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红细胞中6-甲基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的浓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师少军 吴健鸿 +2 位作者 刘亚妮 陈华庭 曾繁典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9-722,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红细胞6-甲基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6-MMPR)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红细胞首先经70%高氯酸沉淀蛋白,并在酸性条件下100℃加热45min,6-MMPR水解生成6-甲基巯嘌呤(6MMP)后进样分析。以6-MMP定量分析6MMPR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红细胞6-甲基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6-MMPR)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红细胞首先经70%高氯酸沉淀蛋白,并在酸性条件下100℃加热45min,6-MMPR水解生成6-甲基巯嘌呤(6MMP)后进样分析。以6-MMP定量分析6MMPR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GOLDC1H柱(4.6mm×250mm,5gm),检测波长290nm,柱温35℃;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钾缓冲液(pH3.3)乙腈(95:5);流速0.9mL.min-1.结果:红细胞中6-MMP在80.91~3236.36pmol.(8×10-8)-1。红细胞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5),最低定量浓度为80.91pmol·(8×10^8)-1。红细胞。日内及日间RSD分别小于2.09%,5.61%,方法回收率为100.27%~110.79%,平均提取回收率大于7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应用于患者服用硫唑嘌呤后红细胞6一MMPR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甲基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 6-甲基巯嘌呤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肾移植受者红细胞内6-甲基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6-MMPR)浓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师少军 万景 +6 位作者 杨春晓 周嘉黎 魏叶 黄希希 张蕊 刘亚妮 曾繁典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3-808,共6页
目的对服用硫唑嘌呤(AZA)的中国肾移植受者红细胞(RBC)内代谢物6-甲基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6-MMPR)进行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100例中国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已确证的HPLC-紫外法检测RBC内6-MMPR浓度... 目的对服用硫唑嘌呤(AZA)的中国肾移植受者红细胞(RBC)内代谢物6-甲基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6-MMPR)进行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100例中国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已确证的HPLC-紫外法检测RBC内6-MMPR浓度,关联分析多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ZA剂量和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对6-MMPR浓度的影响;并应用SPSS20. 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6-MMPR浓度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中国肾移植受者RBC内6-MMPR浓度呈非正态分布(P <0. 000 1),浓度范围为65. 75~10 616. 00 pmol·(8×108)-1RBC。关联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ZA剂量对6-MMPR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 0. 05);而RBC内TPMT活性与6-MMPR浓度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 <0. 001)。结论 RBC内TPMT活性是影响6-MMPR浓度的独立因素,进而影响该类药物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受者 硫唑嘌呤(AZA) 6-甲基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6-MMPR) 影响因素 关联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HPLC测定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中6-硫鸟嘌呤核苷酸及6-甲巯基嘌呤的浓度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涌 杨春兰 +4 位作者 黄燕 汪燕燕 宋帅 夏泉 许杜娟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期194-198,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红细胞中硫唑嘌呤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及6-甲巯基嘌呤(6-MMP)浓度,为硫唑嘌呤(AZA)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红细胞经高氯酸沉淀,6-TGNs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红细胞中硫唑嘌呤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及6-甲巯基嘌呤(6-MMP)浓度,为硫唑嘌呤(AZA)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红细胞经高氯酸沉淀,6-TGNs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G),6-MMP水解生成4-氨基-5-(甲硫基)羰基咪唑(AMTCI),以5-溴尿嘧啶(5-BU)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20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6∶94),流速:0.8 ml·min^(-1),柱温:30℃;6-TG、6-MMP及5-BU检测波长分别为340,303,280 nm。10例IBD患者,口服AZA 50~100 mg·d-11个月以上,检测其6-TGNs及6-MMP浓度,焦磷酸测序检测TPMT基因型。结果:6-TG在8~800pmol﹒(8×108)-1RBC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 0);低、中、高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为63.24%~69.09%(n=5)。AMTCI在250~16 000 pmol·(8×108)-1RBC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8);低、中、高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为85.17%~92.28%(n=5)。10例患者TPMT均为野生型。1例患者6-TGNs浓度偏高,白细胞减少;2例患者6-MMP浓度较高,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结论:本方法专属性、精密度及稳定性较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同时测定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中6-TGNs及6-MMP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唑嘌呤 6-硫鸟嘌呤核苷 6-巯基嘌呤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N6-腺苷酸甲基化结合蛋白的遗传变异与胃癌风险关联分析
4
作者 陆欣苑 冯延璐 +5 位作者 李洁 许思易 李成云 刘桐 王新华 梁戈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834-2842,共9页
目的探讨YTHDF1 rs6011668、HNRNPA2B1 rs2070601和rs7655821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风险关联。方法收集胃癌病例457例,健康对照525例,采用结合多重PCR和高通量测序的Hi-SNP的基因分型方法对YTHDF1 rs6011668、HNRNPA2B1 rs2070... 目的探讨YTHDF1 rs6011668、HNRNPA2B1 rs2070601和rs7655821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风险关联。方法收集胃癌病例457例,健康对照525例,采用结合多重PCR和高通量测序的Hi-SNP的基因分型方法对YTHDF1 rs6011668、HNRNPA2B1 rs2070601和rs76558212进行基因分型;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SNPs与胃癌发病风险和临床进展的关联,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isk Score(RS)模型综合分析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结果YTHDF1 rs6011668 TT基因型携带者的胃癌发病风险是CC基因型携带者的3.075倍(95%CI:1.128~8.382,P=0.028),是CC/TC基因型携带者2.961倍(95%CI:1.091~8.033,P=0.033);分层分析发现,TT基因型主要增加不饮茶者、吃腌制食物者和吃油炸食物者的胃癌发病风险(P<0.05);此外,TT基因型携带者增加胃癌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和中晚期风险(P<0.05)。综合环境与遗传因素,计算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风险评分(RS),以RS四分位数分组发现,RS得分越高,胃癌发病风险越高。与RS≤Q25组相比,Q25≤RS<Q50组、Q50<RS<Q75组和RS≥Q75组胃癌的发病风险分别为3.090、9.731和19.949。结论YTHDF1 rs6011668突变基因型可能与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和推进临床进展有关,结合环境与遗传因素能更好地评估胃癌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N6-腺苷甲基 YTH结构域家族蛋白1 异质核核糖核蛋白A2B1 核苷多态性
下载PDF
6-巯基嘌呤减量治疗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表现
5
作者 谢偲 丁慧 +3 位作者 岳丽杰 任艳飞 郑苗苗 杨春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97-201,共5页
目的:分析6-巯基嘌呤(6-MP)减量化疗的急性白血病(AL)患儿维持治疗阶段临床资料及其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提取3例AL患儿骨髓... 目的:分析6-巯基嘌呤(6-MP)减量化疗的急性白血病(AL)患儿维持治疗阶段临床资料及其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提取3例AL患儿骨髓液及77例对照组儿童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PCR特异性扩增TPMT和HGPRT基因蛋白质编码区序列并测序。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第3版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 CTC 3.0)对维持治疗阶段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和分级,应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推荐的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评价6-MP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例AL患儿为TPMT*3C(Try240Cys)纯合突变基因型,减少6-MP剂量至常规剂量1/3~2/3可使骨髓抑制及肝脏毒性等重度不良反应转为轻度。对照组发现2例TPMT*3 C杂合突变,该位点在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3%。以上两组均未发现HGPRT基因突变。结论 TPMT*3 C纯合突变患儿可出现与6-MP剂量相关的不耐受现象,中断或减量治疗能够减少维持期间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TPMT*3 C基因型的检出可能有利于提高6-MP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巯基嘌呤 急性白血病 基因突变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核糖转移酶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和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检测在6-MP个体化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顾龙君 叶启东 +5 位作者 梁爱斌 赵金彩 薛惠良 唐跃年 陈静 叶裕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 (TPMT)活性、基因型和硫鸟嘌呤核苷酸 (TGNs)浓度检测对 6 巯基嘌呤 (6 MP)化疗个体化的意义。方法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方法测定红细胞TPMT活性 ,用特异引物序列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方法检... 目的 探讨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 (TPMT)活性、基因型和硫鸟嘌呤核苷酸 (TGNs)浓度检测对 6 巯基嘌呤 (6 MP)化疗个体化的意义。方法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方法测定红细胞TPMT活性 ,用特异引物序列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方法检测低活性者的基因型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在服用 6 MP后红细胞内的TGNs浓度。结果  371名受检者的平均TPMT活性为 (16 .6± 4.5 )U mlpRBCs ,其中≤ 10U mlpRBCs的低活性比例为 8.1%,男性和女性的平均TPMT活性分别为 (16 .8± 5 .0 )U mlpRBCs和 (16 .5± 4.4)U mlpRBCs ,汉族人TPMT活性不存在性别、年龄差异 ,健康志愿者与白血病患儿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 ;30名TPMT活性低下者的DNA中包括TPMT 2型 5例 ,TPMT 3A型 4例 ,TPMT 3B型 6例 ,TPMT 3C型 10例 ,另有 5例未出现上述基因型 ;ALL患儿治疗前红细胞TPMT活性与服用 6 MP 7~ 14d的红细胞内TGNs稳态浓度呈负相关。TGNs浓度与测定后第 14天的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结论 服用 6 MP前测定TPMT活性和服药时监测TGNs浓度能够有助于预防抗嘌呤代谢药物的不良反应 ,指导其化疗个体化 ,改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巯嘌呤 甲基转移酶 嘌呤核苷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放射性核素标记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红细胞内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方 叶启东 +1 位作者 唐跃年 张顺国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红细胞内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为342nm;硫鸟嘌呤核苷酸经加热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G),6-TG经提取至0.1mol/L盐酸中进样分析,以外...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红细胞内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为342nm;硫鸟嘌呤核苷酸经加热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G),6-TG经提取至0.1mol/L盐酸中进样分析,以外标法定量。结果:6-TG浓度线性范围为30~1200pmol/8×108RBCs,水解时间以1h为宜,提取时pH值以11~12为宜,提取液中醋酸苯汞的量为1.3mmol/L。结论:在优化条件下,本方法测定硫鸟嘌呤核苷酸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巯基嘌呤 硫鸟嘌呤核苷 6-硫鸟嘌呤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IL-6调节miR-21在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金贵 马利 +2 位作者 熊兵红 程勇 张才全 《西部医学》 2013年第10期1458-1463,共6页
目的检测转染微核糖核酸-21抑制剂(miR-21-inhibitor)前后前列腺癌细胞PC3在不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下微核糖核酸-21(miR-21)的表达情况,细胞的增殖能力及雄激素受体(AR),转录信号诱导和激活者3(STAT3)水平。分析IL-6和miR-21在前... 目的检测转染微核糖核酸-21抑制剂(miR-21-inhibitor)前后前列腺癌细胞PC3在不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下微核糖核酸-21(miR-21)的表达情况,细胞的增殖能力及雄激素受体(AR),转录信号诱导和激活者3(STAT3)水平。分析IL-6和miR-21在前列腺癌非依赖性进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RT-PCR检测不同IL-6浓度培养下非依赖性细胞系PC3在转染miR-21前后miR-21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IL-6浓度培养下PC3细胞AR,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miR-21能显著的抑制前列腺癌细胞miR-21的表达量,并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IL-6在短期促进PC3细胞的增殖,并且诱导miR-21的高表达。IL-6短期能够诱导PC3细胞系AR,STAT3高表达。结论 IL-6在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长期培养下IL-6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miR-21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及依赖性相关,在前列腺癌的非依赖性进程中起重要作用,miR-21有希望成为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IL-6可以诱导miR-21高表达,AR,STAT3在这一通路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微脱氧核糖核苷-21 白介素-6 转录信号诱导和激活者3(STAT3) 雄激素受体(AR)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红细胞内硫鸟嘌呤核苷酸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启东 顾龙君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适于一般实验室操作的检测红细胞内硫鸟嘌呤核苷酸的HPLC。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来测定红细胞内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结果: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硫鸟嘌呤核苷酸的低限为30pmol/8×10^8RBCs,水解的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适于一般实验室操作的检测红细胞内硫鸟嘌呤核苷酸的HPLC。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来测定红细胞内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结果: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硫鸟嘌呤核苷酸的低限为30pmol/8×10^8RBCs,水解的时间以1h为宜,萃取有机相的pH值以12为佳,用于螯合的酸苯汞以1.3mmol/L为好,患儿的TGNs浓度在7-14天达到稳态浓度,范围为230-520pmol/8×10^8RBCs,结论: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硫鸟嘌呤核苷酸可为今后6-MP化疗的个体化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鸟嘌呤核苷 高效液相色谱 白血病 红细胞 测定 6-巯基嘌呤 抗癌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红细胞6-硫鸟嘌呤核苷酸和6-甲基巯基嘌呤核苷酸的浓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霞 王雪丁 +4 位作者 晁康 黄梓诚 郑洪 高翔 黄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红细胞内硫嘌呤药物活性毒性代谢产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和6-甲基巯基嘌呤(6-MMP)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色谱柱:Waters Xterra MS C18,流动相:甲醇-20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磷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红细胞内硫嘌呤药物活性毒性代谢产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和6-甲基巯基嘌呤(6-MMP)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色谱柱:Waters Xterra MS C18,流动相:甲醇-20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磷酸调节pH=3.2)=5∶95∶0.1,流速:1.0 m L·min^(-1),柱温:25℃,6-TGNs和6-MMP检测波长分别为348,303 nm。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稳定性。结果红细胞中6-TGNs在1.25×10^(-2)~1.25μ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6-MMP在0.04~5.00μ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6-TGNs和6-MMP定量下限分别为1.25×10^(-2),0.04μg·m L^(-1)。6-TGNs和6-MMP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8.9%,6-TGNs回收率为60.99%~72.04%,6-MMP为85.62%~95.13%。在稳定性考察中RSD值均≤6.08%。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和稳定性好,适用于服用硫嘌呤类药物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 6-硫鸟嘌呤核苷 6-甲基巯基嘌呤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6-硫鸟嘌呤与6-巯嘌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厚玉姣 赵丽 +1 位作者 刘祥鑫 马云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2-626,共5页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现如今已取得较好的治愈率,然而患儿仍面临很大的复发风险。研究发现,巯嘌呤类药物作为持续治疗的一部分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通常6-巯嘌呤(6-MP)用于长期维持治疗,而6-硫鸟嘌呤(6-TG)...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现如今已取得较好的治愈率,然而患儿仍面临很大的复发风险。研究发现,巯嘌呤类药物作为持续治疗的一部分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通常6-巯嘌呤(6-MP)用于长期维持治疗,而6-硫鸟嘌呤(6-TG)仅用于强化治疗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最佳的选药方案。为探究6-TG是否比6-MP更适用于儿童ALL治疗,本文就其相关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巯嘌呤 6-硫鸟嘌呤 硫鸟嘌呤核苷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1-(2-羟基-3,5-二氯苯亚甲基)4-羟基氨基脲的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间关系的理论研究
12
作者 刘志国 赵学辉 肖细梅 《怀化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采用AM1方法 ,对 1- (2 -羟基 - 3,5 -二氯苯亚甲基 ) - 4 -羟基氨基脲 (HDCBLHSC)分子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原子的净电荷、分子的静电势、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 结果表明该分... 采用AM1方法 ,对 1- (2 -羟基 - 3,5 -二氯苯亚甲基 ) - 4 -羟基氨基脲 (HDCBLHSC)分子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原子的净电荷、分子的静电势、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 结果表明该分子的稳定构型呈平面状 ,具Cs对称性 ,分子中的O13、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苷还原酶 抗癌活性 羟基氨基脲 HDCBLHSC 5-二氯苯亚甲基 电子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红细胞中6-硫鸟嘌呤核苷酸和6-甲基巯嘌呤的浓度及其在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余恒毅 李冬艳 +5 位作者 任秀华 向东 李喜平 刘璐 刘东 贡雪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人红细胞中硫唑嘌呤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和6-甲基巯嘌呤(6-MMP)的浓度,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药物监测。方法:300μL红细胞裂解液加入二硫苏糖醇溶液(0.5 mol·L^(-1))60μL,40μL...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人红细胞中硫唑嘌呤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和6-甲基巯嘌呤(6-MMP)的浓度,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药物监测。方法:300μL红细胞裂解液加入二硫苏糖醇溶液(0.5 mol·L^(-1))60μL,40μL高氯酸(70%)沉淀蛋白后,酸性条件下6-TGN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G),6-MMP水解反应生成4-氨基-5-(甲硫基)羰基咪唑。Diamonsil C8(2)色谱柱(20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20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95 mL·min^(-1),柱温30℃,6-TG、6-MMP检测波长分别为340 nm和303 nm。结果:6-TG在0.12~12μmol·L^(-1)、6-MMP在0.3~30μmol·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批间精密度及准确度满足要求,成功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结论:本文考察了影响6-TGN和6-MMP水解反应的重要因素,开发出稳健、快速、操作简便的HPLC-UV法,可用于常规监测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中6-TGN及6-MMP浓度,为硫嘌呤类药物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唑嘌呤 6-硫鸟嘌呤核苷 6-甲基巯嘌呤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治疗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中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燕 夏泉 +5 位作者 汪燕燕 许杜娟 胡乃中 胡静 梅俏 许建明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26期2436-2438,共3页
目的:测定硫唑嘌呤与6-巯基嘌呤的活性代谢产物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在红细胞内的浓度,为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副作用提供参考。方法:红细胞稀释液经高氯酸沉淀,6-TGNs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目的:测定硫唑嘌呤与6-巯基嘌呤的活性代谢产物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在红细胞内的浓度,为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副作用提供参考。方法:红细胞稀释液经高氯酸沉淀,6-TGNs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流动相为乙腈-20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3.3)(5∶95);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0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6-TGNs在上述条件下水解生成6-TG,在7.87~787.40pmol(/8×108)红细胞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日内及日间RSD在0.46%~7.64%之间;平均方法回收率在99.10%~102.07%之间。结论:本方法准确,专属性和稳定性较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接受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中6-TGNs浓度监测,可为临床在实施个体化治疗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硫唑嘌呤 6-巯基嘌呤 硫鸟嘌呤核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MGMT、ERCC2基因对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耐药性的影响及其表达相关性
15
作者 侯旭 赵岩 +3 位作者 郑永日 王建交 武志超 孙家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组织中两种耐药基因MGMT、ERCC2对于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产生耐药性的影响及两种耐药基因表达上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58例应用替莫唑胺化疗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经随诊分为治疗敏感组和不敏感组,58例患者年龄为19~68岁...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组织中两种耐药基因MGMT、ERCC2对于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产生耐药性的影响及两种耐药基因表达上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58例应用替莫唑胺化疗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经随诊分为治疗敏感组和不敏感组,58例患者年龄为19~68岁,其中治疗敏感组28例,治疗不敏感组30例.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MGMT、ERCC2的表达率,用免疫组化以及RT-PCR的方法分析两种基因表达相关性.结果 在替莫唑胺治疗敏感组中MGMT、ERC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1%、3.57%,不敏感组中MGMT、ERC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56.67%;并且MGMT、ERCC2的表达经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分析均具有明显相关性(均P<0.01).结论 MGMT、ERCC2基因表达在替莫唑胺治疗敏感患者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治疗不敏感患者表达率,两种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的预后可能相关,且两种基因表达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共同参与细胞DNA损伤的修复,形成肿瘤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O(6)-甲基鸟嘌呤DNA转移酶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 替莫唑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