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型6-PSS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 |
金振林
王军
高峰
|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6
|
|
2
|
球关节摆角对6-PSS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影响 |
魏明明
傅卫平
张海山
王雯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3
|
新型6-PSS并联机器人的位姿误差分析 |
李研彪
金振林
王玉明
战丽娜
|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4
|
一种6-PSS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王洪瑞
马丽
肖金壮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10 |
2
|
|
5
|
6RSS仿人并联咀嚼机器人的刚性动力学建模分析 |
程晨
袁晓静
阳能军
侯根良
曾繁琦
王友才
罗伟蓬
赵冠
|
《医疗卫生装备》
CAS
|
2024 |
0 |
|
6
|
新型6-HTRT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和参数研究 |
于晖
孙立宁
刘品宽
蔡鹤皋
|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7
|
一种新型6-HTRT并联机器人研制 |
孙立宁
于晖
祝宇虹
蔡鹤皋
|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
2002 |
3
|
|
8
|
求一般6-SPS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全部位置正解的混沌迭代方法 |
罗佑新
黎大志
|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
2003 |
32
|
|
9
|
6-DOF并联机器人新型力感觉系统静力学分析 |
孙立宁
于凌涛
杜志江
祝宇虹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0
|
基于并行计算的可调节型6-SPS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张济
林光春
杨志刚
徐礼钜
|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
2006 |
5
|
|
11
|
新型6自由度并联微动机器人微运动学及其运动解耦性分析 |
张建军
高峰
李为民
金振林
|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2
|
6PTRT并联机器人逆解的一种几何求法 |
刘国平
李建武
张军彦
|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自抗扰控制器在6自由度液压并联机器人仿真分析中应用 |
金迪
邵诚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4
|
6-SPS球平台并联机器人及其局部力和运动传递性能分析 |
金振林
高峰
|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
2001 |
6
|
|
15
|
6-(P-2P-S)并联机器人误差分析及参数优化 |
张典范
高峰
金振林
|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6
|
6PTRT并联机器人空间对接的控制 |
刘国平
邱吉元
张军彦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7
|
改进遗传算法在6-RSS并联机器人机构设计中的应用 |
李坤全
方跃法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8
|
基于3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船载炮6维运动模拟系统 |
隋春平
房立金
杨玲
赵明扬
|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9
|
基于符号计算研究一类6-SPS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问题 |
王奇志
徐心和
|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20
|
6PTRT型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吕韫琦
高国琴
|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
200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