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对镍的光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国文 陈钢 陈红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83-484,共2页
含有肟类官能团的试剂和具有-N=N- OH官能团的试剂是光度法测定镍的有效试剂[1,2],但灵敏度不是很高或者很多显色反应要在碱性介质中进行.
关键词 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微量元素 铝合金 光度分析
下载PDF
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镉显色反应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山 刘根起 +1 位作者 任晓宁 韩志军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04-506,共3页
在 p H4 .8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 Na OH介质中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ween- 80存在下 ,7- (苯并噻唑 - 2 -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 -磺酸 (BTAQS)与镉形成 2∶ 1的紫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 λmax=5 6 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71... 在 p H4 .8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 Na OH介质中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ween- 80存在下 ,7- (苯并噻唑 - 2 -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 -磺酸 (BTAQS)与镉形成 2∶ 1的紫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 λmax=5 6 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71× 10 4L· mol-1·cm-1,镉含量在 0— 6 μg/ 10 m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于矿样中镉的测定 ,相对误差小于 3%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5 % (n=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铜(Ⅱ)-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7
3
作者 宋桂兰 卢燕 +2 位作者 李燕 孟平蕊 刘冬雪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 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此反应对试剂和铜均为一级反应,测得反应速率为2.36×10^-6mol·L^-1·min^-1,求得表观活化能为72.86kJ/mol。以341nm为激发波长,443nm为发射波长,其荧光增强强度与铜量在0.04~7.2μg/L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0^-8g/L。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用于钢样及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80%~4.40%;与认定值比较,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 7-(2 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抗坏血酸
下载PDF
新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的合成及其测定铜(Ⅱ)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龙巍然 李映晖 +2 位作者 岑怡红 洪涛 曹秋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9-763,共5页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冲体系(pH 8.0)中,BTSPQT与Cu2+在室温下可形成摩尔比为2∶1的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2.59±0.40)×109,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0 nm。基于此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Cu2+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25~0.40 mg/L,且浓度在2.5 mg/L以下的常见离子均不干扰0.40 mg/L Cu2+的测定。将该方法用于面粉和茶叶中铜的直接测定,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苯并噻唑)-3-(8-(5-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 铜(Ⅱ)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秋云 俞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76-980,共5页
用平衡透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 ,认为 8Q5SAC与BSA之间的结合力是以静电引力为主的非共键作用力 ,并探讨了其结合模型。在... 用平衡透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 ,认为 8Q5SAC与BSA之间的结合力是以静电引力为主的非共键作用力 ,并探讨了其结合模型。在 2 98K下 ,测得这一反应的最大结合数为 35~ 40 ,结合常数为 6 .1× 10 5L mol。还研究了溶液基本条件如酸度和离子强度等对 8Q5SAC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复合物形成的影响 ,在pH =3.34条件下 ,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0 .2 0~ 46 .90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1 8-羟基-3 6-萘二磺酸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平衡透析法 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
下载PDF
显色剂2-苯并噻唑偶氮-7-(4-甲氧基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的合成及与铁(Ⅲ)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学军 夏心泉 高春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6-328,共3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杂环不对称双偶氮变色酸试剂2 苯并噻唑偶氮 7 (4 甲氧基苯偶氮) 1,8 二羟基萘 3,6 二磺酸(简称BTAMOPACA)。研究了试剂的结构和光度性质,结果表明,在pH6.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铁(Ⅲ)与BTAMOPACA及CTMA... 合成了一种新的杂环不对称双偶氮变色酸试剂2 苯并噻唑偶氮 7 (4 甲氧基苯偶氮) 1,8 二羟基萘 3,6 二磺酸(简称BTAMOPACA)。研究了试剂的结构和光度性质,结果表明,在pH6.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铁(Ⅲ)与BTAMOPACA及CTMAB形成1∶2∶1的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9×105L·mol-1·cm-1,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石灰石和高炉渣中铁的方法,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2-苯并噻唑偶氮-7-(4-甲氧基苯偶氮)1 8-羟基-3 6-磺酸 铁(Ⅲ) 合成
下载PDF
新试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钴的光度分析
7
作者 张国文 黄坚峰 《江西工业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36-40,共5页
本文报导了新试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钴的光度分析情况。结果表明,在PH2.80-4.10,乳化剂OP存在下,测钴的灵敏度为ε=5.1×10~4。Co^(2+)浓度在0~7u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
关键词 7-(苯并噻唑-2-偶氮)-8-羧基喹啉-5-磺酸 光度分析
下载PDF
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1
8
作者 韩东升 翟维坤 +1 位作者 宋桂兰 肖国芽 《山东化工》 CAS 2008年第2期38-42,共5页
研究了在HAc—NaAc介质中,用2,2’-联毗啶作活化剂,Cu(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测定范围为0~0.01μg/mL,方法灵敏度为1.15... 研究了在HAc—NaAc介质中,用2,2’-联毗啶作活化剂,Cu(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测定范围为0~0.01μg/mL,方法灵敏度为1.15×10^10g/mL,研究了20几种常见离子对体系的干扰情况,采用巯基棉富集可有效地消除干扰。将所建立方法用于人发和食品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7-(2 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下载PDF
新试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锌显色反应的研究
9
作者 张国文 黄坚峰 《江西工业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75-80,共6页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的单偶氮类显色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ABQ)离解常数的测定,同时研究了该显色剂对金属锌离子光度测定的条件和样品中微量锌的测定,得出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ε=5.1×10~4l·m...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的单偶氮类显色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ABQ)离解常数的测定,同时研究了该显色剂对金属锌离子光度测定的条件和样品中微量锌的测定,得出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ε=5.1×10~4l·mol^(-1)·(?)显色酸度范围在PH=3.20-4.50,锌离子浓度在0-6.5u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苯并噻唑-2-偶氮)-8-羧基喹啉-5-磺酸 光度分析
下载PDF
2-(2′-苯并噻唑偶氮)-7-(4-甲氧基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的合成及与铝的显色反应
10
作者 孙伶 刘子儒 于占龙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8-270,共3页
合成一种新的显色剂2-(2′-苯并噻唑偶氮)-7-(4-甲氧基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BTAMoPACA).研究了试剂的结构和与Al(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为5.6~6.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Al(Ⅲ)与BTAMoPACA及溴化十六烷... 合成一种新的显色剂2-(2′-苯并噻唑偶氮)-7-(4-甲氧基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BTAMoPACA).研究了试剂的结构和与Al(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为5.6~6.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Al(Ⅲ)与BTAMoPACA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形成1:3:1的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7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04×105L·mol-1·cm-1.络合反应在20 min后趋向稳定,Al(Ⅲ)浓度在0~0.20 mg/L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Al(Ⅲ)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苯并噻唑偶氮)-7-(4-甲氧基偶氮)-1 8-羟基-3 6-磺酸 合成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5-(2-苯并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作为镍的光度分析试剂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书林 查丹明 蒋毅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18,20,共3页
研究了新试剂 5- (2 -苯并噻唑偶氮 ) - 8-氨基喹啉与镍的显色反应。在弱碱性介质中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存在下 ,试剂与镍形成 3∶ 1的蓝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1 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2 6× ... 研究了新试剂 5- (2 -苯并噻唑偶氮 ) - 8-氨基喹啉与镍的显色反应。在弱碱性介质中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存在下 ,试剂与镍形成 3∶ 1的蓝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1 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2 6× 1 0 5L· mol-1· cm-1,镍的浓度在 0~ 8.0μg/2 5ml范围内 ,符合比耳定律。应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镍的测定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5-(2-苯并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 铝合金 微量分析 光度分析试剂
下载PDF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薇 范华均 +1 位作者 李伟雄 司徒漪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4-175,178,共3页
研究了铜与 7- (苯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磺酸钠 ( PAHQS)的显色反应 ,发现 Cu( )与PAHQS形成棕黄色配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存在下 ,对配合物及PAHQS有明显的增溶增敏作用。在 p H3.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 研究了铜与 7- (苯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磺酸钠 ( PAHQS)的显色反应 ,发现 Cu( )与PAHQS形成棕黄色配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存在下 ,对配合物及PAHQS有明显的增溶增敏作用。在 p H3.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盐酸缓冲溶液中 ,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 460 nm处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0 4× 1 0 4 L·mol-1· cm-1,铜浓度在 0~ 5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应用于中药和环境水样中痕量铜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显色反应 中药 环境水样 痕量分析
下载PDF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秀兰 孙玲 +1 位作者 杨桂秋 舒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9-400,共2页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为安替吡啉单偶氮类试剂中的一种,该试剂可与镓(Ⅲ)、铟(Ⅲ)、铋(Ⅲ)、钯(Ⅱ)、镍(Ⅱ)、钴(Ⅱ)、铜(Ⅱ)、铁(Ⅱ)等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在其5位引入磺酸基,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为安替吡啉单偶氮类试剂中的一种,该试剂可与镓(Ⅲ)、铟(Ⅲ)、铋(Ⅲ)、钯(Ⅱ)、镍(Ⅱ)、钴(Ⅱ)、铜(Ⅱ)、铁(Ⅱ)等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在其5位引入磺酸基,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分子式为C20H17N5O5S)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5-磺酸 偶氮类试剂 安替吡啉 显色反应 铜(Ⅱ) 合成 铟(Ⅲ) 铋(Ⅲ) 钯(Ⅱ) 镍(Ⅱ)
下载PDF
新显色剂8-(2-苯并噻唑偶氮)-5-氨基喹啉的合成及其与钴(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彬 刘恒椽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共4页
合成了3种5-氨基喹啉8位偶氮新试剂,研究了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对8-BTA-5-AQ与钴的显色反应作了详细研究。在pH 3.8的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钴(Ⅱ)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2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5×10^4L·m... 合成了3种5-氨基喹啉8位偶氮新试剂,研究了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对8-BTA-5-AQ与钴的显色反应作了详细研究。在pH 3.8的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钴(Ⅱ)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2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5×10^4L·mol^-1·cm^-1,钴量在0-0.4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钴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2-苯并噻唑偶氮)-5-氨基喹啉(8-BTA-5-AQ) 合成 钴(Ⅱ) 显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2'-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的合成及对Pb^(2+)的识别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敏 张丽娜 吴芳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924,共6页
合成了2',3'和4'-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化合物1~3),研究了硼酸基团取代位置对主体分子识别金属离子客体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主体分子与Pb2+结合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的KH2PO4-NaO... 合成了2',3'和4'-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化合物1~3),研究了硼酸基团取代位置对主体分子识别金属离子客体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主体分子与Pb2+结合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3种腙衍生物对Pb2+均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主客体分子间形成1∶1型的发光配合物.其中邻位取代的化合物1与Pb2+的结合能力比化合物2和3强,配合物1-Pb2+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77 nm,稳定常数为1.1#103L/mol.其它金属离子如Cu2+,Mn2+,Mg2+,Fe2+,Ca2+,Co2+,Ni2+,Hg2+,Cd2+和Ag+等对主体分子荧光光谱的影响较小.同时,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Pb2+浓度在0.36~1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6(n=16),检出限为0.23μmol/L.将此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Pb2+的测定,回收率为92%~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 PB2+ 荧光增强
下载PDF
荧光试剂7-(4-氨基安替比林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铝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剑英 张宇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研究了试剂7(4氨基安替比林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AAP8Q5S)荧光光度法测定铝(Ⅲ)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铝(Ⅲ)在pH为362~452范围内与AAP8Q5S形成1∶1型强荧光配合物,其λex/λem=470/560nm。铝(Ⅲ)含量在15~810n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 研究了试剂7(4氨基安替比林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AAP8Q5S)荧光光度法测定铝(Ⅲ)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铝(Ⅲ)在pH为362~452范围内与AAP8Q5S形成1∶1型强荧光配合物,其λex/λem=470/560nm。铝(Ⅲ)含量在15~810n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09986,方法检出限为14×10-3ng/mL。将该方法用于水样和蜂蜜中痕量铝(Ⅲ)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试剂 7-(4-氨基安替比林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合成 荧光光度法 痕量分析
下载PDF
铟(Ⅲ)-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的配位吸附波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长利 罗川南 +1 位作者 李慧芝 卢燕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在pH4.5的 0.015 mol/L HAc-NaAc介质中,In铟(Ⅲ)-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BQ)在滴汞电极上于-0.665-0.70 V(vs.SCE)电位处得到络合物的吸附还原波,其一... 在pH4.5的 0.015 mol/L HAc-NaAc介质中,In铟(Ⅲ)-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BQ)在滴汞电极上于-0.665-0.70 V(vs.SCE)电位处得到络合物的吸附还原波,其一阶导数峰电流I'p与In(Ⅲ)浓度在4.0× 10^(-8)~3.5 × 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6 × 10^(-8)mol/L In(Ⅲ).应用该法测定了铅粉和氢氧化铝样品中的微量铟,结果令人满意。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配位吸附波 应用 测定 微量分析
下载PDF
5-(2-苯并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作为钴的光度分析试剂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书林 夏心泉 谯建东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12-515,共4页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存在下 ,于 p H=9.2的硼砂缓冲介质中 ,5 - (2 -苯并噻唑偶氮 ) - 8-氨基喹啉与钴 ( )形成 2∶ 1的蓝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 5 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2 4× 10 5L· m...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存在下 ,于 p H=9.2的硼砂缓冲介质中 ,5 - (2 -苯并噻唑偶氮 ) - 8-氨基喹啉与钴 ( )形成 2∶ 1的蓝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 5 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2 4× 10 5L· mol-1· cm-1。钴浓度在 0— 10 .0μg/2 5 m L范围内 ,符合比耳定律。应用于维生素 B12 和水系沉积物中微量钴的测定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分析试剂 5-(2-苯并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 分光光度法 水系沉积物 维生素B12
下载PDF
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钛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心泉 赵书林 +1 位作者 黄勇 张建梅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49,共4页
合成了新的杂环偶氮变色酸类试剂———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并系统探讨了在pH4.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介质中显色试剂与钛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溴化... 合成了新的杂环偶氮变色酸类试剂———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并系统探讨了在pH4.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介质中显色试剂与钛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试剂与Ti(Ⅳ)形成2∶1的络合物,显色反应15min完全并至少稳定4h,最大吸收波长为6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67×105L·mol-1·cm-1,钛的质量浓度在0~400μg/L时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硅砖等标准物质中的Ti(Ⅳ),所得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4%,RSD(n=5)小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1`8-羟基-3`6-磺酸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飞燕 李险峰 温燕君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82-286,291,共6页
应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主体)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p 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主体分子在400 nm处发射弱荧光,其荧光强度随白蛋白的加入明显增强.据此建立测定微量蛋白... 应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主体)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p 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主体分子在400 nm处发射弱荧光,其荧光强度随白蛋白的加入明显增强.据此建立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新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6~2.7×10^-5mol/L和2.5×10^-7~9.5×10^-6mol/L,检测限分别为8.09×10^-7mol/L、1.05×10^-7mol/L.同时讨论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对白蛋白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分别为3.38×10^5和7.28×10^6,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218和1.412.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主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BSA=3.98 nm,rHSA=3.04 nm及能量转移效率EBSA=0.038,EHSA=0.161,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主体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BSA HSA 荧光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