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SIL-TAL1融合基因与6q缺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谦 吴丽丽 +6 位作者 戴海萍 平娜娜 吴春晓 潘金兰 岑建农 仇惠英 陈苏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08-151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SIL-TAL1融合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伴有SILTAL1阳性的T-ALL患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特征。运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8例T-ALL患者骨髓标本中的SIL-TAL1的表达,以R显带核型分析和... 本研究旨在探讨SIL-TAL1融合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伴有SILTAL1阳性的T-ALL患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特征。运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8例T-ALL患者骨髓标本中的SIL-TAL1的表达,以R显带核型分析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核型异常。结果表明:在12例T-ALL患者中检测到SIL-TAL1融合基因的表达,儿童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38.5%vs 4.8%,P=0.001),其中50%(6/12)SIL-TAL1阳性患者存在两种转录本;SIL-TAL1阳性组核型异常率为54.5%(6/11),其中4例伴有6号染色体长臂大片段缺失;2例经array-CGH检测到1p32存在约90 kb的缺失,形成SIL-TAL1融合基因;6号染色体长臂共同缺失区域为6q14.1-q16.3,均为杂合性缺失;SIL-TAL1阳性组中位白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SIL-TAL1融合基因与6q杂合性缺失有一定相关性(P=0.005),在儿童中SIL-TAL1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且常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等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TAL1融合基因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6q缺失 染色体
下载PDF
6q缺失在淋巴瘤发病与进展中意义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卫红 郭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关键词 淋巴瘤 6q缺失 抑癌基因
下载PDF
6q14.1q16.3缺失致胎儿多发畸形一例
3
作者 黄芬芳 黄艳华 +1 位作者 胡雪梅 梁佩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6号染色体长臂近端缺失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疾病,常表现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等异常。回顾性分析1例多发畸形胎儿的遗传学病因。该病例于2022年12月13日(孕21+1周)因超声提示胎儿多发畸形、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 6号染色体长臂近端缺失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疾病,常表现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等异常。回顾性分析1例多发畸形胎儿的遗传学病因。该病例于2022年12月13日(孕21+1周)因超声提示胎儿多发畸形、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提示胎儿6号染色体异常高风险而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同时对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进行检测。羊水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6,XX,del(6)(q14q16);羊水CNV-seq结果示:6q14.1q16.3(80960000-104640000)区存在23.68 Mb的缺失。综合上述结果考虑该缺失是造成胎儿多发畸形的原因。CNV-seq有利于确定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断裂点,为预测胎儿发生畸形的风险及后续的遗传咨询提供依据,同时丰富了6号染色体长臂近端缺失的产前临床表型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q14.1q16.3缺失 畸形 多发性 DNA拷贝数变异 核型分析 拷贝数变异测序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4
作者 陈蕾 孙春艳 +4 位作者 安博文 余建明 赵菲 张纯 胡豫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2-645,共4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分析6q缺失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4-2017年新诊断的38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较6q缺失患者与非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分析6q缺失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4-2017年新诊断的38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较6q缺失患者与非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并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的预后因素。结果6q缺失患者与非6q缺失患者比较,中位年龄较高(63岁对58岁,P=0.039),t(4;14)发生率较高(30.4%对16.4%,P=0.020),并伴有更高比例的复杂核型(22.2%对5.3%,P=0.001)。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6q缺失与较短的PFS期相关。但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6q缺失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对生存期的影响受到年龄、t(4;14)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中6q缺失多见于高龄患者,常伴随t(4;14)及复杂核型,但6q缺失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 6q缺失 预后
原文传递
染色体6q14.1-q15缺失1例并文献分析
5
作者 杨宁 李翠 吴丽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9期1908-1912,共5页
目的 总结染色体6q14.1-q15缺失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例经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GX-SNP确诊为6号染色体长臂近端间质6q14.1-q15缺失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儿,1岁,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 目的 总结染色体6q14.1-q15缺失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例经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GX-SNP确诊为6号染色体长臂近端间质6q14.1-q15缺失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儿,1岁,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婴儿期喂养困难、脸颊圆润、前额突出、眼裂短、内眦赘皮、眼角向下倾斜、上眼睑厚、大耳朵、球形鼻、上唇薄、小嘴、并趾等。经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GX-SNP确诊为6q14.1-q15缺失。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科学引文索引、PubMed等检索到6q14.1-q15缺失7例,加上本病例共8例,共同的特征性表现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其他还合并肥胖、行为异常、自闭、脊柱侧弯、手脚异常、疝等。SNX14、ZNF292、HTR1E、MRAP2、CYB5R4等基因缺失可能与其表型相关。结论 6号染色体长臂近端间质6q14.1-q15缺失代表一个连续的缺失谱,全面发育落后和特殊面容是其典型临床表现,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检测有助于临床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号染色体 6q14.1-q15缺失 发育迟缓 特殊面容
原文传递
连续妊娠两胎儿6q22微缺失伴10p15.3p13微重复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胡爽 朱若男 孔祥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对一家系连续两例产前诊断异常胎儿及其双亲行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析,明确其拷贝数变异的情况及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技术分析两胎儿及其双亲的染色体核型,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分析两胎儿和... 目的对一家系连续两例产前诊断异常胎儿及其双亲行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析,明确其拷贝数变异的情况及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技术分析两胎儿及其双亲的染色体核型,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分析两胎儿和母亲的CNV。结果胎儿1和2的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均为46,XN,der(4)t(4;10)(q35;p13),其母亲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6,XX,t(4;10)(q35;p13),父亲核型正常。胎儿1和2的CNV-seq检测结果均为seq[hg19]6q22.31(122740000-125440000)X1;10p15.3p13(120000-17260000)X3,提示胎儿6q22.31存在约2700000 bp杂合缺失,10p15.3p13存在约17140000 bp重复。其母亲CNV-seq检测结果为seq[hg19]6q22.31(122740000-125440000)X1,提示6q22.31存在约2700000 bp杂合缺失。孕妇及家属经遗传咨询后,最终均决定终止妊娠。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与CNV-Seq技术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检出胎儿染色体的微缺失或微重复,有效预防缺陷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拷贝数变异测序 6q22微缺失 10p15.3p13微重复
原文传递
一例6q27微缺失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东 时伟丽 +6 位作者 王红丹 侯巧芳 张卉 李涛 张朝阳 杨艳丽 廖世秀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8-721,共4页
目的明确1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性质及来源,分析其预后及发生机制。方法常规G显带分析胎儿羊水细胞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对胎儿... 目的明确1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性质及来源,分析其预后及发生机制。方法常规G显带分析胎儿羊水细胞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检测。结果G显带分析胎儿及其父母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aCGH检测显示胎儿染色体6q27区存在2.04Mb杂合性缺失,其父母未检测到染色体微重复/微缺失。6q27区包含多个与脑部发育相关的基因。染色体断裂点附近包含2410bp的回文序列,能够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结论胎儿携带染色体6q27区的微缺失,属于新发突变,具有致病性,与脑部结构的发育异常相关。染色体断裂点附近的回文序列可能参与了上述微缺失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q27微缺失 产前诊断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原文传递
发育迟缓伴智力障碍患儿2例的遗传学分析
8
作者 王凤阳 祁娜 +7 位作者 高越 吴东 张梦汀 张倩 杨科 彭会娟 雷星星 廖世秀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876-880,共5页
目的明确2例发育迟缓/智力障碍(DD/I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分别于2021年8月29日以及2019年8月5日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2例DD/I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对患儿及其父母的外... 目的明确2例发育迟缓/智力障碍(DD/I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分别于2021年8月29日以及2019年8月5日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2例DD/I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对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分析。结果2例患儿分别为2岁10个月和3岁,均具有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头颅MRI异常等表现。aCGH检测患儿1结果为arr[hg19]6q14.2q15(84621837_90815662)×1,提示存在6.19 Mb缺失,所涉及的ZNF292基因的杂合变异可能导致常染色体显性智力发育障碍64。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评判为致病性CNV;患儿2的检测结果为arr[hg19]22q13.31q13.33(46294326_51178264)×1,提示存在4.88 Mb缺失,所涉及的SHANK3基因单倍剂量不足可能导致Phelan-McDermid综合征,评判为致病性CNV。2例患儿的父母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染色体6q14.2q15缺失和22q13.31q13.33缺失可能分别是2例患儿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的遗传学病因,ZNF292基因单倍剂量不足可能是导致6q14.2q15缺失患儿临床表型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拷贝数变异 6q14.2q15缺失 Phelan-McDermid综合征 ZNF292基因 SHANK3基因 发育迟缓 智力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