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R原则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
作者 姚大斌 《绿色包装》 2024年第7期86-90,共5页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包装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相关专家提出了融合6R原则的绿色包装设计方法与实践。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将6R原则应用于绿色包装设计,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包装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相关专家提出了融合6R原则的绿色包装设计方法与实践。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将6R原则应用于绿色包装设计,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绿色包装设计可以显著降低碳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并提高包装的可持续性。但绿色包装设计仍面临着技术研发、产业协同和政策支持等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包装设计 6r原则 人工智能 “双碳”战略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two novel wheat-rye 6R derivative lines with adult-plant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and high-yielding potential 被引量:2
2
作者 Guohao Han Jing Wang +10 位作者 Hanwen Yan Tiantian Gu Lijun Cao Shiyu Liu Xiuquan Li Yilin Zhou Jieru Fan Zhipeng Shi Hong Liu Lihui Li Diaoguo An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308-313,共6页
Powdery mildew,caused by 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that seriously threatens wheat yield and quality.To control this disease,host resistance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Compared wit... Powdery mildew,caused by 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that seriously threatens wheat yield and quality.To control this disease,host resistance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Compared with the resistance genes from common wheat,alien resistance genes can better withstand infection of this highly variable pathogen.Development of elite alien germplasm resources with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and other key breeding traits is an attractive strategy in wheat breeding.In this study,three wheat-rye germplasm lines YT4-1,YT4-2,and YT4-3 were developed through hybridization between octoploid triticale and common wheat,out of which the lines YT4-1 and YT4-2 conferred adult-plant resistance(APR)to powdery mildew while the line YT4-3 was susceptible to powdery mildew during all of its growth stages.Using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ulti-color GISH,and molecular marker analysis,YT4-1,YT4-2,and YT4-3 were shown to be cytogenetically stable wheat-rye 6R addition and T1RS.1BL translocation line,6RL ditelosomic addition and T1RS.1BL translocation line,and T1RS.1BL translocation line,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wheat-rye derivative lines carrying chromosome 6R,YT4-1 and YT4-2 showed stable APR without undesirable pleiotropic effects on agronomic traits.Therefore,these novel wheat-rye 6R derivative lines are expected to be promising bridge resources in wheat disease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dery mildew Secale cereale Triticum aestivum Wheat-rye 6r derivatives Agronomic performance
下载PDF
基于改进APF-RRT的6R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
3
作者 王杲 库祥臣 +2 位作者 吴鸿宇 段磊 张小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2,共6页
针对6R机械臂在复杂环境下进行避障路径规划时成功率低、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人工势场法(APF)与快速扩展随机树法(RRT)的融合算法。对于传统APF目标不可达问题,提出引入斥力调节因子优化斥力函数,使得机械臂靠近目标点时,障碍物... 针对6R机械臂在复杂环境下进行避障路径规划时成功率低、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人工势场法(APF)与快速扩展随机树法(RRT)的融合算法。对于传统APF目标不可达问题,提出引入斥力调节因子优化斥力函数,使得机械臂靠近目标点时,障碍物对机械臂的斥力逐渐减小并顺利到达目标点;针对传统RRT算法随机性过强问题,提出目标导向策略进行优化,使得采样点有一定的概率向目标点扩展;当APF陷入局部最优时,采用改进RRT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当跳出局部最优时,切换为APF继续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表明:改进APF-RRT算法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且相较于传统APF和RRT算法具有规划时间短、规划成功率高等优点,有效解决了APF目标不可达和局部最小值的问题。最后通过JAKA机器人实验平台进行实际环境实验,验证了改进APF-RRT融合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机械臂 避障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法 快速扩展随机树法
下载PDF
基于Web的6R机器人轨迹仿真关键技术的研究
4
作者 李奕松 李翔龙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5G网络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先进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正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化。结合Web GL的三维引擎库Three.js和Blender建模软件建模叠装机器人及生产工位,并通过MATLAB仿真数据作为模型数据输入,完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5G网络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先进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正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化。结合Web GL的三维引擎库Three.js和Blender建模软件建模叠装机器人及生产工位,并通过MATLAB仿真数据作为模型数据输入,完成对Web机器人冲片叠装的轨迹规划仿真,并验证机器人模型仿真轨迹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6r机器人 轨迹仿真
下载PDF
肿瘤细胞系IL-6Rα/IL-6Rβ基因表达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赖春宁 黎燕 +2 位作者 倪长源 董家新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应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及反转录PCR(RT-PCR),检测了11种肿瘤细胞系上IL-6Rα/IL-6Rβ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Westernblot检测了IL-6Rα/IL-6Rβ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1种... 应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及反转录PCR(RT-PCR),检测了11种肿瘤细胞系上IL-6Rα/IL-6Rβ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Westernblot检测了IL-6Rα/IL-6Rβ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1种细胞系中有6种细胞系检测到IL-6RαmRNA的表达,有5种细胞系有IL-6RβmR-NA的表达,有两种细胞系中均没有表达,在蛋白检测中得到同样的结果。生物学活性检测发现,在细胞系中只有当IL-6Rα/IL-6Rβ亚基同时在细胞中表达,而且表达量具有一定合适比例时,才能对一定浓度的IL-6刺激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系 生物学效应 IL-6rd IL-6rβ
下载PDF
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与运动轨迹仿真 被引量:26
6
作者 韩兴国 殷鸣 +1 位作者 刘晓刚 殷国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5-190,共6页
针对如何提高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的精度和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求解的方法。根据6R机器人逆运动学方程组具有高维非线性、求解复杂的特点,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建立运动... 针对如何提高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的精度和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求解的方法。根据6R机器人逆运动学方程组具有高维非线性、求解复杂的特点,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建立运动学逆解预测模型。通过正运动学方程获取工作空间位姿样本,以工作空间的位姿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以关节空间中的关节角作为输出变量,用样本数据对逆解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最后,运用该模型对KR16-2机器人进行复杂运动轨迹仿真,并与RBF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求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6R机器人运动学逆解预测模型具有精度高、鲁棒性优和泛化能力强的特点,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运动学 6r机器人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运动轨迹
下载PDF
黑麦6R染色体特异性PCR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成 杨足君 +2 位作者 冯娟 周建平 任正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了筛选黑麦染色体组特异性分子标记,以荆州黑麦、秦岭黑麦、森林黑麦、非洲黑麦、普通小麦中国春、R25、R111和MY11为材料,用A-M组142个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发现引物M04可以在所有黑麦中扩出一条长1 143 bp(经测序)的特异片... 为了筛选黑麦染色体组特异性分子标记,以荆州黑麦、秦岭黑麦、森林黑麦、非洲黑麦、普通小麦中国春、R25、R111和MY11为材料,用A-M组142个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发现引物M04可以在所有黑麦中扩出一条长1 143 bp(经测序)的特异片段OPM041143,而供试小麦材料均未扩出该片段。根据OPM041143设计特异引物M4-F和M4-R。利用M4-F和M4-R对含黑麦染色体的材料和小麦族其它物种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只有含黑麦染色体的材料均可以扩出一条分子量为1 082 bp的DNA带,命名为PSCM1082。进而利用一套中国春-Imperial黑麦二体附加系和几个小麦-黑麦染色体6R衍生系进行扩增,发现仅含6R染色体的材料能扩增出PSCM1082,这说明PSCM1082是黑麦6R染色体所特有。黑麦6R染色体特异PCR标记PSCM1082的发现,对于快速跟踪检测导入小麦中的6R染色体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应用于小麦育种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6r染色体 RAPD扩增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基于吴方法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旋量方程求解 被引量:42
8
作者 吕世增 张大卫 刘海年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5-41,共7页
基于旋量理论建立6R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与传统的D-H参数法相比,旋量法从整体上描述刚体的运动,避免了用局部坐标系描述时所造成的奇异性。但用旋量法求解运动学逆问题时,受到子问题算法的限制。将吴方法引入逆运动学问题的求解,通过其... 基于旋量理论建立6R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与传统的D-H参数法相比,旋量法从整体上描述刚体的运动,避免了用局部坐标系描述时所造成的奇异性。但用旋量法求解运动学逆问题时,受到子问题算法的限制。将吴方法引入逆运动学问题的求解,通过其特征列的思想与旋量法相结合,并利用数字化推理平台(Mathematics mechanization platform,MMP)和Maple软件进行符号化运算实现了运动学逆解算法,最后用计算实例证明了算法的可靠性。基于吴方法求解机器人逆运动学的旋量方程,继承了旋量法的优点并减小了对子问题算法的依赖性,更加便于计算机的机械化运算。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精度,可以推广到其他构型(如并联机构)机器人运动学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方法 螺旋理论 6r机器人 逆运动学
下载PDF
空间6R机器人位置反解的对偶四元数法 被引量:20
9
作者 倪振松 廖启征 +1 位作者 魏世民 李瑞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29,共5页
将对偶四元数的复指数形式引入到串联机械手位置逆解分析中,提出一种空间6R串联机械手位置逆解的新算法。采用复指数形式的四元数以及对偶四元数建立空间6R串联机械手位置逆解的封闭方程。通过对获得的四个位置约束方程构造Dixon结式,... 将对偶四元数的复指数形式引入到串联机械手位置逆解分析中,提出一种空间6R串联机械手位置逆解的新算法。采用复指数形式的四元数以及对偶四元数建立空间6R串联机械手位置逆解的封闭方程。通过对获得的四个位置约束方程构造Dixon结式,得到一个6×6的行列式等于零的矩阵,去掉其中相关的公因式,导出既无增根也无漏根的一元16次方程。通过实际计算,得出该机器人位置反解一元高次方程的次数为16且最多只有16组解的结论。通过一种串联机械手逆运动学分析为例进行求解验证,数字实例证明了该方法既无增根也无漏根。这种方法可达到在消元过程中自动消除机构结构参数变化或者轨迹规划过程中某些奇异位置造成的方程相关性,避免增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四元数 迪克逊结式 6r机器人 逆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6R机器人实时逆运动学算法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松国 朱世强 +1 位作者 李江波 王宣银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7-1041,共5页
提出一套解决各类6R机器人逆运动学问题的实时算法.一般算法通过矢量计算和16阶矩阵分解得到一般6R机器人的最多16组逆运动学解.封闭解法直接提取运动学等式求出关节变量的解析解.组合算法将封闭解法或一般算法的结果作为初始值,采用牛... 提出一套解决各类6R机器人逆运动学问题的实时算法.一般算法通过矢量计算和16阶矩阵分解得到一般6R机器人的最多16组逆运动学解.封闭解法直接提取运动学等式求出关节变量的解析解.组合算法将封闭解法或一般算法的结果作为初始值,采用牛顿-拉夫森方法迭代出逆运动学精确解,适用于所有接近满足封闭解条件或一般算法条件的6R机器人.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整套算法最大算法时间约为2.03ms,为任意几何结构的6R机器人应用于强实时系统提供了逆运动学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机器人 逆运动学 实时算法 组合算法
下载PDF
智能制造系统的6R工业机器人仿真和监控平台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博 黎柏春 +2 位作者 杨建宇 于天彪 王宛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5-373,共9页
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交互性,进行了构建具有三维可视化环境的人机交互系统研究。本文以6R机器人为对象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利用矢量积方法推导了雅克比矩阵,为仿真和监控数据的可视化奠定了基础。给出了可视化环境的实现方案,设计... 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交互性,进行了构建具有三维可视化环境的人机交互系统研究。本文以6R机器人为对象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利用矢量积方法推导了雅克比矩阵,为仿真和监控数据的可视化奠定了基础。给出了可视化环境的实现方案,设计了编译控制指令和仿真的算法流程,并以JOpen Show Var作为网络通信开发包设计了监控的通信结构。开发实现了机器人的仿真和监控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形象直观的人机交互环境,而且具有良好的监控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6r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仿真 机器人监控 OPENGL 运动学模型 人机交互
下载PDF
一般6R机器人的高精度逆运动学优化算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松国 朱世强 +1 位作者 王宣银 程永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为提高一般6R机器人逆运动学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符号运算和矩阵分解的优化算法。对6个基础逆运动学方程作变换,采用符号运算预处理得到14个逆运动学方程,避免大量浮点数计算累积误差。利用其中6个方程与关节变量3无关的特点... 为提高一般6R机器人逆运动学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符号运算和矩阵分解的优化算法。对6个基础逆运动学方程作变换,采用符号运算预处理得到14个逆运动学方程,避免大量浮点数计算累积误差。利用其中6个方程与关节变量3无关的特点,将目标矩阵从24阶降低到16阶,包含的关节变量从3个增加到4个。把一元16次方程求根问题转换为矩阵特征分解问题,并选取较高数量级的相关数据元素计算关节变量,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精度。以一般6R机器人为例,求解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得到具有任意期望精度的最多16组实数逆运动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机器人 逆运动学 优化 符号运算 矩阵分解
下载PDF
基于矩阵分解的一般6R机器人实时高精度逆运动学算法 被引量:41
13
作者 刘松国 朱世强 王宣银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4-309,共6页
为解决现有的一般6R机器人实时逆运动学算法存在计算过程复杂和有增根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实时高精度算法。将6个基础逆运动学方程作变形处理,通过符号运算把目标矩阵从24阶降低到16阶,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消除了增根。采用矩阵特征分... 为解决现有的一般6R机器人实时逆运动学算法存在计算过程复杂和有增根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实时高精度算法。将6个基础逆运动学方程作变形处理,通过符号运算把目标矩阵从24阶降低到16阶,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消除了增根。采用矩阵特征分解方法求解关节变量,保证了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在VC++环境中编译和调用CLAPACK进行矩阵运算,所有计算过程采用C/C++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实现。求解实例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在平均1.37ms内得到一般6R机器人的16组逆运动学解,并使对应的正运动学末端位姿矩阵元素精确到小数点后12位,可用于实时高精度在线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6r机器人 逆运动学 矩阵分解实时高精度
下载PDF
空间一般6R机械手位置反解的新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倪振松 廖启征 +2 位作者 魏世民 乔曙光 李瑞华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3,共5页
将共形几何代数(CGA)和迪克逊(Dixon)结式引入串联机构逆运动分析中,对一般6R机器人的位置进行了反解.先把齐次变换矩阵转以共形几何代数形式表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共形几何代数形式的串联6R机械手运动学方程,再通过线性消元和Dixon结... 将共形几何代数(CGA)和迪克逊(Dixon)结式引入串联机构逆运动分析中,对一般6R机器人的位置进行了反解.先把齐次变换矩阵转以共形几何代数形式表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共形几何代数形式的串联6R机械手运动学方程,再通过线性消元和Dixon结式消元消去5个变元,然后对Dixon结式进一步处理,最后得到1个一元16次方程.这种算法也适用于其他具有16解的7R、1P5R和4R1C等串联机械手位置反解问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几何代数 迪克逊结式 6r机器人 逆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旋转子矩阵正交的6R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程永伦 朱世强 刘松国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以机器人运动学方程为基础,基于变换矩阵中旋转子矩阵正交的特性,提出一种6R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算法.通过矢量运算,得到含有4个未知变量的4个常系数非线性方程,辅以其它方程,最终得到8组封闭解.通过对钱江一号焊接机器人的实例求解,验证... 以机器人运动学方程为基础,基于变换矩阵中旋转子矩阵正交的特性,提出一种6R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算法.通过矢量运算,得到含有4个未知变量的4个常系数非线性方程,辅以其它方程,最终得到8组封闭解.通过对钱江一号焊接机器人的实例求解,验证了该算法解决逆解问题仅需0.087 ms,比传统的反变换法具有更优的实时性能;平面工况的运动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可应用于6R机器人的强实时在线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机器人 旋转子矩阵 封闭解 实时
下载PDF
小麦SSR引物扩增黑麦及附加系6R染色体特异DNA片段的克隆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宗祥 符书兰 +2 位作者 张怀琼 晏本菊 任正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8-732,共5页
为了获得黑麦特异分子标记以及更加方便地检测导入小麦的黑麦染色质,选用定位于普通小麦7个同源群染色体上的88对SSR引物对11种二倍体黑麦和普通小麦中国春、绵阳11进行PCR扩增,有11对引物能稳定地扩增出较强的、在供试材料间表现出多... 为了获得黑麦特异分子标记以及更加方便地检测导入小麦的黑麦染色质,选用定位于普通小麦7个同源群染色体上的88对SSR引物对11种二倍体黑麦和普通小麦中国春、绵阳11进行PCR扩增,有11对引物能稳定地扩增出较强的、在供试材料间表现出多态性的条带。引物Xgwm232在供试的9种黑麦中扩增出了一条长491 bp的黑麦特异片段(命名为pMD232-500),而供试小麦与其余两种黑麦均未扩增出该片段。用该引物对两种小麦-黑麦双二倍体CI、HK及衍生自CI、HK的两套小麦-黑麦附加系进行扩增,发现在CI和HK中都能扩增出该片段,而在两套附加系中都只有6R染色体能扩增出该片段。将从6R附加系中扩增出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命名为pMD2326R-500)与pMD232-500的相似性达99%。因此,该引物可以用来跟踪导入小麦中的部分黑麦的6R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SSR 黑麦 分子标记 6r染色体
下载PDF
6R操作臂逆运动学分析与轨迹规划 被引量:39
17
作者 刘亚军 黄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5,共7页
提出一种依赖初始位形的6R串联操作臂运动学逆解模型与轨迹规划方法。以折叠状态下6R串联操作臂各关节轴线方向单位矢量和位置矢量为基础,运用旋量理论与指数积方法建立该操作臂在初始状态下的运动学模型,以解析法得到该操作臂的16组运... 提出一种依赖初始位形的6R串联操作臂运动学逆解模型与轨迹规划方法。以折叠状态下6R串联操作臂各关节轴线方向单位矢量和位置矢量为基础,运用旋量理论与指数积方法建立该操作臂在初始状态下的运动学模型,以解析法得到该操作臂的16组运动学逆解,通过规划末端执行器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和姿态运动轨迹,应用运动学逆解得到各关节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操作臂运动学模型、逆解方法与轨迹规划结果正确。该方法建立的6R串联操作臂运动学模型及逆解方法具有建模简单、易于求解、便于轨迹规划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操作臂 逆运动学 轨迹规划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IL-6R/STAT3通路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晓杰 占永久 +2 位作者 黄启腾 孙淑娜 邹永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61-2564,共4页
目的:探讨IL-6R/STAT3通路及其下游基因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IL-6R、JAK2、STAT3、CD80、CCL5的表达。结果:上述检测指标相对表达量在疾病组中... 目的:探讨IL-6R/STAT3通路及其下游基因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IL-6R、JAK2、STAT3、CD80、CCL5的表达。结果:上述检测指标相对表达量在疾病组中分别为0.333±0.079、0.206±0.040、0.296±0.048、0.219±0.053、0.588±0.114,与正常对照组表达量0.205±0.060、0.192±0.038、0.194±0.057、0.003±0.001、0.372±0.107比较,其中IL-6R、STAT3、CD80、CCL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JAK2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R/STAT3通路及其下游CD80、CCL5均可能参与了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发病过程;IL-6R可能不是通过JAK2而是通过JAK家族中的其他途径或旁路来影响STAT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IL-6r/STAT3通路 CD80 CCL5
下载PDF
利用工业废弃物中获得的(R)-5-甲基-δ-戊酸内酯为原料合成(2R,6R)-2,6,10-三甲基十一醇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涛 黄贤贵 +2 位作者 林静容 金荣华 田伟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65-1171,共7页
(2R,6R)-2,6,10-三甲基十一醇(1)是维生素E、维生素K和植醇的基本结构单元.利用从甾体皂甙元氧化降解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中所获得的手性化合物(R)-5-甲基-δ-戊酸内酯(6),先将其转化成为化学性质稳定的(4R)-甲基-5-甲氧甲氧基戊酸甲酯(7)... (2R,6R)-2,6,10-三甲基十一醇(1)是维生素E、维生素K和植醇的基本结构单元.利用从甾体皂甙元氧化降解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中所获得的手性化合物(R)-5-甲基-δ-戊酸内酯(6),先将其转化成为化学性质稳定的(4R)-甲基-5-甲氧甲氧基戊酸甲酯(7),再经十二步反应,以14.1%的总收率合成得到了目标化合物(2R,6R)-2,6,10-三甲基十一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合成 维生素E侧链 (2R 6r)-2 6 10-三甲基十一醇
下载PDF
6R焊接机器人逆解算法与焊接轨迹误差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韩兴国 宋小辉 +2 位作者 殷鸣 陈海军 殷国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84-390,412,共8页
为了提高6R焊接机器人的位姿精度和焊接轨迹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6R焊接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针对6R焊接机器人逆运动学方程组具有高维、非线性、求解复杂的特点,基于RBF神经网络建立运动学逆解预测模型,采用尺度... 为了提高6R焊接机器人的位姿精度和焊接轨迹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6R焊接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针对6R焊接机器人逆运动学方程组具有高维、非线性、求解复杂的特点,基于RBF神经网络建立运动学逆解预测模型,采用尺度空间理论对焊接机器人的位姿参数样本所在的工作空间进行分区,采用均匀设计法和模糊聚类理论对分区后的训练样本进行优选,并根据Z-Y-Z坐标转换原理进行转换和归一化处理,将逆运动学求解问题转换为基于RBF的6输入6输出预测系统。运用该系统对6R焊接机器人进行了复杂焊接轨迹仿真和点焊实验,并与基于组合优化迭代法和BP神经网络的逆运动学求解效果与焊接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RBF的6R焊接机器人运动学逆解预测模型具有求解简单、精度高、便于轨迹规划的特点,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焊接机器人 逆运动学 RBF神经网络 焊接轨迹 误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