、气候场不稳定度 Ius。用 NCEP/ NCAR4 0 a再分析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资料作了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 ,这些环流指数存在清晰的时空结构和北、南半球差异 ,它们概括地给出了地球大气位势高度场气候及其异常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指数 平均位势高度 变化特征 气候 气候异常 时空结构
下载PDF
辽宁春季寒潮的500hPa候平均环流分型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曲晓波 余学超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4年第1期9-11,共3页
1 引言 寒潮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灾害性天气,据寒潮年鉴统计:寒潮爆发日期可从上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我国平均每年遭受5~6次寒潮侵袭。本文所述春季寒潮系指2~4月出现的寒潮。 关于寒潮的分析。
关键词 寒潮 环流分型 平均 500hpa 东亚大槽 环流 发展型 中期预报 正距平区 灾害性天气
下载PDF
恢复近百年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试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龚道溢 王绍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高空环流与地面温度、海平面气压等气象要素有密切联系,而较为完整的北半球地面温度及地面气压都可追溯到上世纪后期。根据观测的地面温度和气压资料利用逐步回归的多元统计方法,恢复1873年以来的北半球冬季和夏季500hPa高... 高空环流与地面温度、海平面气压等气象要素有密切联系,而较为完整的北半球地面温度及地面气压都可追溯到上世纪后期。根据观测的地面温度和气压资料利用逐步回归的多元统计方法,恢复1873年以来的北半球冬季和夏季500hPa高度场,并用1951~1957年的独立资料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恢复方案是可行的,恢复的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pa高度 恢复 试验 北半球 大气环流
下载PDF
500hPa气候高度场强度及谱结构的季节变化与半球际差异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雅芬 王盘兴 李巧萍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7-457,共11页
用半球气候场强度指数 ( Ic)及球函数分析改进方案 ,分析了北、南半球50 0 h Pa气候高度场的环流特征 ,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半球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强度冬强于夏 ,南半球强于北半球 ;半球环流向夏季的转换速度北南半球相当 ,而向冬... 用半球气候场强度指数 ( Ic)及球函数分析改进方案 ,分析了北、南半球50 0 h Pa气候高度场的环流特征 ,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半球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强度冬强于夏 ,南半球强于北半球 ;半球环流向夏季的转换速度北南半球相当 ,而向冬季的转换北半球较南半球快。2 )半球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具有简单的球函数谱结构 ,它们主要由超长波波段的球函数 ( 0≤m、k≤ 3,m、k不全为 0 )、特别是其中的带状球函数 ( m=0 )构成 ,因而具有低阶、低维的特征。 3)对北半球用约 2 0个重要球函数分量 (按 r*m,k≥ 0 .0 5%标准 )即可相当精确地拟合其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 ,而对南半球仅用 1 0个重要球函数分量即可相当精确地拟合其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 ;因此 ,北半球气候高度场球函数谱结构较南半球复杂。 4 )北半球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的季节变化较南半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pa气候高度强度 季节变化 半球际差异 谱结构 环流 气候强度 球函数分析
下载PDF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定常波不平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国华 王盘兴 +2 位作者 施宁 李巧萍 佘高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8-306,共9页
提出并阐明Lorenz环流分解意义下的定常波不平稳性概念,它是月平均图上纬向波动分量气候变率与定常波强度相对大小的表征。根据Lorenz环流分解,定义全域(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Ius(Iu1s),分析了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定常波强度较大的30&... 提出并阐明Lorenz环流分解意义下的定常波不平稳性概念,它是月平均图上纬向波动分量气候变率与定常波强度相对大小的表征。根据Lorenz环流分解,定义全域(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Ius(Iu1s),分析了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定常波强度较大的30°—60°N纬带的定常波不平稳性,结果表明:(1)全域定常波不平稳带位置存在季节性北进、南退过程。平稳的定常波出现在冬季的35°—55°N的中纬度带和夏季的副热带地区(35°N以南),分别与冬季的东亚大槽、北美槽和较弱的欧洲槽,以及夏季的副热带高压等系统相联系。不平稳度的高值中心出现在春季的35°N和夏季的50°N,这与定常波强度季节变化和月平均图上槽脊位置、强度年际异常有关。(2)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存在着明显的纬向不对称性。平稳带通常位于定常波的强槽强脊所控制的区域,而不平稳带通常位于定常波强度较弱的区域。副热带(35°N及以南)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冬强于夏,中纬度(35°N及以北)则夏强于冬。夏季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地理分布具有复杂的结构。但无论冬夏,北欧是定常波最不平稳的地区,北美大陆附近的定常波则相对平稳。(3)夏季,从华北经东北至北太平洋存在一个定常波不平稳度高值带,其高值中心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部(45°N,130°E),主要影响中国北方(东北、华北、西北),可能是该区夏季气候脆弱带的环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pa位势高度 定常波不平稳性 定常波不平稳度 气候脆弱带 环流成因
下载PDF
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频数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SVD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唐红玉 翟盘茂 常有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0-576,共7页
选取1957—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发生次数资料和北半球500hPa秋、冬、春季的平均高度场资料,对沙尘暴和高度场作SVD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次数各地具有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表明可能与大尺度气候背景的变化有联系。... 选取1957—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发生次数资料和北半球500hPa秋、冬、春季的平均高度场资料,对沙尘暴和高度场作SVD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次数各地具有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表明可能与大尺度气候背景的变化有联系。变化的最敏感区域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新疆西部、青海西部和东北地区。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发生次数与同期及前期500hPa高度场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前期环流形势对春季沙尘暴频数有一定的指示和预测意义,冬季环流场尤其具有预报指示意义,因为前一年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对我国春季北方沙尘暴发生次数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pa高度 SVD分析 沙尘暴 北半球 春季 频数 发生次数 中国北方地区 北大西洋涛动 2000年 平均高度 中西部地区 变化趋势 气候背景 东北地区 相关关系 环流形势 指示意义 大尺度 内蒙古 敏感区 环流 前期 冬季
下载PDF
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异常持续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丽平 李巧萍 王盘兴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0-387,共8页
使用 NCEP/ NCAR的 50 0 h 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球函数展开系数资料 ,分析了北、南半球 1、7月具有较大年际异常方差贡献的 5种低阶球函数 (全波数 n=0~ 4)分量振幅异常的持续性 ,以及它们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年际异常的关系。结果表... 使用 NCEP/ NCAR的 50 0 h 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球函数展开系数资料 ,分析了北、南半球 1、7月具有较大年际异常方差贡献的 5种低阶球函数 (全波数 n=0~ 4)分量振幅异常的持续性 ,以及它们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年际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 :振幅异常的持续性随 n增大迅速减小 ,明显的持续性只存在于少数低 n值超长波分量 ;均匀球函数分量振幅异常的持续性显著 ,且存在季节、半球际差异 ;北、南半球均匀球函数分量 (n=0 )振幅异常呈准同步变化 ,它们与热带太平洋 SSTA在 EN-SO尺度上准同步 ;南半球 n=2的带型球函数分量振幅异常也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且其变化与热带太平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函数波数域 500hpa平均位势高度 厄尔尼诺 异常持续性 年代际变化 ENSO
下载PDF
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均匀和非均匀异常指数的时滞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巧萍 王盘兴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8-645,共8页
将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异常分解为半球均匀和非均匀两部分,构造了均匀异常指数ξ和非均匀异常指数η。对ξ、η的时滞性分析表明:北(南)半球ξ的时滞性较强,1月(7月)可达1a(3a)以上。η的时滞性较弱,显著时滞通常不足1个月;较强时滞出... 将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异常分解为半球均匀和非均匀两部分,构造了均匀异常指数ξ和非均匀异常指数η。对ξ、η的时滞性分析表明:北(南)半球ξ的时滞性较强,1月(7月)可达1a(3a)以上。η的时滞性较弱,显著时滞通常不足1个月;较强时滞出现在北半球夏季平流层,最长可达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平均位势高度 均匀异常指数 非均匀异常指数 时滞相关分析 短期气候预测 环流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1997年春夏大旱的500hPa环流异常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俞亚勋 王宝灵 郭慧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214-220,共7页
使用NECP/NCAR 1958~ 1997年 4 0年再分析全球月平均网格点资料以及相应时段全国 160个代表站月降水量资料 ,针对青藏高原东北侧 1997年发生的严重春末夏初旱和伏旱 ,分析了这次大旱的天气气候背景和 50 0hPa环流场主要特征 ,对有关物... 使用NECP/NCAR 1958~ 1997年 4 0年再分析全球月平均网格点资料以及相应时段全国 160个代表站月降水量资料 ,针对青藏高原东北侧 1997年发生的严重春末夏初旱和伏旱 ,分析了这次大旱的天气气候背景和 50 0hPa环流场主要特征 ,对有关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 ,探讨了该年春夏干旱发生的 50 0hPa环流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pa环流 青藏高原 异常诊断 NCAR 降水量资料 短期气候预测 天气气候 春末夏初旱 伏旱 干旱
全文增补中
大气月平均高度场球函数分析基本原理
16
作者 杜川利 王盘兴 杜继稳 《陕西气象》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采用球函数分析方法 ,对全球 5 0 0 h Pa大气月平均位势高度场 ( 1 94 8~ 1 999年 )的气候及其异常的时空结构作了简要分析 ;给出利用球谐函数进行分析及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给出南、北半球5 0 0 h Pa环流异常相对强度及 5 0 0 h
关键词 球函数系数 模方拟合率 大气环流 大气平均高度 日控结构 南半球 北半球
下载PDF
夏季500hPa副热带高压区域一次暴雨过程环流条件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章国材 李晓莉 乔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6-401,共6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3年7月26~27日500hPa副热带高压区域一次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来自东北方向的冷空气入侵是此次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致使对流层中低层降...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3年7月26~27日500hPa副热带高压区域一次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来自东北方向的冷空气入侵是此次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致使对流层中低层降温,边界层增温,使得降水区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二是造成边界层风的辐合,进而激发了整层的上升运动;三是这股冷空气为暴雨发生提供了重要水汽源。暴雨发生前南亚高压主体突然东进,高空急流轴不断东伸加强,其出口端不断向南伸展,使得对流层中层副高主体西移,同时造成日本附近的冷涡南压,为冷空气从中低层侵入暴雨发生区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pa 环流条件 暴雨过程 副热带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诊断分析 压区 2003年7 夏季 地面观测资料 不稳定能量 冷空气 形成原因 上升运动 南亚高压 对流层 边界层 低层 急流轴 出口端 发生区 主体 北方 降水 辐合 伸展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东亚环流及西北初夏旱的关系 被引量:39
18
作者 李栋梁 陈丽萍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83-391,共9页
利用青藏高原60个站25年地-气温差资料计算的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经 EOF 进行分解,选用载荷量最大的玉树和日喀则作为代表站,计算了1958—1987年两站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历年各月平均距平指标,用以代表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本文根据此... 利用青藏高原60个站25年地-气温差资料计算的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经 EOF 进行分解,选用载荷量最大的玉树和日喀则作为代表站,计算了1958—1987年两站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历年各月平均距平指标,用以代表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本文根据此指标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自身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东亚环流、西北初夏旱的关系,从天气气候学的角度作了统计分析,结论可用于西北初夏旱的长期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 夏旱 长期预报 天气气候学 距平 环流形势 平均 载荷量 资料计算 环流异常
下载PDF
气候平均风场作用下热带太平洋主流系和赤道行星波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强 蒲书箴 +1 位作者 苏洁 尹杰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4-93,共10页
本文使用一种水平高分辨度的热带太平洋风动环流模式耦合气候月平均风场,研究了热带太平洋主流系和温跃层厚度的分布和季节变化以及赤道行星波的传播。
关键词 气候平均 太平洋 温跃层 赤道行星波 环流
下载PDF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暖与高原东部500hPa高度的相关特征及其对该区旱涝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林 刘海明 +3 位作者 时兴合 赵燕宁 白彦芳 马丽萍 《青海气象》 2004年第2期2-9,共8页
利用4Oa(1961~2000年)的海温资料和同期NCEP资料以及高原51个测站的降水资料,探讨了赤道东太平洋平均海温增暖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在这种相关影响下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的变化状态。结果表明:赤道东... 利用4Oa(1961~2000年)的海温资料和同期NCEP资料以及高原51个测站的降水资料,探讨了赤道东太平洋平均海温增暖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在这种相关影响下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的变化状态。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暖(SSTA≥0.5℃)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相关关系,这种滞后性相关不但影响到高原高度场,还影响到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使高原500hPa气象场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又与高原东部地区表征旱涝状况的Z指数的时空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增大及气流动能减小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涝(多雨)的几率较大;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减小及气流动能增大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旱(少雨)的几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 东太平洋 海温增暖 降水资料 青藏高原 500hpa平均高度 相关关系 旱涝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