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隋杭州城为子城而非大城
1
作者 陈志坚 《杭州文博》 2017年第1期122-127,共6页
虽然谭其骧等怀疑过隋代州城的三十六里之广,但后来学者基本上都认同这个数据,并且对州城的四边做过很多详细考证。但是这个'大州城'其实并不存在,隋州城只是一个子城性质的小城。致误的原因来自对《乾道临安志》卷二'《九... 虽然谭其骧等怀疑过隋代州城的三十六里之广,但后来学者基本上都认同这个数据,并且对州城的四边做过很多详细考证。但是这个'大州城'其实并不存在,隋州城只是一个子城性质的小城。致误的原因来自对《乾道临安志》卷二'《九域志》隋杨素创州城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这句话的错误断句。后面的'周回三十六里'所指的是宋城周长,而非隋城。隋杨素修杭州州城,其大小可能仅有'九里'。实际上,隋唐时期,存在着杭州州城和钱塘县城两个城,两者不相连,也不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子城 杨素 九域志
下载PDF
“五天竺”“国—城—村”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印度社会研究
2
作者 王向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5,共10页
“五天竺”或“五印度”不是印度人的固有概念,而是中国古代求法僧所创制的一个独特的区域概念。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都用“国”“城”“村”这样的汉语概念来分析“五天竺”各国的社会结构层面,成为我国古代印度社会研... “五天竺”或“五印度”不是印度人的固有概念,而是中国古代求法僧所创制的一个独特的区域概念。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都用“国”“城”“村”这样的汉语概念来分析“五天竺”各国的社会结构层面,成为我国古代印度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佛学为中心的独特的古代印度研究。在“印度人无历史”的情况下,中国求法僧以其真实可靠的观察记述填补了公元5至7世纪印度历史记述的空白,作为信史的价值远远超过此前希腊人的那些道听途说、走马观花的印度记述。以“五天竺”及“国”“城”“村”概念对印度社会加以分析,至今仍不失其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方学 印度 求法僧 《佛国记》 《大唐西域记》 法显 玄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