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TWO-DIMENSIONAL "MAN-WCV"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HUMAN THERMOREGULATION
1
作者 Yuan Xiugan and Sha Bin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66-276,共11页
In the paper a new two-dimensional 'man-WCV'(water cooling vest)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his model is of practical use: it can predict transient temperature responses and body temperature distributio... In the paper a new two-dimensional 'man-WCV'(water cooling vest)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his model is of practical use: it can predict transient temperature responses and body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or a person in a nonuniform hot environment, doing various jobs and dressed in different clothe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calculated from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ube-net lined on the WCV and to evaluate an individual thermal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cooling water.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model agree well with the author's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y a new TWO-DIMENSIONaL MaN-WCV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human THERMOREGULaTION
下载PDF
Promot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a New Form of Human Advancement of the Rule of Law-Interpretation of the Essence of the Rule of Law of the Report to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2
作者 HUANG Wenyi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3年第3期294-331,共38页
One of the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Report to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is a well-conceived systematic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ory,which is developed based on ... One of the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Report to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is a well-conceived systematic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ory,which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ofound summarization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and on the modernization theories of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a section of the lawbased Chinese modernization,focuses on the subject of rule of law.Breaking the myth of Western centralism,it creates a new model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produces a revolutionary effect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modernization in the world.It presents distinctive Chinese features and Chinese vision.Led by the CPC,it is an independent exploration,people-centered,organized,and planned,and has lofty value goals.Driven by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the principal task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s to create a system of socialist rule of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 new form of human advancement of the rule of law.Its great mission is to build China into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 under the rule of law,ensuring that the rule of law runs through all areas and aspect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nstruction,so that building China into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with the high-quality rule of law can be guarant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odernizati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socialist rule of law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new form of human advancement of the rule of law
原文传递
Human Library——高校图书馆的新型读者服务模式 被引量:5
3
作者 梅群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9期282-284,共3页
Human Library(原名Living Library)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型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于2008年传入中国。它以活体图书(living book),即人,作为图书的方式出借,以促进对话、消除偏见、加强宽容和理解为目的。高校图书馆无论从组织、管... Human Library(原名Living Library)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型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于2008年传入中国。它以活体图书(living book),即人,作为图书的方式出借,以促进对话、消除偏见、加强宽容和理解为目的。高校图书馆无论从组织、管理到资源都具备完善的体系,因此,对于推行Human Library服务,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新型读者服务模式的推行必将为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LIBRaRY 高校图书馆 新型读者服务模式
下载PDF
一种基于ATT&CK的新型电力系统APT攻击建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元诚 罗昊 +1 位作者 王庆乐 李建彬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4,共9页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与多元负荷形态比例大幅提升。高比例的可再生新能源与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以及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随机性,导致电网遭受的攻击面增大,攻击者利用隐蔽和复杂的手段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发动高级可持续威胁攻...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与多元负荷形态比例大幅提升。高比例的可再生新能源与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以及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随机性,导致电网遭受的攻击面增大,攻击者利用隐蔽和复杂的手段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发动高级可持续威胁攻击,严重影响电网调度与能源消纳。文章基于ATT&CK知识库建立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APT攻击的杀伤链模型,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将APT攻击技术划分到杀伤链攻击阶段,从而导致安全员无法迅速做出防御决策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杀伤链模型的APT攻击技术阶段划分方法,并采用Bert模型对技术文本进行语义分析,自动将攻击技术划分到所属阶段。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比现有模型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aPT攻击 aTT&CK 攻击建模 Bert模型
下载PDF
Toward New-Gener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被引量:260
5
作者 Zhou Ji Li Peigen +3 位作者 Zhou Yanhong Wang Baicun Zang Jiyuan Meng Liu 《Engineering》 2018年第1期11-20,共10页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a general concept that is under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basic paradigms: digital manufacturing, digital-networked manufacturing, and newgeneration intell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a general concept that is under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basic paradigms: digital manufacturing, digital-networked manufacturing, and newgener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New-gener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presents an indepth integration of new-gene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t runs through every link in the full life-cycle of design, production, product, and service. The concept also relates to the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rresponding system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s' product quality, performance, and service levels; and reduction in resources consumption. New-gener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cts as the core driving force of the new indus- trial revolution and will continue to he the main pathwa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decades to come. Human-cyher-physical systems (HCPSs) reveal the tech- nological mechanisms of new-gener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can effectively guide related the- oretic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Given the sequential development, cross interaction, and iterative upgr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basic paradigm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 technol- ogy roadmap for "parallel promo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hould he developed in order to drive forward the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MaNUFaCTURING new-GENER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uman-cyber-physical systemnew-generation aIBasic paradigms PaRaLLEL promotionIntegrated development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机遇、挑战与话语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庆亮 严功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2,共10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要使其科学内涵与世界意义在国际社会获得准确理解与广泛认同,必须加强国际传播工作。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需要在精准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要使其科学内涵与世界意义在国际社会获得准确理解与广泛认同,必须加强国际传播工作。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需要在精准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并从话语构建、话语转换和话语传播三个向度入手,反思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提高中国价值理念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国际传播 话语实践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云飞 李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以新时代关于文化建设的“文本群”为文献依据,可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命题。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以新时代关于文化建设的“文本群”为文献依据,可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命题。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导向,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原则和方法论,坚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系统观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以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以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十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红线,将新时代各个专门领域的党的创新理论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被引量:2
8
作者 蒋英州 何红谚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2,共13页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相应地“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其核心以及主要表现形式。而新发展理念则从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维度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指引着其发展。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不仅构成其根脉和魂脉,而且为其发展成熟提供精神指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高阶段,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其先进特质并推动其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也就借助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新发展理念、“两个结合”与共同富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出来,显示出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较的创新性、发展性、世界性及其使命追求。由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发展与成熟既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熟同步,也是一个与之相比更长的发展过程,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也给人类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方案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性学理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蒋英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5,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性回应和解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和重大时代课题,系统性回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全面性部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工作与实践工作,科学性指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是其体系性的内在基础,体系性是其学理性的外在表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标志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的文化使命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碚 《China Economist》 2024年第2期31-53,共23页
人类发展和文明形态的演变和繁荣,表现为艰难地开拓畅通之途。不同文明形态间的融合畅通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更大进步。人类文明进程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多样化的文明形态如何实现相互畅通、共存共荣?工业化的基本逻辑:机器替代人力,创新... 人类发展和文明形态的演变和繁荣,表现为艰难地开拓畅通之途。不同文明形态间的融合畅通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更大进步。人类文明进程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多样化的文明形态如何实现相互畅通、共存共荣?工业化的基本逻辑:机器替代人力,创新改变世界;无论“陆权”“海权”,工业能力是实权。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学叙事原则就是:脱胎于传统工业化,又升华自传统工业化;扬弃传统工业化之弊端,又发扬传统工业化之张力。经济全球化多彩新格局的形成,可以获得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性支撑。同时,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也可以获得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更大空间和多样化体系拓展。中国新型工业化是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创造性力量,不仅创造中华文明新形态,而且促进协调解决了世界不同文明形态的共存共荣问题。经济全球化需要建立和维护的是“安全畅通、规则平等、承认差异”的世界市场经济秩序。从经济学范式的底层逻辑说,必须从工具理性的一维执念变革为理性、文化、制度三维范式承诺,以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内涵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工业文明 经济增长 新型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 多样化文明形态
下载PDF
论数学建模融入新文科课程体系——以上海海事大学物流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志华 李姚娜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0-72,125,126,共15页
数字文明时代,在文科课程体系中融入数学建模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数学建模已经成为新文科研究的一种范式,文科教育可以通过导入、嵌入和建构等方式,将数学建模融入新文科课程体系。数学建模融入新文科课程体系的学理逻辑,在于以数... 数字文明时代,在文科课程体系中融入数学建模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数学建模已经成为新文科研究的一种范式,文科教育可以通过导入、嵌入和建构等方式,将数学建模融入新文科课程体系。数学建模融入新文科课程体系的学理逻辑,在于以数学建模为边界融合物流新文科与新工科,以数学建模为纽带构建物流课程体系,融入数学建模构建物流实践场景,进而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此外,从系统工程与复杂系统管理的角度思考将数学建模融入新文科课程体系的效用,有益于推动新文科内在与外在要素的广泛互动,促使文科发展适应数字文明时代,培养具备人文积淀和数字素养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数学建模 新文科 物流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虎生 郭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既包括框架清晰、逻辑严密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也蕴含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既包括框架清晰、逻辑严密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也蕴含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创新语汇的三重维度,即中华民族主体观、中华文明历史观、现代文明发展观,从而深刻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依据、逻辑理路与实践必然。这一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引领中华文明不断向现代转型,绘就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全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向度
13
作者 李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2,共8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新形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三个方面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图式”:提升自然要素的生产能力,重塑低碳循环的生产体系,创造技术正义的生产条件,重构了一种超越资本逻辑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推动人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新形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三个方面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图式”:提升自然要素的生产能力,重塑低碳循环的生产体系,创造技术正义的生产条件,重构了一种超越资本逻辑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推动人与自然的交往复归“生命共同体”、个体交往走向“真正的共同体”、世界交往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了超越利己主义的和谐社会关系;把人从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提升人们满足真实需要的获得感、享受健康生活的幸福感以及充实闲暇时间的意义感,塑造了超越消费主义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产方式 共同体 美好生活
下载PDF
以新时代绿色文化夯实人类生态文明之基
14
作者 纪明 方玲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以资本积累为基本逻辑的发展方式所致,这种发展方式必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文明形态反思中,绿色资本主义虽然提出了在资本主义文明下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却忽视了资本主义... 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以资本积累为基本逻辑的发展方式所致,这种发展方式必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文明形态反思中,绿色资本主义虽然提出了在资本主义文明下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却忽视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根本性矛盾。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生态文明,其内涵的绿色文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文化,必然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发展新时代绿色文化必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文化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实践逻辑
15
作者 林志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9,共8页
中国人民通过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获得了追求现代化的政治资格,由此真正迈入现代化的门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提升和跨越现代化的历史层级,从而塑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由于独特的... 中国人民通过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获得了追求现代化的政治资格,由此真正迈入现代化的门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提升和跨越现代化的历史层级,从而塑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由于独特的实践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的现代化叙事形成话语破解,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建构、一般规律认知以及现代化发展的中国特色等方面展示出现代化的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
16
作者 丁志刚 李文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76,共9页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属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命脉所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属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命脉所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保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助推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人民千秋万代的永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情怀”,增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破解西方文明困境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17
作者 周文 杨正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超越资本逻辑并指向未来的开创性文明形态。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推...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超越资本逻辑并指向未来的开创性文明形态。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推进中华文明向更高形态跃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扬弃资本逻辑并批判借鉴资本主义文明优秀发展成果,创造了后发国家依靠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不断赶超的文明新形态。新质生产力是超越西方单一工业化的生产力发展新路径,可以打破西方文明主导下的不平衡世界市场体系,突破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困境和发展悖论,开启人类文明演进新征程。为此,应建立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世界市场
下载PDF
文明形态与世界文学话语变革——梁展教授访谈录
18
作者 梁展 刘莉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世界文学既是作品,也是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对话;既是存在,也处于不断生成之中;既是理念,也是实践。世界文学研究自20世纪后期开始逐渐走向研究前沿,随着全球化复杂的发展趋势,其研究意义愈加凸显,由此对相关的方法论议题持续进行反思显得... 世界文学既是作品,也是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对话;既是存在,也处于不断生成之中;既是理念,也是实践。世界文学研究自20世纪后期开始逐渐走向研究前沿,随着全球化复杂的发展趋势,其研究意义愈加凸显,由此对相关的方法论议题持续进行反思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梁展教授在世界文学研究领域成果卓著。他通过梳理英语、法语、德语的多语种原始文献,剖析了大量不同国别的文本与相关历史事件。他以开阔的研究视野,展示了如何将文学、文化概念与范畴视为鲜活的话语实践,去揭示知识与世界之间种种的微妙关系,进而在历史和现实中追问民族、首创性、霸权、现代性等相关话语形成的过程、策略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形态 世界文学 话语实践 历史化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依据、使命耦合、进路落点
19
作者 杜俊华 李晶晶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2,共11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旗帜引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演进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酝酿而来的新的文化使命。它的出场,紧密关联着“两个结合”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旗帜引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演进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酝酿而来的新的文化使命。它的出场,紧密关联着“两个结合”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蓝图,是势之所趋、使命所向。新的历史起点,要从赓续中华文明“历史文脉”、构筑意识形态“精神家园”、谱写中华民族“文明华章”、承托全球“文明倡议”四大落点,推陈出新地实现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与现代转型,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逻辑
20
作者 韩升 王晨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建设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历史选择,是推进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自然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是以“现实的人”为根基的真实主体力量在人类文明实践中的展现,其中蕴含的“人民之我”“民族之...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建设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历史选择,是推进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自然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是以“现实的人”为根基的真实主体力量在人类文明实践中的展现,其中蕴含的“人民之我”“民族之我”“人类之我”等多层次的“为我逻辑”关照是对资本强制下以原子式自我为支撑、以资本同一逻辑为核心、以自由主义为表象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为我逻辑”的根本超越。建设具有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充分激活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变革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为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激活中华文化的思想引领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激活中华文化的精神凝聚力;必须坚持体用贯通,激活中华文化的现实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主体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