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急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王国防
王幼萌
+2 位作者
李家辉
王福星
陈巨罗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4年第4期325-330,336,共7页
目的比较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急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和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颅...
目的比较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急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和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病因分为ICAS组和栓塞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和发病90 d后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0~2分]率。结果本研究共筛选150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最终入组69例,其中ICAS组28例,栓塞组41例;与栓塞组比较,ICAS组年龄较轻[(61.96±11.56)岁vs(71.12±9.92)岁,P<0.001]、NIHSS评分低[(16.65±6.14)分vs(19.88±5.56)分,P=0.022]、心房颤动比例低(7.14%vs 68.29%,P<0.001)、侧支循环良好(39.29%vs 17.07%,P=0.027)、发病至入院时间更长[(353.75±187.54)min vs(261.32±185.88)min,P=0.047];2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静脉溶栓、闭塞部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栓塞组比较,ICAS组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更长[(83.57±21.47)min vs(64.51±31.00)min,P=0.006],首次血管再通效应(率)低(10.71%vs 31.71%,P=0.042),Solumbra技术次数较多[(1,2)次vs(0,2.5)次,P=0.011],桥接Solumbra技术例数较多(78.57%vs 51.22%,P=0.021),补救性血管成形术(78.57%vs 2.44%,P<0.001)以及围手术期抗栓(89.28%vs 7.32%,P<0.001)比例更高;2组最终血管再通率、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率、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率、恶性脑水肿、发病90 d后预后良好(mRS 0~2分)的比例和病死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急性前循环ICAS和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但前者手术时间较长,首次血管再通率较低、桥接Solumbra技术例数以及次数较多,因此可能更适合首选Solumbra技术,而心源性栓塞性病变先行ADAPT技术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直接抽吸一次性通过技术
Solumbra技术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栓塞
原文传递
题名
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急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王国防
王幼萌
李家辉
王福星
陈巨罗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
出处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4年第4期325-330,336,共7页
基金
安徽医科大学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2022xkl089)。
文摘
目的比较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急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和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病因分为ICAS组和栓塞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和发病90 d后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0~2分]率。结果本研究共筛选150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最终入组69例,其中ICAS组28例,栓塞组41例;与栓塞组比较,ICAS组年龄较轻[(61.96±11.56)岁vs(71.12±9.92)岁,P<0.001]、NIHSS评分低[(16.65±6.14)分vs(19.88±5.56)分,P=0.022]、心房颤动比例低(7.14%vs 68.29%,P<0.001)、侧支循环良好(39.29%vs 17.07%,P=0.027)、发病至入院时间更长[(353.75±187.54)min vs(261.32±185.88)min,P=0.047];2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静脉溶栓、闭塞部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栓塞组比较,ICAS组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更长[(83.57±21.47)min vs(64.51±31.00)min,P=0.006],首次血管再通效应(率)低(10.71%vs 31.71%,P=0.042),Solumbra技术次数较多[(1,2)次vs(0,2.5)次,P=0.011],桥接Solumbra技术例数较多(78.57%vs 51.22%,P=0.021),补救性血管成形术(78.57%vs 2.44%,P<0.001)以及围手术期抗栓(89.28%vs 7.32%,P<0.001)比例更高;2组最终血管再通率、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率、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率、恶性脑水肿、发病90 d后预后良好(mRS 0~2分)的比例和病死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急性前循环ICAS和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但前者手术时间较长,首次血管再通率较低、桥接Solumbra技术例数以及次数较多,因此可能更适合首选Solumbra技术,而心源性栓塞性病变先行ADAPT技术更合理。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直接抽吸一次性通过技术
Solumbra技术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栓塞
Keywords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large vessel occlusion
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ology
Solumbra techniqu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Embolic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急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的比较研究
王国防
王幼萌
李家辉
王福星
陈巨罗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