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3天高强度间歇运动对青年游泳运动员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柴翰林 李晓婷 《科技资讯》 2017年第27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63天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青年游泳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挑选了24名青年游泳运动员作为样本,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组(HIIT组)和未参与高强度间歇运动的对照组(CON组)。HIIT组采用INSANITY 60DAY TOTAL BODY... 目的探讨63天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青年游泳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挑选了24名青年游泳运动员作为样本,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组(HIIT组)和未参与高强度间歇运动的对照组(CON组)。HIIT组采用INSANITY 60DAY TOTAL BODY WORKOUT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训练方法,而CON组则采用与训练组同时间的跑步练习。训练前中后共进行10次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一次身体成分检测。结果 HIIT组训练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均值相较训练前有显著增加[137±5到(151±7),P<0.05],而CON组训练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运动员的肌酸激酶水平(CK)和尿素氮水平(BUN)均未超过正常指标范围,且两组运动员的晨起时的安静心率未发生明显变化,身体成分方面,HIIT组的体脂百分比下降极其显著,而CON组体脂百分比出现下降;从瘦体重来说,HIIT可有效增加运动员的肌肉含量。结论短期内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游泳运动的血红蛋白含量有升高的效果,可高效的降低游泳运动员的体脂含量和增加运动员的瘦体重,且不会增加运动员的肌体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3天高强度间歇运动 青年游泳运动 生理生化指标 身体成分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航天失重防护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小涛 王子牛 +2 位作者 张剑锋 王惠娟 高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失重环境暴露时,体液的头向分布会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去重力性卸荷会导致神经及肌肉发生退行性适应,从而使航天员重返地球重力环境时面临众多挑战,严重时甚至威胁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运动锻炼虽然是最为有效的失重对抗防护措施,但当... 失重环境暴露时,体液的头向分布会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去重力性卸荷会导致神经及肌肉发生退行性适应,从而使航天员重返地球重力环境时面临众多挑战,严重时甚至威胁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运动锻炼虽然是最为有效的失重对抗防护措施,但当前基于传统运动锻炼的失重防护方案耗时过多。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的高效训练策略,可通过高强度运动结合小低度间歇或主动休息的重复组合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人体运动表现。采用不同模式的HIIT训练组合可同时改善心肺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HIIT或许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运动锻炼失重防护策略。笔者通过对HIIT分类、作用机制和训练效果决定因素的系统综述,并对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执行HIIT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HIIT或许可以成为当前空间站航天员运动锻炼方案的优化策略,从而更为有效地节约资源。因此,有必要首先采取地基模拟失重实验对各种拟用于航天员失重防护的HIIT训练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训练 运动锻炼 失重 防护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抑制功能影响的元分析
3
作者 刘运洲 李亚靖 杨勇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目的:使用元分析方法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相比的效果差异,为不同锻炼人群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原则,在国内外的一些检索平台检索相关文献,检索... 目的:使用元分析方法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相比的效果差异,为不同锻炼人群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原则,在国内外的一些检索平台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8月30日。运用软件“Stata 15.0”和软件“Review Manager 5.3”进行效应量分析。结果:1)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为中等效应量。2)HIIT能够显著提高10~24岁人群的抑制功能,而对25岁以上人群的抑制功能未见显著影响;90%~10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且合并效应量较大,70%~9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10~30 min和30~60 min的HIIT均能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功率自行车、篮球、爬楼梯等方式的HIIT能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跑步机上跑步的HIIT对运动者的抑制功能未见显著影响;HIIT结束30 min后仍对运动者的抑制功能有积极影响。3)HIIT与MIC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HIIT能够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为中等效应量,HIIT与MICT对抑制功能的积极影响没有差异;HIIT与抑制功能的关系受到年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等调节变量的影响,HIIT的认知促进效益可以持续30 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抑制功能 元分析
下载PDF
干预映射方法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许海英 包敏 +1 位作者 封爱婷 陆玉婷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3期2456-2460,共5页
目的:探讨干预映射方法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连云港市某医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高强度间歇运动干预... 目的:探讨干预映射方法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连云港市某医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高强度间歇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预映射方法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同时比较两组干预1、3个月的运动依从性。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运动依从性评分、生存质量量表(DMQL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应用干预映射方法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干预方案有助于控制血糖、血脂,提高运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强度间歇运动 干预映射 运动依从性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变化
5
作者 余杭林 田浩冬 +5 位作者 文世媛 黄丽 刘昊为 李汉森 王培松 彭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3,共8页
背景:运动对肠道菌群和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但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糖代谢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招募11例2型糖尿病患者,脱落2例,最终有9例进... 背景:运动对肠道菌群和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但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糖代谢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招募11例2型糖尿病患者,脱落2例,最终有9例进入试验。对患者进行为期6周、每周3次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干预前后收集受试者的空腹血液和粪便样本,对血液样本进行糖代谢指标检测,对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比较干预前后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和肠道菌群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患者经6周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后,血液指标中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虽无显著变化,但比干预前有所下降;②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患者肠道菌群群落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丰富度(Chao指数)和覆盖度(Coverage指数)无显著变化;③Venn图显示,患者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显著降低的是厚壁菌门中的扭链瘤胃球菌与活泼瘤胃球菌,这两种菌属均与糖代谢相关性指标异常以及其他疾病的发展呈正相关;④结果显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相关指标具有改善作用,患者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丰度增加,有害菌群丰度减少,增强了患者肠道菌群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糖代谢 干预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6
作者 董晓佳 张子怡 《贵州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45-52,共8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运动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非药物干预方式,目前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运动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并且不同的运动方式作用不要。因此本研究探讨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关注线粒体乳酸化在其中的...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运动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非药物干预方式,目前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运动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并且不同的运动方式作用不要。因此本研究探讨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关注线粒体乳酸化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通过综述的方法论述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症状,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乳酸化有关。这一研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对运动治疗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运动 强度间歇运动 线粒体乳酸化
下载PDF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小鼠肥胖性肌萎缩的干预作用
7
作者 洪伟皓 田航 +3 位作者 栾一胜 马艺璇 熊莹喆 张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618-5623,共6页
背景: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之一,伴随而来的是肥胖性肌萎缩等相关并发症。虽然运动已被报道可以改善多种肥胖相关疾病,但是其中鲜有关于运动模式的研究。目的:在相同运动距离的前提下,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 背景: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之一,伴随而来的是肥胖性肌萎缩等相关并发症。虽然运动已被报道可以改善多种肥胖相关疾病,但是其中鲜有关于运动模式的研究。目的:在相同运动距离的前提下,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与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两种运动模式对小鼠肥胖性肌萎缩的改善作用,为肥胖性肌萎缩的运动干预疗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72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普通饮食组、普通饮食+MICT组,普通饮食+HIIT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MICT组、高脂饮食+HIIT组(每组12只),通过检测小鼠腓肠肌质量、腓肠肌指数、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腓肠肌脂质沉积以及腓肠肌中肌萎缩标志基因Murf-1与Atrogin-1的表达量来评估8周不同运动模式的跑台训练对于长期高脂饮食引起的肌萎缩的改善作用。结果与结论:(1)与高脂饮食组相比,MICT和HIIT均改善了腓肠肌指数(MICT+18.8%vs.HIIT+17.6%,两种运动模式无显著差异)、肌纤维萎缩(MICT+15.5%vs.HIIT+13.7%,两种运动模式无显著差异)和腓肠肌脂质沉积(MICT-19.8%vs.HIIT-17.1%,两种运动模式无显著差异)。(2)在基因水平上,与高脂饮食组相比,MICT和HIIT运动模式均能显著下调Murf-1(MICT-62.4%vs.HIIT-52.6%,MICT显著优于HIIT,P<0.01)和Atrogin-1(MICT-43.3%vs.HIIT-29.8%,MICT显著优于HIIT,P<0.01)。(3)基于运动模式难度与舒适性的考量以及基因水平上的证据显示,MICT模式更适合用于肥胖性肌萎缩的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肥胖性肌萎缩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强度间歇运动 Murf-1 ATROGIN-1 跑台运动 脂饮食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徐秀秀 秦文婷 苏晓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15-131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TCT)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IT组和MICT组。HIIT组采用高强度...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TCT)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IT组和MICT组。HIIT组采用高强度间歇运动,MICT组采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干预12周后,比较2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44例患者,其中HIIT组71例,MICT组73例。HIIT组IDH发生率为5.99%低于MICT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4,P<0.01)。HIIT组眩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IDH症状发生率低于MI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HIIT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维度得分高于MI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IT可有效降低MHD患者IHD及相关症状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干预效果优于M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程度持续运动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下载PDF
有氧匀速运动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雄性小鼠抑郁样行为及脑内神经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梁晗 冯佩瑶 +1 位作者 夏琳琳 符史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有氧匀速运动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雄性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脑内神经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匀速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连续运动8周。运动干预后,采用强迫游泳... 目的:探讨有氧匀速运动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雄性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脑内神经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匀速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连续运动8周。运动干预后,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不动时间,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脑组织不同部位(前额皮层、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神经肽相关基因的表达,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饥饿激素(Ghrelin)、神经肽Y(Npy)、刺鼠关联蛋白(Agrp)、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art)、前阿黑皮素原(Pom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爱帕琳肽(Apelin)和黑色素聚集激素(Mc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种运动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小鼠不动时间降低更多;匀速运动组小鼠下丘脑Apel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小鼠纹状体Apel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下丘脑Crh基因(P<0.05)和Cart基因的表达水平(P<0.01)均显著降低。结论:有氧匀速运动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后者效果更好。两种运动方式均可影响小鼠纹状体和下丘脑Apelin基因表达,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还影响小鼠下丘脑Crh和Cart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匀速运动 强度间歇运动 抑郁样行为 神经肽
下载PDF
“三低三不”饮食原则联合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张巧君 胡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0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三低三不”饮食原则联合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三低三不”饮食原则联合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三低三不”饮食原则联合中低强度持续有氧运动,观察组给予“三低三不”饮食原则联合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体格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FBG、2 h 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LDL-C)均低于干预前,HDL-C高于干预前,观察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体重、体重指数及腰围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体重、体重指数及腰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内皮素(ET-1)低于干预前,一氧化氮(NO)高于干预前,观察组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低三不”饮食原则联合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能够降低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其体格指标,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低三不”饮食原则 强度间歇有氧运动 糖尿病 脂血症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与提升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关系刍议
11
作者 赵普 单鑫禹 李雨峰 《拳击与格斗》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近年来,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在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探究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与增强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训练效果和适用性。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证的方法,对柔道运动员核心... 近年来,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在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探究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与增强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训练效果和适用性。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证的方法,对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需求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原理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其对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影响及提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能够显著增强柔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并对其竞技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性训练 柔道运动 核心力量 训练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改善定量负荷运动心率效果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琳 李燕春 +8 位作者 包大鹏 梅涛 周多奇 乌云格日勒 聂晶 夏小慧 张之豪 顾壮壮 何子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05-517,共13页
目的:安静心率、运动中心率的增加以及运动后心率恢复是全因死亡率的预测因子,是运动健身中最常用的监控指标。本研究旨在分析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改善定量负荷运动心率个体差异的表型和遗传因素,构... 目的:安静心率、运动中心率的增加以及运动后心率恢复是全因死亡率的预测因子,是运动健身中最常用的监控指标。本研究旨在分析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改善定量负荷运动心率个体差异的表型和遗传因素,构建运动心率改善效果预测模型,为个体化运动健身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40名身体活动不足健康成年人完成12周HIIT,提取血液白细胞DNA进行全基因组解析,通过包括520多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影响运动心率改善效果的遗传标记,构建运动心率改善效果分子标记预测模型;计算权重后的多基因预测评分(polygenic predictor score,PPS),联合表型和遗传指标通过线性逐步回归构建运动心率改善效果预测模型。结果:(1)12周HIIT后,定量负荷运动心率显著下降(P<0.05),但效果存在个体差异,27%的受试者未有效降低运动心率(ΔHR≥0);(2)表型指标中初始运动心率、性别和年龄是HIIT改善运动心率效果的预测因子,可解释24.5%的效果差异;(3)基于GWAS筛选出12个效果相关SNPs(P<1×10^(-5)),去除冗余,由其中10个SNPs构建的分子标记预测模型可解释训练效果差异的37.7%,单个SNP的解释度在1.2%~8.1%;PPS高于11.45分时,HIIT对运动心率降低完全无效(ΔHR≥0),当PPS低于-7.728分时,HIIT改善运动心率效果最好(ES<-0.8)。(4)联合表型和遗传指标构建的综合预测模型中,PPS、初始运动心率、性别和年龄是HIIT改善运动心率效果的预测因子,可在62.5%的程度上共同解释HIIT改善运动心率效果个体差异。结论:多基因预测评分、初始运动心率、性别和年龄可有效预测HIIT改善定量负荷运动心率效果个体差异。受试者的PPS高于11.45分时无训练效果,低于-7.728分时效果最佳。基于遗传和表型因素构建的运动心率改善效果预测模型将为制定效益最大化的个体化运动健身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运动心率 强度间歇运动 多基因预测评分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蓉芳 武庆 王伯忠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2期17-20,28,65,共6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MCT)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0)、MI组(n=55)。MI组采用结扎左前降支方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存活36只),...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MCT)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0)、MI组(n=55)。MI组采用结扎左前降支方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存活36只),Sham组只穿心不结扎(全部存活)。MI组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MI-Sed)组、MI-MCT组和MI-HIIT组,每组各12只。MI-MCT组和MI-HIIT组分别进行4周和8周的运动训练。4周时,各组处死一半小鼠检测各项指标,8周时处死剩余全部小鼠。提取大鼠MI边缘区心肌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检测线粒体ATP酶活性。结果(1)与MI-Sed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MCT组和MI-HIIT组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2)与Sham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Sed组细胞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与MI-Sed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MCT组与MI-HIIT组均有效提高心肌细胞膜电位(P<0.05)。8周时MI-HIIT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MI-MCT组(P<0.05)。(3)与Sham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Sed组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均显著降低。与MI-Sed组相比,4周及8周时MI-HIIT组与MIMCT组均增高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P<0.05)。8周时MI-HIIT组Na^(+)-K^(+)-ATPase及Ca^(2+)-ATPase明显优于MI-M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IT和MCT均可减轻MI后心肌线粒体功能障碍,且HIIT更优于M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线粒体 强度间歇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前后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尿液代谢组学特征研究
14
作者 赵薇 王长权 侯莉娟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82,共9页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探究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前后能量代谢调节的变化情况,旨在为女子足球运动员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参加2021年大学生女子超冠联赛半决赛的10名运动员...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探究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前后能量代谢调节的变化情况,旨在为女子足球运动员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参加2021年大学生女子超冠联赛半决赛的10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集运动员比赛当天晨尿、赛前30 min和赛后30 min的尿样。所有数据经过转换、峰检测、归一化处理后再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前后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尿样代谢物色谱图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赛前相比,赛后的乳酸、肌酸、丙酮酸、肌酐、L-缬氨酸、色氨酸、丙氨酸等代谢物显著上调(VIP>1.3且P<0.01),腺嘌呤、β-葡萄糖、酪氨酸、柠檬酸、琥珀酸等代谢物显著下降(VIP>1.4且P<0.01)。结论:1)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在大强度比赛后显著变化的代谢物主要涉及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神经调节系统以及氨基酸代谢系统;2)代谢组学方法能够为运动员在备战期和赛前的饮食与营养补充以及运动效果的评价提供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数据分析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女子足球运动 比赛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不同干预周期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对老年人认知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15
作者 刘鑫鑫 耿治中 陈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82-2289,共8页
目的: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干预措施被应用于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改善,但其疗效尚存在争议。故文章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以期... 目的: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干预措施被应用于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改善,但其疗效尚存在争议。故文章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以期为该干预措施改善老年人认知能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BSCO、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关于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老年人群认知能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1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中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包括4篇高质量文献以及4篇低质量文献,共369例患者。Meta分析发现,①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VO2 max(WMD=3.78,95%CI:2.79-4.77,P<0.00001);亚组分析表明当进行长期干预(干预周期≥6周)时,与中强度持续性训练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的执行能力(SMD=0.36,95%CI:0.20-0.52,P<0.0001)和其子功能抑制能力(SMD=0.35,95%CI:0.17-0.52,P<0.0001)。②与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最大摄氧量(WMD=6.75,95%CI:4.20-9.29,P<0.00001)、记忆力(SMD=0.20,95%CI:0.03-0.37,P=0.02)、执行能力(SMD=0.87,95%CI:0.52-1.22,P<0.00001)以及其子功能抑制能力(SMD=0.89,95%CI:0.46-1.33,P<0.0001),亚组结果分析表明,当进行长期干预(干预周期≥6周)时,与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执行能力(SMD=0.75,95%CI:0.41-1.09,P<0.0001)以及其子功能抑制能力(SMD=0.50,95%CI:0.19-0.81,P=0.002)、转换能力(SMD=1.65,95%CI:0.86-2.44,P<0.0001);③当进行单次干预时,与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执行能力(SMD=1.25,95%CI:0.39-2.11,P=0.004)和其子功能抑制能力(SMD=2.40,95%CI:0.87-3.92,P=0.002)。结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群执行能力及其子功能抑制能力,但记忆能力方面并未产生改善效果。同时长期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对老年人群有氧能力以及执行能力方面的改善效果均优于中强度持续性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强度间歇性训练 中等强度持续训练 老年人 认知功能 执行能力 记忆力:最大摄氧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META分析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师丽琪 雷普文 钱宝堂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5期466-469,共4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冠心病患者而言,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康复方式,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心肺适应性,且安... 近年来研究发现,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冠心病患者而言,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康复方式,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心肺适应性,且安全性良好。同时我国正逐步展开冠心病患者PCI后HIIT的应用研究。本文通过对HIIT概述、HIIT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作用、HIIT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加强医护人员对HIIT在接受PCI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作用的了解,促进HIIT在国内的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强度间歇运动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和持续有氧运动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宪欣 管泽毅 +3 位作者 葛吉生 王希柳 王晨宇 马延超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3-72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运动预适应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并探讨miR-214信号途径在其间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SED-H2O)、安静造模组(SED-DSS)、高强度间歇运动造模组(HIE-D...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运动预适应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并探讨miR-214信号途径在其间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SED-H2O)、安静造模组(SED-DSS)、高强度间歇运动造模组(HIE-DSS)和持续有氧运动造模组(CAE-DSS),SED组与各造模组(SED-DSS、HIE-DSS和CAE-DSS组)进行8周相应干预后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7天或自由饮用DSS溶液7天进行UC造模。实验后取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miR-214信号通路各基因表达量以及NF-κB活性。结果:与SED-DSS组比较,CAE-DSS组组织病理学评分下降,miR-214、Akt、TNF-α、IL-6 mRNA表达以及NF-κB活性降低(P<0.05),PTEN、PDLIM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HIE-DSS组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miR-214、Akt、IL-1β、IL-6、IL-17 mRNA表达和NF-κB活性升高(P<0.05),PTEN、PDLIM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运动加重、而持续有氧运动则减轻UC肠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不同方式运动预适应对miR-214介导炎症信号通路的调控存在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持续有氧运动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研究进展——以高强度间歇训练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苏霞 袁薇娜 +3 位作者 刘丹 李方语 唐占英 胡志俊 《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678-682,共5页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心脏康复受到更多的关注。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是一种二级预防工具,用于改善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高强度间歇训练是心脏康复的重要运动方式之一,因其所具有的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用于...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心脏康复受到更多的关注。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是一种二级预防工具,用于改善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高强度间歇训练是心脏康复的重要运动方式之一,因其所具有的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参与心脏康复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但关于其运动处方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南。文章综述运动处方中各组成部分的研究进展,为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训练 心脏康复 冠心病 运动处方
下载PDF
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上调MGF/MEK/ERK对心梗大鼠心功能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博文 田蕾 +2 位作者 冯丽丽 潘收 田振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6,共9页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机械生长因子(mechanical growth factor,MGF)表达的影响及对受损心功能和骨骼肌的改善效应,探索用于安全有效的心梗康复方案。方法:3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机械生长因子(mechanical growth factor,MGF)表达的影响及对受损心功能和骨骼肌的改善效应,探索用于安全有效的心梗康复方案。方法:3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分别进行假心梗手术和心梗手术,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10)、心梗组(MI组,n=10)、心梗+高强度间歇运动组(ME组,n=10)和心梗+全身振动训练组(MV组,n=10)。采用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梗模型。ME和MV组在手术1周后开始训练,ME组采用小动物跑台进行高强度间歇运动,MV组采用小动物振动台进行全身振动训练,共持续训练8周。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心率和心电图指标评价心功能。石蜡切片、Masson、TTC和H.E.染色法观察、测算心脏和骨骼肌形态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心肌α-actin和α-myosin表达,心肌和腓肠肌MGF、ERK1/2、pERK1/2和MEK1/2表达,RT-qPCR测定腓肠肌和心肌mgf mRNA表达。结果:1)与SHAM组比较,MI组心肌CVF显著增加,心系数和心功能显著降低(P<0.01),心梗边缘区α-actin和α-myos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腓肠肌质量和CSA显著降低(P<0.01),心肌和腓肠肌mgf mRNA表达,MGF和MEK1/2蛋白表达及pERK1/2与ERK1/2比值显著性升高(P<0.01)。2)与MI组比较,MV组与ME组心肌CVF显著降低,心系数和心功能显著升高,心梗边缘区α-actin和α-myos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腓肠肌质量和CSA显著增加(P<0.05,P<0.01),心肌和腓肠肌mgf mRNA表达、MGF和MEK1/2蛋白表达及pERK1/2与ERK1/2比值进一步升高(P<0.01),且MV组均优于ME组。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显著提高心梗心肌和骨骼肌MGF-MEK1/2-ERK1/2表达水平,缩小心梗面积扩大并改善心功能,缓解心梗诱导的骨骼肌减少。MGF-MEK1/2-ERK1/2通路在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改善心梗心功能和骨骼肌减少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全身振动训练优于高强度间歇运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生长因子 全身振动训练 强度间歇运动 心肌梗死 骨骼肌减少
下载PDF
电针俞募配穴联合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内脏脂肪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平 钟润琪 岳增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92-1497,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配穴联合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人体学参数、内脏脂肪指数、脂质蓄积指数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脱落4例)和对照组(45例,脱落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俞募配穴,...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配穴联合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人体学参数、内脏脂肪指数、脂质蓄积指数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脱落4例)和对照组(45例,脱落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俞募配穴,观察组选用电针俞募配穴+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两组患者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疗程均为12周,并同以饮食控制为基础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人体学参数指标[体质量(body weight,BW)、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血脂成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糖代谢[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等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BW、BMI、WC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2)观察组治疗后TC、LDL-C、TG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TC、LDL-C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TG、HDL-C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后LAP、VAI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LAP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VAI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LAP、VAI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4)观察组治疗后FBG、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FIN、HOMA-IR较治疗前降低(P<0.05),FBG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较对照组低(P<0.05),FBG、HOMA-IR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方法对单纯性肥胖均有一定疗效,电针俞募配穴联合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在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内脏脂肪指数、脂质蓄积指数及糖脂代谢方面优于单纯电针俞募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俞募配穴 强度间歇运动 单纯性肥胖 内脏脂肪 糖脂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