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betes:A Transcultural History of a Disease Concept in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1
作者 MIAO Peng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3年第3期247-257,共11页
In the past few years,the medical knowledge transfer in a West-East direction has attracted increased scholarly attention from European and American historians,whereas studies on such“knowledge travels”conducted in ... In the past few years,the medical knowledge transfer in a West-East direction has attracted increased scholarly attention from European and American historians,whereas studies on such“knowledge travels”conducted in the East Asian context focus mainly on political and socio-cultural concepts.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travel of Western medicine to Chinese soil,a case study on“diabetes”is conducted,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transcultural conceptual history.”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tandardization,popularization,politicization,and derivatization of“diabetes,”calling for further attention to transcultural histories of medical concepts in mod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Conceptual history Modern china translation XIaO
下载PDF
The Earliest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Fiction into English Focus on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2
作者 Chen Tingti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7-278,共12页
The first works of Chinese vernacular fiction available in the West were published 1735,when the French Jesuit Jean-Baptiste Du Halde compiled translations of three pieces of Chinese vernacular fiction from Jingu qigu... The first works of Chinese vernacular fiction available in the West were published 1735,when the French Jesuit Jean-Baptiste Du Halde compiled translations of three pieces of Chinese vernacular fiction from Jingu qiguan(Marvels Ancient and Modern).These were later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1736)edited by John Watts.The three stories are"Lu Dalang gives money to re-unite his family","Zhuangzi bangs a drum and becomes an immortal",and"The bad servant sues his master because of a private grudge".The stories are framed by a dual purpose:they were a mean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hinese society,and they were also a pivot in the changing views of China.The moral content of the stories is played out in ambiguous ways,varying between simplistic moral lessons of good and bad rewards for good and bad deeds,and a more amoral t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 今古奇观 中国虚构的事实 转移
下载PDF
Gu Jiegang’s “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 Movement and It Relationship with Developments in Western Sinology
3
作者 Li Changyin Ge Hongquan(译)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1期134-155,共22页
The scholarship in modern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to Western sinology in terms of school ties.Gu Jiegang’s launching of the"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movement centered on the"theory of the accumul... The scholarship in modern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to Western sinology in terms of school ties.Gu Jiegang’s launching of the"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movement centered on the"theory of the accumulated cre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history"w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ement Hu Shi and Gu Jiegang proposed the notion that,"there was no history before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which was indebted to the historical skepticism by Philip Van Ness Myers(American scholar)and Friedrich Hirth(German sinologist)of the same period.The idea that"the Shang Dynasty is still in the late Stone Age"advocated by Hu and Gu was also directly influenced by J.G.Andersson’s An Early Chinese Culture.Conversely,American sinologist Arthur W.Hummel Sr played a key role in introducing and evaluating the first volume of 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 to Western academia.Paradoxically,while Swedish sinologis Bernhard Karlgren wrote On the Authenticity and Nature of the Tso Chuan to refute Kang Youwei’s re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The Forged Classics of the Wang Mang Period),his work however became of value for Chinese historic doubt scholars to reaffirm the value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and advance the"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movement.If we would like to choose a saying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Discussion of Ancien History"movement and Western Sinology,the Chinese proverb,"Stones from other hills may serve to polish jade of this one,"may be an appropriate cho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SinOLOGY 'Discussion of ancient history' MOVEMENT history of academ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简史》直接引语英译形式的语用分析
4
作者 李晶 周丹丹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6-57,112,共13页
《中国共产党简史》及其英译本为中外读者解读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权威读本。直接引语是该著作主要话语表达方式之一,对中共党史对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基于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直接引语形式与其英译形式并非完全... 《中国共产党简史》及其英译本为中外读者解读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权威读本。直接引语是该著作主要话语表达方式之一,对中共党史对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基于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直接引语形式与其英译形式并非完全对应,译文形式更为灵活。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明,这些英译形式反映出译者立足“讲好中国故事”的交际意图,积极与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和译文读者互动而进行语用顺应,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对外翻译,也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简史》 直接引语 英译形式 语用顺应
下载PDF
中国澳门出版业: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李佳桧 林发钦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2期101-120,共20页
中国澳门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中国澳门出版业在“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澳门出版业发展历史悠久,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萌芽兴起、17—18世纪发展式微、19世纪初繁荣发展、民国时期缓慢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进入... 中国澳门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中国澳门出版业在“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澳门出版业发展历史悠久,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萌芽兴起、17—18世纪发展式微、19世纪初繁荣发展、民国时期缓慢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研究发现,中国澳门出版业的发展过程受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影响。一是经济结构调整,1535年中国澳门开埠后成为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基地,16世纪末中国澳门的中西文化出版枢纽作用开始凸显,但后来以博彩旅游为主的产业结构挤占了出版业发展空间。二是政府管制强度,19世纪葡萄牙政府取消海外出版禁令、清朝政府放松出版管制、中国澳门议事会取消出版审查制度,促进了中国澳门出版业快速发展。三是印刷技术水平,它对中国澳门出版业16世纪的萌芽以及19世纪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澳门除了是天主教传教士最早使用中式雕版印刷术的地方之一,也是西方近代活字印刷术最早传入中国的地方。四是多语翻译机制,中国澳门出版业的发展与中葡、中英等翻译密不可分。总体而言,梳理总结中国澳门出版业历史经验对“一国两制”新时代下中国澳门出版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澳门 出版业 历史 经济 政府管制 印刷 翻译
下载PDF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下《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汉语成语的维译研究
6
作者 黄昭龙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199-202,共4页
成语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所沉淀的文化产物,蕴含着中国丰富的社会、历史及文化。《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系统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 成语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所沉淀的文化产物,蕴含着中国丰富的社会、历史及文化。《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系统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本文选取《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汉维版本中成语展开研究,通过对其中的成语收集、整理,并通过与现有的汉维成语词典进行对比,试图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分析该成语在维吾尔语中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 维译 功能对等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下载PDF
On Advertisement from the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
7
作者 黄璐佳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第S1期178-182,共5页
Along with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keep an 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hip in the economic fields as well as competitions,the most powerful weapon available shaping self image and promoting domestic market is the ... Along with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keep an 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hip in the economic fields as well as competitions,the most powerful weapon available shaping self image and promoting domestic market is the advertisement.So,if we want the commercial advertising to play its role properly,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can not be ignored.This paper focus on the inner link between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language,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from the point of cross-culture,and finally put forwards some principles from the view of trans-cultu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CULTURaL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dvertisement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下载PDF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特征及历史机遇 被引量:2
8
作者 姚树洁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46,共14页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经历了多次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危机和重大历史事件,却能够保持连续的经济增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演变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化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超过一万美元,不仅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经历了多次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危机和重大历史事件,却能够保持连续的经济增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演变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化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超过一万美元,不仅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还在全国范围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正朝着世界高收入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方向持续发展。中国所创造的伟大经济奇迹,是在全球最大的人口大国和落后的农业国家基础上所取得的,不仅具备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重要政治特征,还具备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优秀传统文化等大国经济的核心特征,也拥有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全球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重要历史机遇。当前,为应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应对单边主义挑战,不断深化国内经济和政治改革,努力转变生产方式,稳定政治和社会环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维持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史 民族复兴
下载PDF
“四位一体”视角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以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董静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3-79,共7页
运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的教学体系及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详细阐述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四个自信”“‘四史’学习教育”“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责任感、使命感”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 运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的教学体系及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详细阐述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四个自信”“‘四史’学习教育”“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责任感、使命感”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四位一体”视角下课程思政实施的新模式,可以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加深学生对“四史”的认知,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对外贸易 四个自信 “四史”学习教育 历史观 民族观 国家观 文化观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阿互译项目实施策略与创新机制
10
作者 徐晓丹 《出版与印刷》 2023年第1期33-40,共8页
为进一步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和文化互识,文章聚焦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两国的出版交流合作,以“中国-阿尔巴尼亚经典图书互译出版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中阿出版交流的实施策略,提炼其组织型协调专家机制、多家出版社合作竞争机制、双翻... 为进一步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和文化互识,文章聚焦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两国的出版交流合作,以“中国-阿尔巴尼亚经典图书互译出版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中阿出版交流的实施策略,提炼其组织型协调专家机制、多家出版社合作竞争机制、双翻译双审稿机制等项目创新机制,以期为中外文化领域广泛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外图书互译计划”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互译出版 文明互鉴
下载PDF
民国时期日本文学图书汉译出版考
11
作者 李圣杰 江一帆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中的出版数据为研究样本,纵向梳理出版历程、横向描摹版图群像,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日本文学类图书译介出版事业的发展脉络和活动轨迹,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出版史研... 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中的出版数据为研究样本,纵向梳理出版历程、横向描摹版图群像,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日本文学类图书译介出版事业的发展脉络和活动轨迹,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出版史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日本文学 翻译出版 新文学 出版史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东方外交史研究及其前景
12
作者 孟晓旭 王玉莹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东方外交史研究在国内蔚然兴起与发展,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概念内涵与理论体系。在东方国家整体崛起的大背景下,东方外交史的研究,不仅能够有力推动东方学者运用本土资源进行学科体系建设,同时也回应现实的重大关切,... 进入21世纪以来,东方外交史研究在国内蔚然兴起与发展,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概念内涵与理论体系。在东方国家整体崛起的大背景下,东方外交史的研究,不仅能够有力推动东方学者运用本土资源进行学科体系建设,同时也回应现实的重大关切,为当下国际交往与国家间发展合作提供有益借鉴,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可视为学科体系建设在具体行动上的展开,是深层次的文化建设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外交史 东方国家 中国 学科体系建设
下载PDF
从18世纪英国旅华游记看中英接触中的通事
13
作者 叶向阳 《国际汉学》 2023年第1期74-85,157,共13页
本文以18世纪英国旅华游记为基本素材,并参考马士、范岱克、梁廷枏、梁嘉彬等中外相关研究论著,试图较全面地勾勒早期中英在若干南方贸易口岸接触中的一个特殊团体--通事,论述其所承担的职责、生存状况及在英人笔下的形象。本文试图通... 本文以18世纪英国旅华游记为基本素材,并参考马士、范岱克、梁廷枏、梁嘉彬等中外相关研究论著,试图较全面地勾勒早期中英在若干南方贸易口岸接触中的一个特殊团体--通事,论述其所承担的职责、生存状况及在英人笔下的形象。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案切入早期中英翻译史的通事研究与18世纪英国的中国形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翻译史 通事 译者研究 18世纪 英国旅华游记 中国形象
下载PDF
“新时代”概念在中共百年话语体系中的运用与阐释
14
作者 黎锐楷 曹和修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12期30-38,共9页
“新时代”概念活跃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不同历史时期,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话语建设的价值建构和思维塑造。近代以来,在中华传统文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民族危机救亡实践的多种语境中孕育了概念的生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时代”概念活跃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不同历史时期,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话语建设的价值建构和思维塑造。近代以来,在中华传统文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民族危机救亡实践的多种语境中孕育了概念的生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时代”概念作为革命理想的彰显,进入革命话语场域。新中国成立后,“新时代”概念作为执政课题的解答,建构全面执政话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时代”作为改革理念的展现、新构改革开放话语。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概念作为治理范式的创新,升华百余年中国共产党话语建设,进而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 概念史 话语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治国理政
下载PDF
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的教育影响与当代价值
15
作者 张亚群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1期34-43,共10页
19世纪60—80年代,英国传教士、著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系统研究和翻译了中国古代经典,其中“四书”“五经”译本在西方广为传播,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理雅各的文化教育活动,始于中国香港英华书院翻译儒家经典,... 19世纪60—80年代,英国传教士、著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系统研究和翻译了中国古代经典,其中“四书”“五经”译本在西方广为传播,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理雅各的文化教育活动,始于中国香港英华书院翻译儒家经典,终于牛津大学讲授中国经典;他在中国香港引进西式教育,输入西方近代化的理念;在英国传播中国文化,力图改变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傲慢与偏见态度。理雅各的《中国经典》译本对中西方通识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具有通识教育的深厚传统,在新时代对外文化教育交流中,我们需要以《中国经典》译本为媒介,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理雅各 英译《中国经典》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中西方芍药栽培应用简史及花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于晓南 苑庆磊 宋焕芝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1,共5页
以时间为维度回顾和总结了芍药属(Paeonia)植物在中国和西方的栽培应用历史,按照国别,栽培方面从栽培中心变迁、栽培技巧发展和品种演化等角度,应用方面从药用、食用、园林观赏等几个角度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文化内涵的差异,最后从社会历... 以时间为维度回顾和总结了芍药属(Paeonia)植物在中国和西方的栽培应用历史,按照国别,栽培方面从栽培中心变迁、栽培技巧发展和品种演化等角度,应用方面从药用、食用、园林观赏等几个角度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文化内涵的差异,最后从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试图为我国有关芍药的科学研究和花卉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芍药属 栽培应用史 花文化 中西方
下载PDF
翻译认知与翻译历史观的建立——“中外翻译史”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65
17
作者 祝一舒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5期109-117,共9页
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课程设置中,"中外翻译史"作为选修课程一直以来在翻译教学中受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对翻译史的认识不足。针对此种现象,本文重点强调"中外翻译史"课程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课程设置中,"中外翻译史"作为选修课程一直以来在翻译教学中受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对翻译史的认识不足。针对此种现象,本文重点强调"中外翻译史"课程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中外翻译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认知翻译,了解翻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译者的责任,以期学生可以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对中国和西方的翻译史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并且建立一个整体的翻译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翻译史 《中西翻译简史》 翻译历史观 翻译教学
下载PDF
中外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的历史与启示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兵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26,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分析国外体育管理专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指出国内体育管理专业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认为,应加强专业培养与职业联系,完善我国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组织结构,重视志愿者活动与实习等环节。
关键词 中国 外国 体育管理专业 体育产业 体育人才培养 发展历程
下载PDF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在近二十年发展迅速。尤其近年以来,广大体育史学研究者加强了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逐步扩展,研究内容日益深入,成果转化力度加大,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得到加强。体育史学界形成了奥林匹克...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在近二十年发展迅速。尤其近年以来,广大体育史学研究者加强了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逐步扩展,研究内容日益深入,成果转化力度加大,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得到加强。体育史学界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史学研究热,体育文化研究热。体育史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与新突破。本文除了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文化史学、当代体育文化与中国体育史研究进行述评外,还对国内外的体育史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中国体育史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探索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史 奥林匹克运动 当代体育文化 中外体育史
下载PDF
“列国岁计政要”的翻译出版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章鹏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109,共6页
近代中国先后翻译出版了4个年份的"列国岁计政要"1。"列国岁计政要"的翻译出版,是中国近现代统计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人对"年鉴"的认知。在其影响下,部分国人进行了各种统计比较实... 近代中国先后翻译出版了4个年份的"列国岁计政要"1。"列国岁计政要"的翻译出版,是中国近现代统计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人对"年鉴"的认知。在其影响下,部分国人进行了各种统计比较实践。同时,"列国岁计政要"在清末思想界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康有为的思想、梁启超的史观在清末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在此过程中,"列国岁计政要"也许提供了某种养分,发挥了某种特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国岁计政要 翻译出版 统计史 近代思想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