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叶志纯 祝兴元 +4 位作者 赵蕊 贺新玉 张惠佳 李梨平 祝益民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对1例9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患儿进行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探索9号环状染色体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TelVision 9p探针和TelVision 9q探针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识别和定位1例9号环状染色体患儿。结果患儿... 目的对1例9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患儿进行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探索9号环状染色体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TelVision 9p探针和TelVision 9q探针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识别和定位1例9号环状染色体患儿。结果患儿核型为45,X,-9/46,XX,r(9)(p24q34)/46,XX,r(9;9)(p24q34;p24q34)(4/92/4)。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显示9号环状染色体上没有杂交信号,提示9号环状染色体短臂末端缺失片段至少有115kb,长臂末端缺失片段至少有95kb。与其它报道的环状9号染色体综合征、9号染色体短臂和长臂部分单体综合征相比,本例患者兼有环状9号染色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9号染色体短臂和长臂部分单体综合征的一些特征。结论由于缺失的断裂点之间亚显微结构的不同、环的不稳定性、基因与表型相互作用以及胎儿环境条件的不同等原因,具有相同断裂点的9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患者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型,单倍基因剂量不足对临床表型发挥了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临床表型
原文传递
Kleefstra综合征1型并9号环状染色体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楠 李东晓 +2 位作者 李靖婕 尚清 马彩云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837-840,共4页
目的分析1例Kleefstra综合征1型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核型及全基因组CNV分析。结果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5,XX,-9[4]/46, XX,r(9)(p24q34)[56]。全基因组CNV检测示患者携带9号染色体q34.... 目的分析1例Kleefstra综合征1型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核型及全基因组CNV分析。结果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5,XX,-9[4]/46, XX,r(9)(p24q34)[56]。全基因组CNV检测示患者携带9号染色体q34.3位置约670 kb的杂合缺失变异,该缺失位置位于q末端且完整包含EHMT1基因,与染色体疾病Kleefstra综合征1型/9q端粒缺失综合征高度相关。另外该患儿还携带9号染色体p末端杂合缺失,可能与染色体畸变(9号染色体长短臂结合成环状)相关。结论确诊1例Kleefstra综合征1型并9号环状染色体患儿,国内尚未见报道,为准确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eefstra综合征1型 9q34.3微缺失 EHMT1基因 9号环状染色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