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峰值跟踪法进行动脉期CT增强扫描 被引量:3
1
作者 潘京泉 刘广月 +1 位作者 朱斌 冯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1-992,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检查 动脉 跟踪法 人体器官 图像质量 ct
下载PDF
MSCT增强扫描对非特殊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熊文明 梁云 潘丽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对非特殊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共60例非特殊型乳腺癌患者,患者依次完成MSCT增强扫描、手术病理学检查,以手术病理学为金标准,统计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例数,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对非特殊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共60例非特殊型乳腺癌患者,患者依次完成MSCT增强扫描、手术病理学检查,以手术病理学为金标准,统计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例数,分析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价值。结果手术病理学显示,60例患者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30例(50.00%)。MSCT增强扫描显示,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29例,敏感度96.67%、特异度100.00%、准确性98.33%、误诊率0.00%、漏诊率3.33%、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6.77%。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病灶最大径比较无差异(P>0.05),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延迟期CT值与动脉期CT值高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分叶、边界、毛刺征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非特殊型乳腺癌实施MSCT增强扫描,可尽早识别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利于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转移 非特殊型乳腺癌 MSct增强扫描 手术病理学检查 延迟ct 动脉ct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诊断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及肝脏血管瘤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彭诚初 尹天宝 黄旭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4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及肝脏血管瘤的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行宝石能谱CT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组,26例)、肝转移瘤(liver metastases cancer,LMC组,15例)及肝脏血管瘤(...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及肝脏血管瘤的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行宝石能谱CT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组,26例)、肝转移瘤(liver metastases cancer,LMC组,15例)及肝脏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组,11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70 keV动脉期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比(ratio of iodine concentratio,ICR)及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lesion-to-normal hepatic tissue ratio,LNR),比较PLC、LMC及HH的宝石能谱参数差异及上述参数鉴别诊断PLC、LMC及HH的价值。结果PLC及LMC患者的CT值、ICR、LNR均高于HH患者;PLC患者的能谱曲线斜率高于HH患者;LMC患者的CT值、ICR、LNR均高于HH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宝石能谱CT 70 keV动脉期的CT值鉴别诊断PLC及HH的AUC>0.8,其诊断PLC的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16 HU、89.60%、82.50%;诊断HH的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80 HU、86.50%、78.60%。结论宝石能谱CT有助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及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尤其是70 keV动脉期CT值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血管瘤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能谱ct 原发性肝癌 肝转移瘤 肝脏血管瘤 70kev动脉期ct值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电子束CT动静脉双期扫描评价胰腺癌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殿辉 王篙 +1 位作者 王恭宪 沈天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量化评价电子束CT动静脉双期扫描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6例病理证实的胰腺肿瘤病人的电子束CT表现,测量动静脉双期肿瘤、周围正常胰腺实质及胰周血管的CT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动脉期肿瘤一胰腺... 目的:量化评价电子束CT动静脉双期扫描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6例病理证实的胰腺肿瘤病人的电子束CT表现,测量动静脉双期肿瘤、周围正常胰腺实质及胰周血管的CT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动脉期肿瘤一胰腺对比明显优于静脉期(P<0.001)。结论:双期电子束CT扫描对诊断胰腺肿瘤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ct 扫描 动静脉 胰腺癌 配对t检验 肿瘤诊断 量化评价 ct表现 肿瘤病人 病理证实 回顾分析 胰周血管 胰腺实质 胰腺肿瘤 ct扫描 ct 动脉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胰腺检查:不同注射条件下时间窗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卉 曾蒙苏 +4 位作者 周康荣 张利军 缪熙音 陆怡 许红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三期增强扫描,不同注射条件下时间窗的选择。资料与方法40例无胰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120ml,注射流率为5ml/s;B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90ml,注射流率为3ml/s。行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三期增强扫描,不同注射条件下时间窗的选择。资料与方法40例无胰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120ml,注射流率为5ml/s;B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90ml,注射流率为3ml/s。行胰腺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胰腺、肝脏实质及胰周主动脉、门静脉的CT值,最后分别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两组胰周主动脉强化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3.2±3.8)s(A组)及(40.1±3.8)s(B组),而20s(A组)及25s(B组)时胰周动脉CT值多可达200HU;胰腺实质强化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2.7±3.3)s(A组)及(46.8±4.5)s(B组);胰周门静脉强化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7.5±4.8)s(A组)及(53.3±4.8)s(B组);肝脏实质强化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9.2±4.7)s(A组)及(64.2±4.5)s(B组)。结论在不同的注射条件下,多层螺旋CT胰腺检查三期增强扫描的时间窗的设定并不相同。笔者推荐,对比剂总量为120ml,注射流率为5ml/s时,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0s,胰腺期延迟时间为45s,肝脏期延迟时间为65s;对比剂总量为90ml,注射流率为3ml/s时,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5s,胰腺期延迟时间为50s,肝脏期延迟时间为6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注射条件 胰腺检查 时间窗 胰腺三增强扫描 时间-密度曲线 延迟时间 注射流率 动态增强扫描 对比剂 疾病患者 不同时间 胰腺实质 动脉 ct 门静脉 动脉 胰腺 肝脏 B组 胰周 平均 强化 20s
下载PDF
成人正常小肠CT表现 被引量:11
6
作者 文明 张诗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评价成人正常的小肠CT表现。材料和方法 :以口服水为对比剂 ,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健康人群 2 8例 ,分别测定非增强期、增强期 (动脉及门脉期 )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CT值和肠壁厚度。结果 :小肠CT值在非增强期分别为十二指肠 49... 目的 :评价成人正常的小肠CT表现。材料和方法 :以口服水为对比剂 ,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健康人群 2 8例 ,分别测定非增强期、增强期 (动脉及门脉期 )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CT值和肠壁厚度。结果 :小肠CT值在非增强期分别为十二指肠 49± 2Hu、空肠 47± 3Hu、回肠 5 0± 2Hu ;而增强期中 ,动脉期三者CT值分别为 12 5± 5Hu、12 7± 4Hu、12 5±5Hu ,门脉期为 114± 3Hu、114± 3Hu、112± 4Hu。非增强期与增强期的CT值有统计学差别 ,而动脉期与门脉期则没有差别。各小肠壁平均厚度大多数在 3mm内。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了成人正常小肠的CT表现 ,在对小肠病变的判断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正常 ct 门脉 ct表现 动脉 回肠 与门 显示 增强
下载PDF
能谱CT淋巴结短长径比和动脉期碘基值联合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性的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益兰 史讯 许凤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32期4156-4159,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淋巴结短长径比和动脉期碘基值联合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性的价值。方法将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9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部CT平扫与能谱增强扫描,淋巴结影像与病理结果均为一对一对照,记录淋巴结各参数的情况,... 目的探讨能谱CT淋巴结短长径比和动脉期碘基值联合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性的价值。方法将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9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部CT平扫与能谱增强扫描,淋巴结影像与病理结果均为一对一对照,记录淋巴结各参数的情况,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各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短径,短长径比,平扫和动、静脉期CT值与碘基值均明显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者(P<0.01);胃癌淋巴结短径,短长径比,平扫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CT值及动、静脉期碘基值ROC的AUC分别为0.58、0.89、0.66、0.76、0.83、0.80、0.86,灵敏度分别为63.89%、80.06%、66.36%、65.09%、67.43%、71.94%、81.03%,特异度分别为43.96%、93.85%、51.53%、73.95%、89.03%、87.43%、83.75%;而短长径比和动脉期碘基值联合诊断ROC的AUC最大为0.94,敏感度为95.43%,特异度为80.54%。结论能谱CT淋巴结短长径比和动脉期碘基值联合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二者联合诊断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成像 胃癌 淋巴结转移 短长径比 动脉碘基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扫描判断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小明 杨汉丰 +5 位作者 黄小华 唐显映 蹇朴 杨正伟 周继雍 赵宗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55-760,共6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对实验性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取10~15 cm长小肠结扎两端成闭袢,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引流静脉;于模型制成后0.5 h(A组)、1~2 h(B组)和3~5 h(C组)行螺旋C...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对实验性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取10~15 cm长小肠结扎两端成闭袢,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引流静脉;于模型制成后0.5 h(A组)、1~2 h(B组)和3~5 h(C组)行螺旋CT多期扫描.采用盲法对比分析CT表现与肠壁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A组 7只及B组 4只兔闭袢肠壁增强扫描出现持续强化,C组8只的闭袢肠壁均无明显持续强化.CT值测量:在增强前、增强后的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A组闭胖肠壁的CT值分别为 (56.3±4.3)HU,(139.5±17.9)HU,(145.1±12.6)HU和 (124.9±10.5)HU;B组分别为 (58.8±5.6)HU,(82.5±13.7)HU,(101.0±20.3)HU和 (95.0±16.4)HU;C组分别为 (62.1±7.8)HU,(63.9±6.6)HU,(59.5±4.40)HU和 (59.6±6.9) HU.在平扫时,A组、B组、C组闭袢肠壁之间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强后的同一时期内,无论是在动脉期、静脉期或是延迟期,A组闭袢肠壁的CT值最大,B组次之,C组最小,而且差意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扫、增强后各期内,A组、B组和C组对照肠袢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组织学对照,肠壁无坏死组出现持续强化征象的发生率(11/13)明显高于肠壁坏死组 (1/11)(P<0.05).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评价肠壁不同时间的缺血,持续强化主要见于肠壁缺血的早期阶段,而已坏死的肠壁在增强各期均无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闭袢性肠梗阻 肠壁 缺血 实验研究 螺旋ct增强扫描 螺旋ct增强 新西兰大白兔 组织病理改变 ct 病理组织学 统计学 诊断价 引流静脉 ct表现 对比分析 不同时间 阶段 动脉 强化 实验性 B组分
原文传递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误诊为血管瘤1例
9
作者 汪鸿 张加强 任保荣 《沈阳部队医药》 2005年第1期29-29,共1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25岁。2004-05-16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左肝叶外侧段占位性病变而入院。右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CT检查:平扫见肝左叶外侧段饱满,其内呈一致性密度减低(CT值约44HU)。增... 1病例报告患者男,25岁。2004-05-16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左肝叶外侧段占位性病变而入院。右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CT检查:平扫见肝左叶外侧段饱满,其内呈一致性密度减低(CT值约44HU)。增强动脉期:病灶一致性、均匀强化(CT值约96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血管瘤 ct 误诊 动脉 上腹部 压痛 一致性 强化 患者
下载PDF
肾脏集合管癌的CT诊断 被引量:22
10
作者 庞涛 刘群 +3 位作者 马祥兴 王新怡 董杰 李爱银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 提高对肾脏集合管癌CT表现的认识。方法 报告 3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集合管癌的螺旋CT所见 ,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男 2例 ,女 1例 ,肿瘤位于右肾者 2例 ,左肾 1例。位于右肾的 1例 ,肿瘤累及肾皮质和髓质 ,并突出于肾轮廓之外 ,大... 目的 提高对肾脏集合管癌CT表现的认识。方法 报告 3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集合管癌的螺旋CT所见 ,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男 2例 ,女 1例 ,肿瘤位于右肾者 2例 ,左肾 1例。位于右肾的 1例 ,肿瘤累及肾皮质和髓质 ,并突出于肾轮廓之外 ,大小约 8 0cm× 8 0cm ,平扫CT值约37~ 4 5HU ,其内见高密度的斑点状钙化灶。增强动脉期 (皮质期 )及静脉期 (髓质期 )扫描示病变呈不均匀性强化 ,无包膜 ,CT值约 5 2~ 10 7HU ,CT诊断为右肾癌 ,但不排除肾结核。另外 2例肿瘤同时累及肾皮质、髓质及肾盂 ,其中位于左肾的 1例 ,肿瘤大小约 7 0cm× 7 5cm ,平扫病变区CT值约2 2HU ,增强动脉期 (皮质期 )扫描示肾皮、髓分界不清 ,病变区CT值约 70HU ,静脉期 (髓质期 )示肾静脉内癌栓形成 ,排泄期 (肾盂期 )扫描示左肾盂、肾盏未见显影 ,CT诊断为左肾癌 (集合管癌可能性大 )。另外 1例位于右肾 ,肿瘤大小约 8 0cm× 14 0cm ,平扫CT值约 32HU ,增强动脉期 (皮质期 )及静脉期 (髓质期 )扫描示肿瘤与正常的肾组织无明显分界 ,CT值约 4 5~ 72HU ,排泄期 (肾盂期 )扫描示左肾盂、肾盏未见显影 ,CT诊断为右肾癌 ,但不排除肾结核。 3例中 2例可见肾周脂肪囊及肾筋膜受侵犯 ,2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1例有肋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t 右肾 肾脏集合管癌 ct诊断 动脉 平扫 扫描 斑点 轮廓
原文传递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CT表现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文鹏 耿尚文 +3 位作者 刘肖楠 刘晨晨 李莉明 高剑波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532-534,共3页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右上腹间断性疼痛3 d;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EB病毒DNA阴性(<5.00×102);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性病史。腹部C...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右上腹间断性疼痛3 d;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EB病毒DNA阴性(<5.00×102);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性病史。腹部CT检查:肝脏尾状叶见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大小约5.2 cm×5.5 cm×6.2 cm,边界尚清,内密度不均,可见更低密度坏死区,平扫CT值约47 HU(图1A),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呈中度不均匀强化,CT值约77 HU(图1B),内可见纡曲供血动脉(图1C),静脉期呈渐进性持续强化,CT值约80 HU(图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史 家族遗传性 EB病毒DN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供血动脉 静脉 坏死区 ct
原文传递
CT纹理参数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赵瑞琛 潘媛媛 熊慧勤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CT纹理参数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且术前行增强CT检查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将增强CT图像(动脉期和静脉期)进行纹理分析,并提取相关纹理参数... 目的:探讨CT纹理参数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且术前行增强CT检查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将增强CT图像(动脉期和静脉期)进行纹理分析,并提取相关纹理参数。根据术后1年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2组患者纹理参数,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T纹理参数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70例患者中,术后1年复发16例(22.86%),未复发54例(77.14%)。复发组动脉期熵值、静脉期不均匀度、静脉期熵值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动脉期熵值(OR=5.109,95%CI 1.354~8.864)、静脉期不均匀度(OR=4.943,95%CI 1.235~8.661)、静脉期熵值(OR=5.171,95%CI 1.554~8.987)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熵值(AUC=0.768)、静脉期不均匀度(AUC=0.702)、静脉期熵值(AUC=0.873)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三者联合对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更高,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0.25%、98.20%和0.921。结论:CT纹理参数动脉期熵值、静脉期不均匀度及熵值联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t 纹理 复发 动脉 静脉不均匀度 静脉 预测
原文传递
右侧肾上腺区占位——请分析病变性质
13
作者 杨丽铭 罗义琳 余晖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41-2141,2350-2351,共3页
患者女,34岁,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区占位,无高血压病史,20年前因外伤行脾切除术。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平扫可见右侧肾上腺区2枚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中间似相连,与右侧肾上腺分界不清(图1)。大小分别约2.1 cm×... 患者女,34岁,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区占位,无高血压病史,20年前因外伤行脾切除术。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平扫可见右侧肾上腺区2枚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中间似相连,与右侧肾上腺分界不清(图1)。大小分别约2.1 cm×2.7 cm×2.7 cm、1.8cm×2.5 cm×2.4 cm,其内密度较均匀,平均CT值约47 HU。增强显示病变动脉期呈斑片样不均匀强化,平均CT值约81 HU(图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右侧肾上腺 软组织密度影 不均匀强化 ct 斑片样 动脉 实验室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