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00系铝合金汽车板预时效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宏 宋文举 +2 位作者 赵刚 刘春明 左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0-276,共7页
通过硬度、拉伸和成形性实验及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和金相分析,研究了Mg、Si和Mn含量的变化对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成形性的影响,并探讨适宜的预时效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合金中的Mn含量,可增加合金中... 通过硬度、拉伸和成形性实验及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和金相分析,研究了Mg、Si和Mn含量的变化对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成形性的影响,并探讨适宜的预时效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合金中的Mn含量,可增加合金中不可溶结晶相及弥散相粒子的数量,前者对合金的延伸率不利,后者阻碍了合金固溶处理过程中的再结晶.对于Si过剩的合金,提高合金中Mg和Si的质量比和Mn含量会使其强度升高,延伸率、应变硬化指数、塑性应变比和埃利克森值被降低.合金板材固溶处理水淬后立即预时效,较为适宜的预时效(固溶处理后立即在170℃下进行5~10 min的短时预时效)不仅能降低其自然时效的硬度,而且能提高人工时效的硬化效果,有利于车身构件的冲压成形和烤漆硬化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汽车板 预时效 硬度 烤漆硬化
下载PDF
汽车车身用6000系铝合金板材微观组织与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贾志宏 丁立鹏 +3 位作者 吴赛楠 王雪丽 刘庆 陈昌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113,共10页
本文介绍了6000系铝合金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现状及其性能特点,并详细论述了该系合金的时效析出特征、强化机理、织构演化和合金元素对性能的影响。此外,分析了6000系铝合金的传统热处理工艺,阐述了固溶后预时效和预变形对合金烘烤硬化... 本文介绍了6000系铝合金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现状及其性能特点,并详细论述了该系合金的时效析出特征、强化机理、织构演化和合金元素对性能的影响。此外,分析了6000系铝合金的传统热处理工艺,阐述了固溶后预时效和预变形对合金烘烤硬化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汽车车身用6000系铝合金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轻量化 烘烤强化 析出相
下载PDF
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的结晶相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宏 赵刚 +1 位作者 刘春明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70-1073,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以及金相分析,针对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研究了不同的合金成分对结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铸造时形成的结晶相为Al1.9CuMg4.1Si3.3,Al8(FeMnCr)2Si,Al5(FeMnCr)Si,Al4(MnFeCr)3Si2,Al5(MnFeCr)12Si7以...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以及金相分析,针对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研究了不同的合金成分对结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铸造时形成的结晶相为Al1.9CuMg4.1Si3.3,Al8(FeMnCr)2Si,Al5(FeMnCr)Si,Al4(MnFeCr)3Si2,Al5(MnFeCr)12Si7以及Mg2Si.随Mg/Si,Mg/Cu质量比及Mn含量的增大,Mg2Si和Al(FeMnCr)Si/Al(MnFeCr)Si型结晶相数量增多.均匀化时,除发生Al5(FeMnCr)Si向Al8(FeMnCr)2Si相的转变外,其他结晶相的类型不变.在随后的固溶处理和时效过程中,结晶相不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汽车板 结晶相 铸态 均匀化
下载PDF
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贺春林 孟小丹 +1 位作者 马国峰 王建明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8-23,34,共7页
介绍了与晶界直接相关的铝合金腐蚀类型,概述了合金元素和稀土元素对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热处理条件对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大量实验显示,热处理影响腐蚀模式,且晶间腐蚀向点蚀的转变与固溶处理温度、... 介绍了与晶界直接相关的铝合金腐蚀类型,概述了合金元素和稀土元素对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热处理条件对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大量实验显示,热处理影响腐蚀模式,且晶间腐蚀向点蚀的转变与固溶处理温度、冷却速度,以及随后的人工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关,发现经适当条件热处理的6000系铝合金可免受局部腐蚀影响.展望了铝合金晶间腐蚀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晶间腐蚀 合金元素 热处理 稀土元素
下载PDF
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时效行为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宏 刘春明 左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3,66,共5页
通过硬度测量、拉伸和成形性试验,并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金相分析,研究了wMg/wSi和wMg/wCu值对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时效行为、力学性能及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时效初期,对于硅过剩合金,其硬度和强度随wMg/wSi和wMg/wCu值... 通过硬度测量、拉伸和成形性试验,并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金相分析,研究了wMg/wSi和wMg/wCu值对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时效行为、力学性能及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时效初期,对于硅过剩合金,其硬度和强度随wMg/wSi和wMg/wCu值增大而提高;对于镁过剩合金,其比值过大时则硬度和强度显著下降。但伸长率及埃利克森值随比值增大均为降低。此外,增大wMg/wCu值会促进合金时效初期的硬化速度,但wMg/wCu过大,初始硬度大为降低,反而不利于合金的时效硬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汽车板 硬度 时效硬化
下载PDF
Si对6000系铝合金车身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田妮 权力伟 +3 位作者 宋文举 赵刚 刘春明 左良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06年第3期83-85,共3页
本研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力学和成形性能分析,研究了Si含量对Al-1.2Mg-(1.21~1.98)Si-0.3Nn-0.6Cu铝舍金结晶相、板材晶粒形态及其力学性能和成形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Si含量的增加,A1—1.2Mg-(1,21~1.98)Si-0.3Mn-... 本研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力学和成形性能分析,研究了Si含量对Al-1.2Mg-(1.21~1.98)Si-0.3Nn-0.6Cu铝舍金结晶相、板材晶粒形态及其力学性能和成形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Si含量的增加,A1—1.2Mg-(1,21~1.98)Si-0.3Mn-0.6Cu合金铸态组织中Mg2Si结晶相及多相共存的共晶产物数量增多;当Si含量达到1.55%时,均匀化处理后多相共存的共晶产物只能部分溶解残留下Si相,这些残留相的增加,对合金薄板固溶处理中的再结晶过程影响不大;但Si含量超过1.55%时,不仅不能提高舍佥的强度,而且还会对合金的成形性能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6000系铝合佥 车身板 成形性 结晶相
下载PDF
Mn含量对6000系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汉辉 陈瑞芳 +5 位作者 许晓静 王天伦 张劲松 张可人 黄鹏 范佳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43-45,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测试、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Mn元素对Al-0.91Mg-0.81Si-1.02Cu-xMn-0.2Zr-0.02Sr铝合金热压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Mn元素含量在显著细化合金晶粒的同时会降低合金晶粒的等轴度。当Mn元素含量...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测试、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Mn元素对Al-0.91Mg-0.81Si-1.02Cu-xMn-0.2Zr-0.02Sr铝合金热压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Mn元素含量在显著细化合金晶粒的同时会降低合金晶粒的等轴度。当Mn元素含量达0.7%时,若再加入Mn元素,合金晶粒尺寸的变化不大,但合金的抗拉强度会降低。Mn元素会大幅提高合金的抗晶间腐蚀能力。综合考虑Mn元素对合金抗拉性能、晶粒尺寸和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在合金中加入0.7%左右的Mn元素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抗晶间腐蚀性能
下载PDF
Cu掺杂6000系铝合金中β?相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温柏杨 贾志宏 +1 位作者 吴小志 刘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91-1998,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和广义梯度近似,研究Cu掺杂对6000系铝合金中主要强化相β"相(Mg_5Al_2Si_4)的几何结构、相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β"相的晶胞参数与文献报道相符。掺杂Cu后体系的晶胞...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和广义梯度近似,研究Cu掺杂对6000系铝合金中主要强化相β"相(Mg_5Al_2Si_4)的几何结构、相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β"相的晶胞参数与文献报道相符。掺杂Cu后体系的晶胞形状发生微小变形且体积减小,而不同掺杂浓度和掺杂位置对掺Cu结构Mg_(5-x)Al_(2-y)Si_4Cu_(x+y)的几何性质影响不同,进而影响β"相和Al基体之间的晶格错配度;Cu既替代Mg1又替代Al原子和Cu只替代Al原子的结构在合金中更容易形成,而Cu只替代Mg1原子的结构在合金中不易形成,该计算结果与实验报道相符。电子结构分析表明,掺杂Cu后形成的Mg_(5-x)Al_(2-y)Si_4Cu_(x+y)相结构的稳定性和体系在费米能级附近的赝能隙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6000系铝合金 强化相β"相 相结构稳定性 CU掺杂
下载PDF
低温长时间加热对T4态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琼 许晓嫦 +2 位作者 任鹏禾 禹灿 何浩鹏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113,共7页
采用晶间腐蚀浸泡实验,研究了低温长时间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对T4态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基体和晶界析出相的特征,以研究其晶间腐蚀机理。结果表明:低温长时间加热时间一定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铝合金... 采用晶间腐蚀浸泡实验,研究了低温长时间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对T4态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基体和晶界析出相的特征,以研究其晶间腐蚀机理。结果表明:低温长时间加热时间一定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铝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逐渐降低并有轻微点蚀;加热温度一定时,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铝合金的腐蚀类型由晶间腐蚀转变为点蚀。195℃加热450 h后,铝合金析出相特征为基体弥散分布大量的β″相和Q'相,而晶界析出相呈现球状、断续分布且无沉淀析出带(PFZ)较宽,此时,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热处理 微观组织 晶间腐蚀
下载PDF
大塑性变形6000系时效铝合金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章勇 刘满平 +2 位作者 秦希 陈健 王圣楠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共10页
近年来,大塑性变形(SPD)技术结合时效处理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超细晶/纳米晶6000系Al-Mg-Si-(Cu)铝合金材料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利用透射电镜(TEM)、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等表征手段在... 近年来,大塑性变形(SPD)技术结合时效处理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超细晶/纳米晶6000系Al-Mg-Si-(Cu)铝合金材料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利用透射电镜(TEM)、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等表征手段在大塑性变形6000系时效铝合金微观结构表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高性能大塑性变形Al-Mg-Si-(Cu)时效铝合金的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大塑性变形 时效 微观结构
下载PDF
6000系铝合金时效析出过程的原位电阻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洪 李世康 +1 位作者 张龙 李落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6-251,共6页
采用原位电阻测试、显微硬度测试、准静态拉伸试验、TEM等手段,以6063挤压型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l-Mg-Si铝合金时效过程中强化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6063型材在175℃时效8 h后达到强度和硬度峰值,时效初期主要析出相为β″相,材料力... 采用原位电阻测试、显微硬度测试、准静态拉伸试验、TEM等手段,以6063挤压型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l-Mg-Si铝合金时效过程中强化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6063型材在175℃时效8 h后达到强度和硬度峰值,时效初期主要析出相为β″相,材料力学性能快速提高;随时间延长强化相总数增加,但β″相逐渐向β'相转变且尺寸逐渐增大,强化效果逐渐降低。电阻值变化规律与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有准确的对应关系,随原子团簇或GP区的生成,电阻升高;随GP区向β″相及β″相向β'相转变,电阻下降;电阻的下降速率随析出速率降低而降低。原位电阻测试方法可以对6000系铝合金时效的强化相析出过程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时效析出 力学性能 原位电阻
下载PDF
6000系铝合金微合金化研究进展
12
作者 徐振 徐泽 +3 位作者 王洪斌 曲九灏 李帅 杨东亚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27-331,共5页
微合金化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提高6000系铝合金性能的一种高效途径。在6000系铝合金中加入适当的合金元素,可以有效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对6000系铝合金中常用的微量元素Mg、Si、Mn、Fe和Cu对该系合金组织性... 微合金化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提高6000系铝合金性能的一种高效途径。在6000系铝合金中加入适当的合金元素,可以有效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对6000系铝合金中常用的微量元素Mg、Si、Mn、Fe和Cu对该系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系统介绍了Y、Sc和La三种稀土元素在6000系铝合金中的应用进展情况。最后,对微合金化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微合金化 性能 组织
下载PDF
6000系铝合金中的含Mn相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洪雷 张金民 《热处理》 CAS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6000系铝合金主要含镁和硅以及少量锰,锰在该系列合金中的作用是强化合金,使再结晶温度提高20~100 K等。铸态6000合金中的含锰相为β-AlFeSi;6061合金中的析出相为α-Al(MnFe)Si,经560℃均匀化处理2 h后,该合金的析出相为Al_(167.8)Fe_... 6000系铝合金主要含镁和硅以及少量锰,锰在该系列合金中的作用是强化合金,使再结晶温度提高20~100 K等。铸态6000合金中的含锰相为β-AlFeSi;6061合金中的析出相为α-Al(MnFe)Si,经560℃均匀化处理2 h后,该合金的析出相为Al_(167.8)Fe_(44.9)Si_(23.9);6005合金中的含锰相晶体为简单立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含锰相 简单立方
下载PDF
V元素对6000系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晓丽 孙亮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4期41-44,共4页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晶间腐蚀试验、金相观察等方法研究V元素对6000系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合金中大尺寸析出相增多,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V元素的加入可提高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呈...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晶间腐蚀试验、金相观察等方法研究V元素对6000系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合金中大尺寸析出相增多,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V元素的加入可提高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当V为0.2%时,材料具有最优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钒元素 显微组织 晶间腐蚀
下载PDF
新型6000系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
15
《中国科技产业》 2003年第9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铝合金 耐蚀性 高强度 6000系 应用
下载PDF
6000系挤压铝合金的性能及其用途
16
作者 颜宽然 《冶金丛刊》 1991年第3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挤压 铝合金 6000系 性能 用途
下载PDF
6000系中强度挤压铝合金
17
作者 颜宽然 《冶金丛刊》 1991年第1期35-38,22,共5页
关键词 6000系 中强度合金 铝合金
下载PDF
6000系铝合金卷料矫直参数范围试验研究
18
作者 苏然 何磊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3,共7页
冲压件生产中,开卷落料的矫直参数直接影响了板料面品质量和材料性能,进而影响成形性。为了确定可靠的矫直参数范围、保证开卷后板料的面品质量和材料性能,进而有效指导开卷落料生产,以机盖外板为例进行研究。所用材料为6000系Al Si Mg... 冲压件生产中,开卷落料的矫直参数直接影响了板料面品质量和材料性能,进而影响成形性。为了确定可靠的矫直参数范围、保证开卷后板料的面品质量和材料性能,进而有效指导开卷落料生产,以机盖外板为例进行研究。所用材料为6000系Al Si Mg合金,材料厚度为1 mm,材料性能偏上限需求,通过调整矫直参数(矫直机入口高度)得到不同性能的材料,并利用CAE分析、实际生产验证、后工序合边验证等方法,最终确定了机盖的矫直参数≥-0.6 mm (矫直机入口高度≥-0.6 mm)。其他在产零件可依据此方法确定矫直参数范围,减少停机时间,降低材料不合格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0系铝合金 矫直参数 卷料 开卷落料 机盖外板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lid Dispersions of Silymarin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6000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凤前 胡晋红 姜远英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2期76-81,共6页
Aim To prepare and characterize solid dispersions of silymarin with the intention of improving their dissolution properties. Methods The solid dispersions were prepared by the fusion metho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 Aim To prepare and characterize solid dispersions of silymarin with the intention of improving their dissolution properties. Methods The solid dispersions were prepared by the fusion metho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 6000) as the carrier. Evalu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dispersions was performed using dissolution studies, X 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 IR) spectroscopy. Results The rate of dissolution of silymarin was considerably improved as compared with pure silymarin when formulated in solid dispersions with PEG 6000. The data of the X ray diffraction showed some changes in the parameters of lattice spacing [ d ], peak position and relative intensities. FT IR together with those from X ray diffraction showed the absence of well defined drug polymer interactions. Conclusion The dissolution improvement of poorly soluble silymarin could be illuminated by the changes of the lattice parameters of PEG 6000 and the dr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YMARIN solid dispersions X ray powder diffraction FT IR spectroscopy DISSOLUTION PEG 6000
下载PDF
国外汽车面板用铝合金材料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久发 《冶金信息导刊》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重点介绍了国外汽车用铝合金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情况 。
关键词 汽车面板 铝合金材料 性能 6000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