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甲基-4-氯-7-硝基-3-氰基喹啉的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宝 尤启冬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31-932,共2页
以对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缩合、Gould-Jacobs环合和氯化反应,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总收率约20%。用EI-MS1、HNMR等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关键词 6-甲基-4--7--3-氰基喹啉 Gould-Jacobs环合反应 合成
下载PDF
铜(Ⅱ)-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7
2
作者 宋桂兰 卢燕 +2 位作者 李燕 孟平蕊 刘冬雪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 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此反应对试剂和铜均为一级反应,测得反应速率为2.36×10^-6mol·L^-1·min^-1,求得表观活化能为72.86kJ/mol。以341nm为激发波长,443nm为发射波长,其荧光增强强度与铜量在0.04~7.2μg/L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0^-8g/L。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用于钢样及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80%~4.40%;与认定值比较,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 7-(2 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抗坏血酸
下载PDF
2-氨基-3-氰基-4-芳基-6-甲氧基-1,4,9,10-四氢萘并[2,1-b]吡喃衍生物的一步合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香善 史达清 +1 位作者 魏贤勇 宗志敏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54-1457,共4页
以芳醛、丙二腈和 7 甲氧基 1,2 ,3 ,4 四氢萘 2 酮为原料 ,在六氢吡啶催化下以乙醇为溶剂 ,在室温合成了一系列新的 2 氨基 3 氰基 4 芳基 6 甲氧基 1,4,9,10 四氢萘并 [2 ,1 b]吡喃衍生物 ,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较高 ,并通过I... 以芳醛、丙二腈和 7 甲氧基 1,2 ,3 ,4 四氢萘 2 酮为原料 ,在六氢吡啶催化下以乙醇为溶剂 ,在室温合成了一系列新的 2 氨基 3 氰基 4 芳基 6 甲氧基 1,4,9,10 四氢萘并 [2 ,1 b]吡喃衍生物 ,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较高 ,并通过IR ,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产物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3-氰基-4-芳基-6-甲氧基-1 4 9 10-四氢萘并[2 1-b]吡喃衍生物 一步法 合成 芳醛 丙二腈 7-甲氧基-1 2 3 4-四氢萘-2-
下载PDF
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的制备——介绍一个大学药物化学综合实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举 高艺 +2 位作者 胡诗敏 樊可 龙思会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6期142-146,共5页
介绍了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和药物制剂专业开展的一个综合药物化学实验,该实验以合成PARP1抑制剂的关键中间体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为目标分子,该化合物是作者课题组目前正在研究的PARP1抑制剂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 介绍了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和药物制剂专业开展的一个综合药物化学实验,该实验以合成PARP1抑制剂的关键中间体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为目标分子,该化合物是作者课题组目前正在研究的PARP1抑制剂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方法是以L-3,4-二甲氧基苯丙氨酸为原料,甲醇为溶剂,二氯亚砜为脱水剂,室温条件下合成L-3,4-二甲氧基苯丙氨酸甲酯,再以多聚甲醛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三氟乙酸为催化剂,经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使用1H NMR、MS等分析方法进行表征。本实验有益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研究意识,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技能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合成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3 4-二甲氧基苯丙氨酸 多聚甲醛 Pictet-Spengler反应 6 7-二甲氧基-1 2 3 4-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
下载PDF
2-氯-6,7-二氢喹啉-8(5H)-酮的合成研究
5
作者 邱仓柏 莫卫民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8期3-3,28,共2页
2-氯-6,7-二氢喹啉-8(5H)-酮是四氢喹啉是一个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文章以2-氯-5,6,7,8-四氢喹啉为原料,经氧化、酯化、水解反应后得到2-氯-5,6,7,8-四氢喹啉-8-醇,再经Anelli氧化后得到总收率为57.8%的目标产物。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均... 2-氯-6,7-二氢喹啉-8(5H)-酮是四氢喹啉是一个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文章以2-氯-5,6,7,8-四氢喹啉为原料,经氧化、酯化、水解反应后得到2-氯-5,6,7,8-四氢喹啉-8-醇,再经Anelli氧化后得到总收率为57.8%的目标产物。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和质谱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6 7-二氢喹啉.8(5H)- 2--5 6 7 8-四氢喹啉 2--5 6 7 8-四氢喹啉-8- Anelli氧化
下载PDF
3-氰基-4-氯-6-氨基-7-乙氧基喹啉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明智 李博涛 +1 位作者 李成利 门靖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9年第6期10-15,共6页
以2,4-二氯-5-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环化、成醚、氯化四步反应制备目标产品3-氰基-4-氯-6-氨基-7-乙氧基喹啉,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四步反应总收率为56.1%。该路线规避了现有工艺硝基甲烷、三氯氧磷、雷尼镍等高危、高... 以2,4-二氯-5-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环化、成醚、氯化四步反应制备目标产品3-氰基-4-氯-6-氨基-7-乙氧基喹啉,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四步反应总收率为56.1%。该路线规避了现有工艺硝基甲烷、三氯氧磷、雷尼镍等高危、高毒化学品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氰基-4--6-氨基-7-乙氧基喹啉 2 4-二氯-5-氨基苯甲酸甲酯 来那替尼 改性喹啉
下载PDF
HPLC法测定N-叔丁氧羰基-5,7-二氯-1,2,3,4-四氢异喹啉-6-羧酸中的有关物质
7
作者 李亚苹 刘絮 +2 位作者 林丽娅 张福利 何永富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建立了HPLC法测定立他司特的关键起始物料N-叔丁氧羰基-5,7-二氯-1,2,3,4-四氢异喹啉-6-羧酸(1)中的有关物质。采用Thermo Acclaim~(TM) Mixed-Mode WAX-1柱(4.6 mm×250 mm,5μm),以3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乙腈(体积比95∶5)为... 建立了HPLC法测定立他司特的关键起始物料N-叔丁氧羰基-5,7-二氯-1,2,3,4-四氢异喹啉-6-羧酸(1)中的有关物质。采用Thermo Acclaim~(TM) Mixed-Mode WAX-1柱(4.6 mm×250 mm,5μm),以3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乙腈(体积比95∶5)为流动相A,以乙腈和四氢呋喃(体积比80∶2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5 nm,进样量为50μL。结果显示,主成分与各杂质间分离度良好,且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为96.4%~105.6%,RSD均≤5.1%。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1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叔丁氧羰基-5 7-二氯-1 2 3 4-四氢异喹啉-6-羧酸 立他司特 高效液相色谱 有关物质
原文传递
6-乙基-4-乙氧羰基-2-(4-氰基苯基)喹啉与BSA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程姣燕 邓志红 +2 位作者 黄小艳 余茜 黄振钟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520,共6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喹啉类化合物6-乙基-4-乙氧羰基-2-(4-氰基苯基)喹啉(EECCPQ),用核磁氢谱(~1H NM R)、碳谱(^(13)C NM R)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FL)、紫外可见光谱(UV)、时间分辨光谱(TRF)、圆二色光谱(... 合成了一种新型喹啉类化合物6-乙基-4-乙氧羰基-2-(4-氰基苯基)喹啉(EECCPQ),用核磁氢谱(~1H NM R)、碳谱(^(13)C NM R)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FL)、紫外可见光谱(UV)、时间分辨光谱(TRF)、圆二色光谱(CD)和分子模拟法研究了EECCPQ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由紫外吸收光谱和Stern-Volmer方程推断EECCPQ与BSA形成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降低;依所测荧光寿命数据得出荧光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EECCPQ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热力学分析得出ΔH<0,△S<0和△G<0,表明体系是熵增加、Gibbs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氢键和范德华力起着重要的内驱力作用;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EECCPQ与BSA的结合距离r=3.19 nm(299 K);同步荧光光谱显示EECCPQ的加入影响了BSA所处的微环境;CD光谱揭示BSA二级结构从α-螺旋向无规则卷曲转变;分子对接表明EECCPQ作用于BSA中亚域ⅡA的疏水腔区域(位点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乙基-4-乙氧羰基-2-(4-氰基苯基)喹啉 牛血清蛋白 荧光寿命 分子模拟
原文传递
乙氧基喹啉的合成方案研究
9
作者 王春民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1年第2期5-6,共2页
以2,4-二氯-5-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3-氰基-4-氯-6-氨基-7-乙氧基喹啉,用于缩合、环化、醚化和氯化反应。该路线避免在现有工艺中使用硝基甲烷、磷氧氯、雷尼镍和其他高风险化学品,该合成方法可极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反应条件简单。
关键词 3-氰基-4--6-氨基-7-乙氧基喹啉 来那替尼 改性喹啉
下载PDF
普卢利沙星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二军 程传玲 +3 位作者 徐桂清 李伟 胡志国 渠桂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96-998,共3页
用螯合法把化合物6,7-二氟-1-甲基-4-氧代-4H-[1,3]噻嗪并[3,2-a]喹啉-3-羧酸乙酯与三乙酰氧化硼在DMSO中螯合,制得普卢利沙星的关键中间体6,7-二氟-1-甲基-4-氧代-4H-[1,3]噻嗪并[3,2-a]喹啉-3-羧基-O6,O7-二乙酸合硼,考察了不同溶剂... 用螯合法把化合物6,7-二氟-1-甲基-4-氧代-4H-[1,3]噻嗪并[3,2-a]喹啉-3-羧酸乙酯与三乙酰氧化硼在DMSO中螯合,制得普卢利沙星的关键中间体6,7-二氟-1-甲基-4-氧代-4H-[1,3]噻嗪并[3,2-a]喹啉-3-羧基-O6,O7-二乙酸合硼,考察了不同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6,7-二氟-1-甲基-4-氧代-4H-[1,3]噻嗪并[3,2-a]喹啉-3-羧基-O6,O7-二乙酸合硼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的质量分数可达99.8%(HPLC归一法),产率97.1%,质量分数和产率都比文献报道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7-二氟-1-甲基-4-氧代-4H-[1 3]噻嗪并[3 2-a]喹啉-3-羧基-O6 O7-二乙酸合硼 硼螯合物 普卢利沙星 医药与日化原料
下载PDF
普卢利沙星中间体的合成
11
作者 王鹤东 林妮 《北方药学》 2008年第2期24-25,33,共3页
3,4-二氟苯胺在三乙胺存在下与二硫化碳生成芳基取代的二硫代氨基甲酸后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得到3,4-二氟苯基异硫氰酸酯,先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在无机碱中成盐和硫酸二乙酯反应后加热环合,再经羟基保护、氯代,最后脱保护、闭环得到普卢... 3,4-二氟苯胺在三乙胺存在下与二硫化碳生成芳基取代的二硫代氨基甲酸后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得到3,4-二氟苯基异硫氰酸酯,先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在无机碱中成盐和硫酸二乙酯反应后加热环合,再经羟基保护、氯代,最后脱保护、闭环得到普卢利沙星中间体6,7-二氟-1-甲基-4-氧代-1H,4H-[1,3]硫氮杂环丁烷并[3,2-a]喹啉-3-羧酸乙酯,总收率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7-二氟-1-甲基-4-氧代-1H 4H-[1 3]硫氮杂环丁烷并[3 2-a]喹啉-3-羧酸乙酯 普卢利沙星 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La(Sal)_2(Qu)对重组Fas基因酵母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辉 喻莉萍 +4 位作者 李旭 黄常洪 胡吉林 姚飞虹 李强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观察氯化镧水杨酸8-羟基喹啉三元稀土配合物[La(C7H5O3)2.(C9H6NO)],对重组Fas基因酵母的促凋亡作用。方法抽提Jurkat细胞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制备Jurkat细胞的cDNA;PCR扩增人Fas基因;将人Fas基因克隆到pREP3X-HA质粒... 目的观察氯化镧水杨酸8-羟基喹啉三元稀土配合物[La(C7H5O3)2.(C9H6NO)],对重组Fas基因酵母的促凋亡作用。方法抽提Jurkat细胞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制备Jurkat细胞的cDNA;PCR扩增人Fas基因;将人Fas基因克隆到pREP3X-HA质粒中构建pREP3X-HA-Fas穿梭载体,电转化穿梭载体到野生型粟酒裂殖酵母细胞中;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鉴定蛋白表达产物;应用La(Sal)2(Qu)诱导重组Fas酵母产生凋亡应答。结果经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显微计数检测发现,对照组细胞膜泡形成、细胞核碎裂和细胞核溶解的细胞各占计数细胞总数的2.80%、3.74%和2.80%,而处理组分别为26.67%、22.86%和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对照组细胞凋亡检出率为1.24%,而处理组为5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a(Sal)2(Qu)可能通过Fas诱导酵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水杨酸8-羟基喹啉三元稀土配合物[La(C7H5O3)2.(C9H6NO) La(Sal)2(Qu)] 粟酒裂殖酵母 Fas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梁媛 郭晓玲 +2 位作者 岳广欣 SOLOS Ioannis 陈家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7-322,共6页
目的探讨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致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逍遥散组、6-氰基-7-硝喹啉-2,3-双酮(CNQX)组和联合用药组。造模大鼠通过连续21 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候模型,逍... 目的探讨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致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逍遥散组、6-氰基-7-硝喹啉-2,3-双酮(CNQX)组和联合用药组。造模大鼠通过连续21 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候模型,逍遥散组、联合用药组大鼠每天束缚前灌服逍遥散5.32 g/kg,CNQX组、联合用药组大鼠在第1、4、7、10、13、16、19、21天右侧杏仁核区微量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CNQX 0.5μg。各组大鼠第22天进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在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中央区停留时间明显增多,5 m in运动总长度明显减少。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进入中央区的次数和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封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CNQX和逍遥散对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二者联合作用效果较好。结论逍遥散可改善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NQX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应激 肝郁脾虚 逍遥散 6-氰基-7-硝喹啉-2 3-双酮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大鼠
原文传递
逍遥散调节肝郁脾虚大鼠中枢AMPA受体及相关蛋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梁媛 郭晓玲 +6 位作者 岳广欣 张婷 刘群 张燕 高青青 刘月芸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和6-氰基-7-硝喹啉-2,3-双酮(CNQX)对慢性束缚应激所致肝郁脾虚证大鼠中枢AMPA受体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逍遥散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逍遥散组(D... 目的:观察逍遥散和6-氰基-7-硝喹啉-2,3-双酮(CNQX)对慢性束缚应激所致肝郁脾虚证大鼠中枢AMPA受体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逍遥散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逍遥散组(D组)、CNQX组(E组)和逍遥散+CNQX组(F组)。C、D、E、F组大鼠通过连续21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候模型,D、F组大鼠每天束缚前灌服逍遥散5.32g/kg,E、F组大鼠隔天右侧杏仁核区微量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CNQX 0.5μL。各组动物第22d处死,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CA1区、CA3区、基底外侧杏仁核(BLA)谷氨酸受体2/3(GluR2/3)、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的融合蛋白(NSF)、PKC作用蛋白1(PICK1)水平。结果:模型大鼠GluR2/3在海马CA1、CA3区明显减少,BLA区明显增加;NSF在海马CA1、CA3区有减少趋势;PICK1在海马CA3区明显增加。CNQX和逍遥散对模型大鼠GluR2/3 PICK1在海马的变化均有调节作用。逍遥散联合CNQX作用于慢性束缚应激大鼠与单独使用逍遥散或CNQX后呈现一致性。结论:调节AMPA受体及其相关蛋白在海马各区和杏仁核的兴奋性至少是逍遥散调节突触可塑性、进一步治疗应激和抑郁的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应激 肝郁脾虚 逍遥散 6-氰基-7-硝喹啉-2 3-双酮 海马 杏仁核 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
原文传递
高糖诱导ADTIQ的生成和多巴胺的代谢失衡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冰洁 武晗燕 邓玉林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90-95,共6页
2型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帕金森病(PD),而新内源性神经毒素1-乙酰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ADTIQ)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并发PD的一个关键因素,ADTIQ是由丙酮醛与多巴胺反应合成,但是其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生成条件,以及在... 2型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帕金森病(PD),而新内源性神经毒素1-乙酰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ADTIQ)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并发PD的一个关键因素,ADTIQ是由丙酮醛与多巴胺反应合成,但是其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生成条件,以及在糖尿病情况下ADTIQ的生成是否影响多巴胺代谢尚不清楚。本研究以SH-SY5Y细胞为模型,研究ADTIQ在细胞模型中的生成条件,发现ADTIQ是在葡萄糖代谢旺盛的条件下,丙酮醛内源性产生与神经元内的多巴胺反应生成。研究揭示,高糖条件下,SH-SY5Y细胞和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中外周多巴胺的质量浓度减少,而与多巴胺合成和转运相关的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转运体合成增加。可见,高糖能诱导SH-SY5Y细胞内ADTIQ的生成和多巴胺代谢的失衡,ADTIQ的生成可能成为糖尿病并发PD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乙酰基-6 7-二羟基-1 2 3 4-四氢异喹啉 糖尿病 帕金森病 多巴胺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纹状体、海马区帕金森病相关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德伟 胡高飞 +4 位作者 周筠 王洪彬 王琳 朱勇 邓玉林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0-434,共5页
为解释糖尿病型帕金森病的分子机理,利用LC-ESI-TOF与LC-ESI-MS/MS联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与对照大鼠的纹状体、海马区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定量比较发现有23种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了2倍以上的显著变... 为解释糖尿病型帕金森病的分子机理,利用LC-ESI-TOF与LC-ESI-MS/MS联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与对照大鼠的纹状体、海马区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定量比较发现有23种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了2倍以上的显著变化。其中包括与帕金森病致病通路(兴奋性中毒)密切相关的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与自由基清除、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与能量合成密切相关的线粒体ATP合酶。发现参与糖酵解过程的7种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提示可能与内源性神经毒素1-乙酰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生成与累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帕金森病蛋白质组 1-乙酰基-6 7-二羟基-1 2 3 4-四氢异喹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