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mmary of Views from the Symposium on “Comprehensively Advancing Rule of Law and China's Human Rights New Development”
1
作者 尚海明 MA Ji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7年第3期278-293,共16页
The symposium on "Comprehensively Advancing Rule of Law and China's Human Rights New Development" was successfully held on April 11,2017 a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The symposium... The symposium on "Comprehensively Advancing Rule of Law and China's Human Rights New Development" was successfully held on April 11,2017 a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The symposium was organized by the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and hosted by the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Commission of Legislative Affairs of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the Legislative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the Ministry of Justice,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and other relevant departments,and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human right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ducted in-depth discussions and exchanged views on topics such as the "general theory of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scientific legisl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administration by law and the progress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judicial justice and the progress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concept of rule of law and the progress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 among other 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rule of law human rights caus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下载PDF
论新时代特色法治理论的人民性
2
作者 魏彦芳 李一峰 左文立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新时代特色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民本思想的凝练升华,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壤,始终坚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和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因此,新时代特色法治理论以人民至上为初心使命,以保障人民权益为... 新时代特色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民本思想的凝练升华,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壤,始终坚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和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因此,新时代特色法治理论以人民至上为初心使命,以保障人民权益为根本宗旨,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新时代特色法治理论人民性的实现路径是:立法贯彻以民为本的思想,执法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司法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守法彰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特色法治理论 人民性 全面依法治国 人民至上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法”字及其价值特征
3
作者 莫纪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1,共9页
以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法”字出现的频次以及出现的部分所具有的价值特征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并且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的关键词组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 以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法”字出现的频次以及出现的部分所具有的价值特征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并且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的关键词组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各项政策规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同时又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重要论断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的分析结论。通过文本分析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科学和有效地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精神和政策内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法”字 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下载PDF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吕秋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十一个坚持”从政治方向和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及实现路径,重要保障力量等方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十一个坚持”从政治方向和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及实现路径,重要保障力量等方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新境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 十一个坚持 核心要义
下载PDF
公立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的司法救济微探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禄涛 陈桂蓉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4,共7页
公立高校的管理必须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对其开除学籍处分进行救济必须符合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公立高校的开除学籍处分具有惩戒性和法定性两大特征。这一处分类型的设置具有正当性和可诉性,对其进行司法救济应选择行政诉... 公立高校的管理必须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对其开除学籍处分进行救济必须符合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公立高校的开除学籍处分具有惩戒性和法定性两大特征。这一处分类型的设置具有正当性和可诉性,对其进行司法救济应选择行政诉讼的相关规定和程序,遵循合法性审查为主兼顾合理性审查的原则,从长远角度看,还应设置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同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所涉校规校纪的审查要遵循间接审查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公立高校 开除学籍处分 司法救济
下载PDF
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龙 任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15,共15页
法与治理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在中国经历了"以法治国"、更化善治、正法治化、"以八灋治官府"的演进;在西方,历经良法之治与城邦美德伦理的治理、等级化教会法与宗教治理、自由主义法治与治理观、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法与治理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在中国经历了"以法治国"、更化善治、正法治化、"以八灋治官府"的演进;在西方,历经良法之治与城邦美德伦理的治理、等级化教会法与宗教治理、自由主义法治与治理观、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法治与对抗式治理模式及后现代"治理术"的变迁,呈现出对于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路径依赖"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治理道路的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的法与治理理论为指导,历经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制理论与治理基础、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与治理、法与政党治理理论、依法治国与和谐治理理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阶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正确处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治理权、治理规则体系、治理价值体系、治理方法体系、治理运行体系、治理指标体系及治理能力的关系,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实现法治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向人的现代化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治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用法治之理打量中国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金钊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72,2,共10页
用"法治之理"打量中国是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把法治之理提升为政治意识形态,用法治话语代替传统的政治话语、用法治思维代替人治思维、用权利思维代替权力思维、用法治方式代替专制、专断方式,改压服的管理为说服的治理,... 用"法治之理"打量中国是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把法治之理提升为政治意识形态,用法治话语代替传统的政治话语、用法治思维代替人治思维、用权利思维代替权力思维、用法治方式代替专制、专断方式,改压服的管理为说服的治理,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当成我们观察社会、解决纠纷的主要方法。法治之理是在承认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法治文明所预设的法治价值、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以及法治思维规则等基础塑造的法治世界观。用"法治之理"打量中国就是超越左与右意识形态的纠缠,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之理 法治中国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下载PDF
论公民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魏长领 李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5,共6页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法治社会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成败。从现实层面看,我国公民法律素质与法治社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信...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法治社会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成败。从现实层面看,我国公民法律素质与法治社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等现象时有发生,"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维普遍存在,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民众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夯实。公民法律素质的提升应当围绕法律认同、法律信任、法律敬畏、法律践行能力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展开。法律认同是法律素质提升的前提,法律信任是法律素质提升的精神动力,法律敬畏是法律素质提升的核心,法律践行能力是法律素质提升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建设 法律素质 基本要素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基本特征刍论 被引量:22
9
作者 江必新 黄明慧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共17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法治建设的普遍规律与新时代的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法治思想典范。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既有对现有法治理论的继承、凝练、拓展和深化,也有一系列原创性的...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法治建设的普遍规律与新时代的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法治思想典范。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既有对现有法治理论的继承、凝练、拓展和深化,也有一系列原创性的法治理论、命题与理念。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八个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正义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统一;重点论与系统性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原则性与辩证性的统一;建构性与积极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 党性与人民性 合目的性与合正义性 守正与创新 建构性与积极性
下载PDF
“摸着石头过河”立法的价值重估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风景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31-40,共10页
在我国,以"摸着石头过河"思维为基础的立法理念及实践,即为"摸着石头过河"立法。"摸着石头过河"立法虽不是严格的法学术语,系隐喻句式,但形象生动、涵义丰富。与一般的立法过程相比较,"摸着石头过河... 在我国,以"摸着石头过河"思维为基础的立法理念及实践,即为"摸着石头过河"立法。"摸着石头过河"立法虽不是严格的法学术语,系隐喻句式,但形象生动、涵义丰富。与一般的立法过程相比较,"摸着石头过河"立法在指导思想、看待立法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立法容错度、立法选项机制、法律文本的存续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摸着石头过河"的立法模式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需要契合度高,因而具有很强的生机与活力。当下,中国立法的社会环境、约束条件、法制基础、功能定位、运行模式、操作技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摸着石头过河"立法本身也应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摸着石头过河” 立法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下载PDF
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根基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62-70,共9页
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定和规划了"三步走"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法治建设。法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要标志和重要保障。法治对国... 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定和规划了"三步走"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法治建设。法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要标志和重要保障。法治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和决定作用,而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坚强的法治保障。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科学立法,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深化行政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推进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坚持依法执政,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法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体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下载PDF
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莫纪宏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3-58,共6页
从分析法治体系概念的由来出发,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理论从法律体系发展到法治体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并对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制度实践中有效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出了理论和... 从分析法治体系概念的由来出发,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理论从法律体系发展到法治体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并对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制度实践中有效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出了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看法和建议。认为当下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法治工作的重点,并且要正确处理法治体系化思想中如何贯彻落实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的问题,指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作为全民普法工作的核心内容的重要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 总抓手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下载PDF
法治政府视阈下城管执法规范化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月斌 《廉政文化研究》 2017年第6期64-72,共9页
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管执法领域种种失范现象愈加突出,势必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城管执法规范化"是当前城管执法系统亟需探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法治政府"是党和国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依法... 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管执法领域种种失范现象愈加突出,势必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城管执法规范化"是当前城管执法系统亟需探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法治政府"是党和国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基本方略提出的全新理念,执政为民、诚信守法、职权有限、廉勤善优、公正严明、责任担当乃其主要特征;城管综合执法具有多方面特性及其规范化要求,法治政府对城管执法提出了主体独立、职权明确、程序公正、处罚得当、责任规制、清正廉洁等规范化要求;应针对当前城管执法中贪腐乱象及其严重危害,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从而开创新时代城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崭新局面,推进现代城市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实现法治政府建设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城管综合执法 廉勤善优政府 规范化 反腐倡廉
下载PDF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康雷闪 张懿婧 《科教文汇》 2018年第13期35-36,共2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育有较高法治素养的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但由于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情况的制约,当前的大学生普遍法治意识达不到应有的层次,法治素养明显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改革和完善现有法治教...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育有较高法治素养的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但由于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情况的制约,当前的大学生普遍法治意识达不到应有的层次,法治素养明显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改革和完善现有法治教育方式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大学生 法治素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
15
作者 张胜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依法治国的重要问题进行了阐释,在理论和实践的维度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指明了航标。结合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一般原理,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依法治国的重要问题进行了阐释,在理论和实践的维度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指明了航标。结合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一般原理,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根本道路以及价值指向进行了阐释,并对一些容易引起歧义和曲解的概念以及在思想领域重大的争论性问题进行辩证论述给出了答案,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法治道路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系统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思想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 根本原则
下载PDF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16
作者 钱道赓 杨家庆 《领导之友》 2017年第15期41-49,共9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理念已从最初的宏观概念,发展成为内容翔实、结构严谨、涉及广泛的综合表述,国内学术界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界定、鲜明特征、战略定位、逻辑关系、推进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理念已从最初的宏观概念,发展成为内容翔实、结构严谨、涉及广泛的综合表述,国内学术界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界定、鲜明特征、战略定位、逻辑关系、推进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后学术界要进一步厘清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逻辑及其所涉及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就应在研究内容上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国贯彻落实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系统化方法、实证化方法、本土化方法的运用,在研究思路上推广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理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现代化 推进路径 法治
下载PDF
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
17
作者 轩传树 《领导之友》 2016年第11期32-37,共6页
当今中国正面临"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课题。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具有物质层面的"四个现代化",更要体现为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在制度上要实现市场作为主体的经济治理现代化和社... 当今中国正面临"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课题。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具有物质层面的"四个现代化",更要体现为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在制度上要实现市场作为主体的经济治理现代化和社会组织作为主体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及在此基础上推进政府作为主体的政治现代化(或称国家现代化)。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必然是在遵循人类文明共识即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并完善人民民主制度,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政治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困境与路径突破研究综述
18
作者 王雪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79-180,共2页
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如火如荼进行,但依然存在历史文化、社会风气和法律制度建设及运行方面的困境。要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真正落地生根,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切实突破其所面临的困境:一是意识、观念、文化的树立;二是重要... 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如火如荼进行,但依然存在历史文化、社会风气和法律制度建设及运行方面的困境。要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真正落地生根,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切实突破其所面临的困境:一是意识、观念、文化的树立;二是重要关系的把握和处理;三是法律制度建设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轨迹:从文本创制走向全面依法治国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晓萍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第5期106-113,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法治道路探索,在这个探索中我们实现了从法律虚无主义到重视法律制度建设的转变,实现了由“法制国家”的静态法制到“法治国家”的动态法治的转变,实现了从法治主要是治民到法治的核心是对公权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法治道路探索,在这个探索中我们实现了从法律虚无主义到重视法律制度建设的转变,实现了由“法制国家”的静态法制到“法治国家”的动态法治的转变,实现了从法治主要是治民到法治的核心是对公权力的制约的转变。如今,我们党不仅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而且明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已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引领性、支撑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法治已经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依法治国
下载PDF
依法治国背景下传统文化对当代官德的塑造
20
作者 王翼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2,共4页
当前官员道德出现"知""行"割裂的道德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享乐化的人生观、物质化的价值观、功利化的政绩观、工具化的权力观等方面。究其原由,既有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又有社会发展中市场经济自身的消... 当前官员道德出现"知""行"割裂的道德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享乐化的人生观、物质化的价值观、功利化的政绩观、工具化的权力观等方面。究其原由,既有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又有社会发展中市场经济自身的消极因素和道德建设、法制观念、防控机制相对滞后所带来的推波助澜。官员的道德塑造既要扬弃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所蕴含的现代法治精神相结合,从而使传统文化在官员的道德认知、道德信仰和道德行为三个层面上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当代官员道德塑造实现"知""行"合一贡献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传统文化 法治精神 官员道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