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VBEM and FVM Computational Model Comparison for Solving Ideal Fluid Flow in a 90-Degree Bend
1
作者 Colin Bloor Theodore V. Hromadka II +1 位作者 Bryce Wilkins Howard McInvale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16年第4期430-437,共9页
While finite volume methodologies (FVM) have predominated in fluid flow computations, many flow problems, including groundwater model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use of boundary methods, such as the Complex Variable Boun... While finite volume methodologies (FVM) have predominated in fluid flow computations, many flow problems, including groundwater model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use of boundary methods, such as the Complex Variab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CVBEM). However, to date, there has been no reporting of a comparison of computational results between the FVM and the CVBEM in the assessment of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work, the CVBEM is used to develop a flow field vector outcome of ideal fluid flow in a 90-degree bend which is then compared to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from a finite volume model of the same situation. The focus of the modelling comparison in the current work is flow field trajectory vectors of the fluid flow, with respect to vector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Such a comparison is necessary to validate the development of flow field vectors from the CVBEM and is of interest to many engineering flow problems, specifically groundwater modelling. Comparison of the CVBEM and FVM flow field trajectory vectors for the target problem of ideal flow in a 90-degree bend show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considered method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Variab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inite Volume Method Ideal Fluid Flow 90-Degree Be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下载PD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of Two-Phase Flow Passing Through 90° Pipe Bend Under Slug Pattern Condi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Zhi-wei HE Yan-ping +4 位作者 LI Ming-zhi QIU Ming HUANG Chao LIU Ya-dong WANG Zi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914-923,共10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lug flow across a 90°pipe bend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response induced by internal slug flow.The two-phase flow patt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lug flow across a 90°pipe bend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response induced by internal slug flow.The two-phase flow patterns and turbulence were modelled by using the volume of fluid(VOF)model and the Realizable k−εturbulence model respectively.Firstly,validation of the CFD model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desirable results were obtained.The different flow patterns and the time-average mean void fraction was coincident with the reported experimental data.Simulations of different cases of slug flow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how the effects of superficial gas and liquid velocity on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lug flow.Then,a one-way couple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slug flow interaction with a 90°pipe bend under various superficial liquid and gas velocities.It wa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total deformation and equivalent stres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whil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uperficial liquid velocity.In addition,the total deformation and equivalent stress has obvious periodic fluctuation.Furthermore,the distribution position of maximum deformation and stress was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 of slug flow.With the increasing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the maximum total deformation was mainly located at the 90°pipe bend.But as the superficial liquid velocity increases,the maximum total deformation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horizontal pipe section.Consequently,the slug flow with higher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will induce more serious cyclical impact on the 90°pipe b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hase flow 90°pipe bend slug flow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dyna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工业弯管泄爆口位置对爆炸湍流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毕海普 田雷 +1 位作者 茅威 张清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5-1831,共7页
为研究弯管泄爆对气体爆炸的影响,基于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FLACs软件)分析管道泄爆状态下湍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封闭管道弯管内4.8 m处监测点湍流动能峰值为5 745.42 m^(2)/s^(2),开口泄爆后该点湍流动能增幅为8.4%;... 为研究弯管泄爆对气体爆炸的影响,基于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FLACs软件)分析管道泄爆状态下湍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封闭管道弯管内4.8 m处监测点湍流动能峰值为5 745.42 m^(2)/s^(2),开口泄爆后该点湍流动能增幅为8.4%;当改变泄爆口位置时,弯道处监测点测得最大湍流动能相较于封闭管道该处最大湍流动能增幅为20.84%,弯管处湍流动能比直管最大增加了314%,影响因素主要为管道结构和泄爆口产生的排放和诱导作用;不同工况下内径0.125 m管道上泄爆口处最大湍流动能随着泄爆口位置和点火点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二者的关系可拟合为一维高斯函数(Gauss Amp),拟合结果显示湍流动能最大为13 352.55m^(2)/s^(2),此时泄爆口的孔口效应和流量限制都增大了湍流强度,导致更快的爆炸气流流出速度及更高的气体燃烧率,冲出气流携带的能量较大,对周围设施的危害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气体爆炸 湍流动能 泄爆 数值模拟 90°弯管
下载PDF
90°弯管内流体流动特点数值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饶永超 常凯 +3 位作者 王树立 李建敏 杨敏官 杭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65-69,共5页
采用标准k-ε模型对90°弯管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中弯管曲率半径与管径之比β=R/d分别为2.0、2.5、3.0和3.5,表观液速为0.5m/s。通过建模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弯管内流场分布、压力分布以及速度矢量和流动轨迹等规律... 采用标准k-ε模型对90°弯管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中弯管曲率半径与管径之比β=R/d分别为2.0、2.5、3.0和3.5,表观液速为0.5m/s。通过建模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弯管内流场分布、压力分布以及速度矢量和流动轨迹等规律,并重点分析了不同β情况下的弯管中流场流动特点。结果表明:流体速度在弯管内不同截面内是逐渐变化的。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在流动后段出现二次流,加强了流体的扰动。同时,流体进入弯道后管道内部不同半径处压力不同,弯管内壁面附近处压力较小,弯管外壁面处压力较大。不同曲率半径与直径之比对管内流速分布有较大影响。β由小增大时,内侧流速逐渐变小,实际的管道设计与施工中尽量使用β较大的弯头附件以降低对管道内壁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弯管 k-ε模型 流动特点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口径90°弯管内三维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夏鹏飞 马强 +3 位作者 马琳 乔丹 姚锦华 武易 《水道港口》 2020年第5期550-557,共8页
采用fluent软件,选择标准k-ε紊流模型对大口径90°竖直弯管内的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在上游水箱断面自编程序使用了水位边界条件,对4种恒压水头下的上游竖管、弯管、下游水平管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计算,得到各水头下弯管内... 采用fluent软件,选择标准k-ε紊流模型对大口径90°竖直弯管内的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在上游水箱断面自编程序使用了水位边界条件,对4种恒压水头下的上游竖管、弯管、下游水平管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计算,得到各水头下弯管内二次流动现象(迪恩涡)。对比相同水头下网格疏密性对二次流计算的差异,分析了弯管管道内的压力场、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和各水头下弯管不同角度内外壁面的空化数。结果表明:疏密网格均能模拟出迪恩涡,但计算精度偏差值较大;各工况下空化数最低值均在10°截面上的内壁面出现,但均大于工程要求的0.3;各工况下,弯管内压强和速度变化规律相似,弯管段内壁压强均低于外壁压强,该压差维持着弯管内的二次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弯管 数值模拟 水气二相流 二次流动
下载PDF
1000 MW机组烟风道90°收缩弯头阻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祁轩 胡小彪 张志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129,共5页
火电厂烟风道系统中广泛应用的90°收缩弯头对流场影响较大。对此,本文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luent,以90°收缩弯头基础方案为参照,分别对外侧形状为大切角、圆形、外大弧3种弯头的内部流场及其阻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添加导... 火电厂烟风道系统中广泛应用的90°收缩弯头对流场影响较大。对此,本文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luent,以90°收缩弯头基础方案为参照,分别对外侧形状为大切角、圆形、外大弧3种弯头的内部流场及其阻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添加导流板优化90°收缩弯头结构。结果表明,弯头外侧形状为大圆弧时可减小系统阻力,合理设置导流板能有效改善弯头局部阻力。该研究结果可对烟风道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风道 90°收缩弯头 局部阻力 导流板 阻力特性 流场 优化设计
下载PDF
90°圆截面除尘管道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建平 戴咏夏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8-11,共4页
针对除尘设备中的90°圆截面弯曲管道,从不可压缩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建立了除尘管道内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模型.采用Realizable k-ε双方程湍流模式,应用控制容积法和结构化网格进行离散,并在近壁区采用标准的壁面... 针对除尘设备中的90°圆截面弯曲管道,从不可压缩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建立了除尘管道内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模型.采用Realizable k-ε双方程湍流模式,应用控制容积法和结构化网格进行离散,并在近壁区采用标准的壁面函数法修正,完成了管道内湍流流场评价指标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尘管道 流场特性 90°弯管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工业弯管泄爆口位置对火焰传播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田雷 毕海普 +1 位作者 张清清 茅威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6期17-21,共5页
为研究弯管泄爆对管内气体爆炸的影响,基于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管道泄爆后爆炸火焰及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封闭管道弯管处监测点P4火焰温度峰值为1780.29 K,泄爆后该点火焰温度峰值增幅为7.58%,泄爆后弯管区域火焰... 为研究弯管泄爆对管内气体爆炸的影响,基于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管道泄爆后爆炸火焰及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封闭管道弯管处监测点P4火焰温度峰值为1780.29 K,泄爆后该点火焰温度峰值增幅为7.58%,泄爆后弯管区域火焰温度升高。不同泄爆口位置工况下监测点最高火焰温度为2122.53K,比封闭管道火焰温度峰值高19.22%,火焰阵面、前驱波流动及高温分布主要受泄爆口排放、诱导作用及泄爆口内外压差的影响。随泄爆口位置和点火点之间距离的增加,内径0.125m弯管处最高火焰温度先减后增,呈正弦函数(SineSqr);随泄爆口位置的弯度加大,泄爆口处的火焰温度升高;泄爆口位于4.753m时,泄爆口处的火焰温度最低,对管道周围设施的危害影响最小。研究结果为工业弯管泄爆口的选择和泄爆火焰防范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爆炸 火焰温度 泄爆 数值模拟 90°弯管 火焰传播
下载PDF
90°弯管流场的CFD三维数值计算 被引量:3
9
作者 夏鹏飞 马强 +3 位作者 马琳 乔丹 姚锦华 武易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23,共4页
采取三种紊流模型与VOF方法对90°弯管流场进行了水气二相流三维数值模拟。特别在上游水箱断面上自编程序使用了水位边界条件,计算得到2.5 m恒压水头下弯管内的速度场、压力场,二次流动现象(迪恩涡),模拟结果表明:三种紊流模型对弯... 采取三种紊流模型与VOF方法对90°弯管流场进行了水气二相流三维数值模拟。特别在上游水箱断面上自编程序使用了水位边界条件,计算得到2.5 m恒压水头下弯管内的速度场、压力场,二次流动现象(迪恩涡),模拟结果表明:三种紊流模型对弯管段的流场模拟近似;弯管段内壁压强均低于外壁压强,且随着弯管角度的增大,压差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压差出现在45°截面上,该压差维持着弯管内的二次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弯管 数值模拟 水气二相流 VOF法 二次流动
下载PDF
90°竖直弯管内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鹏飞 李奇龙 +3 位作者 岳生娟 武易 淡凯 乔丹 《科技通报》 2021年第5期7-12,共6页
为研究竖直弯管水流的流动特性,数值模拟采用SIMPLE的求解方法求解N-S方程和k~ε紊流方程,自由水面采用VOF方法进行追踪。在上游水箱断面自编程序使用了水位边界条件,对4种恒压水头与4种管径条件下的上游竖管、90°弯管、下游水平... 为研究竖直弯管水流的流动特性,数值模拟采用SIMPLE的求解方法求解N-S方程和k~ε紊流方程,自由水面采用VOF方法进行追踪。在上游水箱断面自编程序使用了水位边界条件,对4种恒压水头与4种管径条件下的上游竖管、90°弯管、下游水平管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计算,得到各工况下弯管内二次流动现象(迪恩涡)。分析不同水头与管径条件下流场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各工况下水头损失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最终接近经验值,空化数最低值均在10°截面上的内壁面出现;弯管段内壁压强均低于外壁压强,该压强差维持着弯管内的二次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弯管 数值模拟 水气二相流 二次流动 局部水头损失 雷诺数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90°弯管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及流型演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志伟 何炎平 +3 位作者 李铭志 仇明 黄超 刘亚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59-1167,共9页
为研究竖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通过90°弯管后的流动演化特性,分别采用流体体积多相流模型以及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气液两相流通过90°弯管后的速度变化、压力分布、截面含气率及流型演化规律.结... 为研究竖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通过90°弯管后的流动演化特性,分别采用流体体积多相流模型以及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气液两相流通过90°弯管后的速度变化、压力分布、截面含气率及流型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气液两相流流型通过90°弯管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二次流现象,并且切向速度呈现双峰分布,随着流动发展最终耗散成为单峰分布;气液两相流入口速度越大,则弯管外壁面所受压力越大.截面含气率的变化与流型转化相关,泡状流流过弯管后演化成为细长段塞流,截面含气率减小;段塞流、搅动流及环状流通过弯管后演化成为分层-波浪流,截面含气率变化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气液两相流输送弯管设计开发及诱导应力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两相流 90°弯管 流体体积模型 流动演化特性
下载PDF
90°弯管管道螺旋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翟银平 王树立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36-39,共4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90°弯管中的管道螺旋流进行模拟,通过建模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弯管中螺旋流的生成、发展和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切向进流角度60°时切向流速最大,这有利于清除弯管中的沉积杂质,同时证明弯管有很好的...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90°弯管中的管道螺旋流进行模拟,通过建模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弯管中螺旋流的生成、发展和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切向进流角度60°时切向流速最大,这有利于清除弯管中的沉积杂质,同时证明弯管有很好的继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 90°弯管 进流角度 切向速度
下载PDF
90°弯管内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潘忠兴 侯成仁 闫芳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1年第3期4-7,共4页
进行了90°弯管内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切向速度在开始旋转阶段内侧的速度增大、压力减小,外侧速度降低、压力增大;当转过60°截面后,外侧的速度增大、压力减小,内侧速度降低、压力增大。弯管内流体旋转产生的离... 进行了90°弯管内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切向速度在开始旋转阶段内侧的速度增大、压力减小,外侧速度降低、压力增大;当转过60°截面后,外侧的速度增大、压力减小,内侧速度降低、压力增大。弯管内流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导致压力分布的变化,使得弯管内流体产生垂直于主流切向速度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形成了二次流。90°弯管流场是主流切向速度与二次流的叠加,呈现出复杂的三维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圆截面弯管 流场 数值模拟 二次流
下载PDF
工业弯管泄爆位置对爆炸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
14
作者 田雷 毕海普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77-1482,共6页
为研究弯管泄爆对管内气体爆炸参数的影响,基于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管道泄爆状态下爆炸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封闭管道弯头最大爆炸压力位于4.727 m处(达0.437 MPa),泄爆后该点最大爆炸压力降低了13.5%。泄爆口... 为研究弯管泄爆对管内气体爆炸参数的影响,基于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管道泄爆状态下爆炸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封闭管道弯头最大爆炸压力位于4.727 m处(达0.437 MPa),泄爆后该点最大爆炸压力降低了13.5%。泄爆口位置变化对爆炸压力的最大影响点位于弯管内4.772 m处,当泄爆口位于4.757 m时,4.8 m处测得最大爆炸压力降低9.84%,包含爆炸前期由于诱导爆炸前驱波的明显泄放效果和爆炸后期由于冲击波反射叠加、压力积聚的泄放效果弱化。随着泄爆口位置和点火点之间的距离的增大,泄爆后弯管处最大爆炸压力先减小后增大,呈一维高斯函数分布,4.786 m之后泄爆后最大爆炸压力比封闭管道时降低;而泄爆口处最大爆炸压力随与点火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单调减小,呈指数函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爆炸 爆炸压力 爆炸泄压 数值模拟 90°弯曲管材
下载PDF
通风输送过程高浓度粉尘沉积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小川 陈明军 +3 位作者 刘颀 王启立 罗会清 柴伟豪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0-477,共8页
粉尘沉积是通风输送过程的常见现象,严重时常堵塞管路,本文以实验研究为手段,探讨高浓度粉尘在通风输送过程的沉积特性。得出水平直管内粉尘的沉积受风速主导,较大风速湍流强度大,边界层厚度薄,有利于外流区粉尘的悬浮和边界层内粉尘的... 粉尘沉积是通风输送过程的常见现象,严重时常堵塞管路,本文以实验研究为手段,探讨高浓度粉尘在通风输送过程的沉积特性。得出水平直管内粉尘的沉积受风速主导,较大风速湍流强度大,边界层厚度薄,有利于外流区粉尘的悬浮和边界层内粉尘的再次悬浮;水平90°弯管内粉尘沉积具有区域性,弯头上游以有序沉积为主,弯头下游由于气流边界层分离产生了漩涡区使沉积量急剧减少,弯头外侧由于流动偏移对壁面的冲刷使粉尘沉积几率降低,而弯管内侧由于边界层分离和部分粉尘随气流的偏移使沉积量最小;水平三通管内粉尘沉积主要受支管角度与流速影响。通风输送高浓度粉尘的合适取值为:水平直管和90°弯管风速应不低于17 m/s,水平三通角度30°~45°,支管风速不超过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输送 粉尘沉积 水平直管 90°弯管 三通管
下载PDF
不同弯型管道内粉尘爆炸传播规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刚 胡朋 +1 位作者 张洋洋 倪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6-1320,共5页
为探究粉尘爆炸在弯型管道中的传播规律,基于1 m3粉尘爆炸测试系统,搭建了S型、U型、90°弯管与长直管道4种结构,利用玉米淀粉为实验介质,测试研究了粉尘爆炸在弯管内的压力发展与火焰传播速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所建立的管道系... 为探究粉尘爆炸在弯型管道中的传播规律,基于1 m3粉尘爆炸测试系统,搭建了S型、U型、90°弯管与长直管道4种结构,利用玉米淀粉为实验介质,测试研究了粉尘爆炸在弯管内的压力发展与火焰传播速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所建立的管道系统,当粉尘浓度相同时,超压峰值在整体管道内的传播呈下降趋势,但其在弯管处的衰减程度会有所降低,且4种管道衰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直管>90°弯管>S型弯管>U型弯管;火焰在管道内呈持续加速状态,但弯管处的火焰上升幅度明显小于直管,弯管对火焰的传播起阻碍作用.以上研究结论对于除尘系统的防爆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和U型弯管 90°弯管 粉尘爆炸 爆炸超压峰值 火焰传播速度
下载PDF
弯管内迪恩数对幂律流体二次流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甜甜 张浩 +1 位作者 王钰翔 姚聚鹏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7年第6期48-51,共4页
本文对90°弯管中,处于完全湍流区(Re≥1.38×10~4)的牛顿流体与非牛顿幂律流体在不同的Dean数下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进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迪恩数相同时,弯管流动中非牛... 本文对90°弯管中,处于完全湍流区(Re≥1.38×10~4)的牛顿流体与非牛顿幂律流体在不同的Dean数下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进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迪恩数相同时,弯管流动中非牛顿幂律流体比牛顿流体更不易产生迪恩涡。迪恩数的大小对迪恩涡涡核的中心位置、流体速度分布都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大,在弯管流动中30°截面有可能会首先出现四涡流动。本文对弯管的二次流强度影响的研究对于工程应用和节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弯管 牛顿流体 非牛顿幂律流体 Dean数 二次流
下载PDF
Friction factor and heat transfer of nanofluid in the turbulent flow through a 90°bend
18
作者 Pei-jie Zhang Jian-zhong Lin Xiao-ke Ku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105-1118,共14页
Heat transfer and energy performance of Al_(2)O_(3)/water nanofluid in a 90°bend with circular cross-section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range of Reynolds number(Re)from 5000 to 30000,particle volume concentration(Φ... Heat transfer and energy performance of Al_(2)O_(3)/water nanofluid in a 90°bend with circular cross-section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range of Reynolds number(Re)from 5000 to 30000,particle volume concentration(Φ)from 0.005%to 4%,Schmidt number(Sc)from 9870 to 296100,Dean number(De)from 6636 to 14847.The momentum and energy equations of nanofluid together with the dynamic equation for nanoparticles are solved numerically with the particle convection,diffusion,coagulation and breakag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Some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or numerical results.The effect of Re,Φ,Sc and De on the friction factor and heat transfer of Al_(2)O_(3)/water nanofluidi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cle number decreases along the pipeline.Increasing De,Sc leads to a decrease and increase ofΦ,respectively.The mean particle diameter and particle polydispersity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Debut with decreasing Sc.The friction factor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Φ,Sc De and Pr but with decreasing Sc.The ratio of energ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on(PEC)for the Al_(2)O_(3)/water nanofluid to the base flui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e,Φand De,but with decreasing Sc.Finally,the expression of ratio of energy PEC for the nanofluid to the base fluid as a function of Re,Φ,Sc and De is deri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water nanofluid friction factor heat transfer energ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urbulent pipe flow 90°bend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