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肾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赛兰 周春玉 +1 位作者 林雁娟 黄曲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4期531-534,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肾脏功能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肾脏功能损伤并发率对策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心血管外科确诊且顺利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1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由同组外科医... 目的调查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肾脏功能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肾脏功能损伤并发率对策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心血管外科确诊且顺利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1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由同组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实施手术,术后进入ICU监测治疗。根据术后早期是否存在AKI,将发生AKI 60例设为病例组,未发生AKI 119例设为对照组。分析发生AKI高危因素。结果经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396)、双侧肾脏灌注欠佳(OR=8.725)、BMI值(OR=3.454)、监测膀胱温度(OR=4.180)、CPB时长(OR=2.165)、术中红细胞输注(OR=2.291)均为此类手术患者发生AKI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BMI值、双侧肾脏灌注欠佳、CPB、监测膀胱温度、术中红细胞输注均为影响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KI的独立相关因素,临床护士应针对上述分析制定个体化针对方案以降低术后AKI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术 肾脏功能损伤 危险因素 调查分析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闫晓英 刘哲 +1 位作者 宋艳 安淑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术后谵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术后谵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术后谵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术后谵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18例,占21.95%,其中发生短暂性谵妄11例,发生持续性谵妄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脑梗死史、动脉夹层病史、冠心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最低动脉压、ICU持续时间、术后最低氧合指数及机械通气时间为A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脑梗死史、ICU持续时间、术后最低氧合指数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为A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A型主动脉夹层术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早期识别和分析,临床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升患者预后及康复进程,能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术 后谵妄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术前CTA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宏亮 郑敏文 +2 位作者 宦怡 许荆棘 石明国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6期27-30,34,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脑神经系统并发症(Neurological Dysfunction,ND)的CTA征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255例经急诊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术后脑... 目的研究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脑神经系统并发症(Neurological Dysfunction,ND)的CTA征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255例经急诊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术后脑神经系统并发症: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Permanent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PND)及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Temporary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TND)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包括临床基线资料、术中资料,及术前CTA影像特征。结果 255例患者中出现术后脑神经系统并发症共56例(21.96%),其中PND 18例(7.06%),TND 38例(14.90%)。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主动脉弓部破口(OR=21.325,P=0.008)、颈总动脉撕裂(OR=14.441,P=0.022)及一侧颈内动脉密度减低(OR=9.141,P=0.024)是术后TND的危险因素;主动脉逆行撕裂(OR=5.622,P=0.003)、主动脉弓部破口(OR=6.742,P=0.006)是术后PND的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弓部破口、颈总动脉撕裂及一侧颈内动脉密度减低,是术后TND独立危险因素;而弓部破口及主动脉逆行撕裂是PND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TA提供的高风险征象是早期预防、干预脑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有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 神经系统并发症 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 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拔除气管插管预防性给予高流量氧疗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碧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究高流量氧疗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后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患者94例,按氧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比组给予面罩式雾化器吸氧治疗;试验组给予呼... 目的:探究高流量氧疗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后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患者94例,按氧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比组给予面罩式雾化器吸氧治疗;试验组给予呼吸机高流量氧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撤机2 d后口腔鼻腔干燥评分及咽喉疼痛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及二次插管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2 d后PaO2水平均低于撤机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小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撤机2 d后PaCO2水平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氧疗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后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 拔除气管插管 高流量氧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其风险模型构建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丽平 王玉伟 毛雷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633-2637,共5页
目的探究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其风险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进行A型主动脉夹层术的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感染组42例和非感染组... 目的探究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其风险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进行A型主动脉夹层术的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感染组42例和非感染组243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抑酸剂、手术时间≥6 h、术后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插管和混合插管是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以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经Boostrap行内部验证,校正后一致性指数为0.908。结论应用抑酸剂、手术时间≥6 h、术后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插管和混合插管是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影响因素,通过构建风险模型,实施早期干预,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列线图 构建 早期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