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羟基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影响及相互作用研究
1
作者 张静 王鸿辉 +2 位作者 金亮 廖颖敏 李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8-405,共8页
α-葡萄糖苷酶(GAA)作为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是维持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功能性蛋白质。长期以来,为实现高血糖人群的降糖,研究人员多关注于探寻具有GAA活性抑制作用的食品、药品,但鲜有研究关注于人体非主动摄取的外源物质对GAA正常生... α-葡萄糖苷酶(GAA)作为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是维持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功能性蛋白质。长期以来,为实现高血糖人群的降糖,研究人员多关注于探寻具有GAA活性抑制作用的食品、药品,但鲜有研究关注于人体非主动摄取的外源物质对GAA正常生理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该研究选取典型多环芳烃类物质—菲的羟基代谢产物9-羟基菲(9-OHPhe),探究其对GAA活性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为获得9-OHPhe与GAA的结合作用信息,PARAFAC法被应用于光谱重叠的9-OHPhe和GAA的三维荧光光谱(EEM)数据的解析,同时分子对接法被运用于分析分子层面两者结合的微观信息。9-OHPhe对GA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相应的IC50值为(7.59±1.91)μmol L^(-1);PARAFAC可有效应用于荧光光谱重叠的GAA和9-OHPhe反应体系的荧光数据解析;9-OHPhe可引起GAA内源荧光的静态猝灭,两者能形成1∶1复合物,在298 K下其结合常数为(8.91±0.68)×10^(3) L·mol^(-1);9-OHPhe与GAA的GLN281、LEU305、ASN319、LEU321、TYR322、LEU323和TYR352之间产生了疏水作用力,与GLN309和ASN319分别形成了键长为2.71和3.05Å的氢键;低浓度的9-OHPhe可使GAA的二级结构变得稳定,但过高浓度的9-OHPhe则会破坏GAA的结构稳定性。9-OHPhe对GAA活性有明显抑制效应,提示相关外源污染物进入健康人体后经这一途径所可能引起的血糖平衡紊乱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9-羟基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法 结合作用 活性抑制
下载PDF
气相中2-甲氧基乙酸参与9-芴甲氧羰基脱除反应的质谱研究
2
作者 高校飞 姚泽华 +1 位作者 董茂友 陈祥钊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气相条件下,乙酸(HAc)、3-甲氧基丙酸(MPA)和2-甲氧基乙酸(MAA)在氨基酸保护基9-芴甲氧羰基(Fmoc)脱除过程中的作用。采用自制的纳喷装置将反应溶液依次雾化进入质谱仪,在线监测3种羧酸分别与不同氨基酸底物反应的关键离... 本研究主要探讨气相条件下,乙酸(HAc)、3-甲氧基丙酸(MPA)和2-甲氧基乙酸(MAA)在氨基酸保护基9-芴甲氧羰基(Fmoc)脱除过程中的作用。采用自制的纳喷装置将反应溶液依次雾化进入质谱仪,在线监测3种羧酸分别与不同氨基酸底物反应的关键离子,探讨羧酸与底物结构对复合物形成及质谱解离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氨基酸结合不同羧酸的复合物,只有相对含量较高的MAA复合物发生了解离。这可能是因为MAA 2号位的甲氧基促进了MAA与Fmoc基团9号碳上H的复合,降低了该H解离过渡态能垒,从而有利于MAA与Fmoc保护的氨基酸(X_(f),X_(f)=G_(f),A_(f),V_(f),L_(f),M_(f),F_(f),P_(f))形成的复合物[X_(f)+MAA-H]-阴离子中Fmoc的解离。对于MAA的不同氨基酸复合物而言,N上没有H的P_(f)复合物阴离子[P_(f)+MAA-H]-解离的碎片是以Fmoc脱除产物为主,其他氨基酸的MAA复合物则以丢失中性MAA碎片为主。可见,羧酸结构和氨基酸底物结构对复合物分子的形成和复合物分子中Fmoc的解离有着重要影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气相中Fmoc解离的分子离子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甲氧羰基(Fmoc) 脱保护 分子离子反应 质谱
下载PDF
洗油含芴馏分段反应-分离制9-芴酮工艺研究
3
作者 柴志方 桂欢欢 +2 位作者 梁嘉欣 徐婕 韩信有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8-11,共4页
为了提高洗油中芴的利用率,分别以模拟和真实含芴馏分段为原料,采用反应-分离的新工艺进行了直接氧化制9-芴酮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原料与溶剂质量比1∶7,进气速率250 mL/min,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40℃),15 min内即... 为了提高洗油中芴的利用率,分别以模拟和真实含芴馏分段为原料,采用反应-分离的新工艺进行了直接氧化制9-芴酮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原料与溶剂质量比1∶7,进气速率250 mL/min,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40℃),15 min内即可实现模拟原料中芴的完全转化;而对于真实原料,在相同工况下,反应速率明显变慢,通过增加催化剂用量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反应后9-芴酮混合物通过精馏即可得到纯度>95%的9-芴酮粗品,再结合重结晶工艺可得到纯度>99%的9-芴酮产品。与传统分离-反应工艺相比,本工艺9-芴酮产品总收率可提高近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油 馏分段 9- 反应-分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9、白细胞介素-13及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与老年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金慧 张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3(IL-13)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与老年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为老年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苏州市吴江区第...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3(IL-13)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与老年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为老年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认知障碍组,并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影像检测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组(50例)和阿尔茨海默病(AD)组(30例),另收集同期于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80例老年人群的体检资料,将其作为认知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IL-9、IL-13及8-OHdG水平检测。对认知障碍组、认知正常组、MCI组及AD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血清IL-9、IL-13、8-OHdG水平与老年认知障碍进展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IL-9、IL-13、8-OHdG水平均高于认知正常组;AD组患者血清IL-9、IL-13、8-OHdG水平均高于MCI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9、IL-13、8-OHdG水平升高均为老年认知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60、1.005、1.235,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9、IL-13、8-OHdG水平均与老年认知障碍进展程度呈正相关(r=0.350、0.279、0.289,均P<0.05)。结论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血清IL-9、IL-13、8-OHdG水平均高于老年认知正常人群,且其水平均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均呈正相关。血清IL-9、IL-13、8-OHdG水平升高均为老年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通过监测血清IL-9、IL-13、8-OHdG水平变化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老年认知障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9 白细胞介素-13 8-羟基脱氧鸟苷 老年认知障碍 Pearson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蒽渣与二氧化碳协同转化合成9-芴甲酸联产菲研究
5
作者 高卿 王睿楠 +2 位作者 叶翠平 穆建丽 梁美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6-1022,共7页
【目的】煤基有机固废——蒽渣富含菲和芴等高附加值成分,为了解决菲和芴采用常规分离方法难以有效分离及温室气体CO_(2)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以碳酸铯为催化剂,将蒽渣中的芴与CO_(2)反应生成9... 【目的】煤基有机固废——蒽渣富含菲和芴等高附加值成分,为了解决菲和芴采用常规分离方法难以有效分离及温室气体CO_(2)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以碳酸铯为催化剂,将蒽渣中的芴与CO_(2)反应生成9-芴甲酸,根据9-芴甲酸与菲溶解性的差异,得到高附加值9-芴甲酸的同时可联产菲。实验考察了碳酸铯用量和粒径等对9-芴甲酸收率的影响及其循环稳定性,并用于芴菲模型混合物及实际蒽渣的反应-分离。【结果】结果表明,9-芴甲酸收率随碳酸铯用量增加而增大,碳酸铯与芴摩尔比从2∶1增加到6∶1,9-芴甲酸收率从80.63%提高到95.76%.随着粒径减小,碳酸铯含水量增加,催化活性下降。碳酸铯经250℃N_(2)气氛焙烧再生后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经3次循环再生后,9-芴甲酸的收率仍保持在80%以上。蒽渣中其他组分菲、蒽和咔唑不参与芴与CO_(2)的反应,可在反应过程中实现分离。芴菲模型混合物经过二次反应-分离,得到的9-芴甲酸纯度为99.06%,收率为90.63%.菲的纯度为99.14%,收率为95.00%.以蒽渣为原料,由于其他组分的影响,9-芴甲酸纯度和收率下降,分别为93.33%和83.80%;菲的纯度和收率降为91.03%和9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有机固废 二氧化碳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 碳酸铯 9-甲酸
下载PDF
有机锡9-芴酮-4-甲酸酯的合成、结构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复兴 邓欣 +6 位作者 杨哲豪 张鑫 符康霞 盛良兵 朱小明 蒋伍玖 庾江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7-1294,共8页
合成了3个有机锡9-芴酮-4-甲酸酯:三苯基锡9-芴酮-4-甲酸酯[(C_(6)H_(5))_(3)Sn(C_(14)H_(7)O_(3))](1)、三环己基锡9-芴酮-4-甲酸酯[(C_(6)H_(11))_(3)Sn(C_(14)H_(7)O_(3))](2)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9-芴酮-4-甲酸酯[(C_(6)H_(5)C... 合成了3个有机锡9-芴酮-4-甲酸酯:三苯基锡9-芴酮-4-甲酸酯[(C_(6)H_(5))_(3)Sn(C_(14)H_(7)O_(3))](1)、三环己基锡9-芴酮-4-甲酸酯[(C_(6)H_(11))_(3)Sn(C_(14)H_(7)O_(3))](2)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9-芴酮-4-甲酸酯[(C_(6)H_(5)C(CH_(3))_(2)CH_(2))_(3)Sn(C_(14)H_(7)O_(3))](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13)C和^(119)Sn)、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对其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和体外抗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为一维链状结构,中心锡原子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化合物2和3均为单核分子,锡原子均为四配位的畸变四面体构型。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HeLa)、人肝癌细胞(HUH-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肺腺癌细胞(H1975)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都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锡9--4-甲酸 三环己基锡9--4-甲酸 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9--4-甲酸 晶体结构 体外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芴羟甲基化一步法合成9-芴甲醇用于蒽渣中菲的提取分离 被引量:2
7
作者 乔娅斐 刘俊丽 +2 位作者 叶翠平 郭美鑫 李文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46,共6页
针对芴和菲性质相似用常规分离法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将芴转化为9-芴甲醇,考察了影响芴一步法合成9-芴甲醇的因素,并将其用于蒽渣中菲的提取分离。结果表明:以DMSO+10%乙醇为溶剂,n(芴)∶n(甲醛)∶n... 针对芴和菲性质相似用常规分离法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将芴转化为9-芴甲醇,考察了影响芴一步法合成9-芴甲醇的因素,并将其用于蒽渣中菲的提取分离。结果表明:以DMSO+10%乙醇为溶剂,n(芴)∶n(甲醛)∶n(碳酸钾)=1∶1∶0.2,13℃下反应15 min, 9-芴甲醇的收率约为25%,选择性>84%.乙醇能够抑制9-芴负离子的生成,无机盐影响了传质过程,使脱水反应速率降低。以芴和菲的混合物(质量比1∶4)为原料,经5次反应-分离后菲的收率和纯度分别为97.6%和93.2%;9-芴甲醇总收率为66.5%,平均纯度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 9-甲醇 碳酸盐 乙醇 无机盐
下载PDF
9-羟基雄烯二酮药物菌渣好氧堆肥无害化及安全利用
8
作者 胡梦娜 惠雪松 +2 位作者 王港 刘惠玲 戴晓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96-2107,共12页
为降低甾体药物菌渣的环境污染风险、减少资源浪费,实现9-羟基雄烯二酮(9α-OH-AD)药物菌渣无害化与资源化,本研究确立了9α-OH-AD菌渣好氧堆肥处理体系,讨论初始碳氮比分别为15(低)、20(中)、25(高)的堆体在堆肥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通... 为降低甾体药物菌渣的环境污染风险、减少资源浪费,实现9-羟基雄烯二酮(9α-OH-AD)药物菌渣无害化与资源化,本研究确立了9α-OH-AD菌渣好氧堆肥处理体系,讨论初始碳氮比分别为15(低)、20(中)、25(高)的堆体在堆肥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通过土壤模拟实验评估其作为肥料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好氧堆肥工艺可以实现9α-OH-AD菌渣的有效降解及稳定,所得菌渣肥的理化指标均满足有机肥标准,且部分指标优于商品肥标准。施入1%菌渣肥一段时间后,土壤和蚯蚓中未检出9α-OH-AD残留,蚯蚓雌雄生殖系统无明显变化,同时施肥土壤的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都有所提高。研究表明,9α-OH-AD菌渣可以通过好氧堆肥有效转化为稳定无害的肥料,并实现资源回收与土地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羟基雄烯二酮 甾体药物菌渣 无害化处理 好氧堆肥 土地安全利用
下载PDF
双光气法合成氯甲酸-9-芴甲酯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祖新 顾建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研究了用两步法由芴合成氯甲酸 9 芴甲酯 (Fmoc Cl) ,即第 1步由工业芴用氢化钠还原法制备 9 芴甲醇 ;第 2步由 9 芴甲醇与双光气合成Fmoc Cl。当工业芴 83.0g与氢化钠 6 5 .0 g ,甲酸乙酯 5 0 0mL反应时 ,芴甲醇收率达 87.0 % ;当双... 研究了用两步法由芴合成氯甲酸 9 芴甲酯 (Fmoc Cl) ,即第 1步由工业芴用氢化钠还原法制备 9 芴甲醇 ;第 2步由 9 芴甲醇与双光气合成Fmoc Cl。当工业芴 83.0g与氢化钠 6 5 .0 g ,甲酸乙酯 5 0 0mL反应时 ,芴甲醇收率达 87.0 % ;当双光气与 9 芴甲醇摩尔比为 6∶1,反应时间 8h ,反应温度 5 0~ 6 0℃时 ,Fmoc Cl收率达 9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气法 甲酸-9-甲酯 合成工艺 固相肽
下载PDF
9-芴酮-1-甲酸苯腙的合成及光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彩霞 安全林 +2 位作者 程明星 王莹 徐翠莲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8-560,594,共4页
用9-芴酮-1-甲酸和苯肼类化合物作用一锅法合成了8个新的目标化合物,用IR、1H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表明,新合成化合物因其共轭体系增大,在360.00-425.00 nm的范围内形成了新的吸收峰。对目标化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分... 用9-芴酮-1-甲酸和苯肼类化合物作用一锅法合成了8个新的目标化合物,用IR、1H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表明,新合成化合物因其共轭体系增大,在360.00-425.00 nm的范围内形成了新的吸收峰。对目标化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化合物的荧光强度都比9-芴酮-1-甲酸的强,其中2-羟基-N-(9-亚芴基-1-羧酸)苯胺的荧光强度最大;并对各化合物Storlk位移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9--1-甲酸苯腙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9-苯甲酸甲酯基芴的合成与表征
11
作者 许招会 严楠 +1 位作者 廖维林 王甡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69,共4页
以9-羟甲基芴和苯甲酰氯为原料、以三乙胺为吸收剂合成了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9-苯甲酸甲酯基芴。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吸收剂用量等因素对9-苯甲酸... 以9-羟甲基芴和苯甲酰氯为原料、以三乙胺为吸收剂合成了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9-苯甲酸甲酯基芴。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吸收剂用量等因素对9-苯甲酸甲酯基芴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9-苯甲酸甲酯基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9-羟甲基芴用量0.1mol,n(9-羟甲基芴):n(苯甲酰氯)=1.0:2.0,三乙胺吸收剂用量40mL,反应温度10℃,反应时间5.0h。在此条件下,9-苯甲酸甲酯基芴收率可达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甲酸甲酯基 9-羟甲基 三乙胺 合成 结构表征
下载PDF
取代氨基甲酸-9-芴基甲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褚建波 陈启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取代氨基甲酸-9-芴基甲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芴和甲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催化、还原反应制备得到了9-芴甲醇,9-芴甲醇与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反应,再与系列取代胺反应得到了取代氨基甲酸-9-芴基甲酯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红外、核... 目的研究取代氨基甲酸-9-芴基甲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芴和甲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催化、还原反应制备得到了9-芴甲醇,9-芴甲醇与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反应,再与系列取代胺反应得到了取代氨基甲酸-9-芴基甲酯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红外、核磁进行表征。结果合成得到了氯甲酸-9-芴基甲酯、4-吗啉基甲酸-9-芴基甲酯、间甲苯基氨基甲酸-9-芴基甲酯、对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酸-9-芴基甲酯等系列取代氨基甲酸-9-芴基甲酯类化合物。结论以芴和甲酸乙酯为原料,制备9-芴甲醇后与双(三氯甲基)碳酸酯反应,再与系列取代胺反应可得到系列取代氨基甲酸-9-芴基甲酯类化合物,为9-取代芴类衍生物的合成工艺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衍生物 9-甲醇 合成
下载PDF
2,7-二羟基-9-甲基芴除色工艺研究
13
作者 高丰琴 何汉江 +2 位作者 郭强 王小明 张明雨 《化工科技》 CAS 2013年第3期59-62,共4页
介绍了2种2,7-二羟基-9-甲基芴(MFDO)粗品的除色方法,方法一用乙醇重结晶3次后得到合格品(色度小于50),收率为51.8%;方法二以乙醇为溶剂,在常压下,40~45℃加氢反应20h后,乙醇重结晶一次,得到合格品(色度小于50),收率为80.5%,考察了不... 介绍了2种2,7-二羟基-9-甲基芴(MFDO)粗品的除色方法,方法一用乙醇重结晶3次后得到合格品(色度小于50),收率为51.8%;方法二以乙醇为溶剂,在常压下,40~45℃加氢反应20h后,乙醇重结晶一次,得到合格品(色度小于50),收率为80.5%,考察了不同的加氢时间、温度及环境对除色结果的影响。对比2种纯化方法的效果及收率来看,方法二优于方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7-羟基-9-甲基 色度 加氢 重结晶
下载PDF
氯甲酸-9-芴甲酯柱前衍生脂肪胺类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琳 平贵臣 +3 位作者 于晓明 张丽华 张维冰 张玉奎 《现代仪器》 CAS 2004年第2期14-16,18,共4页
采用荧光检测的方法对氯甲酸-9-芴甲酯柱前衍生的18种脂肪胺类化合物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衍生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65nm和310nm。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向衍生体系中加入氨水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过量衍生试剂对分离的干... 采用荧光检测的方法对氯甲酸-9-芴甲酯柱前衍生的18种脂肪胺类化合物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衍生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65nm和310nm。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向衍生体系中加入氨水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过量衍生试剂对分离的干扰。以乙胺为基准物质考察该方法的重复性。6次衍生产物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7%和2.9%。此外,18种脂肪胺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9.3~56.4 nmol/L。对海水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样品中盐的干扰,适合实际样品中脂肪胺类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9-甲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脂肪胺 荧光衍生 环境检测 环境化学
下载PDF
9,9-二(4-羟基苯基)芴的合成方法研究
15
作者 高雅男 《集成电路应用》 2021年第8期170-171,共2页
阐述工艺使用有机酸、无机酸催化合成9,9-二(4-羟基苯基)芴,催化剂无法回收且污染环境,用强酸性阳离子替代传统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并将产率提高到90%以上,实现催化剂完全回收,且简化后处理过程。
关键词 合成 阳离子树脂 9 9-二(4-羟基苯基)
下载PDF
9-芴甲酸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飞 代飞 +1 位作者 黄鹏 李忠铭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78-80,共3页
本文阐述了9-芴甲酸的性质、用途和主要合成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工业化可行性,概述了原料芴的9位性质,讨论了9-芴甲酸合成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 9 - 甲酸 合成方法 工业化
下载PDF
9-芴甲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飞 黄鹏 李忠铭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53-359,共7页
以二苯乙醇酸为原料合成9-芴甲酸,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溶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吸收、HPLC和核磁共振表征。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2.5 h,原料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3,... 以二苯乙醇酸为原料合成9-芴甲酸,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溶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吸收、HPLC和核磁共振表征。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2.5 h,原料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3,原料和催化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反应温度控制在回流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甲酸 二苯乙醇酸 合成条件
下载PDF
9-芴甲基氯甲酸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脑内海马组织中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春梅 雷丹青 +3 位作者 董乐 廖宇晗 黄琪 吴原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建立并改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脑内海马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研究戊四唑(PTZ)致病大鼠脑内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变化。方法:通过PTZ皮下注射SD大鼠进行癫痫动物造模,将大... 目的:建立并改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脑内海马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研究戊四唑(PTZ)致病大鼠脑内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变化。方法:通过PTZ皮下注射SD大鼠进行癫痫动物造模,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癫痫组(皮下注射PTZ),样品经甲醇及乙腈处理后,采用RedClassical AQ-C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以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为柱前衍生剂,流动相A:50 mmol/L乙酸钠溶液(PH4.8)410 mL+去离子水85 mL+四氢呋喃5 mL;流动相B:乙腈500 mL。流速:1.0mL/min,在柱温30~32℃下采用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洗脱,检测波长265nm。结果:GLu和GABA在30min内分离完全,在质量浓度为20~2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两种氨基酸加标回收率均大于100%,加标回收率的RSD均小于2%。结论:改良后的FMOC-CL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稳定、简单、反应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及重复性好,能有效分离并检测大鼠脑内海马组织中的GLu与GA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 9-甲基氯甲酸酯(FMOC-CL) 谷氨酸(GLu) γ-氨基丁酸(GABA) 海马
下载PDF
9-顺-维甲酸对肺癌细胞周期及周期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任桂杰 刘志方 +3 位作者 胡国强 胡晓燕 田克立 于雪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 9 顺 维甲酸对肺癌细胞周期及周期因子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 9 顺 维甲酸处理细胞 2 4h后 ,在观察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基础上 ,用RT PCR方法分析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变化。结果... 目的 探讨 9 顺 维甲酸对肺癌细胞周期及周期因子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 9 顺 维甲酸处理细胞 2 4h后 ,在观察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基础上 ,用RT PCR方法分析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变化。结果  9 顺 维甲酸作用于肺癌细胞 2 4h以后 ,细胞增殖减慢 ,G0 G1期细胞明显增多 ,S期细胞减少 ;PG ,SPC A1和L78细胞的cyclinD1表达下降显著 ;PG ,A549和L78细胞的cdk4表达下降显著。结论  9 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甲酸 肺癌 细胞周期 cvclinDl CDK4 药物治疗
下载PDF
9-二硫代芳甲酸酯基芴的合成
20
作者 刘勇 孙军 金玉子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07,110,共4页
以9-溴芴和卤代芳烃为原料,首次经由格氏反应合成了5种有望做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的双硫酯类化合物,并用1HNMR、13C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所得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9-二硫代芳甲酸酯基 格氏反应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 合成与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