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55CrMo钢感应淬火工艺的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
14
1
作者
贺连芳
李辉平
+3 位作者
盖康
孔令亮
崔洪芝
李木森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9-204,共6页
借助工艺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55Cr Mo钢精密滚珠丝杠感应加热及冷却工艺参数,改善了丝杠感应淬火后的淬硬层分布。构建了丝杠单感应圈加热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单感应圈加热时沟道区域的温度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借助工艺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55Cr Mo钢精密滚珠丝杠感应加热及冷却工艺参数,改善了丝杠感应淬火后的淬硬层分布。构建了丝杠单感应圈加热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单感应圈加热时沟道区域的温度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沟道区域的温度场分布不合理是导致淬硬层分布不合理的主要原因。针对单感应圈感应淬火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双感应圈加热工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双感应圈加热工艺、喷水冷却带宽度为40 mm时,可保证丝杠沟道顶部的淬硬层深度约为6.2 mm,沟道底部的淬硬层深度约为3.0 mm。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丝杠沟道区域的淬硬层分布得到较大的改善,数值模拟结果与工艺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cr
mo
钢
感应加热
淬火
滚珠丝杠
硬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5CrMo钢感应淬火工艺的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
14
1
作者
贺连芳
李辉平
盖康
孔令亮
崔洪芝
李木森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9-20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3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4014-031)
+2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342)
山东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2013RCJJ002
2013RCJJ005)
文摘
借助工艺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55Cr Mo钢精密滚珠丝杠感应加热及冷却工艺参数,改善了丝杠感应淬火后的淬硬层分布。构建了丝杠单感应圈加热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单感应圈加热时沟道区域的温度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沟道区域的温度场分布不合理是导致淬硬层分布不合理的主要原因。针对单感应圈感应淬火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双感应圈加热工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双感应圈加热工艺、喷水冷却带宽度为40 mm时,可保证丝杠沟道顶部的淬硬层深度约为6.2 mm,沟道底部的淬硬层深度约为3.0 mm。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丝杠沟道区域的淬硬层分布得到较大的改善,数值模拟结果与工艺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关键词
55cr
mo
钢
感应加热
淬火
滚珠丝杠
硬度
Keywords
55cr mo steel
induction heating
quenching
ball screws
hardness
分类号
TG161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55CrMo钢感应淬火工艺的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
贺连芳
李辉平
盖康
孔令亮
崔洪芝
李木森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