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砷暴露致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基因甲基化及DNA氧化损伤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黎媛 张爱华 +2 位作者 于春 董学新 黄晓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了解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和机体氧化应激及DNA氧化损伤情况与砷中毒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兴仁县燃煤型砷中毒病区207名砷暴露者为砷暴露组(包括病区非患者46名、砷中毒轻度46名、中度60名、重度组55名)... 目的了解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和机体氧化应激及DNA氧化损伤情况与砷中毒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兴仁县燃煤型砷中毒病区207名砷暴露者为砷暴露组(包括病区非患者46名、砷中毒轻度46名、中度60名、重度组55名),在非砷暴露村选择64名健康村民作为对照组。采集观察对象的外周血,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其hOGG1基因甲基化水平,化学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尿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含量;依据甲基化状态将上述观察对象分为hOGG1基因甲基化组(34名)和hOGG1基因非甲基化组(237名),分析其hOGG1基因DNA甲基化及氧化应激与砷中毒的关系。结果病区非患者、轻、中、重度砷中毒组砷暴露者外周血中hOGG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35,13.04,15.00和29.09%,其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外周血中hOGG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1.56%,且hOGG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随着砷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增加;hOGG1基因甲基化组的血清SOD〔(85±25)kU·L-1〕、GSH-Px〔(70±26)kU·L-1〕活力、尿8-OHdG含量〔(22.5±6.8)μg·L-1〕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118±41,171±56和(28±6.5)μg·L-1〕,hOGG1基因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血清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砷暴露可导致人机体hOGG1基因高甲基化和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从而引起DNA氧化损伤,是促进砷中毒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 dna甲基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晨 管怀进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参与DNA损伤后碱基清除修复途径的氧化损伤修复基因—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1)水平与ARC的关系。方法收集三种ARC(皮质性、核性、后囊下性)LECs样本,以透明晶状体LECs... 目的探讨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参与DNA损伤后碱基清除修复途径的氧化损伤修复基因—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1)水平与ARC的关系。方法收集三种ARC(皮质性、核性、后囊下性)LECs样本,以透明晶状体LECs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测定HOGG1在LECs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LECs中可见HOGG1的表达,三种ARC患者LECs中可见HOGG1表达较对照组增高(F=107.62,P<0.01),但三种ARC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ARC组HOGG1均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说明ARC LECs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HOGG1的表达量上调。结论 HOGG1表达上调参与AR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基因低表达增加肺腺癌细胞对博来霉素的敏感性
3
作者 吴媚 张遵真 +1 位作者 车望军 李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研究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hOGG1)低表达增加肺腺癌细胞对博来霉素(BLM)的敏感性的作用,为化疗增敏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以肺腺癌A549细胞和通过稳定转染hOGG1核酶而获得的hOGG1低表达的A549-R细胞为研... 目的研究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hOGG1)低表达增加肺腺癌细胞对博来霉素(BLM)的敏感性的作用,为化疗增敏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以肺腺癌A549细胞和通过稳定转染hOGG1核酶而获得的hOGG1低表达的A549-R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试验和集落形成抑制试验测定不同浓度BLM处理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和形成集落的能力;体外微核试验及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两种细胞微核率及DNA损伤与修复的差异。结果BLM作用下A549-R细胞的IC50及集落形成率显著低于A549细胞;BLM可诱导两种细胞的微核率增高,而在相同浓度下A549-R细胞微核率较A549细胞更高;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BLM作用下两种细胞均有不同程度DNA损伤,A549-R细胞的拖尾率和DNA迁移长度显著大于A549细胞;损伤后A549细胞修复发生较A549-R早,与A549细胞相比A549-R细胞更不易修复。结论hOGG1低表达使肺腺癌细胞DNA修复能力降低,从而使其对BLM的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 博来霉素 腺癌 dna损伤
下载PDF
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载脂蛋白酶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王建平 肖明跃 +1 位作者 蒋超 李芳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OGG1)、载脂蛋白酶E(Apo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检测126例正常对照组和5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OGG1基因第326位Ser/Ser、Ser/Cys、Cys/Cys基...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OGG1)、载脂蛋白酶E(Apo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检测126例正常对照组和5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OGG1基因第326位Ser/Ser、Ser/Cys、Cys/Cys基因型多态分布及ApoEε2、ε3、ε4基因型多态分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OGG1基因的3种基因型分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7,P=0.042),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χ2=6.447,P=0.011);AD组ApoE等位基因ε4频率显著升高,呈正关联(χ2=11.722,OR=2.872,95%CI=1.542~5.351,P=0.001)。ApoEε4等位基因不影响OGG1基因型或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P>0.05)。经年龄分层后,AD组OGG1基因分布无差异性(P>0.05),ApoE基因在大于70岁组分布有差异性(χ2=14.163,P=0.001)。结论河南汉族人群中,OGG1 G等位基因可能是AD发病的独立于ApoE之外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无相关性;ApoEε4等位基因是散发性AD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与年龄有相关性,ε3等位基因是AD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 载脂蛋白酶E 阿尔茨海默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环氧合酶2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5
作者 肖明跃 王建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4期23-25,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为老年痴呆最普遍的一种。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均参与了AD的病理生理过程。家族性AD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早老素2(PS2)基...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为老年痴呆最普遍的一种。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均参与了AD的病理生理过程。家族性AD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早老素2(PS2)基因突变有关。晚发性AD(LOAD)以及散发性AD(SAD)最主要的遗传危险因子是ApoEε4等位基因,但它只与50%的AD有相关,存在其他遗传危险因子。本文就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基因、环氧合酶2基因多态性与AD的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 环氧合酶2 阿尔茨海默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淑珍 王春利 +1 位作者 何敬 侯利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1639-1641,共3页
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1)是一种修复DNA氧化损伤的重要基因,它可特异地识别并切除D N A氧化损伤的重要产物8‐羟基鸟嘌呤(8‐oxoG),恢复基因组中正常的G∶C配对,从而对损伤DNA进行修复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1]。而HOGG1... 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1)是一种修复DNA氧化损伤的重要基因,它可特异地识别并切除D N A氧化损伤的重要产物8‐羟基鸟嘌呤(8‐oxoG),恢复基因组中正常的G∶C配对,从而对损伤DNA进行修复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1]。而HOGG1基因的第7外显子的第1245位碱基的C/G多态性即Ser326Cys突变会使其修复能力下降或缺失,相对增加了对DNA 的氧化损伤和致突变性,HOGG1的突变与肿瘤及机体细胞的老化等的发生关系密切[2]。而目前对于 HOGG1基因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关系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在临床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 HOGG1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 RC )发生之间的关系,为A RC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临床研究 dna氧化损伤 HOGG1基因 分子生物学技术 修复能力 致突变性
下载PDF
DNA氧化损伤8-羟鸟嘌呤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岩 王晨鑫 +7 位作者 杨天明 李春爽 张丽宏 杜冬妮 王若曦 王静 魏民 巴雪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6-477,共12页
有氧代谢有机体细胞无法避免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伤害。ROS会造成多种形式的DNA损伤,其中鸟嘌呤G的氧化产物8-羟鸟嘌呤(8-oxoG)是频度最高的一种DNA氧化损伤,由特异性的糖苷酶OGG1识别并开启碱基切除修复通路完成修复... 有氧代谢有机体细胞无法避免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伤害。ROS会造成多种形式的DNA损伤,其中鸟嘌呤G的氧化产物8-羟鸟嘌呤(8-oxoG)是频度最高的一种DNA氧化损伤,由特异性的糖苷酶OGG1识别并开启碱基切除修复通路完成修复。8-oxoG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可能会在复制的过程中引入G:C配对到T:A配对的碱基颠换突变。因此8-oxoG的积累或OGG1修复功能异常被认为会影响基因功能,进而导致肿瘤或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然而直接实验证据却极为有限。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8-oxoG倾向于产生在基因的调控区,在这种情形下,8-oxoG可视为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而OGG1则是这一信息的特异性读取者,OGG1对底物的识别、结合或切除会引发DNA构象或组蛋白修饰的改变,进而引起基因表达的上调或下调。因此,除了潜在的遗传毒性,鸟嘌呤氧化损伤与肿瘤的关联与其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引发基因表达的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对8-oxoG及修复酶OGG1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联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旨在提示研究人员从新的视角解读DNA氧化损伤与肿瘤的关系,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鸟嘌呤 8-羟鸟嘌呤dna糖苷酶1 表观遗传调控 基因表达 肿瘤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OGG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严丽锋 顾爱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DNA分子对活性氧特别敏感,易受到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攻击,发生氧化性DNA损伤,促进癌症发生[1-2]。DNA分子主要氧化产物8-氧-鸟嘌呤(8-oxo-7,8-dihydroguanine,8-oxo-Gua)被视为DNA氧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 dna损伤 8-氧-鸟嘌呤
原文传递
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与肺癌 被引量:1
9
作者 宾流 林子英 +1 位作者 杨拉维 刘刚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41-344,共4页
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hOGG1)功能异常与肺癌等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OGG1基因多态性可能会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个体损伤DNA的修复能力,促进癌变.hOGG1等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联合效应提高人群肺癌的易感性.hOGG1参与调... 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hOGG1)功能异常与肺癌等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OGG1基因多态性可能会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个体损伤DNA的修复能力,促进癌变.hOGG1等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联合效应提高人群肺癌的易感性.hOGG1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并影响肿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dna 线粒体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
原文传递
阳江高本底地区居民8-羟基脱氧鸟苷及其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表达水平 被引量:12
10
作者 苏世标 靳雅丽 +2 位作者 郭强之 李小亮 温薇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长期连续天然放射性照射人群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及其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表达水平。方法选择我国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50名50~59岁男性居民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在恩平市某镇(CA)出... 目的探讨小剂量长期连续天然放射性照射人群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及其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表达水平。方法选择我国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50名50~59岁男性居民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在恩平市某镇(CA)出生并居住,年龄相仿的50名男性居民为对照人群。采集周围血10 ml,分离血浆和白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浆中DNA氧化损伤指标8-OHdG的水平,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测定白细胞中DNA氧化损伤修复基因hOGG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CA组比较,HBRA组人群周围血血浆中DNA氧化损伤指标8-OHdG水平较低,白细胞中hOGG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较高,以上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长期连续照射可能会提高机体DNA氧化损伤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本底辐射 适应性反应 dna氧化损伤 8-羟基脱氧鸟苷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
原文传递
DNA氧化损伤及其修复基因OGG1和MTH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许希雪 袁建辉 +1 位作者 柯跃斌 唐焕文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93-198,共6页
过量的自由基特别是活性氧自由基(ROS),可以攻击包括DNA、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分子,产生多种不同氧化产物,对机体造成各种不良后果。DNA对活性氧特别敏感,ROS能引起DNA的多种类型损伤,可形成种类繁多的具有致DNA突变作用的碱基氧化产物,其... 过量的自由基特别是活性氧自由基(ROS),可以攻击包括DNA、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分子,产生多种不同氧化产物,对机体造成各种不良后果。DNA对活性氧特别敏感,ROS能引起DNA的多种类型损伤,可形成种类繁多的具有致DNA突变作用的碱基氧化产物,其中鸟嘌呤8位碳原子的氧化最常见,其氧化产物8-羟基鸟嘌呤被视为DNA氧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机体具有多种途径修复DNA氧化损伤,对于这种DNA损伤修复的主要代表酶有MutT同源酶即8-羟基鸟嘌呤核苷酸(MTH1)和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OGG1),MTH1能够分解核苷酸池中的8-羟基鸟嘌呤,可以减少8-oxodGTP结合到DNA上,而OGG1则是能切除DNA中被氧化的碱基。本文将阐述氧化损伤的种类、危害及其修复的途径,着重于氧化损伤修复中的主要修复基因OGG1和MTH1的结构功能、表达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损伤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 8-羟基鸟嘌呤核苷酸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OGG1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遵真 衡正昌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7-379,382,共4页
细胞正常有氧代谢和外源性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均可使机体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大量研究证实:自由基可攻击DNA形成多种类型的氧化损伤。在众多的DNA氧化损伤中,8-羟基鸟嘌呤(8-oxoguanine,8-oxoG)形成频率最高、致突变性最强,可导致G:C→... 细胞正常有氧代谢和外源性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均可使机体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大量研究证实:自由基可攻击DNA形成多种类型的氧化损伤。在众多的DNA氧化损伤中,8-羟基鸟嘌呤(8-oxoguanine,8-oxoG)形成频率最高、致突变性最强,可导致G:C→T:A颠换,该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体细胞的老化及某些退行性疾病均有密切关系。体内特异识别8-oxoG并将其切除修复的酶被称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8-oxoguanine,DNA glycosydase),简称OGG1,在人叫做hOGG1。本文将对OGG1的结构与功能、表达与调节、氧化损伤与肿瘤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G1 8-羟基鸟嘌呤 dna氧化损伤 dna糖苷酶
下载PDF
豫北地区人群hOGG1基因型与食管癌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红军 吴静 +2 位作者 靳钰 张立国 高国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高发区豫北地区人群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性及其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以便有效地开展该地区食管癌的检测和预防工作。方法运用PCR-限制片段多态(RFLP)技术,分析了228例正常对照和235例食管... 目的研究食管癌高发区豫北地区人群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性及其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以便有效地开展该地区食管癌的检测和预防工作。方法运用PCR-限制片段多态(RFLP)技术,分析了228例正常对照和235例食管癌患者hOGG1基因第326位点Ser/Cys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和对照组人群中的Cy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占42.7%和38.6%,无显著性差异,而食管癌组的Cys/Cys基因型频率为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3%(2χ=11.67,P=0.003);与携带Ser/Ser或Ser/Cys基因型者比较,携带Cys/Cys基因型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OR为2.13(95%CI 1.29~3.51)。结论食管癌的发生与hOGG1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检测hOGG1基因型有助于食管癌的预警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 食管肿瘤 单核苷酸多态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DNA氧化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吉海 欧阳晓俊 +1 位作者 娄青林 卞茸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941-943,94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与机体DNA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门诊85例糖化血红蛋白<9%的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组,按照踝肱比(ABI)水平将上述病人分为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n=35)及无并发症组(n=50);同时取60例正常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与机体DNA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门诊85例糖化血红蛋白<9%的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组,按照踝肱比(ABI)水平将上述病人分为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n=35)及无并发症组(n=50);同时取60例正常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ELISA方法测定血液单核细胞DNA氧化损伤指标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并在3组间进行比较,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无并发症组间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血液8-OHd G水平为(4.03±1.89)ng/ml,无并发症组血液8-OHd G水平为(2.74±1.64)ng/ml,均较正常对照组[(0.53±0.53)ng/ml]升高(P<0.05),且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较无并发症组亦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OHd G以及LDL-C是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病人体内DNA氧化损伤较正常人及无并发症糖尿病病人严重,提示DNA氧化损伤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发挥了一定程度的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8羟基脱氧鸟嘌呤 dna氧化损伤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宿主细胞脱氧核糖核酸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君德 刘彦明 +5 位作者 刘汉欣 高月亭 陈涛 张丽梅 余琳 肖洪广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89-291,F000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DNA损伤标志物8-氧鸟嘌呤脱氧核苷(8-oxo-dG)在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机制。方法:MDCK细胞培养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继续培养0h、1h... 目的:通过检测DNA损伤标志物8-氧鸟嘌呤脱氧核苷(8-oxo-dG)在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机制。方法:MDCK细胞培养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继续培养0h、1h、3h、6h、12h、24h、48h,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时间点DNA损伤标志物8-oxo-dG的表达。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各时间点实验组MDCK细胞8-oxo-dG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各组间两两比较发现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能造成宿主细胞DNA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氧化损伤 8-羟基脱氧鸟嘌呤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TGF-1及8-OHdG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正勇 许洪涛 朱微 《安徽医学》 2016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中转化生长因子-1(TGF-1)及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的影响。方法收集48例有明显蛋白尿的2型DN患者,给予氯沙坦50 mg/d治疗8周,之后改为100 mg/d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TGF-1、8-OHd...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中转化生长因子-1(TGF-1)及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的影响。方法收集48例有明显蛋白尿的2型DN患者,给予氯沙坦50 mg/d治疗8周,之后改为100 mg/d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TGF-1、8-OHdG水平变化。采用Spearman分析患者尿TGF-1、8-OHdG浓度变化与24 h尿蛋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前、50 mg/d治疗后、100 mg/d治疗后,新鲜尿TGF-1、24 h尿8-OHdG的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TGF-1浓度变化与尿蛋白变化具有相关性(P<0.01)。所有患者对氯沙坦100 mg/d耐受性良好。结论氯沙坦能显著降低2型DN患者尿TGF1、8-OHdG水平,100 mg/d比50 mg/d作用更强,而且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肾病 氯沙坦 转化生长因子-1 8-羟基脱氧鸟嘌呤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OGG1融合蛋白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7
作者 武彦宁 绳波 +2 位作者 刘宁 计云霞 陈德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表达及纯化8羟基脱氧鸟苷DNA糖苷酶-1(OGG1)融合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OGG1融合蛋白,应用Ni—NTA亲和树脂进行纯化。纯化后的OGG1融合蛋白多次免疫大耳白兔.应用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抗体活性... 目的表达及纯化8羟基脱氧鸟苷DNA糖苷酶-1(OGG1)融合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OGG1融合蛋白,应用Ni—NTA亲和树脂进行纯化。纯化后的OGG1融合蛋白多次免疫大耳白兔.应用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抗体活性,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通过大肠杆菌转染和表达。成功获得了纯化的OGG1融合蛋白。3次加强免疫后,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效价达到1:100000;Western blotting显示,OGG1多克隆抗体能够与OGG1融合蛋白特异结合。结论成功制备了高效价的OGG1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脱氧鸟苷dna糖苷酶-1 融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孕产妇尿中1-羟基芘水平与孕产妇及新生儿hOGG1和XRCC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18
作者 阿依谢姆古丽·阿力马斯 尔西丁·买买提 +1 位作者 鲁英 赵婷婷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孕产妇多环芳烃(polye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暴露与孕产妇及新生儿hOGG1和XRCC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乌鲁木齐市某家医院115位孕产妇尿液、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孕产妇多环芳烃(polye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暴露与孕产妇及新生儿hOGG1和XRCC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乌鲁木齐市某家医院115位孕产妇尿液、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孕产妇与新生儿的hOGG1和XRCC1的基因位点多态性,采用酶水解-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孕产妇尿中PAHs内暴露标志物1-羟基芘(1-OH-P)。结果孕产妇尿中1-OH-P浓度为0.340(0.208~0.555)μg/mmol Cr。孕产妇hOGG1326Ser/Cys基因型不同,体内1-OH-P的浓度也不同(P<0.05)。携带不同的XRCC1399Arg/Gln基因型新生儿,其母亲体内1-OH-P的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携带不同XRCC1399Arg/Gln基因型的孕产妇,其体内的1-OH-P的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不同的hOGG1326Ser/Cys基因型的新生儿,其母亲的体内1-OH-P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国内相关研究相比,乌鲁木齐市孕产妇体内的PAHs处于高暴露水平。携带h OGG1326Ser/Cys基因的孕产妇机体在PAHs高暴露环境中DNA损伤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 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 人类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
下载PDF
针对人DNA修复酶hOGG1基因TALEN质粒的构建
19
作者 林子英 任妮娜 +4 位作者 许文亚 李春艳 陆勇林 胡情保 刘刚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构建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 OGG1)左右臂载体敲除质粒对。方法针对OGG1基因,设计左臂识别序列3个,右臂识别序列2个,应用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技术(TALEN)一步法进行构建。结果成功将左右臂识别序列接入相应的表达载体中,... 目的构建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 OGG1)左右臂载体敲除质粒对。方法针对OGG1基因,设计左臂识别序列3个,右臂识别序列2个,应用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技术(TALEN)一步法进行构建。结果成功将左右臂识别序列接入相应的表达载体中,构建出5个TALEN质粒,形成3X2组合模式。结论成功构建了敲除h OGG1基因的TALEN质粒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 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 基因修饰
下载PDF
氡吸入染毒对大鼠肺组织的DNA氧化损伤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聂继华 武彦文 +3 位作者 陈志海 吴昭昭 杜厚兵 童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研究吸入放射性气体氡及其子体对大鼠肺组织的DNA损伤效应。采用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动物整体暴露于多功能生态氡室,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达到64、121和236工作水平月(Working level month,WLM)。激光共... 研究吸入放射性气体氡及其子体对大鼠肺组织的DNA损伤效应。采用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动物整体暴露于多功能生态氡室,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达到64、121和236工作水平月(Working level month,WLM)。激光共聚焦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水平,ELISA法检测肺组织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型(8-oxoguanine DNA-glycosylase type 1,OGG1)mRNA和8-羟基脱氧三磷酸鸟嘌呤核苷酶(Nucleoside diphosphate linked moiety X-type motif 1,MTH1)mRNA相对表达水平。氡吸入染毒后肺组织8-OHdG含量显著升高,BALF细胞ROS增加,OGG1和MTH1表达呈下降趋势。氡及其子体吸入可导致肺组织细胞的DNA氧化损伤,主要表现为8-OHdG含量的增加和修复酶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及其子体 活性氧 8-羟基脱氧鸟苷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型 8-羟基脱氧三磷酸鸟嘌呤 核苷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