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漾濞6.4级地震前后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演化特征
1
作者 李见 陈佳 +4 位作者 叶泵 李孝宾 杨建文 金明培 番邵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利用CAP方法反演2021年漾濞6.4级地震震源机制,并基于云南地区2015~2022年M≥3.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采用叠加应力场反演方法反演漾濞6.4级地震前后不同时段的应力张量方差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云南地区2013~2022年M≥3.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 利用CAP方法反演2021年漾濞6.4级地震震源机制,并基于云南地区2015~2022年M≥3.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采用叠加应力场反演方法反演漾濞6.4级地震前后不同时段的应力张量方差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云南地区2013~2022年M≥3.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震源区附近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时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漾濞6.4级地震性质为右旋走滑型,矩震级M_(W)6.03,矩心深度5.8 km,节面Ⅰ走向39°、倾角75°,滑动角-16°;节面Ⅱ走向133°、倾角75°、滑动角-164°。应力张量方差空间演化特征显示,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附近应力张量方差经历了一个低值-显著升高-震前下降形成新低值-震后显著升高的变化过程。应力张量方差时间演化特征显示,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附近应力张量方差在地震前1~2 a达到最高值,后持续下降,下降至最低值后发生转折并趋势回升,整体呈正“V”字型,地震发生在正“V”字型转折后趋势回升阶段。应力张量方差的时空演化特征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震源机制一致性 应力张量方差 时空演化
下载PDF
地震及降雨交互作用下典型路堑滑坡特征及其诱发机制——以云南漾濞6.4级地震为例
2
作者 冯宇 向亚文 +2 位作者 张志权 海同 袁刚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95-203,共9页
以在建大理-漾濞-云耳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针对2021年6.4级漾濞地震下典型路堑滑坡,采用电测量及无人机航测等方法对路堑滑坡灾害特征开展现场调查及测试;结合室内模拟试验建立的土体电参数与损伤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关系映射评估路堑边... 以在建大理-漾濞-云耳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针对2021年6.4级漾濞地震下典型路堑滑坡,采用电测量及无人机航测等方法对路堑滑坡灾害特征开展现场调查及测试;结合室内模拟试验建立的土体电参数与损伤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关系映射评估路堑边坡损伤演化规律,探究地震典型路堑滑坡特征及其诱发机制。结果表明:开挖扰动会增加地震滑坡风险,地震作用下路堑边坡开挖面的顶部形成贯通主裂缝,最大宽度及深度可达3~4 m;路堑滑坡致灾程度受到地震烈度及支护措施的影响,随地震烈度的降低,裂缝宽度及深度呈减小趋势,支护措施的增加可显著降低边坡的滑移风险;震损边坡在降雨渗流作用下,沿裂缝深度方向土体损伤度进一步升高,后缘面区域损伤因子大于0.36,裂缝宽度从2.9 m快速增至8.0 m。综上,支护不足、地震烈度与边坡受损程度呈正相关,未支护边坡受到地震的影响较大;地震与降雨作用之间存在互促效应,降雨会极大影响震损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震后降雨 路堑滑坡 损伤演化 诱发机制 电测量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地壳应力不均匀性研究
3
作者 万永革 王昱茹 靳志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5-1040,共16页
精细地壳应力场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年云南漾濞地震序列发生在地震观测台站密集分布的地区,丰富的漾濞地震序列资料为该地区的精细应力场分析提供了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为分析漾濞地震震源区的应力状态、... 精细地壳应力场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年云南漾濞地震序列发生在地震观测台站密集分布的地区,丰富的漾濞地震序列资料为该地区的精细应力场分析提供了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为分析漾濞地震震源区的应力状态、断层构造和地震动力学关系,首先选择震源机制中心解算法对搜集到的漾濞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进行中心解求解,以保证震源机制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基于地震序列发生的位置,采用移动窗方法将震源机制解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求解了6个区域的应力张量数据;最后分析了非均匀应力场所揭示的动力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漾濞地震震源区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压应力轴方向由NNW-SSE向转换为NNE-SSW向,偏转角度达23°,且西北部的应力形因子大于东南部。推测西北部和东南部明显的应力场变化是由破裂区北部物质南移受阻和印缅弧深部NNE向低角度俯冲导致研究区浅部出现NNE向拉张联合作用所致。漾濞地震序列破裂东南区呈现马尾状散开的断层分布及山脉和水系走向在周围的分布均与本研究推测的应力偏转和应力形因子改变相符。这些研究对认识该地区的断裂活动特性和地震动力学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反演 不均匀性 断层结构
下载PDF
漾濞6.4级地震受损穿斗木结构农房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必辉 陶忠 +4 位作者 高永林 戴金沙 赵聪 韩丽 徐荣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8,共14页
2021年5月21日大理漾濞6.4级地震中大量传统穿斗木结构农房遭到破坏。首先对灾区大量现役的传统穿斗木结构土墙围护房屋进行建筑结构概述,然后利用已有的二层穿斗式木结构模型,采用黏弹性阻尼器加固木构架榫卯节点,通过输入此次地震中... 2021年5月21日大理漾濞6.4级地震中大量传统穿斗木结构农房遭到破坏。首先对灾区大量现役的传统穿斗木结构土墙围护房屋进行建筑结构概述,然后利用已有的二层穿斗式木结构模型,采用黏弹性阻尼器加固木构架榫卯节点,通过输入此次地震中漾濞台(距震中7.9 km)记录到的EW向地震波开展振动台试验,最后,结合农房实际震害,在分析试验结果基础上归纳总结房屋震害规律和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木结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漾濞地区该类房屋在地震中的振动特性,模型各层刚度和阻尼呈竖向不规则分布,木构架横向整体性高于纵向,层间耗能纵向以二层为主,横向比较均匀。无阻尼模型整体加速度放大系数在0.92~1.43之间,位移响应在输入地震动不大时以剪切变形为主,高烈度输入时弯曲变形增加,模型在加载过程中基本完整,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阻尼器可为榫卯节点提供附加刚度和阻尼,安装阻尼器后模型各层耗能能力增强,测点位移响应峰值明显减小,试验范围内,输入地震动越大,层间位移角降低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震害 漾濞6.4级地震 穿斗木结构 抗震加固
下载PDF
云南漾濞2017年5.1级和2021年6.4级地震异常共性特征研究
5
作者 杨芬 辛灿锦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8期343-350,共8页
云南漾濞2017年3月27日5.1级和2021年5月21日6.4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和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存在一些异常共性特征。地震活动性异常共性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云南M≥5.0地震平静异常;云南M4.0~4.9地震平静异常;云南M≥3.0地震低频次活动转为... 云南漾濞2017年3月27日5.1级和2021年5月21日6.4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和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存在一些异常共性特征。地震活动性异常共性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云南M≥5.0地震平静异常;云南M4.0~4.9地震平静异常;云南M≥3.0地震低频次活动转为增强态势;滇西M≥4成条带分布;漾濞4级双震前震。地下流体观测资料水温、水汞、固体二氧化碳和水氡存在中短期异常共性特征,其中保山水汞,下关和洱源固体二氧化碳,下关、龙陵和腾冲水氡存在中短期同步性异常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5.1地震 漾濞6.4级地震 地震活动性 地下流体 共性特征
下载PDF
基于微博平台的地震灾害关注度与情感分析——以漾濞6.4级地震为例
6
作者 郭毅 《华南地震》 2023年第3期46-51,共6页
为研究云南漾濞6.4级地震灾害关注度与情感极性特征,选取云南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两大微博平台,通过网络爬虫获取相关微博及评论,使用关注度分析方法与ROSTCM情感分析方法得出微博相对关注度与评论情感极性。研究表明:漾濞地震... 为研究云南漾濞6.4级地震灾害关注度与情感极性特征,选取云南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两大微博平台,通过网络爬虫获取相关微博及评论,使用关注度分析方法与ROSTCM情感分析方法得出微博相对关注度与评论情感极性。研究表明:漾濞地震后两大微博平台在震后2h关注度较高,且与发布量呈相关性。情感极性为中性,总体呈平稳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关注度分析 情感极性分析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传友 张金玉 +2 位作者 王伟 孙凯 单新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6-721,共16页
2021年5月21日的漾濞6.4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块体的西边界,震中地区分布有多条活动断裂,构造较为复杂。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形反演显示该地震为右旋走滑型,破裂面走向NW,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红河断裂带的运动性质... 2021年5月21日的漾濞6.4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块体的西边界,震中地区分布有多条活动断裂,构造较为复杂。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形反演显示该地震为右旋走滑型,破裂面走向NW,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红河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在野外调查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只在漾濞县城西侧震中区一带发育一条NW向地表裂缝带,分为间隔约6km的北西和南东2段,长度分别为2.5~3km和3~3.5km,分析认为此裂缝带为本次地震发震断裂活动在地表的表现。而维西-乔后断裂在漾濞6.4级地震中未见同震变形,说明该断裂在此次地震中没有活动。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并结合他人关于震源机制解、余震精定位、In SAR和GNSS形变观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维西-乔后断裂西侧的一条NW向次级断裂是此次漾濞6.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该断裂走向310°~320°,长约30km,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断裂面陡立,略向SW倾,可能为川滇块体西边界向W扩展中形成的较新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发震构造 地表裂缝带 维西-乔后断裂
下载PDF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震害综述 被引量:16
8
作者 卢永坤 曾应青 +2 位作者 周光全 非明伦 陈坤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372,共9页
给出了宁洱6.4级地震4个烈度区的分布情况,详细介绍了本次地震造成的各类建筑物震害、各烈度区的建筑结构特点和震害特征、生命线工程和水利设施的震害以及地表裂缝、滑坡和沙土液化及喷沙冒水等地震地质灾害,并对形成震害的原因进行了... 给出了宁洱6.4级地震4个烈度区的分布情况,详细介绍了本次地震造成的各类建筑物震害、各烈度区的建筑结构特点和震害特征、生命线工程和水利设施的震害以及地表裂缝、滑坡和沙土液化及喷沙冒水等地震地质灾害,并对形成震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6.4级地震 震害 生命线工程 地表破坏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序列重定位及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莹 赵韬 +1 位作者 胡景 刘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7-863,共17页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6.4级强烈地震。为了深入研究漾濞6.4级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震源特性以及发震构造等,文中利用双差法对漾濞地震序列中约2000个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利用MTINV程序包反演了地震序列中31个...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6.4级强烈地震。为了深入研究漾濞6.4级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震源特性以及发震构造等,文中利用双差法对漾濞地震序列中约2000个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利用MTINV程序包反演了地震序列中31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漾濞6.4级地震是一次右旋走滑型地震事件,发震断层走向NW,倾角近直立;序列震源机制与主震的一致性较好,以走滑型为主,存在少量混合类型;精定位结果显示序列呈明显的NW向展布特征,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10km以浅;与走向垂直的深度剖面显示,南、北段断层倾向均为SW,但倾角不同;P轴的优势方位为SN向,倾俯角近水平,与区域应力场特征一致。综合重定位和矩张量反演结果推测,漾濞地震的发震断层是一条整体呈NW走向、倾向SW、倾角可能具有分段性的右旋走滑活动断裂,震源区断裂破裂可能存在分段现象,且局部小区域构造形态可能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震源机制解 双差定位 矩张量反演
下载PDF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强余震库仑破裂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强 倪四道 +2 位作者 秦嘉政 付虹 王绍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6,共6页
运用Okada方法计算了2007年6月3日宁洱MS6.4地震在其MS5.1强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该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量为0.36MPa,超过"触发阈值"(10-2MPa)1个数量级,说明宁洱6.4级地震在其5.1级强余震破... 运用Okada方法计算了2007年6月3日宁洱MS6.4地震在其MS5.1强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该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量为0.36MPa,超过"触发阈值"(10-2MPa)1个数量级,说明宁洱6.4级地震在其5.1级强余震破裂面上引起的应力变化可能触发了该强余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6.4级地震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 触发阈值 强余震触发
下载PDF
2008、2009年大柴旦6.3级、6.4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及前兆异常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玉虎 刘文邦 +2 位作者 王培玲 杨晓霞 陈玉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9,共12页
利用区域地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大柴旦强震发震构造。结合德令哈2003年6.6级、2004年2~5月5次5级的地震序列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大柴旦两次强震的地震序列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区域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初步分... 利用区域地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大柴旦强震发震构造。结合德令哈2003年6.6级、2004年2~5月5次5级的地震序列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大柴旦两次强震的地震序列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区域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初步分析了近10年来两次8级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并结合青海地区的前兆观测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前兆异常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2009年大柴旦6.36.4级地震 地震序列活动 前兆异常
下载PDF
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霞 刘磊 冯丽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22-127,134,共7页
以青海、甘肃和四川交界处(30~41°N,90~107°E)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2013~2015年数字地磁资料进行加卸载响应比和逐日比计算,分析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震前异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门源地震震前29天沿断裂带及其附近台站地... 以青海、甘肃和四川交界处(30~41°N,90~107°E)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2013~2015年数字地磁资料进行加卸载响应比和逐日比计算,分析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震前异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门源地震震前29天沿断裂带及其附近台站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和逐日比均成组出现超限的高值,且异常高值的空间分布都相对集中于震中区附近,震中位于异常高、低值转换带或过渡带附近,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同步性。与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和逐日比特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及相关计算方法在短期内具有一定预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6.4级地震 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 加卸载响应比 逐日比
下载PDF
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震情跟踪概述及震后总结 被引量:4
13
作者 屠泓为 王培玲 +2 位作者 张晓清 马震 黄浩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13,133,共6页
对2016年1月21日门源6.4级地震相关跟踪分析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震前提取的背景性异常为自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后69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祁连地震带的3级地震低频次异常、低b值、高GL值、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跨断层形变等,而震前确... 对2016年1月21日门源6.4级地震相关跟踪分析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震前提取的背景性异常为自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后69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祁连地震带的3级地震低频次异常、低b值、高GL值、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跨断层形变等,而震前确认的前兆异常仅为2015年12月19日距震中约140 km的乐都气氡观测值出现大幅度下降变化;震后总结时,通过资料收集,省内提取了平安静水位、湟源钻孔形变2项疑似异常,在甘肃省地震局收集到了7项中期前兆异常,但震中距都比较远。综合分析认为,在现今的观测过程中,仍很难做出短临预报,主要原因为台站分布还是过于稀少,数字化观测后,很多仪器是没有近距离经历过地震,而无典型的震例。建议在今后的震情跟踪过程中多与邻近省局进行异常资料沟通,必要时可以举行联合会商,争取更可靠的研判震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6.4级地震 前兆异常 震情跟踪
下载PDF
利用祁连山主动源资料研究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前后波速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锐 郭晓 +2 位作者 张元生 秦满忠 颜文华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采用叠加、互相关、插值拟合等方法对祁连山气枪主动源台网数据进行处理,针对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气枪激发地震P波、S波震相的走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前约6个月时,震中附近3个台站的相对走时出现下降变化... 采用叠加、互相关、插值拟合等方法对祁连山气枪主动源台网数据进行处理,针对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气枪激发地震P波、S波震相的走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前约6个月时,震中附近3个台站的相对走时出现下降变化(走时减少),至震前约3个月时低值异常恢复正常,之后再次出现走时下降变化,地震即发生于走时变化恢复过程中。S波走时变化最大下降幅度达18ms,震后走时变化逐渐恢复正常,且3个台站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其中,距震中最近的台站的S波走时变化最明显(ZDY38台),较远台站的走时变化幅度较小,其变化特征与震源区位置有关。走时缩短意味着速度增加,可能与区域应力积累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门源6.4级地震 气枪主动源 走时变化 互相关
下载PDF
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文邦 万玉杰 李玮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9-54,133,共7页
基于青海地震台网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产出的震相观测报告数据,利用多台和达法和单台法对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前后震源周边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多台和达法计算得到震前一年波速比存在低值变化,但异常不显著;门源... 基于青海地震台网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产出的震相观测报告数据,利用多台和达法和单台法对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前后震源周边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多台和达法计算得到震前一年波速比存在低值变化,但异常不显著;门源单台计算结果发现2014年初至2015年研究区波速比存在低值异常,之后返回平均值,其它台站异常不明显。分析认为:这可能和多台平均将异常减弱以及地震射线路径对震源区的覆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6.4级地震 波速比 和达法 单台法
下载PDF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翔 吴国华 +3 位作者 陈慧 刘学军 付虹 毛慧玲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6-144,共9页
根据云南宁洱地区地质构造、历史强震资料、云南监测中心区域台及现场流动台数字化观测台网测定的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序列资料及1970年以来宁洱地区6级地震序列等,深入分析研究了宁洱地区中强地震活动规律、宁洱6.4级地震的余震时空展... 根据云南宁洱地区地质构造、历史强震资料、云南监测中心区域台及现场流动台数字化观测台网测定的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序列资料及1970年以来宁洱地区6级地震序列等,深入分析研究了宁洱地区中强地震活动规律、宁洱6.4级地震的余震时空展布以及参数变化等特征,并利用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地震现场数字化观测流动台测定的余震波资料研究了该序列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认为,宁洱6级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具有较高的原地重复性,在时间上具有强弱交替活动的韵律;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的余震展布方向与穿过震区NW向宁洱断裂的走向大致一致,宁洱6.4级地震可能是由无量山断裂活动构造加剧所引起;根据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序列及历次宁洱6级地震序列时序发展特征分析研究得出,宁洱6.4级地震序列能量主要集中在震后3天内释放,4.9级以上余震发生在主震当天,地震序列早期参数和3.0级以上余震的垂直方向P波最大振幅与S波最大振幅非线性关系等显示,宁洱6.4级地震序列具有较明显的主-余震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6.4级地震 活动 地震序列参数 地震波动力学
下载PDF
2020年新疆于田6.4级地震前电离层扰动现象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学民 刘静 +1 位作者 熊攀 周煜林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7,共13页
基于中国区域GPS反演TEC、JPLTEC mapping、张衡一号卫星探测等离子体参量数据,着重分析了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6.4级地震前的电离层异常现象,结合之前于田发生的两次7级以上地震,研究认为于田地震前异常集中出现在震前一周内,以上升... 基于中国区域GPS反演TEC、JPLTEC mapping、张衡一号卫星探测等离子体参量数据,着重分析了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6.4级地震前的电离层异常现象,结合之前于田发生的两次7级以上地震,研究认为于田地震前异常集中出现在震前一周内,以上升异常为主,异常有明显的局地效应,部分异常在磁共轭区有同步效应。多参量综合分析增强了异常的判识能力,并提高了异常的可靠性。太阳及空间磁扰活动对电离层地震判识有较大影响,会极大增加全球异常频次,但日食现象引起的TEC扰动与地震电离层异常有明显差异,较易区分,弱磁扰活动下的地震电离层异常判识能力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于田6.4级地震 地震电离层扰动 GPSTEC JPLTECmapping 张衡一号卫星
下载PDF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序列精定位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显 周龙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0-567,共8页
2007年6月3日在云南宁洱发生6.4级地震,震后云南省地震局在主震附近架设了5套流动数字地震台。利用这些地震台和思茅固定地震台记录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宁洱6.4级地震的余震序列重新进行精定位。结果显示,宁洱地震序列的长度约... 2007年6月3日在云南宁洱发生6.4级地震,震后云南省地震局在主震附近架设了5套流动数字地震台。利用这些地震台和思茅固定地震台记录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宁洱6.4级地震的余震序列重新进行精定位。结果显示,宁洱地震序列的长度约为40km,宽度约为10km,明显集中在普洱断裂与NNE向断裂横断错移的构造部位,且大部分余震发生在主震附近的普洱断裂。余震序列的优势分布方向明显,震源深度分布从浅层2km至12km,大多数集中在8~10km优势分布范围内,平均深度为7.9km,并且平行于地震序列剖面显示的地震破裂活动沿NW向倾斜,与NE向孟连-墨江断裂带在震区的次级断层倾向一致。地震在密集区的NW段比SE段要多,可能与当地的地下介质或断裂有关。垂直于地震序列剖面显示定位后地震主要密集分布在普洱断裂附近,地震序列的破裂活动沿SW方向倾斜,与普洱西支断裂倾向一致。总之,精定位后的断层走向和震源机制解的走向吻合得非常好,主震位于余震序列上端,余震在主震下端较为对称地分布,说明断层朝SE方向和NW方向破裂比较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6.4级地震 流动数字地震台网 双差地震定位法
下载PDF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钦 李佐唐 +1 位作者 何新社 王文才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7-332,共6页
2016年1月21日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西北强震动台网中心共收集到70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在对强震记录进行常规处理后,给出了207条零基线校正后的三分向峰值加速度值(PGA);统计PGA随震中距衰减趋势,绘制了水平向PGA等值线分布... 2016年1月21日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西北强震动台网中心共收集到70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在对强震记录进行常规处理后,给出了207条零基线校正后的三分向峰值加速度值(PGA);统计PGA随震中距衰减趋势,绘制了水平向PGA等值线分布图;选取近场典型台站的加速度记录进行分析,绘制出校正后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以及加速度反应谱。这些地震动特征可为我国西部工程震害调查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门源 6.4级地震 强震动记录 峰值加速度 加速度反应谱
下载PDF
20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前的地震频度空间演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沙海军 刘冬英 张国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使用时空扫描方法,研究了2007年宁洱6.4级地震震前川滇地区地震频度的空间演化过程,发现自2007年2月到震前,川滇地区整体上地震活动呈现持续增强的变化;而思茅地区的地震活动自2007年2~4月增强,5月份减弱,同期文山地区出现地震活动的... 使用时空扫描方法,研究了2007年宁洱6.4级地震震前川滇地区地震频度的空间演化过程,发现自2007年2月到震前,川滇地区整体上地震活动呈现持续增强的变化;而思茅地区的地震活动自2007年2~4月增强,5月份减弱,同期文山地区出现地震活动的增强。从应力场演化的角度探讨此次地震的孕震过程,认为2007年4~5月间,思茅与文山地区地震活动演化的差异与宁洱地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扫描 地震频度 空间演化 宁洱6.4级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