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树叶中牡荆素、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丽 马远 陈随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647-21649,共3页
[目的]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无水甲醇-浓度1%乙酸(30∶70,V/V)为流动相3,59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的含量;以无水甲醇-浓度0.05%磷酸(40∶60,V/V)为流动相,324 n... [目的]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无水甲醇-浓度1%乙酸(30∶70,V/V)为流动相3,59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的含量;以无水甲醇-浓度0.05%磷酸(40∶60,V/V)为流动相,324 nm为检测波长,测定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结果]牡荆素在0.056~0.48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42%;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在1.808~4.0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58%。[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构树叶质量标准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 牡荆素 芹菜素-7-o-β-D-葡萄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水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凤玉 刘东辉 +3 位作者 王东 张文颖 代英辉 刘东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uteotin-7-O-β-D glucuronide,LGU)的水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LGU在初始质量浓度0.1~0.3 g·L-1、p H值2~10和温度60~90℃各条件下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质量浓度变化,计算...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uteotin-7-O-β-D glucuronide,LGU)的水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LGU在初始质量浓度0.1~0.3 g·L-1、p H值2~10和温度60~90℃各条件下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质量浓度变化,计算各水解动力学参数。结果 LGU水解反应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水解速率与起始浓度无关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GU在碱性或强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p H值为4左右最稳定。LGU在p H值为6磷酸缓冲溶液的水解反应活化能估算为76.25 k J·mol^-1,在25℃下LGU水解掉10%的时间t0.9为73.8 d。结论 LGU水解属于伪一级降解反应,p H值和温度对LGU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 抱茎苦荬菜 水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中压液相色谱法快速制备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及鉴别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家骄 王凤玉 +4 位作者 田旭辉 邓昌瑞 黄小萍 王东 刘东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698,共4页
本文采用二元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以装有反相C18(Chromatorex,MB 100-40/75)分离填料的两端具有锥形不锈钢接口的耐压玻璃柱(φ49 mm×H310 mm)作为制备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含0.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 本文采用二元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以装有反相C18(Chromatorex,MB 100-40/75)分离填料的两端具有锥形不锈钢接口的耐压玻璃柱(φ49 mm×H310 mm)作为制备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含0.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20 min,10%(A);20~230 min,30%(A);230~270 min,60%(A);270~300 min,100%(A),流速:5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0 mL,从抱茎苦荬菜(苦碟子)总黄酮中快速、高效地分离得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U)单体。所得单体经UV、IR、TOF-MS、1H NMR、13C NMR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经硅胶和聚酰胺薄层色谱检查,在365 nm紫外灯下均呈单一的黄绿色荧光斑点;HPLC-UV分析表明,在210、254、290、348 nm四个波长下,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产品纯度均在98%以上。所得产品可直接作为对照品用于苦碟子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苦碟子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 分离 制备液相色谱
下载PDF
U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翠 罗孟雄 +4 位作者 聂其霞 臧琛 王国华 罗赣 张保献 《山东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14-20,共7页
建立了UH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以芹菜苷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 建立了UH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以芹菜苷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结果表明,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L^(-1)(R2>0.99),最低定量浓度为1 ng·mL^(-1),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MS/MS 大鼠血浆 汉黄芩素 隐绿原 白杨素-7-o-葡萄糖
下载PDF
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纯化工艺及抗心肌缺血性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梅 袁勇 +2 位作者 田莉 曹文疆 王新春 《农垦医学》 2020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维药香青兰中活性成分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分离纯化工艺。方法:利用聚酰胺柱色谱法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香青兰75%乙醇浸提物进行分离,得到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采取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心肌缺血... 目的:研究维药香青兰中活性成分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分离纯化工艺。方法:利用聚酰胺柱色谱法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香青兰75%乙醇浸提物进行分离,得到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采取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心肌缺血模型,评价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结果: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主要集中在聚酰胺柱层析60%乙醇洗脱部位中,经进一步高效液相色谱制备(55%甲醇-0.5%甲酸水),得到纯度为91.4%的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结论: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提取物在2~8mg/kg/d给药范围内,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刺槐素-7-o-β-D-葡萄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HPLC测定苗药半截烂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志平 杜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截烂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C18(4.6×150mm,10μm),流动相:0.05%磷酸水:乙腈(80:20,V/V),流速: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λ=350nm。结果:芹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截烂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C18(4.6×150mm,10μm),流动相:0.05%磷酸水:乙腈(80:20,V/V),流速: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λ=350nm。结果: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回归方程为Y=3058927.58X+61.97,r=0.99951,表明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在0.2-0.1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做为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苗药 半截烂 芹菜素-7-o-β-D-葡萄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抱茎苦荬菜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郝羚竹 翟宏宇 闫茹月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期12-13,27,共3页
目的建立抱茎苦荬菜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pollo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8:82);流速0.8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348 nm。结果木犀草... 目的建立抱茎苦荬菜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pollo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8:82);流速0.8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348 nm。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在0.04318~0.6477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2%(n=6),RSD为0.5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抱茎苦荬菜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构树叶中的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熙宁 左荟翠 宫兴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8-70,共3页
改进构树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构树叶的薄层鉴别进行改进,通过改善供试品提取方法和薄层展开方法,对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同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别构树叶中牡荆素和... 改进构树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构树叶的薄层鉴别进行改进,通过改善供试品提取方法和薄层展开方法,对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同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别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有效降低了其他成分的干扰,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提示改进后的方法可同时鉴别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专属性强,可作为构树叶的薄层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 提取 芹菜素-7-o-葡萄糖 牡荆素 薄层鉴别
下载PDF
基于Keap1/Nrf2/HO-1通路汉黄芩素7-O-β-D-乙基葡萄糖醛酸苷体外抗氧化应激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黎浩 胡蕴然 +2 位作者 杨慧 柳航 葛卫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772-780,共9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7-O-β-D-乙基葡萄糖醛酸苷(WOD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方法MTS法检测WODE(2.5、5.0、10.0、20.0、40.0、80.0、160.0μmol·L^(−1))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体外...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7-O-β-D-乙基葡萄糖醛酸苷(WOD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方法MTS法检测WODE(2.5、5.0、10.0、20.0、40.0、80.0、160.0μmol·L^(−1))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WODE(10、20、40μmol·L^(−1))或地塞米松(1μmol·L^(−1),阳性药)预处理1 h,再给予LPS刺激24 h(造模过程不再加药),对照组不加LPS和受试物,模型组只给予LPS刺激;荧光探针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Griess反应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生成量;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醌氧化还原酶1(NQ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Kelch ECH相关蛋白1(Keap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ODE浓度小于4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变化;浓度大于8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下降,但未见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WODE 10、20、40μmol·L^(−1)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20、40μmol·L^(−1)组NO释放显著降低(P<0.05、0.01);40μmol·L^(−1)组iNO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10、20、40μmol·L^(−1)组COX-2和20、40μmol·L^(−1)组IL-1β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10、20、40μmol·L^(−1)组TNF-α和IL-6的释放受到显著抑制(P<0.01);10、20、40μmol·L^(−1)组NQO-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40μmol·L^(−1)组SOD-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10、20、40μmol·L^(−1)组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10、20、40μmol·L^(−1)组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0.01);20、40μmol·L^(−1)组Nrf2蛋白和40μmol·L^(−1)组Nrf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WODE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氧化应激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7-o-β-D-乙葡萄糖 抗氧化应激 RAW264.7细胞 Keap1/Nrf2/HO-1信号通路 活性氧
原文传递
HPLC-DAD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思萌 刘睿 +2 位作者 任晓亮 戚爱棣 李遇伯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利用HPLC-DAD法建立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GCOP)、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 目的利用HPLC-DAD法建立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GCOP)、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0.05%甲酸–乙腈);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1%、100.8%,RSD值分别为0.4%、0.3%、0.7%。结论该分析方法能简便、快速地测定苦碟子中黄酮类成分,可为评价不同产地、药用部位及采收期的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 黄酮类成分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 芹菜素7-o-β-D-葡萄糖 HPLC—DAD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凯鑫 苏丹 +1 位作者 赵雪梅 徐飞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含量,为苦碟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una-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4%磷酸水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为0.9mL·min-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含量,为苦碟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una-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4%磷酸水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为0.9mL·min-1,检测波长348nm,柱温40℃。结果: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7G的回归方程为Y=3.8956+1258.5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0.21%;按本文方法对18批样品进行测定,其含量范围为0.12%~0.4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来制定L7G的可控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L7G)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李俊 杨琴 +1 位作者 王飞 朱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82-238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的尿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代谢产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M_1... 目的研究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的尿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代谢产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M_1)、3′,4′,7-三羟基异黄酮(M_2)、大豆素(M_3)、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苷(M_4)、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M_5)。结论代谢产物M_5为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 代谢产物 毛蕊异黄酮 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 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甲酯
原文传递
苦碟子中的两个新黄酮苷 被引量:5
13
作者 封锡志 徐绥绪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0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从苦碟子(Ixeris sonchifolia Hance)的全草中分得5个黄酮,分别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1),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2),木犀草素(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4),芹菜素(5)... 从苦碟子(Ixeris sonchifolia Hance)的全草中分得5个黄酮,分别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1),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2),木犀草素(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4),芹菜素(5)。它们的结构经各种光谱解析确定,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 黄酮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甲酯 芹菜素-7-o-β-D-葡萄糖甲酯
下载PDF
大鼠胆汁中黄芩苷代谢物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亚南 张硕 +5 位作者 张敏 孟小夏 杨七妹 汤磊 张荣平 高秀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0-805,共6页
目的:从大鼠胆汁中分离纯化黄芩苷的代谢物,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取6只SD大鼠,麻醉后进行胆管插管,待大鼠清醒后,灌胃给予黄芩苷(168 mg/kg),收集灌胃给药后24 h的胆汁样品1,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初步分... 目的:从大鼠胆汁中分离纯化黄芩苷的代谢物,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取6只SD大鼠,麻醉后进行胆管插管,待大鼠清醒后,灌胃给予黄芩苷(168 mg/kg),收集灌胃给药后24 h的胆汁样品1,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初步分析;另取5只SD大鼠,同上述方法麻醉、插管后,灌胃给予黄芩苷(400 mg/kg),并收集灌胃给药后48 h的胆汁样品2,经处理后,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技术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代谢物进行鉴定;采用MTT法及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法研究代谢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黄芩苷通过胆汁主要代谢成代谢物1和代谢物2,经分离纯化后分别鉴定为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MTT法结果显示,代谢物2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0μg/mL;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法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下,代谢物2可能通过改变HepG2细胞线粒体分布及膜通透性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代谢物1的药理活性已有报道,本研究略去)。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出2个黄芩苷的胆汁代谢物,其中代谢物2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代谢物 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 黄芩素6-o-β-D-葡萄糖 分离纯化 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 肝癌细胞HepG2
下载PDF
HPLC法分别测定大苞荆芥中2种黄酮及其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帕尔哈提·多力坤 买买提江·阿布都瓦克 +2 位作者 朱金芳 刘烨 买尔当·艾尼瓦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89-297,共9页
目的:建立HPLC法分别定量测定大苞荆芥中木犀草素、芹菜素及其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方法。方法:采用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0.1:99.9,v/v)... 目的:建立HPLC法分别定量测定大苞荆芥中木犀草素、芹菜素及其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方法。方法:采用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0.1:99.9,v/v)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7 nm,流速1 mL/min,柱温30℃;优化了提取溶剂、溶剂加入量、提取时间等药材前处理方法;通过系统适用性试验,线性关系、检出限及定量限考察,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试验,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木犀草素、芹菜素和LGCRP、AGCRP分别在3.080~12.321、4.753~19.010、5.67~22.68、9.97~39.86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3;检出限分别为0.11、0.08、0.03、0.03μg/mL,定量限分别为0.35、0.23、0.09、0.10μg/mL,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8.8%~102.8%、92.9%~98.1%、93.9%~97.9%、93.7%~97.3%。结论:两套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适用性强,可用于大苞荆芥中2个黄酮及其糖苷类成分的定量测定,从而为大苞荆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苞荆芥 木犀草素 芹菜素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 芹菜素-7-o-葡萄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构树叶中各成分超声提取工艺优化
16
作者 宋晓宇 薛淑娟 +1 位作者 张庆 陈随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35-3438,共4页
目的优化构树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时间、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各成分总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构树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时间、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各成分总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54 min,甲醇体积分数69%,料液比1∶50,超声温度30℃,各成分总得率为18.82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为构树叶成分含量测定及药理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 新绿原 绿原 隐绿原 木犀草 芹菜素-7-o-葡萄糖 超声提取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梅娥 何承辉 +3 位作者 帕依曼·亥米提 郑瑞芳 于宁 邢建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成分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7%A;30—60 min,17%→28%A;60—78 min,28%A)...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成分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7%A;30—60 min,17%→28%A;60—78 min,28%A),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5℃。结果咖啡酸、4-香豆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迷迭香酸、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丹酚酸A、田蓟苷、香叶木素在该色谱条件下分离度良好,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加样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91.83%~106.43%和0.38%~2.22%内。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香青兰有效部位的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有效部位 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 田蓟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十一味定喘口服液中5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莹 王鑫瑞 +1 位作者 单瑞龙 李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十一味定喘口服液中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铵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XB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十一味定喘口服液中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铵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XB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以黄芩苷为内标,计算其他4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97.27%~104.89%,RSD 0.16%~1.70%。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稳定可靠,可用于十一味定喘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味定喘口服液 黄芩 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 汉黄芩 黄芩素 甘草 一测多评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校正因子法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坤 徐瑾 +3 位作者 陈正收 曾光尧 谭建兵 周应军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8期577-580,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校正因子,建立以1种对照品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的... 目的通过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校正因子,建立以1种对照品测定苦碟子提取物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的方法。方法以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A)-0.05%磷酸(B),梯度洗脱:0~10 min:30%A,10~30 min:30%~50%A,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结果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129、0.873 3、1.320、1.129(RSD=1.6%~2.1%),苦碟子提取物中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分别为4.2%、29.5%、6.5%、23.0%、5.0%。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苦碟子提取物和制剂的定量分析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因子 苦碟子提取物 咖啡 菊苣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1→6)-β-D-葡萄糖 芹菜素-7-o-β-D-葡萄糖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冰洁 彭缨 +2 位作者 周玲艳 李玲芝 宋少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3,80,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体积分数为1.0%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730~5.84 mg.L-1、0.530~4.24 mg.L-1、0.990~7.92 mg.L-1和2.00~16.0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9.9%、99.6%和100.6%,RSD分别为0.8%、1.1%、1.0%和0.6%(n=5)。结论该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结果准确,为苦碟子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碟子注射液 绿原 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 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 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