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p25.3杂合缺失伴15q部分三体患者1例的临床表型与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王海芹 时盼来 +3 位作者 侯雅勤 陈铎 何红琴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1例6p25.3杂合缺失伴15q部分三体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5月14日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的1例发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拷贝数变异测序(... 目的探讨1例6p25.3杂合缺失伴15q部分三体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5月14日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的1例发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完全性子宫纵隔、阴道纵隔、左眼球萎缩、手指和脚趾异常以及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der(6)t(6;15)(p25.3;q26.1)。CNV-seq结果提示其染色体6p25.3区和15q26.1q26.3区分别存在1.20 Mb的杂合缺失和10.20 Mb的重复,其中杂合缺失片段包含FOXQ1基因,可能与患者左眼发育异常相关,重复片段与15q26过度生长综合征96.16%的区域重叠(包括IGF1R基因),可能与患者苗勒氏管发育异常、手指和脚趾异常、精神发育迟滞相关。结论染色体6p25.3区杂合缺失和15q26.1q26.3区重复可能是导致患者异常临床表型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勒氏管发育异常 精神发育迟滞 6p25.3杂合缺失 15q26.1q26.3重复
原文传递
胃粘膜肠化生组织YNZ22基因杂合缺失及p5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东旭 房殿春 +2 位作者 刘为纹 罗元辉 鲁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8,F004,共4页
为探讨YNZ2 2基因杂合缺失 (LOH)及 p5 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作用 ,应用PCR RFLP、PCR SSCP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不同类型肠化生组织中YNZ2 2基因LOH、p5 3基因素 5~ 8外显子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YNZ2 2... 为探讨YNZ2 2基因杂合缺失 (LOH)及 p5 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作用 ,应用PCR RFLP、PCR SSCP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不同类型肠化生组织中YNZ2 2基因LOH、p5 3基因素 5~ 8外显子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YNZ2 2LOH率为 19.4% (6 / 31) ,p5 3突变率为 2 9.8% (14/ 47) ,p5 3蛋白表达率为 10 .0 % (6 / 6 0 )。将肠化生分为Ⅰ、Ⅱ、Ⅲ型 ,发现Ⅲ型肠化生中 p5 3突变率及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7.1% (8/ 14)和 2 7.8% (5 / 18) ,均显著高于Ⅰ (18 2 % )、Ⅱ型肠化生 (2 .4% ) (均P <0 .0 5 )。p5 3蛋白表达与 p5 3基因突变显著相关 (P <0 .0 5 ) ,YNZ2 2LOH与 p5 3突变及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提示 ,YNZ2 2基因LOH及 p5 3基因异常可能在胃粘膜肠化生的发生及其癌变中起一定作用 ,p5 3基因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化生 缺失 基因突变 YNZ22基因 p53基因
下载PDF
肝细胞癌17p13.3位点杂合缺失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李秋文 肖文华 +3 位作者 朱建华 康欢荣 付艳 孙君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17p13.3位点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17p13.3位点的3个微卫星标志,即D17S643,D17S926和D17S1574,并比较和确定杂合子等位基因缺失。结果 3个微卫星标志总的... 目的探讨染色体17p13.3位点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17p13.3位点的3个微卫星标志,即D17S643,D17S926和D17S1574,并比较和确定杂合子等位基因缺失。结果 3个微卫星标志总的杂合率为89.8%(79/88),杂合缺失率为41.7%(33/79);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明显相关(P<0.01)。结论染色体17p13.3位点杂合缺失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遗传学事件之一,该位点的缺失与肝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卫星标志 缺失 17p13.3
下载PDF
以VNTR作为多态标记检测人类白血病p53基因杂合子性缺失
4
作者 王嵘 郁知非 +3 位作者 顾建人 李岱宗 汪明春 曹宇清 《白血病》 CAS 199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用PCR-VNTR多态分析,以白血病缓解期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作为胚系对照,对2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p53基因杂合子性缺失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27例中13例呈异质性,其胚系的多态性率为48.2%(3/27)。对13例... 用PCR-VNTR多态分析,以白血病缓解期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作为胚系对照,对2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p53基因杂合子性缺失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27例中13例呈异质性,其胚系的多态性率为48.2%(3/27)。对13例胚系的VNTR呈多态性的白血病患者(ALL10例,AML3例),进一步进行白血病细胞与胚系的PCR-VNTR配对分析,结果发现1例AL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VNTR异质性消失,而呈均一性。提示此例ALL患者p53基因缺失一条等位基因,呈LOH。结果提示p53基因功能失活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子性缺失 白血病
下载PDF
胃癌、癌旁组织中p73基因表达及杂合缺失研究
5
作者 李伟 房殿春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癌旁组织 p73基因 缺失
下载PDF
口腔鳞癌染色体3p14-24区域不同位点杂合缺失的分析
6
作者 杨晓笛 袁祥民 沈望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 3号染色体短臂 14 2 4区域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及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检测 40例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 3p14 2 4... 目的 探讨 3号染色体短臂 14 2 4区域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及抑癌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检测 40例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 3p14 2 4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结果  4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 3p2 4位点EAβMD有 2 4例为信息个体 ,12例出现杂合缺失 ,杂合缺失率为 5 0 %,EAβH有 15例出现杂合缺失 ,杂合缺失率为 6 2 5 %;3p2 1位点杂合缺失率为 0 0 7%;3p14位点杂合性缺失率为 0 13%。 3p2 4杂合缺失与口腔鳞癌临床分期关系明显 ,Ⅲ -Ⅳ期晚期鳞癌的杂合缺失率高于Ⅰ -Ⅱ期早期鳞癌 ,两组间有差异 (P <0 0 5 ) ;口腔鳞癌高分化组的杂合缺失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淋巴结转移阴性与阳性组的杂合缺失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3p2 4杂合缺失在口腔鳞癌中普遍存在 ,从而说明 3p2 4位点处存在着某些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有关的抑癌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染色体3p14-24 等位基因 缺失
下载PDF
染色体17p^(13.1)位点杂合缺失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王洪义 崔建涛 吕有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染色体 17p13 .1位点杂合缺失 (LOH )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的方法 ,检测 6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 17号染色体短臂 17p13 .1位点LOH。结果 经PCR扩增、酶切和电... 目的 探讨染色体 17p13 .1位点杂合缺失 (LOH )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的方法 ,检测 6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 17号染色体短臂 17p13 .1位点LOH。结果 经PCR扩增、酶切和电泳分离 ,在 17p13 .1位点共筛选出信息个体 3 8例 ,LOH发生频率为 42 .1% (16/3 8)。在Ⅰ~Ⅱ期和Ⅲ~Ⅳ期乳癌中LOH阳性率分别为 5 6.0 %和 15 .4%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该位点LOH与淋巴结转移及ER、PR水平无明显相关。分析 17p13 .1位点LOH与预后的关系发现 ,LOH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较LOH阴性患者短 (P <0 .0 1)。结论  17p13 .1位点LOH多发生在乳腺癌病变早期 ,检测该位点LOH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 1个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7p缺失 预后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3p25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燕荣 吴明拜 +4 位作者 赵学信 张铸 武贵臻 伊利亚尔.夏合丁 贺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检测 35例食管癌患者 3p2 5 D3S10 38染色体位点的杂合缺失 ,为寻找此位点附近潜在的抑癌基因奠定基础。 方法 :微卫星 DNA- PCR-银染法检测 3p2 5 D3S10 38位点杂合缺失。结果:3p2 5 D3S10 38位点有 11例存在杂合缺失 (L OH) ,L... 目的 :检测 35例食管癌患者 3p2 5 D3S10 38染色体位点的杂合缺失 ,为寻找此位点附近潜在的抑癌基因奠定基础。 方法 :微卫星 DNA- PCR-银染法检测 3p2 5 D3S10 38位点杂合缺失。结果:3p2 5 D3S10 38位点有 11例存在杂合缺失 (L OH) ,L OH率为 31.4 % ,此位点杂合缺失在各民族中均存在。结论:3p2 5 D3S10 38存在杂合缺失且有一定发生频率 ,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值得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3p25 等位基因缺失 pCR—RFLp
下载PDF
脑胶质瘤患者染色体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9
作者 斯坎德尔.白克力 库热西.玉努斯 +4 位作者 鲍遇海 沈望珍 武贵臻 买买提江.卡斯木 赵学信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从分子水平上探索胶质瘤的发生机理 ,为胶质瘤的诊断、预后提供有意义的指标 ,并且为基因治疗胶质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 PCR技术配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分析 ,对胶质瘤 3号染色体短臂3p2 4两个 DNA标志不同位点... 目的 :从分子水平上探索胶质瘤的发生机理 ,为胶质瘤的诊断、预后提供有意义的指标 ,并且为基因治疗胶质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 PCR技术配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分析 ,对胶质瘤 3号染色体短臂3p2 4两个 DNA标志不同位点的杂合缺失 (L OH)进行检测。结果 :2 7例胶质瘤标本中在 EAβH位点发现 6个信息个体中有 3例显示杂合缺失 ,杂合缺失率为 3/ 6 ,而 EAβ MD位点未发现杂合缺失。 结论 :胶质瘤中未发现 3p2 4EAβ MD等位基因的杂合缺失 ,说明该基因可能不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3p2 4EAβ H等位基因的杂合缺失存在于 级和 级胶质瘤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3p24染色体 缺失
下载PDF
胶质瘤染色体1p和19q杂合性缺失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p53和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磊 江涛 +3 位作者 袁芳 李桂林 徐立新 崔云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52-758,共7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染色体1P和19q杂合性缺失(LOH)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p53和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集146例胶质瘤(4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2例少突星形细胞瘤和59例星形细胞瘤)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采用聚合... 目的探讨胶质瘤染色体1P和19q杂合性缺失(LOH)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p53和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集146例胶质瘤(4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2例少突星形细胞瘤和59例星形细胞瘤)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染色体1P和19qLOH,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GMT、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和星形细胞瘤中,lpLOH的发生率分别为59.8%和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lp和19qLOH的发生率分别为42.5%和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GMT低表达和Ki-67高表达多发生于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发生率分别为65.5%和54.0%,而p53高表达多发生于星形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中,发生率为75.2%。在87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lpLOH和MGMT蛋白低表达多发生于Ⅱ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发生率分别为72.5%和87.5%,而p53和Ki-67蛋白高表达多发生于Ⅲ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发生率分别为83.0%和76.6%。lp和19qLOH在非颞叶和颞叶肿瘤的发生率分别为55.6%和21.2%(P=0.002)。lpLOH与19qLOH、MGMT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MGMT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1p和19qLOH与p53蛋白表达、1PLOH与Ki-67蛋白表达均有关(均P〈0.05)。结论1p和19qLOH及MGMT、p53和Ki-67的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检测其LOH状态和表达水平对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子丢失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p53 KI-67
原文传递
胰腺癌中p33^(ING1b)基因变化及其表达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于观贞 朱明华 +3 位作者 祝峙 倪灿荣 陈颖 李芳梅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检测胰腺癌中p33ING1b蛋白表达及基因变化情况,以了解p33ING1b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 SSCP)和杂合型缺失(LOH)技术,检测胰腺癌中p33ING1b表达及p33ING1b基因变化情况... 目的 检测胰腺癌中p33ING1b蛋白表达及基因变化情况,以了解p33ING1b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 SSCP)和杂合型缺失(LOH)技术,检测胰腺癌中p33ING1b表达及p33ING1b基因变化情况。结果 ING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5% (34/40),SSCP显示在40例病例中仅1例突变,LOH率为60.9% (14/23)。结论 突变与缺失表达并不是p33ING1b的主要失活形式,染色体改变可能导致p33ING1b功能下降,从而引发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p33^ING1b基因 p33^ING1b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缺失
下载PDF
食管癌中3p24和11p15.5染色体位点潜在抑癌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健 王炳宇 +5 位作者 斯坎德尔 唐和年 沈望珍 热夏提 武贵臻 赵学信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探讨 3p2 4染色体位点的杂和缺失和 11p15 .5位点的点突变同食管癌之间的相关性 ,寻找这两个位点中潜在的抑癌基因 ,并希望通过此研究能为最后确定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 :用 PCR- RFL P法检测3p2 4染色体的三个位点 (EAβ... 目的 :探讨 3p2 4染色体位点的杂和缺失和 11p15 .5位点的点突变同食管癌之间的相关性 ,寻找这两个位点中潜在的抑癌基因 ,并希望通过此研究能为最后确定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 :用 PCR- RFL P法检测3p2 4染色体的三个位点 (EAβ MD、EAβ H、EAβ R)上等位基因的杂合缺失情况 ,PCR- SSCP法检测 11p15 .5位点的点突变。 结果 :经 RFL P法显示 :在 3p2 4的 EAβ MD位点 ,杂合缺失率为 75 % ,EAβ H位点的杂合缺失率为5 0 % ,EAβ R位点的杂合缺失率为 6 .2 5 % ;SSCP法未发现 11p15 .5位点存在点突变。 结论 :EAβ MD和 EAβ H位点的杂合缺失率较高 ,此两位点可能存在抑癌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缺失 3p24染色体位点 点突变
下载PDF
食管腺癌与鳞癌中H-ras12位点突变与P53Exon4杂合缺失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易粹琼 郝莹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应用PCR/RFLP、PCR/SSCP方法对22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8例腺癌、14例鳞癌)H-ras12位点突变、P53Exon4杂合缺失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22例食管癌组织中发生H-ras12位点突变6例(6... 应用PCR/RFLP、PCR/SSCP方法对22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8例腺癌、14例鳞癌)H-ras12位点突变、P53Exon4杂合缺失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22例食管癌组织中发生H-ras12位点突变6例(6/22、27.2%)、P53Exon4杂合缺失5例(5/22、22.7%),与癌旁组织比有显著差异(P<0.01)。8例腺癌与14例鳞癌中两种基因变化无差异。两种基因改变在食管癌标本中散在分布,无标本同时具有两种基因变化。H-ras改变与P53缺失相比无明显优势表现,反之亦然。研究表明,二种基因的改变可能在食管癌的的致病过程中起协同作用,也可能受不同致病因子影响而有不同表现。H-ras基因突变、P53基因杂合缺失可能是食管癌癌变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食管肿瘤 鳞癌 p53Exon4 缺失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中p14^(ARF)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14
作者 田凯华 赵惠儒 +1 位作者 宗志红 张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14^ARF 缺失 蛋白表达 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电泳
原文传递
胃癌活检组织中p73基因mRNA表达及杂合缺失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伟 王东旭 +3 位作者 房殿春 王建文 苏玲 刘为纹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37-439,共3页
关键词 胃癌 活检 p73基因 MRNA表达 缺失
原文传递
5-脱氧氮杂胞苷逆转食管鳞癌细胞系p16基因转录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炜伟 王立东 +5 位作者 杜芳 齐义军 王智卿 高珊珊 何欣 范宗民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5种食管鳞癌细胞株中p16基因转录失活以及去甲基化药物对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PCR、DHPLC、MSP、Northern印迹、MTT等方法,检测EC1,EC18,EC109,TE1,TE10食管鳞癌细胞株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甲基化状态和p16的... 目的:探讨5种食管鳞癌细胞株中p16基因转录失活以及去甲基化药物对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PCR、DHPLC、MSP、Northern印迹、MTT等方法,检测EC1,EC18,EC109,TE1,TE10食管鳞癌细胞株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甲基化状态和p16的转录表达,观察去甲基化药物5脱-氧氮杂胞苷对p16基因转录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除了EC1,其余4种食管鳞癌细胞株均检测出p16基因的不同变化:纯合缺失(EC18),纯合型甲基化(EC18,EC109),杂合型甲基化(TE1,TE10),且纯合缺失的发生率较低(20%),甲基化的发生率较高(80%),经过5-Aza-CdR处理,可见2株发生了杂合型甲基化的TE1和TE10细胞p16基因的转录表达得到了逆转。结论:不同食管鳞癌细胞株p16基因转录失活的原因是不同的,启动子区甲基化为主要原因,其中杂合型甲基化可以被去甲基化药物5-脱氧氮杂胞苷逆转,使p16的转录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基因 p16 甲基化 缺失 5-脱氧氮胞苷 细胞系
原文传递
抑癌基因CHD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定量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泳 李瑜元 +1 位作者 聂玉强 沙卫红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1-712,共2页
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起主导作用。CHD5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3区6带(1p36),通过p19^Arf/p53通路调控细胞增殖、衰老和凋亡,可能是整个抑癌体系的上游基因。大肠癌亦有1... 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起主导作用。CHD5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3区6带(1p36),通过p19^Arf/p53通路调控细胞增殖、衰老和凋亡,可能是整个抑癌体系的上游基因。大肠癌亦有1p36高频杂合缺失现象,提示该区域可能存在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组织 抑癌基因 定量表达 高频缺失 1号染色体短臂 p19^Arf 基因定位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