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literature journals”说开去——兼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视域下的抗战文学期刊诸问题 |
韩晗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2
|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
李松
陈国伟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时期红色文艺的传承与创新 |
王明娟
叶兴华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所载谢汝铨译久保天随《中国文学史》考论 |
刘璇
|
《国际汉学》
CSSCI
|
2024 |
0 |
|
5
|
“重写文学史”浪潮的先声——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的创新与局限 |
陆欣宇
黄德志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6
|
“世界”作为方法:对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的反思 |
徐从辉
|
《华文文学》
|
2024 |
0 |
|
7
|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问题 |
范国富
|
《宜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现场感”“立体化”与“流动性”——重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 |
战玉冰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PBL+TBL协同教学模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
张孝凤
|
《科教导刊》
|
2024 |
0 |
|
10
|
seminar教学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
余艳雯
|
《凯里学院学报》
|
2020 |
4
|
|
11
|
以“福柯”作为方法:《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理念及反思 |
李松
成文奎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12
|
学科史、学术史的研究态势、基本问题和提升策略——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为中心 |
王卫平
曹庆慧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现代文学史重构之“中间物”——唐弢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新诗“经典”塑造 |
方长安
高爽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4
|
李洁非:“转型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探寻 |
陈辉
田泥
|
《枣庄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党史教育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
李如
|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
2023 |
0 |
|
16
|
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中陶渊明评述的继承与新变 |
梁观飞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7
|
我们应该怎样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 |
董健
丁帆
王彬彬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2003 |
16
|
|
18
|
文学史的时间意义——兼论“民国文学史”概念的若干问题 |
刘勇
张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9
|
论中国近代文学的本位性 |
高玉
梅新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20
|
“现代文学”,还是“民国文学”? |
赵步阳
曹千里
章澄
葛怀东
张维亚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