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咪唑-4-烷基酰胺基) -1,3-二氢-1-羧基烷基-5 -苯基-2H-1,4-苯并二氮杂-2-酮——一类新的法呢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英文)
1
作者 万升标 褚凤鸣 郭宗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6-521,共6页
目的 设计并合成新结构类型的法呢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方法 本文结合法呢基蛋白转移酶(FTase)的作用机理和已有FTase抑制剂结构特征 ,设计了一类以苯并二氮杂为分子骨架 ,一端连接有可与锌离子配位结合的咪唑基 ,另一端连接不同长... 目的 设计并合成新结构类型的法呢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方法 本文结合法呢基蛋白转移酶(FTase)的作用机理和已有FTase抑制剂结构特征 ,设计了一类以苯并二氮杂为分子骨架 ,一端连接有可与锌离子配位结合的咪唑基 ,另一端连接不同长度的末端含羧基的侧链的化合物。此类化合物模拟了FTase配体之一CAAX四肽片段 ,共合成 10个此类新化合物 (6~ 12 ,16~ 18) ,并对其进行体外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所有新目的化合物均经1HNMR和HRMS方法确证结构。结论 对FTase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 5个化合物 (9,10 ,16~ 18)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咪唑-4-烷基酰胺基)-1 3--1-羟基烷基-5-苯基-2H-1 4-苯并氮杂Zhuo-2- 法呢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 法尼基蛋白转移酶 FTase 苯并氮杂Zhuo 构象分析 体外生物活性
下载PDF
4-甲基-香豆素及4-甲基喹啉-2(1H)-酮的7位羟基、巯基与炔丙基卤代物的不同反应性
2
作者 陈瑛 张倩 夏鹏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3-286,M004,共5页
目的合成具有抗HIV活性的三环杂环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方法 7 羟基 4 甲基 香豆素、7 羟基 4 甲基喹啉 2 (1H) 酮、7 巯基 4 甲基 香豆素分别与 3 氯 3 甲基 1 丁炔、3 溴丙炔反应得到相应产物 ,其结构经波谱确证。结果 4 ... 目的合成具有抗HIV活性的三环杂环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方法 7 羟基 4 甲基 香豆素、7 羟基 4 甲基喹啉 2 (1H) 酮、7 巯基 4 甲基 香豆素分别与 3 氯 3 甲基 1 丁炔、3 溴丙炔反应得到相应产物 ,其结构经波谱确证。结果 4 甲基 香豆素的 7位羟基发生正常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2 ) ,得到炔丙基醚产物 4、7和 10 ,进一步热环合得到三环杂环化合物 5、8和 11;7 巯基 4 甲基 香豆素、7 巯基 4 甲基喹啉 2 (1H) 酮与 3 氯 3 甲基 1 丁炔反应分别得丙二烯醚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2′)产物聚集双键硫醚化合物 12和 14 ,且不能进一步热环合成三环杂环。结论 4 甲基 香豆素及 4 甲基喹啉 2 (1H) 酮的 7位羟基、巯基与炔丙基卤代物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制备 亲核取代 4-甲基-7-(炔丙基硫基)-2H--2- 4-甲基-7-(3-甲基丁-1 2-基硫基)-2H--2- 4-甲基-7-(3-甲基丁-1 2-基硫基)-氢化喹啉-2-
下载PDF
有机催化不对称[3+3]环化合成新型光学活性稠合多环3,4-二氢吡喃并[4,3-b]吡喃-5-(2H)-酮(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园园 王有名 周正洪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03-2210,共8页
发展了一种手性双功能方酰胺催化的4-羟基-2(H)-吡喃并[2',3':4,5]吡喃并[2,3-c]吡唑-2,5(7H)-二酮与(E)-2-硝基烯丙基醋酸酯之间的对映选择[3+3]环化反应,为立体选择构筑稠合多环3,4-二氢吡喃并[4,3-b]吡喃-5-(2H)-酮骨架提供... 发展了一种手性双功能方酰胺催化的4-羟基-2(H)-吡喃并[2',3':4,5]吡喃并[2,3-c]吡唑-2,5(7H)-二酮与(E)-2-硝基烯丙基醋酸酯之间的对映选择[3+3]环化反应,为立体选择构筑稠合多环3,4-二氢吡喃并[4,3-b]吡喃-5-(2H)-酮骨架提供了途径.在衍生自(1R,2R)-1,2-二苯基乙-1,2-二胺的手性双功能方酰胺的催化下,以中等至较高产率、高的反式选择性和中等至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两个连续手性中心的新型稠合多环3,4-二氢吡喃并[4,3-b]吡喃-5-(2H)-酮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合成 稠合多环3 4-氢吡喃并[4 3-b]吡喃-5-(2H)- 4-羟基-2(H)-吡喃并[2' 3':4 5]吡喃并[2 3-c]吡唑-2 5(7H)- (E)-2-硝基丙基醋酸酯 有机催化
原文传递
HPLC-MS/MS法测定芪葵颗粒中25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陆明霞 欧阳冰琛 +4 位作者 廖健城 桂婉玉 向杰 邹建东 李长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08-1719,共1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芪葵颗粒中25个成分(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L-苯丙氨酸、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芦丁、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葡萄糖苷、美迪紫檀苷、异黄芪皂苷Ⅱ、杨梅...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芪葵颗粒中25个成分(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L-苯丙氨酸、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芦丁、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葡萄糖苷、美迪紫檀苷、异黄芪皂苷Ⅱ、杨梅素、无水柠檬酸、紫檀烷、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环黄芪苷Ⅱ、异黄芪皂苷Ⅰ、L-色氨酸、黄芪皂苷Ⅱ、异槲皮苷、刺芒柄花苷、金丝桃苷、没食子酸、槲皮素、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_(18)色谱柱(100 mm×3.0 mm,2.7μm),以含0.1%甲酸和1 mmol·L^(-1)甲酸铵的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5℃,进样体积2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负离子模式扫描。结果:25个成分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5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89.5%~105.7%,RSD≤4.0%;3批芪葵颗粒中上述25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5~0.006、0.102~0.104、0.107~0.155、0.073~0.074、0.016~0.019、1.058~1.120、0.032~0.047、0.040~0.052、5.600~6.617、0.026~0.030、0.009~0.011、0.009~0.013、0.077~0.085、0.018~0.026、0.131~0.154、0.061~0.068、0.032~0.038、0.108~0.127、0.043~0.064、0.167~0.185、0.084~0.110、0.021~0.026、0.186~0.203、0.091~0.094、0.020~0.033 mg·g^(-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测定芪葵颗粒中多个主要成分,适用于芪葵颗粒制剂的质量评估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芪葵颗粒 多反应监测模式 7 2’-羟基-3’ 4-甲氧基异黄烷 L-苯丙氨酸 毛蕊异黄-7-O-葡萄糖苷 芦丁 异黄芪皂苷 2 3 5 4-羟基苯乙-2-O-葡萄糖苷 美迪紫檀苷 杨梅素 无水柠檬酸 黄芪紫檀烷 黄芪皂苷 黄芪甲苷 环黄芪苷 L-氨酸 异槲皮苷 刺芒柄花苷 金丝桃苷 没食子酸 槲皮素 毛蕊异黄 芒柄花素 大黄素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桦褐孔菌中三种主要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士彦 卢秋霞 +5 位作者 贺丽波 孙意冉 罗朝梅 李玉 黄磊 唐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19年第4期543-546,共4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桦褐孔菌中三种主要化合物原儿茶醛、丁香酸和(E)-4-(3,4-二羟基苯基)丁-3-烯-2-酮含量。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CORTECS UPLC T3(2. 1mm×100mm,1. 6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 1%甲酸),柱温为40℃,...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桦褐孔菌中三种主要化合物原儿茶醛、丁香酸和(E)-4-(3,4-二羟基苯基)丁-3-烯-2-酮含量。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CORTECS UPLC T3(2. 1mm×100mm,1. 6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 1%甲酸),柱温为40℃,流速为0. 4mL/min,进样量为1μL,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表明:原儿茶醛、丁香酸和(E)-4-(3,4-二羟基苯基)丁-3-烯-2-酮分别在0. 1953125—6. 25μg/m L(R2=1. 0000)、0. 1953125—6. 25μg/m L (R2=0.9998)、0. 1953125—6. 25μg/m L(R2=1. 0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 150%(RSD=1. 924%)、95. 787%(RSD=2. 487%)、100. 324%(RSD=1. 541%)。不同产地间的桦褐孔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含量的差异较大,吉林长白山最高,俄罗斯西伯利亚次之,黑龙江大兴安岭最低。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为桦褐孔菌的定量分析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超高效液相 原儿茶醛 丁香酸 (E)-4-(3 4-羟基苯基)丁-3--2-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虾青素的合成 被引量:22
6
作者 皮士卿 陈新志 +1 位作者 胡四平 潘亚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6-1129,共4页
以α-紫罗兰酮为起始原料,采用2C15+C10→C40路线合成了虾青素.并经过选择性环氧化三甲基硅基烯醇醚双键的关键步骤,设计并完成了关键中间体C15部分——6-羟基-3-(3-羟基-3-甲基-1,4-戊二烯)-2,4,4-三甲基-2-环己烯-1-酮的合成.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α-紫罗兰 虾青素 6-羟基-3-(3-羟基-3-甲基-1 4-)-2 4 4-三甲基-2-环己-1- 2 7-甲基-2 4 6-辛三-1 8-
下载PDF
蝉翼藤中4个酮类成分的分离及HPLC法同时测定其含量
7
作者 王起文 陈东东 +2 位作者 马赟 李祥 陈建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68-2173,共6页
目的:建立蝉翼藤中4个酮类化合物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5 min,50%A→55%A;25~35 min,55%A→65%A;35~40 min,65%A),流速1.0... 目的:建立蝉翼藤中4个酮类化合物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5 min,50%A→55%A;25~35 min,55%A→65%A;35~40 min,65%A),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5 nm。结果:7-羟基-1,2-二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羟基-4-甲氧基(口山)酮、2-羟基-1,7-二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羟基(口山)酮进样量分别在0.048 2~0.241、0.063~0.315、0.052 4~0.262和0.106 6~0.53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98.9%、100.2%、101.1%,RSD为别为1.8%、1.7%、1.8%、2.0%。不同来源的3个样品中7-羟基-1,2-二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羟基-4-甲氧基(口山)酮、2-羟基-1,7-二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羟基(口山)酮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7.37~54.73、65.72~99.69、64.05~87.26、163.2~195.6μg·g^(-1)。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法可用于蝉翼藤中4个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翼藤 类化合物 7-羟基-1 2甲氧基岫 1 7-羟基-4-甲氧基咄 2-羟基-1 7-甲氧基口山 1 7-羟基 高效液相
全文增补中
榅桲籽的化学成分及其PTP1B抑制活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哈及尼沙 阿卜杜热合曼.努如拉 +2 位作者 李改茹 马桂芝 程煜凤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0-513,共4页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从榅桲种子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利用UV、1D、2D NMR、HR-ESI-MS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2-正二十五烷基色烯-4-酮(1)、乌苏酸(2)、委陵菜酸(3)、齐墩果酸(4)、β-胡萝卜苷...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从榅桲种子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利用UV、1D、2D NMR、HR-ESI-MS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2-正二十五烷基色烯-4-酮(1)、乌苏酸(2)、委陵菜酸(3)、齐墩果酸(4)、β-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苦杏仁苷(7)、芦丁(8)、山柰酚(9)、槲皮素(10)和异槲皮素(11)。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3和5为首次从榅桲属中分离得到,其他成分均为首次从榅桲籽中分离得到。用体外PTP1B抑制活性实验,化合物1~4和8对PTP1B有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465、16.14、28.96、23.78和11.70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榅桲籽 化学成分 5 7-二羟基-2-正二十五烷基色烯-4-酮 PTP1B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灰毛浆果楝茎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5
9
作者 傅淋然 马青云 +2 位作者 黄圣卓 郁志芳 赵友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3-638,共6页
目的研究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各种波谱方法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毛浆果楝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羊毛... 目的研究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各种波谱方法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毛浆果楝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羊毛甾-7-烯-3-酮-22,25-环氧-23,24-丙酮乙缩醛(1)、chisopanin M(2)、3β-羟基-5-烯-豆甾(3)、7α-羟基-4-烯-3-酮-豆甾(4)、3β-羟基-5-烯-7-酮-豆甾(5)、7α-羟基-谷甾醇(6)、22E-7α-甲氧基-5α,6α-环氧-8(14),22-二烯-3β-羟基麦角甾(7)、7β-羟基-4-烯-3-酮-胆甾(8)、3β-乙酰氧基-2β,4β-二羟基-16-酮-孕甾(9)、17α,20R-二羟基-3,16-二酮-孕甾(10)、2β,3β-二羟基-16-酮-孕甾(11)、3β,7α-二羟基-20-酮-孕甾(12)、2α,3β-二羟基-5-烯-20-酮-孕甾(13)、1,4-二烯-3,16-二酮-2-羟基雄甾(14)、5-烯-17-酮-3β,16β-二羟基雄甾(15)、芹菜素(16)和annuionone D(17)。结论除化合物14和1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灰毛浆果楝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毛浆果楝 羊毛甾-7--3--22 25-环氧-23 24-乙缩醛 7α-羟基-4--3--豆甾 -乙酰氧基-2β 4β-羟基-16--孕甾 芹菜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