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报刊角度重读香港地区文学——评赵稀方的《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
1
作者 张帆 刘小新 《华文文学》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从报刊角度展现了香港地区百年文学风貌,深入探讨了香港地区的文学体制、文学流变、文学思潮、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等重大问题,在报刊史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香港地区文学史的整理和定位,标志着内地地区对于香... 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从报刊角度展现了香港地区百年文学风貌,深入探讨了香港地区的文学体制、文学流变、文学思潮、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等重大问题,在报刊史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香港地区文学史的整理和定位,标志着内地地区对于香港地区文学史研究以及华文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华文文学史的书写上实现了方法、理论、范式、内涵等几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在文学史范式的更新、贯通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的文学史与文学思潮、重建香港地区文学的主体性与特殊性、香港地区文学的史料建构、理论意义的彰显、重建冷战文化视野等方面为香港地区文学史重写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学术空间,进一步推进了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成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稀方 《报刊香港》 重写文学史 香港地区文学史
下载PDF
A Formative Histor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Hong Kong
2
作者 YU Edwin Chau-leung BIAN Zhao-xia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03-408,共6页
With Chinese medicine (CM) deeply rooted in Hong Kong's Chinese culture, empirical practice of CM has been the norm since the early days of Hong Kong, China. Western medicine (WM) had its humble beginnings in Hong... With Chinese medicine (CM) deeply rooted in Hong Kong's Chinese culture, empirical practice of CM has been the norm since the early days of Hong Kong, China. Western medicine (WM) had its humble beginnings in Hong Kong in the form of established services for colonial government staff;WM was subsequently extended to the Chinese population through missionary efforts. The scourge of the plague pestilenee in 1894 gave WM an advantage whence enfore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swing to scientific philosophy set a trend that snowballed WM domi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TIVE history inTEGRaTIVE MEDICinE hong kong
原文传递
A Look at the Future of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Commentaries on the '95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3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7年第1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mmentaries on the a Look at the Future of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了解香港翻译的一本好书——评介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多秀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7-80,共4页
本文介绍了陈善伟教授主编的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翻译在香港:回顾、现况与前瞻》。此书的中心议题是考察香港从小渔村发展到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翻译所起的重要作用。书中同时还回顾了香港的翻译... 本文介绍了陈善伟教授主编的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翻译在香港:回顾、现况与前瞻》。此书的中心议题是考察香港从小渔村发展到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翻译所起的重要作用。书中同时还回顾了香港的翻译史、香港翻译研究的现状以及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前景。对比一下大陆翻译实践和研究的状况,本文作者认为大陆的同行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许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翻译 陈善伟 《翻译在香港:回顾、现况与前瞻》 后结构主义 学科建设 新书介绍
原文传递
透过“地方路径”重写“文学中国”的深切探索——评李洪华著《江西当代文学史(1978—2018)》
5
作者 温江斌 郭国煜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70,共5页
李洪华先生撰著的《江西当代文学史(1978—2018)》是一部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江西当代文学史。该著以历史流变和作家作品为重点,多角度展现江西当代文学新生态,将1978至2018年近四十年江西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展现出来;该著有着强烈... 李洪华先生撰著的《江西当代文学史(1978—2018)》是一部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江西当代文学史。该著以历史流变和作家作品为重点,多角度展现江西当代文学新生态,将1978至2018年近四十年江西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展现出来;该著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在“史述—文本”与“时间—空间”架构中,客观而真实地对江西当代各文体文学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该著严谨科学的写作理念与沉潜从容的写作态度,氤氲着主体与现实的浓郁对话,它有效地拓展了江西当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是一次透过“地方路径”重写“文学中国”的深切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洪华 《江西当代文学(1978—2018)》 文学史书写 地域文化 当代语境
下载PDF
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综述
6
作者 杜玥 《教育史研究》 2024年第1期174-179,共6页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于2023年9月21—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当今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与会代表围绕教育人物与思想、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制度与改革、中外教育比较与交流...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于2023年9月21—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当今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与会代表围绕教育人物与思想、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制度与改革、中外教育比较与交流、区域教育活动史、教育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诸多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研究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 会议综述
下载PDF
《五四文刊》与1950年代的香港地区校园文艺
7
作者 朱云霞 《华文文学》 2023年第4期5-13,共9页
《五四文刊》是一份非典型校园刊物,存续时间较短,但其所形构的校园文艺景象,为我们思考香港地区当代文学的发展向度提供了微观切入口。首先是《五四文刊》立足香港地区,以“五四”为名在青年身份和时代意识层面自觉承续“五四精神”,... 《五四文刊》是一份非典型校园刊物,存续时间较短,但其所形构的校园文艺景象,为我们思考香港地区当代文学的发展向度提供了微观切入口。首先是《五四文刊》立足香港地区,以“五四”为名在青年身份和时代意识层面自觉承续“五四精神”,青年学生对文艺本质属性问题的探讨也是对五四传统的回应,他们以“中国文学”和“民族传统”为基点的文化共同体想象、文学创作中的多重经验和香港地区情感,在彼时都具有独特价值;其次是教授作者以介入性姿态参与到学生的文艺实践中,他们的论述或创作既在引导、培育青年学生层面起到重要作用,也将校园文艺和香港地区文坛关联起来。以此,论文尝试以《五四文刊》为中心,探讨1950年代香港地区校园文艺的文化取向和时代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年代 《五四文刊》 香港地区文学 校园文艺
下载PDF
1949年以前香港苔藓植物采集与研究史 被引量:1
8
作者 玲春 于宁宁 +1 位作者 朱宗元 徐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3年第3期316-322,共7页
香港苔藓植物的采集与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至1949年百年间先后有英、美、德、法等国至少14人在中国香港采集过苔藓植物,分别是亚历山大(W. T. Alexander)、鲍林父子(J. Bowring&J. C. Bowring)、赖特(C. Wright)、汉斯(H. F. Hance... 香港苔藓植物的采集与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至1949年百年间先后有英、美、德、法等国至少14人在中国香港采集过苔藓植物,分别是亚历山大(W. T. Alexander)、鲍林父子(J. Bowring&J. C. Bowring)、赖特(C. Wright)、汉斯(H. F. Hance)、维丘拉(M. Wichura)、拉本赫兹特父子(G. L. Rabenhorst&R. C. Rabenhorst)、迪杜兴(D. F. Didrichsen)、福特(C. Ford)、福里(U. J. Faurie)、赫克洛茨(G. A. C. Herklots)、克莱门斯(M. S. Clemens)、莱贝格(J. B. Leiberg)等。通过文献记录及馆藏标本整理,采自香港地区的藓类植物有108种、苔类植物有2种,修订后藓类植物27科47属77种、苔类植物2科2属1种,标本大多收藏于国外各大博物馆、植物园和大学标本馆中。中国人在香港地区采集标本始于20世纪30年代,亚年(A. Nin)、曾怀德(W. T. Tsang)、冯钦(H. Fung)和谭英华(Y. W. Taam)4位中国植物采集者先后在香港地区采集过藓类植物24种,修订后13科14属22种,标本收藏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标本馆(UBC)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 苔藓植物 标本采集 研究史 1949年以前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国家意识的联结——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开发的逻辑、进路探析
9
作者 黄裕 范荟 《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9-66,共8页
国家意识是基于政治、历史、文化、民族的价值判断体系,个体对价值判断进行情景化转换的过程离不开历史记忆的承载。东江纵队是粤港两地人民共赴国难的历史文化符号,对于增强国家意识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 国家意识是基于政治、历史、文化、民族的价值判断体系,个体对价值判断进行情景化转换的过程离不开历史记忆的承载。东江纵队是粤港两地人民共赴国难的历史文化符号,对于增强国家意识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开发的过程中,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理念构建逻辑方向,将其在港澳同胞、爱国侨胞大力支援下,以香港地区为战略基点的粤港一体化抗战中淬炼发展作为叙事主线。以科学保护前提下实现东江纵队历史生动呈现为目标,系统筹划、整体推进粤港两地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开发,以建设主题公园为载体推进文旅融合,秉持故事化、场景化原则升级展陈空间,以全媒体话语表达革新促进东纵历史宣教传播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国家意识 东江纵队 抗战历史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报刊”视角与中国香港文学史研究的纵深发展——《报刊香港》与《谛听杂音》对读
10
作者 洪文豪 《华文文学》 2023年第5期81-85,共5页
2019年,两本中国香港文学史研究专著——内地学者赵稀方的《报刊香港》与香港地区本地学者樊善标的《谛听杂音》——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版。两本书都以“报刊”为视角,深入探究了中国香港文学生成与发展的过程。通过两本书的比较阅读可发... 2019年,两本中国香港文学史研究专著——内地学者赵稀方的《报刊香港》与香港地区本地学者樊善标的《谛听杂音》——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版。两本书都以“报刊”为视角,深入探究了中国香港文学生成与发展的过程。通过两本书的比较阅读可发现,一方面,“报刊”视角在史料文献的挖掘上对推进中国香港文学史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如《报刊香港》对中国香港文学起点的溯源,《谛听杂音》对专栏作家十三妹文学活动的考证等;另一方面,“报刊”本身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通过对媒介、文本、公共空间的综合探究,两书深刻展现了中国香港文学场域的历史复杂性。另外,两本书都回应与参与了中国香港文学“在地性”问题的讨论,从“报刊”视角展现中国香港文学本土意识生成的过程。相信两书对于中国香港文学史研究的再出发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香港文学史 报刊 《报刊香港》 《谛听杂音》
下载PDF
悖论性结构·多元现代转型·新人文主义——论“大文学史”视域下孔范今教授的学术建构
11
作者 黄轶 《长江学术》 2023年第4期5-12,共8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是文学研究的大命题,孔范今教授是这一领域卓有建树的重要学者。他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多次回旋式发展,文学研究要回到包含多重文本的“对象”本身,放在“历史的悖论性结构”中考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是文学研究的大命题,孔范今教授是这一领域卓有建树的重要学者。他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多次回旋式发展,文学研究要回到包含多重文本的“对象”本身,放在“历史的悖论性结构”中考量,《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是其初步尝试,“大文学史”观呼之欲出。这一文学史重构思路在他1997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和缜密,他提出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历时性”结构的“再发现”。进入21世纪以后,孔范今进一步提出了“现代新人文主义”观念,其主编的《中国现代新人文书系》和《中国现代文学史》完全打破了文学史依靠租赁社会政治史的时空而安身立命的建构思路,在多元现代转型中重彰“新人文主义”命题。他所谓的新人文主义“特指在中国历史、文化现代转型即现代过程中与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以及现代科技工商对生命与人性产生的异化力量抗衡的人文性文化倾向”,这是贯穿新文学始终的“共时性”结构。孔范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重塑了新文学发展和研究的坐标系,体现出一个卓越的人文学者宏阔深在的史家气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范今 大文学史观 文学史重构 悖论性结构 多元现代转型 新人文主义
下载PDF
海外和港台地区吕留良研究
12
作者 方旭燕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17,共5页
吕留良因学术及受曾静案的影响而备受学界关注。海外和港台地区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三个方面区别于传统的研究成果:区分了曾静案和吕留良案,提出吕留良并无反清的意图和行动;吕留良是有着激进思想的程朱理学继承者;吕留良和黄宗羲交恶... 吕留良因学术及受曾静案的影响而备受学界关注。海外和港台地区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三个方面区别于传统的研究成果:区分了曾静案和吕留良案,提出吕留良并无反清的意图和行动;吕留良是有着激进思想的程朱理学继承者;吕留良和黄宗羲交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术分歧。这为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不同视角,有助于全面地评价吕留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留良 文字狱 程朱理学 海外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下载PDF
中国香港《亚洲文会中国支会会报》的文学译介(1847—1859)研究
13
作者 易永谊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34-156,共23页
中国香港早期的皇家亚洲文会中国支会及其会报罕为人知,却是在华英国汉学最早的学术尝试。该支会由当时殖民地政府赞助发起,且由中国香港总督充任会长,发起于第二任港督兼汉学家德庇时的支持,衰落于第四任港督翻译家包令的离任。该支会... 中国香港早期的皇家亚洲文会中国支会及其会报罕为人知,却是在华英国汉学最早的学术尝试。该支会由当时殖民地政府赞助发起,且由中国香港总督充任会长,发起于第二任港督兼汉学家德庇时的支持,衰落于第四任港督翻译家包令的离任。该支会会报折射出英国汉学首次在华殖民地的建制性探索,其中文学翻译更是体现英国汉学切合现实需求的实用主义传统。三位译者的殖民地官员身份势必影响其翻译动机与译介策略。首席裁判司奚礼尔对《大学》的文学性重译,侧重于社会管治的文化挪用策略;商务总监汉文正使麦华陀以知识考古的策略,翻译古埃及墓葬瓷瓶铭文上的汉文诗句,参与当时汉学界对此话题的讨论;中国香港总督包令采用自由主义的多元策略英译林则徐的流戍诗,以诗史结合的方式向英国人全面介绍这位伟大的中国政治家与文学家,力求以文学翻译达到文化沟通,纠正英国人对中国的民族偏见。考察该会报所涉三个文学翻译案例,可知作为当时殖民精英的译者不但意在服务殖民管治、参与汉学对话与帝国情报,而且客观上也推动中国香港殖民地汉学进入亚洲文会的帝国学术网络。由此,会报刊载文学译介这种知识生产的制度化,配合殖民精英的翻译策略与汉学追求,衍生出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历史性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香港 亚洲文会中国支会 殖民地汉学 文学翻译 实用主义
下载PDF
香港报章文艺副刊电子化计划及其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辉洪 陈露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24,45,共5页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2000年展开"香港报章文艺副刊电子化计划",收录了23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逾17万项数据。文章简述近年报章文艺副刊的研究概况,介绍本计划的内容和特色,分析期间遇到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 报章副刊 香港文学 电子化 香港文学资料库 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
下载PDF
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与实地考察——以“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辉洪 陈露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6,共4页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大学图书馆系统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合办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是结合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和实地考察的推广阅读活动。首先介绍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然后...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大学图书馆系统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合办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是结合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和实地考察的推广阅读活动。首先介绍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然后以参加者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焦点访谈的检讨,论述这种新的文学阅读推广模式与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文学阅读 实地考察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
下载PDF
饶宗颐香港史研究略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炜明 罗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0-173,192,共5页
饶宗颐先生一代通人,于古今中外文史哲艺之学无所不窥,著述极多。他亦曾涉猎香港史研究,尽管这只占他全部学术的极小部分。透过探索饶先生香港史研究的历史学思想、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特点,我们仍然可以从小中见大,一窥饶宗颐先生学术... 饶宗颐先生一代通人,于古今中外文史哲艺之学无所不窥,著述极多。他亦曾涉猎香港史研究,尽管这只占他全部学术的极小部分。透过探索饶先生香港史研究的历史学思想、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特点,我们仍然可以从小中见大,一窥饶宗颐先生学术的深奥内涵以及其民族文化本位的中华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宗颐 香港史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论萧红香港时期的创作反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谦芬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5-183,共9页
抗战时期的文学空间中,香港作为"流亡中转站"具有特殊的价值。对于萧红来说,香港不仅提供了相对安定的外在环境,而且提供了远离抗战主场进行创作盘整的机遇。萧红在香港时期对自己熟悉的、已写作过的题材、人物、主题进行了... 抗战时期的文学空间中,香港作为"流亡中转站"具有特殊的价值。对于萧红来说,香港不仅提供了相对安定的外在环境,而且提供了远离抗战主场进行创作盘整的机遇。萧红在香港时期对自己熟悉的、已写作过的题材、人物、主题进行了创作反刍,形成了基于生命立场、悲悯审美的独特抗战书写。这促进了萧红文学上的自我成长,也在疏离与回归、边缘与中心的辩证关系中展示了作家与时代不同的链接方式,提供了抗战时期文学的另一种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香港 创作反刍 文学空间
下载PDF
问题意识与方法意识——对洪子诚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明华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101,共5页
找到恰当的问题与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我们进入学术研究的必要门径。以当代文学史写作遭遇的问题为切入点,洪子诚先生从文本与历史出发,对20世纪80年代主流文学观念中一些不证自明的理论预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质疑和追问,其学术研究中所贯注... 找到恰当的问题与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我们进入学术研究的必要门径。以当代文学史写作遭遇的问题为切入点,洪子诚先生从文本与历史出发,对20世纪80年代主流文学观念中一些不证自明的理论预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质疑和追问,其学术研究中所贯注的问题意识和入思方式是对原有研究范式的一种突围,形成了富有个性化的学术建构。对当下的文艺研究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方法意识 洪子诚 文学史
下载PDF
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之重建——以《文艺新潮》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文艺新潮》(1956.2.18—1959.5)被评论界誉为1950年代香港现代派坐标性之刊物。论文通过考察此刊物,对其文学性质及意义给予以往不同的界说。围绕着此刊物的编者与撰稿者形成了一个跨越两岸三地的青年文人群体,他们将现代主义审美与... 《文艺新潮》(1956.2.18—1959.5)被评论界誉为1950年代香港现代派坐标性之刊物。论文通过考察此刊物,对其文学性质及意义给予以往不同的界说。围绕着此刊物的编者与撰稿者形成了一个跨越两岸三地的青年文人群体,他们将现代主义审美与时代现实关怀相连接,香港现代文学与台湾及世界现代文学相沟通,追求重建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的乌托邦。此外,论文还讨论了《文艺新潮》及其运作之于冷战时期香港本地文艺场域构型与文学主体性生成之意义,并检视其时新潮社同人与香港左右两派文化及美元/援文化、内地美学传统,台湾及世界文坛之多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冷战 文学乌托邦 马朗
下载PDF
香港文学对于“重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万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在1980年代后中国内地"重写文学史"的学术格局中,香港文学的历史存在潜在而强烈地影响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较具包容性的社会空间接纳的左右翼文学格局挑战了以1949年为界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中... 在1980年代后中国内地"重写文学史"的学术格局中,香港文学的历史存在潜在而强烈地影响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较具包容性的社会空间接纳的左右翼文学格局挑战了以1949年为界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1970年代后的香港文学与香港稳定的多元价值社会结构相呼应,以其在全球性背景下开始的多元化进程和雅俗课题上的突破揭示出20世纪后30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性。这些都根本性地拓展了中国内地学术界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思路,使之得以摆脱"中原心态"、"启蒙思路"等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遮蔽,建立起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文学互为参照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 重写文学史 20世纪中国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