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Parks切口与直肌线状折叠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共同性斜视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小贺 傅秀丽 鲁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12-1716,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Parks切口与直肌线状折叠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共同性斜视疗效及对术后视功能恢复及眼部美观度的影响。方法:以2019-06/2021-06成人共同性水平斜视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改良Parks切口与直肌线... 目的:探究改良Parks切口与直肌线状折叠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共同性斜视疗效及对术后视功能恢复及眼部美观度的影响。方法:以2019-06/2021-06成人共同性水平斜视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改良Parks切口与直肌线状折叠术联合应用,89例)及对照组(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与直肌线状折叠术联合应用,7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荧光染色积分、标准干眼症状评估问卷(SPEED)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变化情况,并于术后1mo统计患者结膜愈合不良、散光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荧光染色积分、干眼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wk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开散性融合范围及视近33cm、视远5m斜视角大于对照组,辐辏性融合范围小于对照组,视近33cm、视远5m立体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泪液分泌量多于对照组,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及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Parks切口与直肌线状折叠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共同性斜视,不仅能提高手术疗效,促进视功能及泪膜功能恢复,还能减轻干眼程度及术后疼痛感,提高眼部美观度,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s切口 直肌线状折叠术 成人共同性斜视 视功能恢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在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仕生 姚小武 +1 位作者 卢子正 林敏校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6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在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对20例腮腺上极良性肿瘤行手术治疗并分析其疗效与美容效果。结果 20例患者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均被顺利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及术后常规... 目的探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在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对20例腮腺上极良性肿瘤行手术治疗并分析其疗效与美容效果。结果 20例患者腮腺上极良性肿瘤均被顺利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及术后常规病理报告均为良性。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耳垂麻木,1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颧支麻痹,1例发生术后涎瘘;所有病例无味觉出汗综合征、无术后出血、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随访24~48月,未见复发,手术切口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腮腺上极良性肿物切除术应用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术式安全、可行,切口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发际联合耳屏缘切口 腮腺良性肿瘤 面神经 耳大神经
下载PDF
外耳瘢痕疙瘩内剥切并术后即时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熊俊伟 胡栋礼 +3 位作者 李兵 母晓松 李洁 杨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外耳瘢痕疙瘩内剥切术后及时电子线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收治24例外耳瘢痕疙瘩患者行瘢痕内剥切手术切除及采用直线加速器6 MeV电子线照射,总剂量15~21 Gy,10次2周。结果:24例患者中,治愈20例,治愈率83.3%;有效3例,有效率1... 目的:探讨外耳瘢痕疙瘩内剥切术后及时电子线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收治24例外耳瘢痕疙瘩患者行瘢痕内剥切手术切除及采用直线加速器6 MeV电子线照射,总剂量15~21 Gy,10次2周。结果:24例患者中,治愈20例,治愈率83.3%;有效3例,有效率12.5%;无效1例(为复发者),占4.2%,皮损复发的范围较前明显缩小。结论:外耳瘢痕疙瘩内剥切术后及时电子线放射治疗对于保持外耳美观、防治外耳瘢痕疙瘩的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外耳瘢痕疙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 瘢痕疙瘩 内剥切 直线加速器 放疗
下载PDF
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手术入路介绍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焦子先 王翔宇 +1 位作者 张晓虎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式并初步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6例(7侧关节),依据Wilkes-Bronstein分期,纳入Ⅳ~Ⅴ期患者,采用改良耳屏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耳屏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式并初步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6例(7侧关节),依据Wilkes-Bronstein分期,纳入Ⅳ~Ⅴ期患者,采用改良耳屏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结果:术中术区视野显露充分,术后MRI显示全部7侧关节盘复位良好,面神经功能保存良好。结论: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中暴露关节区充分,术后短期疗效可靠,且具有切口美观,手术创伤小,面神经受损程度轻等优点。可作为颞下颌关节手术的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耳屏切口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经耳屏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髁状突矢状骨折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彦杰 黎钢 +3 位作者 王俊林 宋勇 陈裕聪 覃沅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手术经耳屏小切口入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5例19侧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采用经耳屏约4 cm长隐蔽小切口入路,解剖颞浅动静脉并向前拨开,切开颞深筋膜浅层并沿筋膜深面解剖暴露颧弓及颞下颌关节关节囊...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手术经耳屏小切口入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5例19侧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采用经耳屏约4 cm长隐蔽小切口入路,解剖颞浅动静脉并向前拨开,切开颞深筋膜浅层并沿筋膜深面解剖暴露颧弓及颞下颌关节关节囊,切开关节囊,在直视下进行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随访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周拆线,其中2例出现轻度面瘫,分别为患侧颞支Ⅱ级面瘫及患侧颞支Ⅲ级面瘫、颧支Ⅱ级面瘫,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术后涎瘘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复查CT提示骨折断端复位良好,髁状突形态良好。术后3个月咬合关系正常,张口度大于30 mm,关节无弹响,开口型无偏斜,术后6个月复查,疤痕不明显。结论经耳屏小切口入路手术创伤小,解剖层次清晰,避免损伤面神经,可为髁状突矢状骨折手术提供较好的手术视野,安全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矢状骨折 耳屏小切口 手术入路 颞中静脉 解剖结构
下载PDF
线型聚能切割器在塔状钢质构筑物爆破拆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洋扬 龙源 +2 位作者 贺五一 谭雪刚 李采华 《爆破器材》 CAS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以在塔状钢质构筑物周壁上开口使其定向倒塌为目的,分析了线型聚能切割器对目标进行切割侵彻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次工程的技术参数指标,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次同种类型爆破施工。文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工程应... 以在塔状钢质构筑物周壁上开口使其定向倒塌为目的,分析了线型聚能切割器对目标进行切割侵彻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次工程的技术参数指标,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次同种类型爆破施工。文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工程应用经验,对将来类似工程的方案设计与施工细节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聚能切割器 金属射流 切割 钢质构筑物
下载PDF
改良耳屏切口应用于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谢逸瑞 郑洁华 +2 位作者 陈树彬 谢红洁 李晓燕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16例髁突骨折患者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为沿耳屏切开,在外耳道和腮腺后缘间钝性分离,注意保护耳屏处软骨,把腮腺组织向前牵开,这样能把面...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16例髁突骨折患者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为沿耳屏切开,在外耳道和腮腺后缘间钝性分离,注意保护耳屏处软骨,把腮腺组织向前牵开,这样能把面神经完整地推向前方,不必专门解剖面神经。直视下觅得两骨折段,按原位置和方向复位,以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半年复诊。结果 16例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面部形态满意。术后半个月张口度大于3.0 cm,半个月及半年后X线片检查,髁突复位良好,无骨折部位不愈或延迟愈合表现,无内固定物松脱,愈合后瘢痕隐蔽,美观效果好,均无面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中,由于其切口隐蔽安全,利于保护面神经及重要血管,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耳屏切口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线型聚能切割器在不同连接角度下切割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晏俊伟 龙源 +1 位作者 唐献述 贺五一 《工程爆破》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分析了线型聚能装药的切割原理,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线型切割器在不同连接角度下,连接处和相连的切割器具有不同的切割能力,能够实现不同的切割效果。经过多次试验,得出线型聚能切割器连接角度大于等于45°时,能满足爆轰传播的条件,... 分析了线型聚能装药的切割原理,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线型切割器在不同连接角度下,连接处和相连的切割器具有不同的切割能力,能够实现不同的切割效果。经过多次试验,得出线型聚能切割器连接角度大于等于45°时,能满足爆轰传播的条件,但接头处未切断钢板;而连接角大于等于90°时,切割器可以完全切断所要切割的部位。从而切割器的正确连接可减少工程雷管的使用数量,简化起爆网路、提高可靠性,对工程爆破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聚能切割器 金属射流 切割能力 工程爆破
下载PDF
改良耳屏切口治疗髁突骨折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航宇 孙黎波 张磊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对治疗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15例20侧髁突骨折通过改良的耳屏切口入路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从患者的开口度、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有无涎瘘、影像学检查面部瘢痕进...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对治疗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15例20侧髁突骨折通过改良的耳屏切口入路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从患者的开口度、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有无涎瘘、影像学检查面部瘢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5例患者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正常;其中5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2月恢复正常)。术后CT提示髁突均完全解剖复位,无涎瘘,患者对切口瘢痕隐蔽性满意。结论:改良耳屏切口入路切口隐蔽,手术创伤小,可暴露空间大,面神经损伤机率小,可达到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改良耳屏切口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齿形结扎线形切剥微创术治疗Ⅲ、Ⅳ度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青 蒋荣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54-57,共4页
目的 研究齿形结扎线形切剥微创术治疗Ⅲ、Ⅳ度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Ⅲ、Ⅳ度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分段齿形结扎术)和观... 目的 研究齿形结扎线形切剥微创术治疗Ⅲ、Ⅳ度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Ⅲ、Ⅳ度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分段齿形结扎术)和观察组(25例,齿形结扎线形切剥微创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4周,观察组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72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齿形结扎线形切剥微创术治疗Ⅲ、Ⅳ度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齿形结扎线形切剥微创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在髁突中高位骨折复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科 后军 +1 位作者 胡玉坤 张令达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评价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中、高位)髁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共29侧)下颌骨中高位髁突骨折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14例(15侧)采用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13例(14侧)采用传统... 目的评价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中、高位)髁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共29侧)下颌骨中高位髁突骨折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14例(15侧)采用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13例(14侧)采用传统切口即拐杖型切口入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开口度、咬合关系、有无面神经损伤、有无涎瘘、有无颞下颌关节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口腔曲面断层片和颌面部CT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端段的复位情况,评价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在下颌骨髁突中、高位骨折复位术中的临床效果。结果采采用耳屏前直线型切口入路的患者,骨折断端复位良好,手术时间少,开口度、咬合关系明显改善,无涎瘘和面瘫发生。采用拐杖型切口入路的患者,骨折断端复位良好,开口度、咬合关系改善良好,3例有面神经不同程度损伤,无涎瘘发生,1例术后3个月出现颞下颌关节症状及张口末闭口初弹响。结论耳屏前直线型切口穿腮腺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中高位骨折,骨折断端复位良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 耳屏前直线型切口 拐杖形切口 穿腮腺入路
下载PDF
应用小切口隧道式入路行髁突颈部骨折复位内固定
12
作者 朱亮 邢乐君 +9 位作者 赵睿 孟凡皓 乔波 胡随馨 周正 田晓光 贾婷婷 郑斌芬 于秋华 张海钟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07-911,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利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备隧道复位固定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30例髁突颈部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造隧道式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 目的研究一种利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备隧道复位固定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30例髁突颈部中低位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入路,制造隧道式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测量张口度、CT检查骨折断端对位情况及钛板有无变形、移位。结果①30例患者术中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术后复查无一例出现咬合紊乱;②张口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检验(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复查,患者平均张口度分别为(5.43±2.012)mm,(14.83±2.135)mm,(19.67±2.123)mm,(32.20±2.140)mm,(32.23±1.633)mm,(32.40±1.653)mm,患者术后张口度逐渐改善;③术后1、3、6、12个月复查CT显示骨折断端对位愈合,钛钉钛板无松动、变形、移位;④瘢痕位于耳内及颌下,位置隐蔽。⑤1例患者术后出现口角轻度歪斜症状,予以神经营养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症状消失。结论耳屏内联合颌下小切口隧道式入路治疗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显露充分,复位精确,实现早期张口功能训练及咬合关系恢复的同时,可做到瘢痕隐蔽,有效保护了面神经、颞浅动静脉、翼外肌等重要解剖结构,为临床髁突颈部及基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骨折 髁突颈部骨折 髁突基部骨折 小切口 耳屏内切口
下载PDF
耳屏软骨环—软骨膜在鼓膜大穿孔修补的应用及影响其远期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雄光 姚立平 +4 位作者 吴昌林 叶小武 吴海峰 唐甜甜 王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探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在鼓膜大穿孔修补中的应用,并对影响其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膜成形术的325例(375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指标:年龄,病程,干耳时间,... 目的探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在鼓膜大穿孔修补中的应用,并对影响其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膜成形术的325例(375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指标:年龄,病程,干耳时间,术前气导听阈,术后骨导听阈,鼓室粘膜状况,鼓室硬化灶,听骨重链病变,咽鼓管功能,术中创面渗血;随访3年以上,用SPSS 16.2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病例年龄11~62岁,平均(36±8.32)岁,病程1年至36年,平均(21±7.62)年;1年鼓膜愈合率为94.8%,3年愈合率为91.6%;其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经多因素分析其作用依次为:鼓室硬化斑灶,术前气导听阈,术前骨导听阈,病程,咽鼓管功能,术中创面渗血具相关性。结论影响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成功率的因素有:鼓室硬化灶、病程长短、咽鼓管功能有关、术前气骨导听阈损失状况,术中创面渗血明显也影响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屏软骨环—软骨膜 鼓膜大穿孔 鼓室成形术 远期疗效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改良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辉 王浪 +4 位作者 王雷 饶鹏程 罗道文 付光新 肖金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患者(女性9例,男性7例)采用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行髁突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通过患者腮腺涎瘘、面神经功能、张口度、咬合关系、...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患者(女性9例,男性7例)采用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行髁突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通过患者腮腺涎瘘、面神经功能、张口度、咬合关系、面部瘢痕等临床指标评价髁突重建后的功能,通过曲面体层片、CT及三维CT重建影像学检查评估移植肋骨肋软骨的位置和形态。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者面形恢复好,切口瘢痕隐蔽,无腮腺涎瘘,张口度和咬合关系良好,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经治疗后痊愈。影像学结果显示,所有移植肋骨肋软骨存活,处于正常解剖位置。结论改良的耳屏缘切口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在髁突重建术中可降低涎瘘和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术野清晰,且切口瘢痕隐蔽,未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耳屏缘切口 腮腺前缘穿咬肌入路 肋骨肋软骨移植 髁突重建 面神经损伤 腮腺涎瘘 切口瘢痕
下载PDF
耳屏后切口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手术入路及效果评价
15
作者 刘国林 董静博 +2 位作者 石雨 郭钰 闫威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耳屏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对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面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5例(5侧关节),依据Wilkes-Bronstein分期,纳入Ⅲ-Ⅴ期患者,采用耳屏后切口行颞下... 目的 探讨耳屏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对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术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面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5例(5侧关节),依据Wilkes-Bronstein分期,纳入Ⅲ-Ⅴ期患者,采用耳屏后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并于术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临床症状及MRI评价。结果 术中术区视野显露充分,4例(4侧)关节术后24 h面神经功能均无障碍,1例患者面神经出现轻度颞支损伤症状,术后1个月好转,随访至术后3个月,面神经功能良好,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与术前张口度和疼痛VAS相比,术后1、3个月张口度及疼痛VAS评分,均有明显得到改善,且达到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且术后MRI显示恢复正常盘突关系。结论 耳屏后小切口手术入路对于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治疗效果肯定。术中暴露关节区充分,具有切口隐蔽美观、手术创伤小、面神经受损程度轻等优点,可作为颞下颌关节手术的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前移位 耳屏后切口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非接触眼压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公式验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乐乐 周韦禾 +1 位作者 李明 余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非接触眼压变化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手术前后眼压变化量的预测公式,并对预测公式的效能进行检验。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SMILE手术并...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非接触眼压变化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手术前后眼压变化量的预测公式,并对预测公式的效能进行检验。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SMILE手术并符合要求的患者共154例(304眼),随机分为组1(150眼)和组2(154眼)。获取患者术前的等效球镜度(SE)、中央角膜厚度(CCT)、切削深度(AD)、切削比(AR)、剩余基质床厚度(RSBT),术前、术后3个月的非接触眼压测量值(NCT_(pre)、NCT_(3mo))、平均角膜曲率(Ave K)、陡峭角膜曲率(Steep K)、平坦角膜曲率(Flat K)。对组1的SMILE手术前后眼压变化量(ΔNCT)与各因素行Spearma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预测眼压变化量的回归公式,将组2数据代入所得公式进行效能验证。结果:SMILE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NCT分别为(15.72±2.86)mmHg(1 mmHg= 0.133 k Pa)和(9.94±2.3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NCT为(5.78±2.59)mmHg。SE与AD、AR呈高度负相关(r=-0.956、-0.949,P<0.001),NCT_(pre)与NCT_(3mo)呈中度正相关(r=0.559,P<0.01)。通过对组1数据中的手术前后眼压变化量与各因素行Spearma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公式A:ΔNCT=NCT_(pre)×0.502-SE×0.385-3.951(矫正R^2=0.489,F=72.329,P<0.001);回归公式B:ΔNCT= NCT_(pre)×0.509+AR×0.179-5.545(矫正R^2=0.489,F=72.423,P<0.001)。将组2数据代入公式验证,公式A、B及公式Schallhorn(简易)所得到的ΔNCT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公式A(r=0.638,P<0.001)和公式B(r=0.650,P<0.001)所得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相关性都大于公式Schallhorn(简易)计算值(r=0.637,P<0.001),且公式B大于公式A。结论:SMILE手术前后NCT的变化量与术前眼压测量值及术中AR密切相关,基于此建立的预测ΔNCT的回归公式,可能可用于临床上术后NCT值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非接触眼压 线性回归
下载PDF
经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对经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收的行经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往年46例行传统经皮肤直线切口切除皮下良... 目的对经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收的行经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往年46例行传统经皮肤直线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切口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切口平整,未发现"猫耳"现象,有1例出现臃肿,而对照组患者的外观平整度较差,有13例出现肿物破溃的情况,40例出现臃肿情况,4例出现"猫耳"现象,总体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情况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直线切口,经皮梭形切口的可以避免直线切口导致的愈合切口周围的皮肤臃肿、瘢痕过长等缺点,提升整体的切口愈合效果,使切口更加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切口 皮下肿物 良性肿物 直线切口 对照分析 切口外观
下载PDF
颧弓上耳屏边缘小切口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红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4期2561-2564,共4页
目的分析颧弓上耳屏边缘小切口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封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STBI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接受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颧弓上耳屏边缘小切口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封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STBI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接受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6例)接受颧弓上耳屏边缘小切口去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颅内压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观察组PCT、IL-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2%)较对照组(30.95%)低(P<0.05)。结论颧弓上耳屏边缘小切口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可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颧弓上耳屏边缘小切口 去大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下载PDF
14例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行腋下小切口切除肺大疱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瑞华 郭金洋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腋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008~2011年我科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行腋下小切几治疗肺大疱14例。结果于术用时60~180min,平均为90min。术中出血量100~150mL,平均120mL.术后无一例发生血胸、气胸... 目的探讨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腋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008~2011年我科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行腋下小切几治疗肺大疱14例。结果于术用时60~180min,平均为90min。术中出血量100~150mL,平均120mL.术后无一例发生血胸、气胸、肺部感染、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术后住院10~12d,平均11d。9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腋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疗效满意、创伤小、术后无漏气、手术时间短、符合美观要求,住院费用较低,值得往县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腋下小切口 直线切割缝和器 肺大疱
下载PDF
多线切割机磨削热的不良影响及消除
20
作者 王广峰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9年第5期39-42,共4页
介绍了多线切割机磨削热的危害性,提出了磨削热的具体消除方法。
关键词 磨削热 砂浆 切割线 软化效应 跳线 主辊 线性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