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里兰卡瓦拉沉香中2个新的5,6,7-三羟基-2-(2-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
1
作者 陈乐瑶 盖翠娟 +5 位作者 蔡彩虹 王昊 李薇 戴好富 梅文莉 陈惠琴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4,共6页
为了解斯里兰卡来源瓦拉(Aquilaria walla)沉香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5R... 为了解斯里兰卡来源瓦拉(Aquilaria walla)沉香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5R,6S,7S)-5,6,7-三羟基-2-(2-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1)和(5R,6S,7S)-5,6,7-三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2),均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和2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NO无抑制作用,MTT法表明对5株人肿瘤细胞不具有体外生长抑制作用,200μg/m L的化合物2对酪氨酸酶具有弱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1.67±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拉沉香 5 6 7-羟基-2-(2-苯乙)-四氢 酪氨酸酶抑制 新化合物
下载PDF
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2
作者 刘晓冬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107,共8页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对人肝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TT检测其细胞活力,发现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降低了人肝癌细胞系的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通过上调Cle-caspase3、Bad和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来诱导肝癌细胞Hep3B凋亡。为进一步检测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细胞发生凋亡的原因,使用荧光探针JC-1检测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处理后Hep3B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绿色荧光增强,红色荧光减弱,说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能通过线粒体损伤来诱导Hep3B细胞凋亡。由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诱导Hep3B细胞凋亡。因此,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氧基-苯巯)-5 8-甲氧基-1 4- Hep3B细胞系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分析
3
作者 邓力 黄满勤 +2 位作者 欧成军 符韵林 徐国梁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4-44,共11页
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是沉香的特征产物,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毒和抗过敏等活性.利用生物结香法对白木香进行结香处理后取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HPLC-MS)对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10个2-(2-... 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是沉香的特征产物,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毒和抗过敏等活性.利用生物结香法对白木香进行结香处理后取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HPLC-MS)对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10个2-(2-苯乙基)色酮成分进行裂解,结果表明:石湾样品鉴定出46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星岛湖样品鉴定出44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并总结分析四种类型色酮的裂解规律.双环氧2-(2-苯乙基)色酮出现[M+H-CO]^(+)碎片,单环氧2-(2-苯乙基)色酮出现[M+H-H_(2)O]^(+)、[M+H-H_(2)O-CO]^(+)碎片,四氢2-(2-苯乙基)色酮出现[M+H-H_(2)O]^(+)和[M+H-2H_(2)O]^(+),flidersia类型2-(2-苯乙基)色酮不会出现上述碎片.可以为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 2-(2-苯乙)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的沉香2-(2-苯乙基)色酮聚合物成分分析
4
作者 阳辛凤 梅文莉 +4 位作者 李薇 庞朝海 董文化 潘永波 张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89-1900,共12页
为了明确沉香(Aquilaria spp.)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聚合物(PPECs)组分及其结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采集沉香样品一级与二级质谱图,对PPECs的质谱裂解途径进行分析,对沉香药材中PP... 为了明确沉香(Aquilaria spp.)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聚合物(PPECs)组分及其结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采集沉香样品一级与二级质谱图,对PPECs的质谱裂解途径进行分析,对沉香药材中PPECs组分进行筛查与结构确证。共鉴定出PPECs组分55个,根据结构特征,55个组分分属于3种结构类型,即2-(2-苯乙基)色酮二聚物(DPECs)、2-(2-苯乙基)色酮三聚物(TPECs)和萜类-2-(2-苯乙基)色酮二聚物(SPECs)。鉴定的全部组分包括44个DPECs、3个TPECs和8个SPECs,其中9个DPECs、1个TPECs和1个SPECs首次在沉香中被发现;其次,沉香PPECs的部分组分具有2~4个同分异构体。综上,沉香药材中PPECs组分及其同分异构体丰富,且DPECs类型的组分在总PPECs中所占比例最高(80%)。该研究结果可为沉香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2-(2-苯乙)聚合物 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盐胁迫对土沉香中沉香四醇和2-(2-苯乙基)色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志宏 张宁南 +3 位作者 徐大平 李小飞 周达好 李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40,共12页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土沉香中沉香四醇及2-(2-苯乙基)色酮的诱导作用。【方法】在传统冷钻和火钻的基础上增加盐(质量分数26%NaCl)胁迫,设冷钻、冷钻+盐、火钻、火钻+盐4个处理,结香10个月后,使用体积分数95%乙醇对各处理沉香样品进行...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土沉香中沉香四醇及2-(2-苯乙基)色酮的诱导作用。【方法】在传统冷钻和火钻的基础上增加盐(质量分数26%NaCl)胁迫,设冷钻、冷钻+盐、火钻、火钻+盐4个处理,结香10个月后,使用体积分数95%乙醇对各处理沉香样品进行超声提取得到醇提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沉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MS-MS),测定其中沉香四醇及2-(2-苯乙基)色酮的绝对含量。【结果】①冷钻和火钻结合盐处理后,沉香醇提物含量均不同程度提升,其中冷钻+盐处理醇提物含量较冷钻处理提高21.43%,火钻+盐处理醇提物含量较火钻处理提高64.86%。②与冷钻和火钻处理相比,加盐处理后沉香中化合物种类总数未增加,冷钻和冷钻+盐处理化合物种类为35种,火钻和火钻+盐处理化合物种类为46种;冷钻+盐处理倍半萜类和色酮类物质种类与冷钻处理相比均未增加,火钻+盐处理倍半萜类化合物较火钻处理增加1种,色酮类化合物较火钻处理增加4种;加盐处理后沉香中倍半萜类物质相对含量减少,色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冷钻处理、冷钻+盐处理、火钻处理、火钻+盐处理沉香中倍半萜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88.67%,75.34%,56.72%和54.31%,色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8.74%,20.96%,27.05%和43.24%。③冷钻+盐处理沉香中沉香四醇、2-(2-苯乙基)色酮含量分别为1.08和0.14 mg/g,是冷钻处理(0.37和0.01 mg/g)的2.92和13.18倍;火钻+盐处理沉香中沉香四醇、2-(2-苯乙基)色酮含量分别为2.93和0.68 mg/g,是火钻处理(1.22和0.07 mg/g)的2.42和9.90倍。【结论】盐胁迫显著提升了沉香醇提物含量,增加了火钻处理的倍半萜类和色酮类物质种类,且对沉香四醇和2-(2-苯乙基)色酮的产生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盐胁迫 结香方法 沉香四醇 2-(2-苯乙)
下载PDF
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钛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夏心泉 赵书林 +1 位作者 黄勇 张建梅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49,共4页
合成了新的杂环偶氮变色酸类试剂———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并系统探讨了在pH4.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介质中显色试剂与钛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溴化... 合成了新的杂环偶氮变色酸类试剂———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并系统探讨了在pH4.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介质中显色试剂与钛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试剂与Ti(Ⅳ)形成2∶1的络合物,显色反应15min完全并至少稳定4h,最大吸收波长为6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67×105L·mol-1·cm-1,钛的质量浓度在0~400μg/L时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硅砖等标准物质中的Ti(Ⅳ),所得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4%,RSD(n=5)小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1`8-羟基-3`6-二磺酸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4-O-β-D-葡萄糖甙的全合成研究
7
作者 张德志 贾景斌 +1 位作者 张余风 孙广仁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以间苯三酚为原料,合成了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4-O-β-D-葡(?)糖甙,为验证该化合物的结构提供了依据,同时合成了11个中间体及一个副产物(3-甲基-4,6-二甲氧基-2-羟基苯乙酮),并对该副产物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
关键词 2-羟基-6-甲氧基苯乙-4-O-β-D-葡萄糖甙 2-羟基-4 6-甲氧基苯乙 3--4 6-甲氧基-2-羟基苯乙 化学合成
下载PDF
2-羟基-4-甲氧基-5-胂酸基-苯乙酮的合成 被引量:4
8
作者 曹阳 罗琦 +1 位作者 祁俊生 王远亮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25-126,共2页
以丹皮酚(paeonol)为原料,经胂化直接合成了2-羟基-4-甲氧基-5-胂酸基-苯乙酮,总收率为17.2%。
关键词 丹皮酚 2-羟基-4-甲氧基-5-胂酸-苯乙 合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双-2-(2-苯乙基)色酮的抗2型糖尿病分子机制
9
作者 邱颖棋 王园梦 申利群 《壮瑶药研究》 202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双-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在势能面上找能量的最低点,优化其几何构型,通过分子振动光谱并鉴别势能面上的驻点及热力学性质;接着进行进一步计算分析,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观察配体分子与PPARγ结合...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双-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在势能面上找能量的最低点,优化其几何构型,通过分子振动光谱并鉴别势能面上的驻点及热力学性质;接着进行进一步计算分析,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观察配体分子与PPARγ结合能分数和配体分子与PPARγ蛋白结合位置的动态变化。除此之外,还分析了PEC、BPEC、SPEC的静电势(ESP)和前沿分子轨道(FMO)。综合上述多项技术的结果,获得更有潜能的抗2型糖尿病的化学成分,来指导沉香的双-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作为PPARγ天然激动剂的新药研发,有望能发挥出更加高效的降血糖作用及避免更多药物副作用,为抗2型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苯乙)衍生物 DFT PPARΓ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均匀试验设计在6-甲基-8-氰甲基-2′,3′,4′-三甲氧基黄酮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敬芬 李彬 +1 位作者 佟德成 孙志忠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67-68,共2页
通过酰基化、Fries重排、氯甲基化、氰化、缩合及 I2 /DMSO/H2 SO4 关环氧化合成 6-甲基 -8-氰甲基 -2′,3′,4′-三甲氧基黄酮 。
关键词 均匀试验设计 对甲苯酚 6--8-氰甲-2 3′ 4′-甲氧基 合成
下载PDF
1-[8-甲氧基-4-[(2-甲基苯基)氨基]-3-喹啉基]-1-丁酮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宗明 余刚 +1 位作者 胡跃飞 胡宏纹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21-423,共3页
从商品原料丁酰乙酸乙酯经缩合和胺化直接得 2 -丁酰基 - 3- [(2 -甲氧基苯 )氨基 ]丙烯酸乙酯 ,再经分子内环化、氯化芳构化和胺化 ,得到 1- [8-甲氧基 - 4 - [(2 -甲基苯基 )氨基 ]- 3-喹啉基 ]- 1-丁酮 (SK& F 96 0 6 7)。总收率... 从商品原料丁酰乙酸乙酯经缩合和胺化直接得 2 -丁酰基 - 3- [(2 -甲氧基苯 )氨基 ]丙烯酸乙酯 ,再经分子内环化、氯化芳构化和胺化 ,得到 1- [8-甲氧基 - 4 - [(2 -甲基苯基 )氨基 ]- 3-喹啉基 ]- 1-丁酮 (SK& F 96 0 6 7)。总收率2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甲氧基-4-[(2-)氨]-3-喹啉]-1- 合成 丁酰乙酸乙酯 缩合 胺化
下载PDF
2’-乙酰基-3-酮基-10,11-脱水-6-O-甲氧基红霉素的合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红 许先栋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1-582,共2页
目的:合成泰利霉素中间体2’-乙酰基-3-酮基-10,11-脱水-6-O-甲氧基红霉素。方法:以6-O-甲氧基红霉素为起始原料,经脱水、酸水解、乙酰化和氧化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以6-O-甲氧基红霉素计,总收率79.9%。目标产物的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一... 目的:合成泰利霉素中间体2’-乙酰基-3-酮基-10,11-脱水-6-O-甲氧基红霉素。方法:以6-O-甲氧基红霉素为起始原料,经脱水、酸水解、乙酰化和氧化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以6-O-甲氧基红霉素计,总收率79.9%。目标产物的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该方法合成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3--11 12-脱水-6-O-甲氧基红霉素 泰利霉素 合成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萘普生中间体1-(6-甲氧基-2-萘基)乙醇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平 胡艾希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2年第2期54-55,共2页
建立了萘普生中间体 1 (6 甲氧基 2 萘基 )乙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流动相 :甲醇 +水 =80 + 2 0 (v/v ) ,在C18柱上UV 2 38nm下测定其含量 ,方法精密度为 0 19,变异系数为 0 2 7% ,回收率在 98 5 %~ 10 0 4
关键词 萘普生 中间体 1-(6-甲氧基-2-)乙醇 高效液相 测定
下载PDF
N-(6-羟基己基)-2-甲氧基-8-硝基苯偶氮基咔唑的合成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14
作者 钟全洁 郑坚 +1 位作者 张林 罗炫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0-197,共8页
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和后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了新的化合物N-(6-羟基己基)-2-甲氧基-8-硝基苯偶氮基咔唑,用红外谱(IR)、核磁氢谱(1H NMR)以及核磁碳谱(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分子结构,在MP... 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和后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了新的化合物N-(6-羟基己基)-2-甲氧基-8-硝基苯偶氮基咔唑,用红外谱(IR)、核磁氢谱(1H NMR)以及核磁碳谱(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分子结构,在MP2/6-31G(d)的水平下进行单点能计算,N-(6-羟基己基)-2-甲氧基-8-硝基苯偶氮基咔唑顺反异构的相对能量ER为52.43 kJ·mol^-1。基于纳秒时域(4 ns,532 nm)Z-扫描技术对分子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闭孔Z-扫描分子表现出自散焦特性,开孔Z-扫描表明分子同时存在较强的饱和吸收和反饱和吸收。N-(6-羟基己基)-2-甲氧基-8-硝基苯偶氮基咔唑二阶超极化率γ为2.59×10-29 esu,品质因子达到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羟基)-2-甲氧基-8-苯偶氮咔唑 密度泛函理论 顺反异构 Z-扫描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下载PDF
N-(4-羟基苯乙基)-N-(2-溴-5-羟基-4-甲氧基苯甲基)甲酰胺的制备工艺研究
15
作者 金义翠 相海鹰 +1 位作者 许同桃 孙中艳 《天津化工》 CAS 2017年第4期17-18,22,共3页
N-(4-羟基苯乙基)-N-(2-溴-5-羟基-4-甲氧基苯甲基)甲酰胺是合成氢溴酸加兰他敏重要的中间体。以6-溴异香草醛和对羟基苯乙胺原料,通过缩合,得到席夫碱化合物;进一步还原、甲酰化制得目标产物。考察了溶剂、原料配比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 N-(4-羟基苯乙基)-N-(2-溴-5-羟基-4-甲氧基苯甲基)甲酰胺是合成氢溴酸加兰他敏重要的中间体。以6-溴异香草醛和对羟基苯乙胺原料,通过缩合,得到席夫碱化合物;进一步还原、甲酰化制得目标产物。考察了溶剂、原料配比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反应总收率为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加兰他敏 N-(4-羟基苯乙-N-(2--5-羟基-4-甲氧基苯甲)甲酰胺 制备
下载PDF
GC-MS分析4种奇楠沉香中致香的倍半萜和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 被引量:59
16
作者 杨德兰 梅文莉 +2 位作者 杨锦玲 曾艳波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5-1243,共9页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了4种奇楠沉香样品(海南产白奇楠、海南产紫奇楠、海南产绿奇楠和越南产绿奇楠),4个样品的得率分别为:20.3%、27.6%、48.0%、40.2%。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4个样品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了4种奇楠沉香样品(海南产白奇楠、海南产紫奇楠、海南产绿奇楠和越南产绿奇楠),4个样品的得率分别为:20.3%、27.6%、48.0%、40.2%。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4个样品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从4种奇楠沉香中共鉴定了37个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共20个,据报道有香味描述的有7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11个,在海南产白奇楠、海南产紫奇楠、海南产绿奇楠和越南产绿奇楠乙醚提取物中相对含量分别达到74.55%、95.59%、93.90%、89.57%,其中,化合物2-(2-苯乙基)色酮和化合物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在这4种奇楠中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到了66.47%、82.09%、84.71%、71.98%。结果表明,奇楠沉香乙醚提取物中含少量的多种骨架类型的芳香倍半萜,富含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特别是化合物2-(2-苯乙基)色酮与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楠 沉香 倍半萜 2-(2-苯乙) 2-[2-(4-甲氧基苯)乙]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2-甲胺基-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
17
作者 姜聚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50,共2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 甲胺基 4 甲氧基 6 甲基 1,3,5 三嗪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C18(250×4.6mm),以甲醇 水(70/3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在浓度0~400mg/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1%~1...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 甲胺基 4 甲氧基 6 甲基 1,3,5 三嗪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C18(250×4.6mm),以甲醇 水(70/3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在浓度0~400mg/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1%~100.1%,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胺-4-甲氧基-6--1 3 5-三嗪 高效液相
下载PDF
奇楠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的GC-MS分析鉴定 被引量:41
18
作者 梅文莉 杨德兰 +2 位作者 左文健 董文化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19-1824,共6页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奇楠沉香样品,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1个化合物。同时采用柱色谱技术对该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1~6,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为2-(2...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奇楠沉香样品,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1个化合物。同时采用柱色谱技术对该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1~6,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为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质谱比对,将GC-MS分析中未能鉴定的5个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鉴定为化合物2~6。样品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达到63.62%,表明奇楠沉香富含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探讨了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有助于采用GC-MS技术对沉香样品中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为合理地评价沉香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楠 沉香 乙醚提取物 GC—MS 2-(2-苯乙
下载PDF
白木香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诱导形成 被引量:20
19
作者 何梦玲 戚树源 胡兰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7-632,657,共7页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研究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已知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实验中以此作为标准品,以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为诱导子,首次在组织培养...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研究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已知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实验中以此作为标准品,以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为诱导子,首次在组织培养物中成功诱导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产生,为研究中药沉香活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建立了一个试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黄绿墨耳真菌 2-(2-苯乙) 白木香
下载PDF
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洋洋 陈德力 +2 位作者 郑威 余章昕 魏建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9-794,共6页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2)、5-hydroxy-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3)、6,7-di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4)、7-Hydroxy-6-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5)、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6)、6,7-dimeth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7)、6,7-dimethoxy-2-(2-phenyl ethyl)chromone(8)、6,8-dihydr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9)、6-hydr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10)。结合脂多糖介导RAW264.7细胞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2~4和10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IC50值分别为5.31±0.75,5.57±0.62,0.57±0.02,3.78±0.64μM。化合物5为首次从白木香产沉香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中所得,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体结香技术 2-(2-苯乙) 沉香 抗炎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