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 about Drag Reduction of Bionic Non-smooth Surface in Low Speed Wind Tunnel 被引量:5
1
作者 Tian Li-mei Ren Lu-quan +1 位作者 Han Zhi-wu Zhang Shi-cun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5年第1期15-24,共10页
The body surface of some organisms has non-smooth structure, which is related to drag reduction in moving fluid. To imitate these structures, models with a non-smooth surface were made. In order to find a relationship... The body surface of some organisms has non-smooth structure, which is related to drag reduction in moving fluid. To imitate these structures, models with a non-smooth surface were made. In order to fin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g reduction and the non-smooth surface, an orthogonal design test was employed in a low speed wind tunnel. Six factors likely to influence drag reduction were considered, and each factor tested at three levels. The six factors were the configuration, diameter/bottom width, height/depth, distribution, the arrangement of the rough structures on the experimental model and the wind spe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non-smooth surface causes drag reduc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on-smooth structures on the model, and wind speed, are the pre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drag reduction. Using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and levels were obtained, which were a wind speed of 44 m/s, distribution of the non-smooth structure on the tail of the experimental model, the configuration of riblets, diameter/bottom width of i mm, height/depth of 0.5 mm, arranged in a rhombic formation. At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mentioned above, the 99%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drag reduction was 11.13% to 2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ooth structure drag reducti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low speed wind tunnel
下载PDF
8m×6m风洞铰链力矩试验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晖 肖京平 +1 位作者 杨远志 金华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4,共5页
介绍了8m×6m风洞近年来研究完善的全尺寸部件铰链力矩试验技术、大尺度模型舵面铰链力矩试验技术及全尺寸鱼雷舵面铰链力矩试验技术的优势和特点,给出了部分典型试验结果。8m×6m风洞进行的铰链力矩特性试验研究技术的不断发... 介绍了8m×6m风洞近年来研究完善的全尺寸部件铰链力矩试验技术、大尺度模型舵面铰链力矩试验技术及全尺寸鱼雷舵面铰链力矩试验技术的优势和特点,给出了部分典型试验结果。8m×6m风洞进行的铰链力矩特性试验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飞机及鱼雷操纵系统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为各类飞行器、航海器舵面铰链力矩测量与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链力矩测量 风洞试验 流场模拟 数据修正
下载PDF
8m×6m风洞特大迎角试验设备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海生 张晖 +1 位作者 汤更生 王超棋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8m×6m风洞特大迎角试验设备是该风洞最新配套的多用途支撑系统,其主要用途包括3个方面:(1)支撑战斗机模型完成特大迎角状态测力、测压试验任务,迎角连续变化范围0°~120°,侧滑角变化范围达±300;(2)支撑大... 8m×6m风洞特大迎角试验设备是该风洞最新配套的多用途支撑系统,其主要用途包括3个方面:(1)支撑战斗机模型完成特大迎角状态测力、测压试验任务,迎角连续变化范围0°~120°,侧滑角变化范围达±300;(2)支撑大尺度模型(最大翼展达6m)完成常规测力、测压、地效试验任务,此时迎角连续变化范围-10°~30°,在特定条件下,迎角可扩展到70°以上;(3)支撑特殊模型进行特种试验,包括细长体模型、车辆模型、螺旋桨模型、动力模拟试验模型等。该设备主要特点有:模型支撑方式多样,可满足常规和大量特种模型支撑和姿态变化需要;系统刚性强,模型支撑牢固,变形小;机构运行灵活,模型姿态变化定位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迎角 低速风洞 试验设备
下载PDF
基于TSV软件的大型低速风洞8 m×6 m试验段结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武亮亮 李婷婷 +2 位作者 尹仲夏 梁建亮 陶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07-2511,共5页
大型低速风洞8 m×6 m试验段能够减少模型尺度效应,更好地模拟被测试模型的细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风洞尺寸越大,对风洞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建造成本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必须对风洞试验段进行... 大型低速风洞8 m×6 m试验段能够减少模型尺度效应,更好地模拟被测试模型的细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风洞尺寸越大,对风洞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建造成本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必须对风洞试验段进行整体结构强度、刚度分析以校核其运营的安全性。以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软件TSV-Solutions对8 m×6 m试验段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根据结果提出优化改进风洞试验段的结构,并对优化后的结果进行分析,优化后的大型低速风洞8 m×6 m试验段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在各种载荷工况下都能满足工程要求,计算模态结果与原设计方案一致,验证了本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低速风洞 8 m×6 m试验段 有限元分析 计算模拟
下载PDF
0.8m 风洞风扇系统的设计和运转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振羽 张佩龙 苏锁群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8年第3期73-77,共5页
为提高低速风洞的最大风速,根本的措施是设计高转速大功率的风扇系统。风扇系统的设计首先在于有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法,选择高升阻比的风扇翼型,根据需要恰当地确定设计工况点,合理选择桨叶和反扭导流片的各个参数,如桨毂比、实度、... 为提高低速风洞的最大风速,根本的措施是设计高转速大功率的风扇系统。风扇系统的设计首先在于有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法,选择高升阻比的风扇翼型,根据需要恰当地确定设计工况点,合理选择桨叶和反扭导流片的各个参数,如桨毂比、实度、升力系数和圆弧角等。设计中针对已经设计的外形,进行性能计算,可以迅速鉴别设计的优劣,检查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节约研制成本和缩短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风洞 轴流风扇 风扇设计 设计工况点 性能
下载PDF
8 m×6 m低速风洞悬臂支撑机构远场干扰试验
6
作者 刘李涛 黄志远 +3 位作者 陈洪 范利涛 李小兵 刘砚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111,I0002,共11页
8 m×6 m低速风洞悬臂支撑机构是风洞主力支撑装置,其对试验模型的气动干扰可分为近场干扰和远场干扰(主要为悬臂干扰)两部分,采用两步法进行的支撑干扰试验一般仅获取近场干扰量,而获取远场干扰量则较为复杂,普遍对其进行了忽略。... 8 m×6 m低速风洞悬臂支撑机构是风洞主力支撑装置,其对试验模型的气动干扰可分为近场干扰和远场干扰(主要为悬臂干扰)两部分,采用两步法进行的支撑干扰试验一般仅获取近场干扰量,而获取远场干扰量则较为复杂,普遍对其进行了忽略。本文在8 m×6 m低速风洞采用流场测量和典型模型测力试验方法对悬臂支撑机构远场(悬臂)干扰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悬臂干扰特性,并建立了基本修正方法,可为后续8 m×6 m低速风洞悬臂支撑机构远场干扰通用修正方法的建立和验证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风洞 悬臂支撑机构 远场干扰 试验 修正方法
下载PDF
1.8 m×1.4 m低速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研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德久 朱本华 +1 位作者 姜德龙 梁频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5期12-16,共5页
1.8 m×1.4 m低速风洞是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新建的一座连续式单回流风洞。针对该风洞试验段尺寸小且主要用于基础问题研究的特点,为增强对模型支撑方式及模型姿态变化定位的适应性,减小对洞体的干涉和对流场的影响,该风洞... 1.8 m×1.4 m低速风洞是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新建的一座连续式单回流风洞。针对该风洞试验段尺寸小且主要用于基础问题研究的特点,为增强对模型支撑方式及模型姿态变化定位的适应性,减小对洞体的干涉和对流场的影响,该风洞模型支撑系统迎角机构采用双圆弧导轨导向+弧形齿轮副驱动,迎角连续变化幅度±30°;侧滑角机构采用地面转盘形式,侧滑角变化范围±360°;控制系统软、硬件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法。分析标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刚度大,运行灵活,模型姿态变化定位精确,可以更好地满足常规试验对尾撑、腹撑等姿态变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风洞 模型支撑 试验设备
下载PDF
4.5 m×3.5 m低速风洞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
8
作者 陈昊 卜忱 +4 位作者 谭浩 牟伟强 王延灵 沈彦杰 冯帅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9,共9页
动导数是飞行器操稳特性分析、控制律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为满足大型飞行器研制对高精度动导数数据的获取需求,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基于4.5 m×3.5 m低速风洞开发了具备5种振荡试验能力的低速动导数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 动导数是飞行器操稳特性分析、控制律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为满足大型飞行器研制对高精度动导数数据的获取需求,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基于4.5 m×3.5 m低速风洞开发了具备5种振荡试验能力的低速动导数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利用伺服液压摆动马达和伺服液压缸作为运动的驱动元件,经过伺服阀的控制直接产生任意波形的强迫运动,具有运动传递间隙小、运动控制精度高、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实现2.5 m量级模型的动导数试验,风速范围30~60 m/s,迎角范围-36°~36°,侧滑角范围-40°~40°。利用动态标模及某翼身融合布局模型进行了动导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获得的动导数数据规律合理,数据精度在3%以内,可为大型飞行器研制提供高质量的动导数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风洞 动导数试验 角振荡 平移振荡 伺服液压驱动
下载PDF
4 m×3 m风洞大迎角机构上位机软件
9
作者 刘赟 黄心跃 +1 位作者 张苗苗 陈陆军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1,96,共4页
针对大迎角机构机械装置、控制硬件的改造升级,基于Labview框架平台设计编写上位机控制软件。优化更新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增设虚拟支杆设定、模型防碰撞识别等功能。编制的控制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气动中心4 m×3 m低速风洞... 针对大迎角机构机械装置、控制硬件的改造升级,基于Labview框架平台设计编写上位机控制软件。优化更新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增设虚拟支杆设定、模型防碰撞识别等功能。编制的控制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气动中心4 m×3 m低速风洞大迎角试验。结果表明,该软件有效提升了试验质量效率和设备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m×3 m低速风洞 大迎角试验 上位机控制软件
下载PDF
Model Aerodynamic Tests with a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 in Low-speed Wind Tunnel 被引量:21
10
作者 肖扬文 林麒 +1 位作者 郑亚青 梁斌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93-400,共8页
Ow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wir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 a new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airplane model in low-speed wind tunne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methods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e aerody... Ow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wir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 a new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airplane model in low-speed wind tunne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methods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airplane model are studied. In detail, a static model of the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is analyzed,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describ- ing the aerodynamic loads exerted on the scale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obtaining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by measuring the tension of wires is presented. Moreover, th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wire tension and its corresponding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re designed and built. Thereafter, the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 is placed in an open return circuit low-speed wind tunnel for wind tunnel tests to acquire data of each wire tension when the airplane model is at different attitudes and different wind speeds. A group of curves about the parameters for aerodynamic load exerted on the airplane model are obtained at different wind speeds after the acquired data 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 wir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 as the suspension system for low-speed wind ttmnel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s low-speed wind tunnel suspension system aerodynamic loads TESTS
原文传递
8米×6米风洞TPS反推力试验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勇 胡卜元 +2 位作者 张卫国 王勋年 章荣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6-353,共8页
TPS(涡扇动力模拟器)试验技术是风洞中模拟发动机反推力状态最有效的手段。开展反推力试验的目的是获得反推力发动机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确定反推力发动机的再吸入速度边界。为满足我国大飞机研制的试验技术需求,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 TPS(涡扇动力模拟器)试验技术是风洞中模拟发动机反推力状态最有效的手段。开展反推力试验的目的是获得反推力发动机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确定反推力发动机的再吸入速度边界。为满足我国大飞机研制的试验技术需求,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在8米×6米风洞发展了全模TPS反推力试验技术。自主研制了TPS反推力试验专用的高精度六分量杆式应变天平、大流量空气桥和流量控制单元、TPS监视报警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综合显示系统等TPS反推力试验系统,制定了试验模拟准则、试验流程和试验方法,建立了完善的全模TPS反推力试验技术。利用TPS反推力试验技术,开展了国内首期全模TPS反推力风洞试验,研究了某型飞机反推力发动机的再吸入特性,获得了反推力发动机的再吸入速度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飞机 反推力 涡扇动力模拟器 试验技术 低速风洞
下载PDF
4m×3m风洞风工程试验段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鉴 王勋年 +1 位作者 陈洪 刘义信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9年第1期43-48,共6页
介绍了气动中心低速所4m×3m风洞增设风工程试验段的方案选择、结构设计。这个试验段长14.5m、宽4m、高2.2m,不改动原风洞结构、装拆方便,可较好地模拟大气边界层、并已成功地应用于风工程试验。
关键词 风工程试验 试验段 低速 风洞 大气边界层
下载PDF
风洞层流风场中的WDPSS-8机器人系统的末端位姿偏移及补偿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梓 郑亚青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4-499,共6页
基于ANSYS/CFX软件,比较研究WDPSS-8系统在几组不同风速的层流风场中,其所表现出的流固耦合效应的动静力特性及飞行器位姿的偏移值,并提出基于迭代法的飞行器模型位姿补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较高风速下,模型位姿才会发生偏移且超... 基于ANSYS/CFX软件,比较研究WDPSS-8系统在几组不同风速的层流风场中,其所表现出的流固耦合效应的动静力特性及飞行器位姿的偏移值,并提出基于迭代法的飞行器模型位姿补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较高风速下,模型位姿才会发生偏移且超出定位精度,从而需要进行补偿,可采用迭代法调整绳拉力值实现位姿的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牵引 并联机器人 低速风洞 索系 流固耦合 位姿补偿
下载PDF
一种基于EMD的低湍流度信号处理分析方法
14
作者 朱博 彭强 汤更生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9,共6页
采用热线风速仪在3座典型低速风洞中进行了流场湍流度测量,这3座低速风洞包括1个低湍流风洞、1个常规闭口风洞和1个开口射流风洞。针对湍流信号通常受噪声干扰的问题,在湍流度值处理中引入了经验模式分解(EMD)自适应滤波和HHT时频谱... 采用热线风速仪在3座典型低速风洞中进行了流场湍流度测量,这3座低速风洞包括1个低湍流风洞、1个常规闭口风洞和1个开口射流风洞。针对湍流信号通常受噪声干扰的问题,在湍流度值处理中引入了经验模式分解(EMD)自适应滤波和HHT时频谱分析方法。将EMD方法与其他几种湍流度值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包括带通滤波方法(BP)、电磁噪声解耦方法(ENC)和高通惯性衰滤波方法(HPIA)。采用EMD方法测得低湍流风洞的湍流度值,在流场速度30~100m/s的范围内小于0.05%。采用HHT方法完成了脉动速度信号的时频分析,分析发现开口风洞试验段的脉动速度HHT时频谱有突出的低频信号。所构建的EMD自适应滤波器可以有效控制噪声对热线输出信号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低湍流度信号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湍流度 经验模式分解 低速风洞 开口风洞 热线风速仪
下载PDF
1.2m×1m小型低速风洞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连山 赵兰水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435-440,449,共7页
为了获得准确的风洞实验数据结果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修正 .介绍原山东工业大学小型低速风洞的技术参数、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 .
关键词 低速风洞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软件设计
下载PDF
气象用90m/s回流开闭两用强风风洞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孔诗媛 刘昕 +3 位作者 边泽强 孙文博 王旭 陆华 《气象科技》 2021年第1期7-11,共5页
为解决国内70m/s以上风速传感器没有检定和校准能力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风速上限为90m/s的回流强风气象风洞,并利用移动导轨使试验段具备开闭两用功能。风洞整体尺寸为26m×10m×4.2m(长×宽×高);流速范围闭口时达到0.... 为解决国内70m/s以上风速传感器没有检定和校准能力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风速上限为90m/s的回流强风气象风洞,并利用移动导轨使试验段具备开闭两用功能。风洞整体尺寸为26m×10m×4.2m(长×宽×高);流速范围闭口时达到0.49~90.74m/s;控制系统采用物理量全数字化设计,满足计量实验的自动化需求。性能指标通过验收均满足气象低速风洞性能测试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风风洞 开闭两用风洞 气象 低速风洞
下载PDF
一种MAV风洞实验模型支架的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艾峥 吴怀宇 赵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85-387,共3页
描述一种适用于MAV(M icro A ir Veh ic le)低速风洞实验的模型支架;重点介绍该模型支架的结构、工作原理、标定方法、误差影响以及实际使用的效果。本模型支架结构简单,尺寸小,操作方便,成本低。实验表明,该模型支架能更好地满足MAV的... 描述一种适用于MAV(M icro A ir Veh ic le)低速风洞实验的模型支架;重点介绍该模型支架的结构、工作原理、标定方法、误差影响以及实际使用的效果。本模型支架结构简单,尺寸小,操作方便,成本低。实验表明,该模型支架能更好地满足MAV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V 低速风洞 模型支架
下载PDF
WALL INTERFERENCE CORRECTIONS FORHIGH-LIFT EXPERIMENT
18
作者 A.Kupper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56-260,共5页
in this paper a method is outlined to compute wall-interferenee in closedlow speed wind tunnel for 3D high lift test using wall pressure at optimum points andthe influence function (WPIF method for short). The experim... in this paper a method is outlined to compute wall-interferenee in closedlow speed wind tunnel for 3D high lift test using wall pressure at optimum points andthe influence function (WPIF method for shor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high liftmodel in small wind tunnel are corrected by applying the WPIF method. The corrected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wall interference-free data of this high lift model in largewind tunnel. It is shown that the WPIF method is desirable for the correction of lift,drag and pitch mo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 pressure INTERFERENCE LIFT low speed subsonic wind tunnels
下载PDF
高速列车弓网受流系统放电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晗 符思雨 +3 位作者 朱彦锦 韦宝泉 李泽文 邓芳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7,共7页
为掌握外环境下高速列车的运行特点,开展弓网电弧变化特性研究,该文设计并研制了高速列车弓网受流系统放电实验平台,其风洞系统由风洞结构、风扇转子系统、风洞控制系统、弓网电弧发生系统、观测系统组成。测试结果表明:低速直流风洞风... 为掌握外环境下高速列车的运行特点,开展弓网电弧变化特性研究,该文设计并研制了高速列车弓网受流系统放电实验平台,其风洞系统由风洞结构、风扇转子系统、风洞控制系统、弓网电弧发生系统、观测系统组成。测试结果表明:低速直流风洞风速可达50 m/s,湍流度低于1%,速度不均匀性小于1%,流场稳定性不超过1%,气流偏角不超过0.5°,满足《低速风洞和高速风洞流场品质要求》(GJB 1179A—2012)中所规定的参数指标。该系统为探究强气流场环境下弓网电弧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可为高速运行环境下列车弓网电弧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直流风洞 风洞系统 强气流场环境 弓网电弧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poiler Deployment on Wing Stall
20
作者 Scott Douglas Lindsay Paul Walsh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18年第3期308-320,共13页
Upper surface wing flaps, known as spoiler, are typically used to reduce lift and increase drag at touchdown;however spoilers have been shown to increase lift and reduce drag at near-stall conditions. The purpose of t... Upper surface wing flaps, known as spoiler, are typically used to reduce lift and increase drag at touchdown;however spoilers have been shown to increase lift and reduce drag at near-stall condi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determine the spoilers’ impact on lift, drag, moment, and aerodynamic efficiency of a NACA 2412 airfoil at angles of attack (α) from &#8722;8 ° to 32 °.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Ryerson Low-Speed Wind Tunnel (closed-circuit, 1 m × 1 m test section) at Re=783761, Ma=0.136. The lift coefficient (Cl), drag coefficient (Cd), moment coefficient about the quarter-chord () were captured with a changing spoiler deflection angle (δ) and spoiler length (b in percent chord). It was found that deflecting the spoiler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maximum lift of up to 2.497%. It was found that deflecting the spoiler by 8° was optimal for the b=10 cases. Any larger deflection reduced the lift gain, and a deflection of 25° caused the maximum lift to be 2.786% less than the clean configuration. In the b=15 case, δ=15° was optimal (1.760% maximum lift coefficient increase). The b=10 cases increased maximum lift coefficient between 0.35% and 2.10% higher than the b=15 cases. The source of the lift gain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is apparent in an analysis of the airfoil pressure distribution. The spoiler increased the suction peak on the airfoil surface upstream of the spoiler, and increased the pressure downstream. However the suction increase upstream is larger than the pressure increase downstream, resulting in a net increase in lift. The spoiler increased the stall angle 37.658% to 87.658% higher than the clean configuration. Stall angle increased with both δ and with an increased spoiler length. The spoiler airfoil produced less drag than the clean configuration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creased lift, and reduced drag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aerodynamic efficiency at high angle of att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raft STALL wind-tunnel Spoilers low-speed AERODYNAm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