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端肃公诗集》刊刻、流传及价值初考
1
作者 马建民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36-39,共4页
《马端肃公诗集》是明代中期著名政治家马文升的诗集,白寿彝先生在其主编的《回族人物志》中认为该诗集已经佚失。其实,《马端肃公诗集》自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刊刻后就一直在流传,并于20世纪初收藏在南京图书馆。笔者试对《马端肃公... 《马端肃公诗集》是明代中期著名政治家马文升的诗集,白寿彝先生在其主编的《回族人物志》中认为该诗集已经佚失。其实,《马端肃公诗集》自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刊刻后就一直在流传,并于20世纪初收藏在南京图书馆。笔者试对《马端肃公诗集》的刊刻、流传情况及价值作一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端肃公诗集》 版本 价值 民族文献
下载PDF
殷璠《丹阳集》考辨
2
作者 石树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8-73,共6页
《丹阳集》是现存唯一一部以诗人籍贯为收录标准的唐人选唐诗,由于该集早已散佚,无法窥测全貌,学界普遍以《河岳英灵集》为标准考察《丹阳集》,忽视甚至无视其独立价值,《丹阳集》亟需重新认识。《丹阳集》当是殷璠应举落第流连长安之... 《丹阳集》是现存唯一一部以诗人籍贯为收录标准的唐人选唐诗,由于该集早已散佚,无法窥测全貌,学界普遍以《河岳英灵集》为标准考察《丹阳集》,忽视甚至无视其独立价值,《丹阳集》亟需重新认识。《丹阳集》当是殷璠应举落第流连长安之际在宫廷风气影响下编撰的地域选本,以揄扬润州诗人、壮大故乡声势为目的,与仕途达否并无直接关联,马怀素、陶翰二人诗歌落选的真正原因是他们与殷璠向无交集。《丹阳集》明显的宫廷风尚使其个性色彩并不鲜明,但客观上却更加契合当时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氛围,流传更为广泛,在盛、中唐时期影响甚至大于《河岳英灵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选唐诗 《丹阳集》 殷璠 宫廷选本 马怀素 陶翰 《河岳英灵集》
下载PDF
论马瑞辰对三家《诗》材料的利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春莉 《池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0-84,共5页
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研究《诗经》的代表性著作。此书继承了清代学者的经学研究方法,在训诂、名物、礼制、史地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反映出马氏对于四家《诗》的传承有着自己丰富和深刻的理论认识,其认为三家《诗》与... 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研究《诗经》的代表性著作。此书继承了清代学者的经学研究方法,在训诂、名物、礼制、史地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反映出马氏对于四家《诗》的传承有着自己丰富和深刻的理论认识,其认为三家《诗》与毛《诗》“异流而同原”,进而兼采今古文以注经,在校勘文字、辨别通假、考订字义、证明诗义等很多方面都有创获。这一做法表现了马氏欲消解今古文门户之见,求得《诗》之统一性的意图,显示出清朝经学研究从乾嘉时期大盛的古文经学向晚清今文经学过渡的表征。时至今日,对于《诗经》研究,该书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三家《诗》 毛《诗》 今古文经学
下载PDF
抒情、唯美、现实及传统——对《数羊》的阐释
4
作者 朱江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9-62,共4页
抒情是尹马诗歌文字呈现的一个核心,是其诗歌组织人、物及事的重要纽带。透过尹马诗歌抒情唯美的表象,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现实生活的真相。尹马诗歌关注现实,关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关注当下社会。他的诗歌是对生活的归纳,是生活的本质的再... 抒情是尹马诗歌文字呈现的一个核心,是其诗歌组织人、物及事的重要纽带。透过尹马诗歌抒情唯美的表象,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现实生活的真相。尹马诗歌关注现实,关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关注当下社会。他的诗歌是对生活的归纳,是生活的本质的再现,是对生活的重造。尹马的诗集《数羊》是抒情的、唯美的,诗歌关注现实,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马 诗集 《数羊》抒情唯美现实传统
下载PDF
马一浮《蠲戏斋诗辑佚·癸卯》管窥
5
作者 张宇宁 《杭州文博》 2020年第2期66-72,共7页
马一浮《蠲戏斋诗辑佚·癸卯》为其1903年赴美游学时期诗作辑佚而成,共计6篇。其创作受个人际遇和社会环境影响,从中可观照时代之侧影。另一方面,赴美际遇促使马一浮在传统中寻求变革,其诗文始终不离家国情怀。其诗歌随着思想轨迹... 马一浮《蠲戏斋诗辑佚·癸卯》为其1903年赴美游学时期诗作辑佚而成,共计6篇。其创作受个人际遇和社会环境影响,从中可观照时代之侧影。另一方面,赴美际遇促使马一浮在传统中寻求变革,其诗文始终不离家国情怀。其诗歌随着思想轨迹的变化,从游子孤吟向家国情怀过渡。马一浮癸卯年的诗歌创作体现出的孤独意识,从个人感,怀人生际遇产生的孤独层面,上升到士人阶层忧国忧民、以道自任的时代责任感所引发的孤独层面,是为“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带来的精神孤独。其诗寄情而发,呈现出“孤独回转,意在兴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蠲戏斋诗辑佚 家国情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