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 Care Theory and Influences on the Life Quality Index of Cancer Patients in Household Life
1
作者 Yali Sun Ling Gao +1 位作者 Ying Dong Ling Gong 《Engineering(科研)》 2013年第10期252-254,共3页
To investigatetheinfluenc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care theory on the life quality and happiness of cancer patients after they receiveda community nursing care which was implemented by the human care theory. The ... To investigatetheinfluenc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care theory on the life quality and happiness of cancer patients after they receiveda community nursing care which was implemented by the human care theory. The quality life and the happiness index of 93 patients with cancer living in the six communities in Jillin were assessed,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quality was based on a life quality scale (SF-36) and that of the happiness index was based on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 (MUNSH). The community nurses cared for these patients by applying the theory of human care and the life quality and the happiness index of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ca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 of 5 dimensions in the eight dimensions of the life quality between before the care and after the care (<0.05),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sores of the positive emotion, positive experience, negative emotion, negative experience and level of happiness included in the happiness index between before the care and after the care (<0.05), suggesting that the theory of human care can be used for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and the happiness index of the patients, strengthen their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and let them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ir l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Nurses Theory of human CaRE Patients with Cancer Quality of life HaPPINESS Index
下载PDF
Reflection on the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Reinterpretation of Emily Dickinson’s “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
2
作者 周雪娟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5期218-219,共2页
Emily Dickenson’s poems have long enjoyed considerable acclaims from critics and common readers for her delicate and profound writing of life and death,love,nature,etc.Her short poem“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 Emily Dickenson’s poems have long enjoyed considerable acclaims from critics and common readers for her delicate and profound writing of life and death,love,nature,etc.Her short poem“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is one receiving relatively few academic discussion.Among the rather few existent studies,many discuss Dickenson’s feminist ideas,religious bewilderment,literary creation views or even personal feeling in this poem.This article,instead,give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oem from an ecocritical perspective.It points out that Emily Dickenson in this poem expresses her condemnation on human’s cruelty and indiffer?ence to nature.After a thorough interpretation of Dickenson’s reflection on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in this poem,the article fur?ther explores Dickenson’s attitudes toward nature through her personal writing background and clues in her other works to support this interpr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ly Dickenson "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REFLECTION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下载PDF
Truth of Absurdity in Endgame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雪莲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0期199-200,共2页
Endgame,the most difficult and elusive play by Samuel Beckett,sketches the post-war social spirit and norm.Absurd as the plot is,this paper is aimed at disclosing the truth of the world,of life,and of human nature cov... Endgame,the most difficult and elusive play by Samuel Beckett,sketches the post-war social spirit and norm.Absurd as the plot is,this paper is aimed at disclosing the truth of the world,of life,and of human nature covered in the setting of stage,the cyclical actions and the philosophic conver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URDITY TRUTH the world life human nature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要素构成视角下马克思生态观点的中国化发展
4
作者 郝栋 董子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将人与自然关系在新时代中定位为“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概念由人、自然、社会等多元要素辩证结合而成,作为一个兼具过去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的辩证整体,不仅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将人与自然关系在新时代中定位为“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概念由人、自然、社会等多元要素辩证结合而成,作为一个兼具过去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的辩证整体,不仅继承了马克思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底层要素与逻辑,还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点的中国化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对于“生命共同体”的研究,不仅要从整体层次考虑人与自然的演化与和合,同样也要基于其底层构成逻辑对“共同体”的个体要素追根溯源,思考“生命共同体”中各个部分的演进与当代发展,明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观点在当今中国生态实践中的创新性、时代性发展,进而阐述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中国担当的生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马克思 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与环境治理创新
5
作者 张保伟 汤茂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基于个人主义的传统环境治理体系,与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本质要求之间存在极大的落差和张力,面临治理实践的多重困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定位,对环境治理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框架和... 基于个人主义的传统环境治理体系,与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本质要求之间存在极大的落差和张力,面临治理实践的多重困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定位,对环境治理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框架和解决方案,是理念、目标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因而具有治理哲学的意涵。环境治理从个人主义转向生命共同体,带来了主体、思维、手段、制度等方面的治理创新。具体表现为治理主体从个体主体转向治理共同体,治理思维从人对自然的单向治理转向双向建构,治理手段从个体关注转向关系和共同体,治理制度从主体性规范转向结构性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个人主义 环境治理创新
下载PDF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关联演化认知
6
作者 王军 孙雨芹 +2 位作者 赵财胜 杨智威 彭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9-1296,共8页
探讨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下,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复杂关联及其演化机制。通过解析社会−生态系统的内涵,构建了涵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体,旨在揭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从原始文... 探讨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下,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复杂关联及其演化机制。通过解析社会−生态系统的内涵,构建了涵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体,旨在揭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要素的演化路径,通过对历史阶段的深入分析,阐述了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时期的启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下研究三者耦合协调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自然资源禀赋 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 关联演化
下载PDF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多维内涵哲学创新及时代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申怡铭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9-14,52,共7页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三个基本维度,构成了生命共同体的本体论。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在经典马克思...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三个基本维度,构成了生命共同体的本体论。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的哲学基础上,实现了一系列理论创新。以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为科学理论遵循,坚持生态唯物辩证法,培养生态底线思维,对我国不断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下载PDF
从许渊冲“三化论”角度评析美剧《摩登家庭》字幕翻译
8
作者 杨静 吴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来影视作品深受大众喜爱,优秀的字幕翻译不仅有助于观众欣赏影视作品,而且推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影视语言既具有口语化的特征,又富有美感,许渊冲先生的“三化论”对影视字幕翻译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本...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来影视作品深受大众喜爱,优秀的字幕翻译不仅有助于观众欣赏影视作品,而且推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影视语言既具有口语化的特征,又富有美感,许渊冲先生的“三化论”对影视字幕翻译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本文以“三化论”为理论基础,评析美剧《摩登家庭》的字幕翻译,从等化、浅化和深化三方面探究影视翻译中运用的翻译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论 字幕翻译 《摩登家庭》 翻译技巧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再探讨——基于中西生态范式之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闫金红 李繁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建设发展道路中长期摸索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反思西方资本主义“单向度”自然观的必然结果,是对“...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建设发展道路中长期摸索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反思西方资本主义“单向度”自然观的必然结果,是对“如何处理现代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这一难题的“中国式解答”。在中西生态范式比较的视域下,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理念的世界意义,从一个侧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进行生成机理、创新发展与世界意义等三个方面的阐释,以期为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理论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经“越界”迈入“人机共同体”:以《我这样的机器》为中心
10
作者 王瑜镜 张春燕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5-94,共10页
以机器人亚当为代表的数字生命和以男主人公查理为代表的自然生命跨越“人与技术”的界槛,二者因遵循相同的存在法则成为不分你我的赛博式生命。查理“伸手去关亚当的电源”等事件说明,小说中的人与机器人在政治生命层面有显著区隔。一... 以机器人亚当为代表的数字生命和以男主人公查理为代表的自然生命跨越“人与技术”的界槛,二者因遵循相同的存在法则成为不分你我的赛博式生命。查理“伸手去关亚当的电源”等事件说明,小说中的人与机器人在政治生命层面有显著区隔。一方面,查理拥有的至高权力与亚当背负的赤裸生命建构起生命政治的两个维度,使生命政治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政治。另一方面,亚当的“自杀”行为破解了生命政治在生与死问题上的悖论,跨域了生命政治和死亡政治的界槛,从而实现生命的去政治化。界槛的跨越意味着新质的生成。作者麦克尤恩借病患共存体和审美共通体隐喻构建“潜在的、无处不在的人机共同体”的新可能,完成对人类赛博式未来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这样的机器》 自然生命 数字生命 生命政治 人机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策略——以洞庭湖区为例
11
作者 彭世良 王晓燕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7期233-238,共6页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和发展,其本质是以人为主体的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或国土空间生态系统。为研究该理念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作用和意义,在阐释该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国土空...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和发展,其本质是以人为主体的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或国土空间生态系统。为研究该理念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作用和意义,在阐释该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国土空间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并以洞庭湖区为例,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生命共同体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多层次系统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故都的秋》的人文之美
12
作者 徐蕊 黄昕玥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故都的秋》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学教师在授课时注重于对文章“秋味”的分析,将作品的写景手法与抒情方式作为教学重点,而往往忽视对作品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品味。北平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北平人敬畏自然与热爱生活,追求天... 《故都的秋》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学教师在授课时注重于对文章“秋味”的分析,将作品的写景手法与抒情方式作为教学重点,而往往忽视对作品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品味。北平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北平人敬畏自然与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蕴;作者郁达夫对尽情、尽性、有情趣的生命形式的追求,这些共同构成了整篇作品的内在人文之美。只有带领学生深入体悟这份人文之美,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才不会被掩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都的秋》 人文之美 和谐自然 有情趣的生命
下载PDF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先秦儒家的死亡观与人性论
13
作者 杨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78-86,共9页
曾子有疾,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句因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得以广泛流传。将其注解与曾子本人的品格相结合,可见曾子所代表的先秦儒家对死亡所持观念与人性论之间的微妙关系。儒家思想中存在着道德性的死亡观,且由于死亡的伦理意... 曾子有疾,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句因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得以广泛流传。将其注解与曾子本人的品格相结合,可见曾子所代表的先秦儒家对死亡所持观念与人性论之间的微妙关系。儒家思想中存在着道德性的死亡观,且由于死亡的伦理意义及其对善恶判断的影响,使得儒者坚定自身德性。此外,死亡的存在影响了儒家人性论中的先验成分与现实的道德原则,产生善端并驱动善行,进而使将死之人能够遵循善道,发挥教化的伦理价值。这也成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伦理解释,体现了儒家以死立善、以言续道和以善为终的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子 儒家 死亡观 人性论 生死
下载PDF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
14
作者 张婷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内藏难以克服的生态危机。资产阶级无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的历史本性不仅加剧生态破坏,而且驱使其治理观念滑向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帝国主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全球整体利益和人类未来...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内藏难以克服的生态危机。资产阶级无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的历史本性不仅加剧生态破坏,而且驱使其治理观念滑向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帝国主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全球整体利益和人类未来发展大视野,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解之道,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重点防治和系统治理的生态方法论、多边主义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有效化解全球性生态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新时代,各国携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重塑可持续发展的新价值观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范式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解读——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线索
15
作者 刘晓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贯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显性问题,其中作为主体的人如何看待和理解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解读人与...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贯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显性问题,其中作为主体的人如何看待和理解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彰显人与自然的本真样态;资本主义制度悖谬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人类中心主义特质指证人与自然的最终走向。不可否认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难以有效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回应了时代问题,超越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人性论视角下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路径选择
16
作者 罗朝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美好生活作为人所达到的幸福状态,必然是促进人性发展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选择了“社会人”路径,个体被淹没于“单位”和“集体”中,人的社会性... 美好生活作为人所达到的幸福状态,必然是促进人性发展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选择了“社会人”路径,个体被淹没于“单位”和“集体”中,人的社会性被突显而自然属性被压抑,美好生活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选择了“经济人”路径,个体被突显出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多地是基于物质的富裕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得以复归;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着更为多元的需要,并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探寻促进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更好结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人性发展
下载PDF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解读——兼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伦理批判
17
作者 周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5-123,共9页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命题。在现代社会资本逻辑的统摄下,人和自然间难以形成真正稳固的生命共同体,人类社会面临愈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尽管当代西方绿色思潮为消解生态困境提供了不同的批判进路,...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命题。在现代社会资本逻辑的统摄下,人和自然间难以形成真正稳固的生命共同体,人类社会面临愈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尽管当代西方绿色思潮为消解生态困境提供了不同的批判进路,但囿于资本逻辑的窠臼,未能从根本上触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悖论”产生的伦理根基。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理念,蕴藏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三层意涵,从“伦理根基”“伦理话语”和“伦理目标”三重维度出发,为超越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价值观,开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提供了新理论、新思维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生态伦理 资本逻辑 西方绿色思潮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论迟子建《白雪乌鸦》的瘟疫书写
18
作者 陈若琪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白雪乌鸦》是迟子建创作的以疾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新时期以来瘟疫书写的代表之作。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瘟疫书写史上看,其瘟疫书写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疾病书写传统,但与此同时又呈现出了不容忽视的新质,丰富了瘟疫... 《白雪乌鸦》是迟子建创作的以疾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新时期以来瘟疫书写的代表之作。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瘟疫书写史上看,其瘟疫书写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疾病书写传统,但与此同时又呈现出了不容忽视的新质,丰富了瘟疫叙事的书写面向,完成了瘟疫叙事的“华丽转身”。瘟疫不再去承载疾病书写传统中沉重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寓意,而是回归疾病本身,还原瘟疫置于小说中的主体性位置并将其作为文本叙述的直接动力和叙述逻辑,展现瘟疫中无名个体的生存状态,深刻洞察瘟疫背后的生存本相。从文学的治疗功能来看,瘟疫的精神创伤属性使得迟子建的瘟疫书写起着精神疗愈的重要作用,而这也为如何书写当代瘟疫故事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白雪乌鸦》 瘟疫书写 人性 生命沉思
下载PDF
生命的长度、温度与容量——论新时期以来灾害报告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19
作者 张瑶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新时期以来的灾害报告文学中,创作者往往善于通过描摹险境中生命个体的不同状态,去呈现生命的长度、温度与容量。具体来说,读者在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超乎寻常的生命奇迹,这无疑会刷新人们对于“生命长度”的认知。但是“惜命”... 在新时期以来的灾害报告文学中,创作者往往善于通过描摹险境中生命个体的不同状态,去呈现生命的长度、温度与容量。具体来说,读者在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超乎寻常的生命奇迹,这无疑会刷新人们对于“生命长度”的认知。但是“惜命”绝不等同于“偷生”,所以作家们也纷纷鞭挞了由灾害所映射出的人性之恶。与之构成对比的则是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牺牲奉献者,他们用破家为国的行为向人们展现了“生命的温度”,而这种“生命的温度”还体现在人们对逝者的伦理关怀上。除此之外,一些作品也借由对待特殊人群乃至万物众生的态度显示出了对生命十足的尊重,并由此扩展了灾害报告文学的“生命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文学 灾害报告文学 生命意识 人性伦理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基础与美丽中国建设
20
作者 程广丽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在本体论层面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关系,既为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在本体论层面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关系,既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与美丽中国建设在价值论指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共同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立足于唯物史观研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基础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系,有利于从理论上阐释“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本体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