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太湖东、西山传统村落生态智慧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吴耀宇 万琴瑶 《中国名城》 2019年第9期72-77,共6页
吴文化发源地之一的苏州东、西山传统村落是生活聚居在该区域人们的智慧结晶,蕴含了丰富的营造理念和生态智慧。以苏州吴中区东、西山11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渔农文化和山水文化为背景,通过实地考察,从村落规划格局、建筑、理水三方... 吴文化发源地之一的苏州东、西山传统村落是生活聚居在该区域人们的智慧结晶,蕴含了丰富的营造理念和生态智慧。以苏州吴中区东、西山11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渔农文化和山水文化为背景,通过实地考察,从村落规划格局、建筑、理水三方面探析苏州太湖东、西山传统村落的生态智慧,梳理出东、西山传统村落生态智慧蕴含的和谐性、地域性、公共性以及文化性等特点,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失真性”,分析传统村落生态智慧在新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东、西山 传统村落 生态智慧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西部边远山区村干部治理能力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研究——以甘肃成县黄陈镇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慧彬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17期118-120,共3页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西部边远山区村干部在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日益显现。该文对西部边远山区村干部治理能力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造成这一现状的多重原因,提出通过加强培训、提高薪资待遇、优化基层建设及吸纳乡贤精英等方...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西部边远山区村干部在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日益显现。该文对西部边远山区村干部治理能力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造成这一现状的多重原因,提出通过加强培训、提高薪资待遇、优化基层建设及吸纳乡贤精英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乡村干部队伍,进而提升村干部的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干部 治理能力 西部边远山区 提升路径
下载PDF
皖西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金寨县双河村为例
3
作者 左光之 薛刘升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77-83,共7页
皖西山区因地理环境、经济产业及建设发展历程不同于省域其他地区,故美丽乡村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基于对其多个乡村的整体布局、建筑风貌、空间环境、基础设施等开展的田野调查,以该地区的金寨县双河镇双河村为例,阐述了皖西山区... 皖西山区因地理环境、经济产业及建设发展历程不同于省域其他地区,故美丽乡村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基于对其多个乡村的整体布局、建筑风貌、空间环境、基础设施等开展的田野调查,以该地区的金寨县双河镇双河村为例,阐述了皖西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共性;并结合所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着眼于技术层面,从产业、规划和建筑的角度,相应地提出了引导支撑、按需统筹、分类更新的对策,为该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对策研究 皖西山区 双河村
下载PDF
湘西山地村落建筑的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思宏 柳肃 《中外建筑》 2009年第7期66-68,共3页
本文从建筑选址、结构特点、室内外气候调节、建筑材料选用等几个方面对湘西山地村落建筑的生态特性进行研究,为实现山地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湘西 山地村落 生态特性 可持续性
下载PDF
湘西高山村落龙灯艺术解读
5
作者 胡光胜 《怀化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8-49,共2页
龙灯是深受民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湘西高山村落的独舞纸扎龙灯 ,颇具中国民间“龙舞”艺术的雏形 ,较好地保留了民间的永恒性主题 。
关键词 湘西地区 高山村落 龙灯艺术 解读 “龙舞”艺术 审美个性 民间艺术 功利性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传承、保护与利用的策略研究--以冀西山地区为例
6
作者 降向端 车晓光 《经济论坛》 2020年第9期137-144,共8页
文章的前半部分以问题为导向展开了对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体系和内涵实质的阐释,进而对其在中国城镇化发展各阶段所面临的传承、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与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后半部分以冀西山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为例对其遗产特色及其保护发展的现... 文章的前半部分以问题为导向展开了对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体系和内涵实质的阐释,进而对其在中国城镇化发展各阶段所面临的传承、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与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后半部分以冀西山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为例对其遗产特色及其保护发展的现状问题和主要模式进行了策略性探讨,并就区域化资源协同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策略 冀西山地区
下载PDF
审美的离合:《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之比较
7
作者 雷晶晶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5-58,共4页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同属农村记游题材的诗歌,二者表现出相同的线性结构,使得记游式动态的叙抒具有完整流畅的艺术效果。受创作主体生平志意的影响,《过故人庄》中,"故人庄"成为理想的"桃花源"...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同属农村记游题材的诗歌,二者表现出相同的线性结构,使得记游式动态的叙抒具有完整流畅的艺术效果。受创作主体生平志意的影响,《过故人庄》中,"故人庄"成为理想的"桃花源"式隐逸生活的诗意表达,《游山西村》中,"山西村"则是现实中诗人暂时获得休憩的精神园地,农村题材诗歌在不同主体情意的灌注下具有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受诗歌语言形式的限制,二者在意象与情趣的融合程度上亦呈现出"情趣淹没意象"与"意象遮蔽情趣"的差异,从而显示出疏朗阔达与厚朴沉着的境界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结构 意象 情趣 农村文化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