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Village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Integration of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A Case Study of Nanmen Branch in Wanli District,Nanchang City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Yu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3期116-119,共4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the integration of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tourism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build a sustainable village that is livable,suitable for industry 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the integration of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tourism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build a sustainable village that is livable,suitable for industry and suitable for tourism.Nanmen branch in Wanli District,Nanchang City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integration of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and carries out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and develops complex tourism in six aspects:defining functional orientation,optimizing spatial distribution,deepening the theme image,innovating tourism products,creating advantageous industries,and improving service packages,so as to promote the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INTEGRATION of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 BEAUTIFUL village Rural tourism WANLI DISTRICT
下载PDF
中国、加拿大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比研究——以阳朔大榕树景区与加拿大St.Jacobs Village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覃群 《旅游论坛》 201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以阳朔大榕树景区和加拿大St.Jacobs Village作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数据来源之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于2009年2月至8月在以上两个研究点进行。从"旅游产品的持续创... 以阳朔大榕树景区和加拿大St.Jacobs Village作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数据来源之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于2009年2月至8月在以上两个研究点进行。从"旅游产品的持续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居民社区与旅游发展"及"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延伸"4个不同的视角来展开讨论。注重比较中、加两国实践,并提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对比研究 大榕树景区 St.Jacobs village
下载PDF
基于GIS的景村协同特征与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
作者 蒋凯伦 胡玉洁 +2 位作者 陈准 陈太政 王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97-105,共9页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量关系上,河南省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之间的数量空间关系整体较为显著;在质量空间关系上,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质量空间协调度处于基本协调水平,二者质量空间耦合关系处于良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协同发展关系上,交通通达度、旅游经济、河流等对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村镇 A级景区 空间关系 协同发展 河南省
下载PDF
人民城市理念下景中村空间治理机制、困境与路径——以武汉东湖景区村落为例
4
作者 姬刚 洪亮平 +1 位作者 陈鹏宇 乔杰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6期112-119,共8页
人民城市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之治在城市维度的新表达和城市治理理念的全新概括。城市景中村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制度下衍生出的一种特殊乡村形态,嵌入城市和风景区的空间之内,其特殊的空间组织、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凸显了... 人民城市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之治在城市维度的新表达和城市治理理念的全新概括。城市景中村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制度下衍生出的一种特殊乡村形态,嵌入城市和风景区的空间之内,其特殊的空间组织、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凸显了景中村空间治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亟需厘清其治理和发展的现实困境,探索有效的治理路径。人民城市的景中村治理目标是建立各群体均衡的发展权、包容共享和公平公正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提出:1)人民城市空间治理机制体现了资本逻辑向人民逻辑转变的特征,内涵在于促进均衡的空间发展权力,最终实现属性、功能、组织的有机统一;2)景中村治理困境包括属性模糊、功能重构、组织无序三方面;3)景中村空间治理的实现路径包括治理规则创新、权属边界优化及行动机制建构,从而实现景中村的“生命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城市 景中村 空间治理 城市更新 武汉东湖景区村落 磨山村
下载PDF
共生视角下城市风景区边缘乡村空间微改造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东头村为例
5
作者 邹煜茹 高佳豪 +1 位作者 冷先平 傅方煜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4期78-82,共5页
城市风景名胜区边缘乡村这一独特地理单元,是随着城市扩张蔓延式的发展逐渐与风景名胜区融合形成的,并在风景区边缘形成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开发地,景区边缘乡村与传统城中村既在生成机制和过程具有相同之处,又兼顾“景”和村的特点。... 城市风景名胜区边缘乡村这一独特地理单元,是随着城市扩张蔓延式的发展逐渐与风景名胜区融合形成的,并在风景区边缘形成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开发地,景区边缘乡村与传统城中村既在生成机制和过程具有相同之处,又兼顾“景”和村的特点。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在空间功能和景观风貌方面形成差异化特征,如何构建城市风景区与现存边缘乡村的协同发展成为景区边缘乡村空间改造的关键。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东头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以及田野调查法,从环境现状和景村发展历程归纳得出景区边缘型乡村目前集中在乡村结构紊乱、空间功能退化和社会关系复杂化几个问题,并以共生理论切入提出整合共生环境、优化共生单元和协同共生模式的改造策略,以达到修复村落整体结构、完善空间风貌功能和协同多元主体关系的目标,以期为此类乡村改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风景区东头村 微改造
下载PDF
游径感知视角下传统村落文旅空间景观质量分析
6
作者 林逸珊 杨鸿辉 +1 位作者 陈铮衍 丁铮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0-382,共13页
基于游径感知视角,以泉州市梧林传统古村落为例,通过灰色统计分析法对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初步排除,结合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将景观要素定量分析,构建美景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空开阔度、土壤裸露... 基于游径感知视角,以泉州市梧林传统古村落为例,通过灰色统计分析法对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初步排除,结合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将景观要素定量分析,构建美景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空开阔度、土壤裸露度、传统乡村建筑占比、乡村传统建筑色彩占比、村落景观道路占比、绿视率、铺装占比这7个景观要素与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美景度显著相关;美景度模型结果显示具有高贡献率的3个主要因子依次是天空开阔度(0.387)、土壤裸露度(0.235)、传统乡村建筑占比(0.233);高美景度评价场景特征要素占比为天空开阔度26%~50%、土壤裸露度2%~5%、传统乡村建筑10%~30%;低美景度评价场景最突出特征为植被种类单一、道路设施风格与周围景观不协调、空间尺度感过大的景观空间;梧林传统古村落文旅空间景观质量存在空间分异性,主要受到空间要素、自然要素、建筑要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旅空间 游径感知视角 景观质量评价 图像语义分割 美景度评价法 梧林传统古村落
下载PDF
基于空间正义理论下的景中村更新改造研究——以武汉市东头村为例
7
作者 李星 陈铭 杨磊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空间正义是在空间生产活动中追求并实现公平和公正的价值理念。该价值理念的实现对当前存量时代下的城市发展非常重要。基于空间正义理论,该文以武汉市东头村规划实践为例,从不同景中村更新改造中存在的空间非正义问题入手,剖析景中村... 空间正义是在空间生产活动中追求并实现公平和公正的价值理念。该价值理念的实现对当前存量时代下的城市发展非常重要。基于空间正义理论,该文以武汉市东头村规划实践为例,从不同景中村更新改造中存在的空间非正义问题入手,剖析景中村在外生权威介入后产生的空间非正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点景中村的空间正义改造策略,包括以“空间分离”为核心的空间整治策略和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方式,以期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对空间资源的合理诉求,实现对空间正义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景中村 更新改造
下载PDF
无锡市历史风貌区、老街、古村保护策略探索
8
作者 吴萍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文章分析了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片状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并提出积极有效的保护策略,指出突出整体价值,凸显水乡聚落特征;分片区推进更新,保护文化,融入地方发展;分类管控,明确责任主体等对历史风貌区、老街、古村落的保护... 文章分析了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片状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并提出积极有效的保护策略,指出突出整体价值,凸显水乡聚落特征;分片区推进更新,保护文化,融入地方发展;分类管控,明确责任主体等对历史风貌区、老街、古村落的保护策略,对充分挖掘资源范围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抢救性保护历史风貌,为历史文化名城“夯实家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老街 古村 保护策略
下载PDF
三合村龙茶花海景区花卉产业和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9
作者 罗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68-70,共3页
在介绍宜宾市珙县三合村花卉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三合村贫瘠荒山变“金山银山”的艰苦历程;总结了三合村贫瘠荒山变“金山银山”过程中,抢抓发展机遇、夯实高位发展基础,加强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堡垒,紧跟市场步... 在介绍宜宾市珙县三合村花卉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三合村贫瘠荒山变“金山银山”的艰苦历程;总结了三合村贫瘠荒山变“金山银山”过程中,抢抓发展机遇、夯实高位发展基础,加强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堡垒,紧跟市场步伐、创新探索转型发展,深化利益联结、赢得群众拥护支持等经验;提出了整合要素集中投放、资源变资产,融合资源量化入股、投入变收入,产业链条融合延伸、产品变商品等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龙茶花海景区 三合村 村集体经济
下载PDF
基于sDNA和POI数据的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村寨地理空间分异及发展优化探析
10
作者 陈江碧 张艺 《广东园林》 2024年第3期75-82,共8页
为助力资源合理利用和引导乡村个性化发展,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核心地带的3个传统村落为例,基于DEM高程数据和相关POI数据,利用ArcGIS的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工具,分析村落的地形地貌、产业分布、路... 为助力资源合理利用和引导乡村个性化发展,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核心地带的3个传统村落为例,基于DEM高程数据和相关POI数据,利用ArcGIS的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工具,分析村落的地形地貌、产业分布、路网可达性等地理空间分异特征及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各村寨在景观资源、产业分布和交通可达性方面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这些差异影响了村落的旅游吸引力和产业发展潜力。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景观资源区域联动、提升民宿餐饮产业质量、优化游赏路径可达性等策略,以期实现村寨的差异化和联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村寨 地理空间分异 核密度分析 sDNA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景中村优化策略——以元阳县垭口村为例
11
作者 刘欣茹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110-113,共4页
乡村地区的进步与经济体系的转型受区域配置改善的影响深远。本研究选取元阳县垭口村这一景中村为案例,应用“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理念来剖析,分析了该类村庄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挑战及其拥有的发展潜力。文章就村落在开... 乡村地区的进步与经济体系的转型受区域配置改善的影响深远。本研究选取元阳县垭口村这一景中村为案例,应用“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理念来剖析,分析了该类村庄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挑战及其拥有的发展潜力。文章就村落在开始制定规划前遇到的诸多困境展开探讨,并从修整生产领域、优化居住环境和恢复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来解决问题,力图促进景中村“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本研究对全面推行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持续性视角 景中村 三生空间 空间优化策略
下载PDF
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12
作者 惠洪宽 宋伟凤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8-85,共8页
以山东省文化与旅游厅公布的568个景区化村庄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及测度平台,综合探究景区化村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为“中聚周散,南多北少”的空间结构,集... 以山东省文化与旅游厅公布的568个景区化村庄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及测度平台,综合探究景区化村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为“中聚周散,南多北少”的空间结构,集中分布在鲁中、胶东地区;2.从全省尺度上,景区化村庄的莫兰指数为0.278,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冷热点分布不均,热点区面积较小且集中;3.景区化村庄的分布与海拔高程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在海拔小于200 m的分布数量较多,所占比重达到68.3%,且多沿河分布。另外,从乡村旅游发展、交通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人文要素探索了影响景区化村庄分布的因素,以期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建设、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化村庄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山东省
下载PDF
“三生”视角下风景区传统村落转型发展的系统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令宇 徐小东 +1 位作者 刘可 张然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传统村落的“三生”系统是一个持续运转的开放结构,系统转型发展需要依托内外组织之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换。在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有着较好的活态基础,且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系统内外组织之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换频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以... 传统村落的“三生”系统是一个持续运转的开放结构,系统转型发展需要依托内外组织之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换。在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有着较好的活态基础,且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系统内外组织之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换频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以苏州东山、西山景区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三生”耦合协调度计算模型与村落“三生”系统建构,揭示传统村落“三生”系统转型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的系统特征与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区传统村落 “三生”视角 转型发展 系统特征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人居环境治理视域下地质文化村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5-1422,共8页
地质文化村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衍生出的乡村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概念,目前正在全国多地推广设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分析和规划设计方面,其具体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路径参考。本研究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视... 地质文化村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衍生出的乡村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概念,目前正在全国多地推广设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分析和规划设计方面,其具体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路径参考。本研究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视角出发,首先,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地质文化村归类于人居环境“景区化治理”的一种形式;其次,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将筛选的39篇“人居环境治理”主题文献作为研究资料,利用NVivo11对文献内容进行编码,构建了“人居环境治理”主题分析框架;最后,在归纳和借鉴人居环境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响应国家战略”、“建设思路”、“保障措施”“建设手段”四个方面提出了地质文化村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村 人居环境 建设路径 景区化治理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景区依托型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武陵源区3个旅游村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文海 于卓璇 +3 位作者 徐绮祺 张璇 彭俊瑞 吴吉林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7-84,共8页
选取武陵源区3个具有代表性的景区依托型村庄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兴趣点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了民宿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民宿空间分布为集聚模式,与随机分布模式差异显著,且集聚程度不一;民宿空... 选取武陵源区3个具有代表性的景区依托型村庄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兴趣点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了民宿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民宿空间分布为集聚模式,与随机分布模式差异显著,且集聚程度不一;民宿空间分布为等级集聚模式,呈现多中心分布的空间形态;民宿主要集聚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景区和村内主干道附近;旅游资源、交通条件、产品定位和政策支持是乡村民宿选址与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景区依托型村庄 武陵源区
下载PDF
景村融合视角下的草原聚落更新策略研究——以那拉提风景区哈茵赛村为例
16
作者 朱紫悦 塞尔江·哈力克 张朔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依托旅游风景区的草原聚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景与村的发展缺少统筹、步调不一致,存在景村割裂、发展矛盾大等问题。研究基于景村融合的视角,以系统阐述到个案研究的顺序,研究了草原聚落转型的需求、...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依托旅游风景区的草原聚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景与村的发展缺少统筹、步调不一致,存在景村割裂、发展矛盾大等问题。研究基于景村融合的视角,以系统阐述到个案研究的顺序,研究了草原聚落转型的需求、困境与思路,并以那拉提风景区内的哈茵赛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更新策略,以期为同类研究与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村融合 草原聚落 空间更新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古村落景区文化传播调查研究
17
作者 郑梦茹 王堞凡 《有色金属设计》 2023年第2期35-40,共6页
随着古村落不断地被开发成景区,在开发过程之中存在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文化艺术和文化特点被商业化的问题。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在开发好古村落的同时又传播好古村落文化成为大众所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大背景下的古村... 随着古村落不断地被开发成景区,在开发过程之中存在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文化艺术和文化特点被商业化的问题。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在开发好古村落的同时又传播好古村落文化成为大众所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大背景下的古村落景区发展现状、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并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为例,分析其文化传播现状、景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互联网背景等现代化理念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更好地传播当地古村落特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景区 文化传播 福建土楼 数字媒体
下载PDF
经营与脱嵌:全域村庄景区化建设的实践及风险——兼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路径
18
作者 高士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4-84,共11页
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庄产业融合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在中西部地区,基层政府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对全域村庄进行高标准、精品化的景区化建设是较为普遍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于对鄂西Y县案例研究,考察全域村庄景区化... 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庄产业融合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在中西部地区,基层政府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对全域村庄进行高标准、精品化的景区化建设是较为普遍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于对鄂西Y县案例研究,考察全域村庄景区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与潜在风险。研究发现,全域村庄景区化建设多是基层政府在乡村产业振兴绩效考核的强激励下,通过项目资源配套和土地政策优惠吸引企业下乡对村庄进行整体性经营的结果。在全域村庄景区化建设过程中,政府项目资源向景区的集中输入、下乡企业对景区的封闭经营、景区产业的精品化规划,会使乡村景区在空间改造、利益分配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很大程度上脱嵌于农业型村庄的社会经济基础,或导致村庄被卷入高风险的旅游市场,还可能影响农业型村庄的基本生产生活秩序。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从嵌入乡土出发,重新确立村庄本位的内生性发展模式、农户主导的灵活性经营模式、低成本的朴素性开发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从高质量向高性价比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村庄景区化 经营村庄 景村脱嵌 实践及风险
下载PDF
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景中村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
19
作者 刘林林 钱秋荣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0期103-106,共4页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景中村转型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决景中村在发展的过程中严重依赖景区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空心化、异质化程度较高,城市化进程较慢等问题。课题组立足于景中村与风景区的耦合关系,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原则,分...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景中村转型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决景中村在发展的过程中严重依赖景区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空心化、异质化程度较高,城市化进程较慢等问题。课题组立足于景中村与风景区的耦合关系,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原则,分析景中村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探究以“制度体系、源动力、目标与评价机制”为核心的发展机制,最终提出“旅游业+现代农业产业”模式、“旅游业+康养服务产业”模式、“旅游业+文化产业”模式、“旅游业+电商产业”模式四种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景中村发展路径。结果表明,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具有投入少、利用率高、体验性强的特点,既满足新时代旅游经济的发展需求,也符合景中村自身的发展特点。本研究有助于创新经济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素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循环经济 景中村 发展机制与路径
下载PDF
乡村旅游景区游客重游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南昌市安义古村群为例
20
作者 邵立伟 吴育俊 袁新颖 《特区经济》 2023年第6期103-107,共5页
本文以二元Logistic模型为基础,从旅游行为特征、旅游景区评价、人口统计学特征这3个维度探究了南昌市安义古村群景区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旅游行为特征维度上,有本景区旅游次数、是否自驾2个指标显著正向影响游客重游意... 本文以二元Logistic模型为基础,从旅游行为特征、旅游景区评价、人口统计学特征这3个维度探究了南昌市安义古村群景区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旅游行为特征维度上,有本景区旅游次数、是否自驾2个指标显著正向影响游客重游意愿;在旅游景区评价维度上,有景区乡土氛围、景区开展的旅游活动、景区配套设施设备3个指标显著正向影响游客重游意愿。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对策,以希改善安义古村群景区游客重游意愿状况。同时,也为南昌周边地区同类乡村旅游景区游客重游意愿的改善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重游意愿 影响因素 二元LOGISTIC模型 南昌市 安义古村群景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