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中国CHINET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12
1
作者 习慧明 徐英春 +26 位作者 朱德妹 汪复 倪语星 孙景勇 孙自镛 简翠 胡云建 艾效曼 张泓 李万华 贾蓓 黄文祥 王传清 王爱敏 魏莲花 吴玲 卓超 苏丹虹 张朝霞 季萍 徐元宏 熊自忠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俞云松 杨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4,共7页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不动杆菌属共5 52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 949株,按照统一方案,在各监测点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按照CLSI 2...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1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不动杆菌属共5 52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 949株,按照统一方案,在各监测点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按照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33.6%和35.4%。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1%和63.6%,对其他监测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56.2%以上。不同医院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其中以ICU分离菌耐药率最高,急诊次之,内科最低。门诊与住院患者分离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8.3%/50.8%和62.3%/63.8%,且住院患者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门诊患者(米诺环素除外)。全国14所教学医院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重耐药(MDR)及泛耐药(PDR)鲍曼不动杆菌分别达55.0%(2 720/4 949)和21.4%(1 058/4 949)。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尤以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显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医院、不同科室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监测 抗菌药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铁丽 林小玲 +4 位作者 冯红军 李超 刘庆中 王赛芳 王邦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检测62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对其中对20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检测ESBLs、AmpC酶、VIM、IMP、OXA-23和OXA-24产生及外膜蛋白表达情况,利血平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检测62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对其中对20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检测ESBLs、AmpC酶、VIM、IMP、OXA-23和OXA-24产生及外膜蛋白表达情况,利血平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外排机制。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1%;对2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ESBLs和AmpC酶阳性率分别50%和100%,VIMI、MP、OXA-24均阴性,OXA-23阳性率为95%;部分菌株存在22×103、29×103、33×103的外膜蛋白缺失;利血平不能降低亚胺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的MIC值。结论产OXA-23型β-内酰胺酶是本院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产AmpC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与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机制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林丽 凌保东 +1 位作者 张翔 袁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Ⅰ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探讨Ⅰ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检测2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对部分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进...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Ⅰ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探讨Ⅰ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检测2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对部分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进行耐药基因盒序列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IMP和MRP耐药率分别为0.9%和1.8%,对CPZ/SB的耐药率为35.7%,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60%,多重耐药率为76.8%(86/112),但对COL和MIN均敏感。80.4%(90/112)的菌株检测出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株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阴性株,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多重耐药率(90%)明显高于阴性株(22.7%)(P<0.01)。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序列分析显示,Ⅰ类整合子携带aacA4,catB8和aadA13种耐药基因。结论Ⅰ类整合子在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率很高并与其多重耐药性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整合子 整合酶
下载PDF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5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96
4
作者 糜祖煌 秦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耐药机制。方法应用PCR检测5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结果30株MDR-ABA中TEM、ADC、armA、aac(3)-Ⅰ、ant(3″)-Ⅰ、dfrA12、sul1阳性率分别为63.3%、70.0%、30.0%、90.0%、90.0%、53.3%、80.0%...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耐药机制。方法应用PCR检测5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结果30株MDR-ABA中TEM、ADC、armA、aac(3)-Ⅰ、ant(3″)-Ⅰ、dfrA12、sul1阳性率分别为63.3%、70.0%、30.0%、90.0%、90.0%、53.3%、80.0%。结论MDR-ABATEM、ADC、armA、aac(3)-Ⅰ、ant(3″)-Ⅰ、dfrA12、sul1基因携带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多药耐药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汪志方 张益辉 王泽球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方法经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158例患者共分离出238株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主要集中在老年科(27.8%)、呼吸内科(26.6%)、神经内科(24.1%)、ICU(16.5%),基...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方法经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158例患者共分离出238株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主要集中在老年科(27.8%)、呼吸内科(26.6%)、神经内科(24.1%)、ICU(16.5%),基础疾病以肺部疾病(77.8%)、神经系统疾病(51.9%)、心血管疾病(43.0%)、糖尿病(32.9%)多见,与有创检查或治疗(64.6%)、使用广谱抗生素(86.1%)可能存在相关性。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66.4%)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逐年上升,由20.4%上升至40.2%。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逐年上升,可能与患者基础疾病、有创性检查或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危险因素 耐药性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的检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邓德耀 袁文丽 +4 位作者 吴迪 张唤 赵东岩 刘春林 冯倩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62-66,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为临床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ICU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38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为临床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ICU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38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OXA-23、OXA-24、OXA-51、ISAba1-oxa-23、ISAba1-oxa-51共五种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在138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中,OXA-51型的检出率是97.1%;OXA-23型的检出率是81.3%;ISAba1-oxa-23基因的检出率是65.94%;ISAba1-oxa-51基因的检出率是21.0%.OXA-51+OXA-23+ISAba1-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表达模式的检出率为44.7%;其次是OXA-51+ISAba1-oxa-51+OXA-23+ISAba1-oxa-23型表达模式,检出率为21.0%.结论OXA-51+OXA-23+ISAba1-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表达模式是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主要表达模式;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基因型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孙雪皎 王豫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规律。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间住院的65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41.54%)、神经内科监护病房(29.23%)... 目的分析和总结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规律。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间住院的65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41.54%)、神经内科监护病房(29.23%)、神经外科监护病房(10.77%)、呼吸内科(10.77%)较常见;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70%;感染患者大多为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且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感染前反复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者;部分病例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34.55%)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0.00%)较多。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病情重,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掌握其临床特点、感染分布及耐药规律,对临床预防与治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肺部感染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贾会学 赵艳春 +2 位作者 任军红 林金兰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了解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检验科报告的所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 目的了解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检验科报告的所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阳性的SICU住院患者进行调查。2008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采用前瞻性方法调查,并对感染及定植患者采取"Bundle"控制措施(如手卫生、单间隔离、戴手套、穿隔离衣等)。2007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对住SICU且上述5种病原体阳性患者(未采取"Bundle"控制措施)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相同,分析采取"Bundle"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SICU共收治3 526例患者,11 207患者住院日,共发生104例次MDROs感染,其中ICU相关的感染65例次(62.50%),非ICU相关的感染39例次(37.50%)。随着"Bundle"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ICU相关感染明显下降(18.75%),以MRSA和MDR-Ab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最为显著(均P<0.05)。结论 SICU内MDROs医院感染严重,通过采取"Bundle"控制措施,ICU相关感染能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外科 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中抗氧化蛋白6、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和翻译控制肿瘤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邹琪 颜培娥 +2 位作者 陈振东 汪华学 何先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通过蛋白印迹技术验证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中抗氧化蛋白6(PRDX6)、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PIN B1)和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8只清洁级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 目的:通过蛋白印迹技术验证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中抗氧化蛋白6(PRDX6)、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PIN B1)和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8只清洁级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脓毒症6 h组(6 h组)和12 h组,每组6只。利用鲍曼不动杆菌腹腔注射制作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模型,提取N组、6 h组和12 h组大鼠的中性粒细胞总蛋白,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RDX6、SERPIN B1和TCTP的表达变化,并与前期双向凝胶电泳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6 h组和12 h组中性粒细胞中PRDX6表达量均明显低于N组(P<0.01),12 h组较6 h组下降更明显(P<0.01);6 h组和12 h组SERPIN B1的表达量均高于N组(P<0.01),6 h组和1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和12 h组TCTP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N组(P<0.01),而6 h组和1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蛋白的表达与前期蛋白质组学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组大鼠中性粒细胞中PRDX6、SERPIN B1和TCTP表达与正常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RDX6、SERPIN B1和TCTP可能会成为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鲍曼不动杆菌 氧化蛋白6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及菌株亲缘性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蔡挺 张顺 +1 位作者 陈琳 许小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基因和整合子、Tn21/Tn501转座子存在状况及菌株亲缘性。方法对分离自临床27株ABA进行耐药基因、整合子、转座子检测,检测结果作聚类分析。结果27株中blaTEM、blaOXA-23群、blaADC、aac(3)-Ⅰ、aac(6′)-...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基因和整合子、Tn21/Tn501转座子存在状况及菌株亲缘性。方法对分离自临床27株ABA进行耐药基因、整合子、转座子检测,检测结果作聚类分析。结果27株中blaTEM、blaOXA-23群、blaADC、aac(3)-Ⅰ、aac(6′)-Ⅰ、ant(3″)-Ⅰ、qacE△1-sulⅠ、intⅠ1阳性率分别为81.5%、44.4%、85.2%、85.2%、66.7%、81.5%、85.2%、85.2%,其余基因均阴性,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ABA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并存在暴发性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基因 亲缘性
下载PDF
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的精确鉴定与药敏分析
11
作者 聂璐 白银磊 +1 位作者 李聪然 游雪甫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3年第3期166-172,共7页
目的精确鉴定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菌株;检测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运用自动化分析仪VITEK 2试卡法对临床分离不动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对鉴定为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的菌株进一步经16S rRNA... 目的精确鉴定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菌株;检测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运用自动化分析仪VITEK 2试卡法对临床分离不动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对鉴定为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的菌株进一步经16S rRNA序列分析确证其准确种属。分别用自动化分析仪VITEK 2和微稀释法测定精确鉴定后的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菌株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五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共进行了232株不动杆菌的VITEK 2鉴定,其中195株鉴定为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对195株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菌株进一步用16S rRNA序列分析确证其准确种属,结果显示173株为鲍曼不动杆菌,22株为醋酸钙不动杆菌。对173株鲍曼不动杆菌及22株醋酸钙不动杆菌分别用VITEK 2和微稀释法进行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五种抗生素的药敏检测。微稀释法药敏结果显示,受试鲍曼不动杆菌对三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呈现高水平耐药,而对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度较高;受试醋酸钙不动杆菌对五种抗生素均呈现较高敏感度。与微稀释法药敏检测结果相比,VITEK 2试卡法药敏结果中受试鲍曼不动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对各抗生素的药敏检测结果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差,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检测结果中阿米卡星符合率最低,严重错误率高达34.10%;醋酸钙不动杆菌药敏检测结果中厄他培南符合率最低,重大错误率高达40.91%。结论 VITEK 2在不动杆菌种属鉴定中存在局限性,辅以16S rRNA序列分析,方可精确鉴定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现状严重。用VITEK 2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的药敏测定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建议辅以微稀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序列分析 RNa 药敏检测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armA基因的分布与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敏 申菲 +4 位作者 李先平 曹虹 郑荣 秦章顺 杜世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中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的分布以及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后采用PCR筛选鲍曼不动杆...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中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的分布以及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后采用PCR筛选鲍曼不动杆菌的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对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敏结果,并分析基因型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根据PCR产物片段大小,72株鲍曼不动杆菌共有armA基因阳性菌株20株(27.8%)。含有armA基因型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为90%;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显示20株armA基因阳性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为7型,A型为优势克隆株。结论产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可对多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同一克隆菌株在病房内和病房间的传播为我院armA以基因传播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16S rRNa甲基化基因 耐药性 arma基因
原文传递
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药物外排泵AbeM的基因克隆及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彦 沈峰 +3 位作者 李明 于敏 郑全喜 苏显中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临床分离AB35、AB36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abeM耐药基因;对abeM基因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并将转化子进行药敏测试。结果AB35与AB36均呈...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临床分离AB35、AB36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abeM耐药基因;对abeM基因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并将转化子进行药敏测试。结果AB35与AB36均呈多重耐药。abeM基因扩增产物与已报道的abe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99%和98%。AB35的abeM结构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3个氨基酸残基变异,AB36的2个氨基酸残基发生了变异;含有AB36的abeM基因的转化子具有更广和更强的耐药图谱。两种转化子的耐药性均能被药物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和维拉帕米逆转。结论AB药物外排蛋白abeM中氨基酸残基Val52、Gln203及Ser256对多重耐药强度具有重要作用,药物外排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AbeM蛋白的耐药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基因克隆 鲍曼不动杆菌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NA同源性与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辉 王磊 +5 位作者 覃艳玲 曲敏 李媛媛 刘友生 张懿 李娜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921-924,共4页
目的研究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耐药基因流行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R方法同源性分析获得的A、B、C、D 4种克隆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 目的研究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耐药基因流行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R方法同源性分析获得的A、B、C、D 4种克隆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耐药基因类型。结果本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测出TEM-1、OXA-23和PER-1三种耐药基因,未检出SHV、DHA、OXA-24、GES、IMP、VIM耐药基因。TEM-1检出率为100%,OXA-23(45%),PER-1(10%),其中2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OXA-23和PER-1三种耐药基因,分别为A型和C型各1株,另2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和PER-1两种耐药基因,分别为C型和D型各1株,有16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和OXA-23两种耐药基因。结论携带TEM-1和OXA-23耐药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是本院主要流行菌株,且存在克隆流行。携带TEM-1、OXA-23、PER-1三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和携带TEM-1、PER-1两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在临床分离株中已不鲜见。临床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控制,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DNa同源性 耐药基因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NA同源性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辉 王磊 +3 位作者 刘友生 覃艳玲 李媛媛 曲敏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分析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DNA同源性与耐药性,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该院的流行状况。方法 DNA同源性分析:收集该院2009年1-6月份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 目的分析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DNA同源性与耐药性,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该院的流行状况。方法 DNA同源性分析:收集该院2009年1-6月份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R方法;药敏试验:采用VITEK-2细菌鉴定仪器法与KB法确定药敏结果。结果 DNA同源性分析结果: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测出4种电泳条带数目位置完全相同的克隆株,其中A型11株,B型11株,C型9株,D型9株。菌株分布在该院外科、内科I、CU、新生儿科四个病区,10个科室。普通病室与ICU病室均存在A、B、C、D 4种型别克隆株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仅为5%,4种克隆株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7.5%,A、B、C型克隆株对阿米卡星较敏感,但D型克隆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明显降低;4种克隆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已达75.0%,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耐药率。4种克隆株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7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达60%以上,较多克隆株的耐药率已达100%。结论 A、B、C、D 4种克隆株在该院未见明显集中流行趋势,呈散在分布特点。4种克隆株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DNa同源性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不同药敏方法检测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杜小幸 王海萍 +2 位作者 傅鹰 陈衍 俞云松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8-60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药敏方法检测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至12月全国30家医院临床分离以及本实验室保存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各3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Et... 目的比较不同药敏方法检测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至12月全国30家医院临床分离以及本实验室保存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各3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Etest法、琼脂稀释法、MIC测试条(MTS)法、Vitek2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并以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为标准进行比较,同时比较M-H和ISO培养基对药敏结果的影响。结果CSAB微量肉汤稀释法、Etest法、琼脂稀释法、MTS法、Vitek2仪器法测定替加环素MIC。/MIC。分别为0.125/0.25mg/L、0.125/0.25mg/L、0.5/1mg/L、0.125/0.25mg/L、0.5/0.5mg/L,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比较,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判断标准,所有药敏方法分类一致性(CA)≥90%,未出现非常严重误差(VME)。CRAB微量肉汤稀释法、Etest法、琼脂稀释法、MTS法、Vitek2仪器法测定替加环素MIC50/MIC90分别为2/4mg/L、4/4mg/L、4/4mg/L、1/2mg/L、2/4mg/L,按照FDA/EUCAST判断标准,MTS法产生3.3%(1/30)/6.7%(2/30)VME,没有一种药敏方法CA≥90%。按照Jones判断标准,纸片扩散法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分类一致性高于FDA标准,但对CRAB菌株CA仅为66.7%(20/30),未出现VME。采用M-H琼脂测得的替加环素MIC高于ISO琼脂。结论对CRAB菌株,琼脂稀释法、Etest法、Vitek2仪器法、纸片扩散法均不适合检测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其检测中介或耐药菌株需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一步确认,对MTS法测定结果也需要谨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替加环素
原文传递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朱丹 卜黎红 +2 位作者 李欣 赵建平 陈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343-2345,共3页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常规细菌培养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鲍氏不动杆菌最常出现在痰标本中,占78.64%,其次是分泌物(9.62%)和尿...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常规细菌培养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鲍氏不动杆菌最常出现在痰标本中,占78.64%,其次是分泌物(9.62%)和尿液(6.81%),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以重症监护病房最多(29.58%),其次是呼吸科病房(21.36%);该菌耐药现象严重,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是含酶抑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22.14%)、碳青酶烯类药物如美罗培南(32.95%)、亚胺培南(33.04%)等。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多药耐药呈上升趋势,因此对鲍氏不动杆菌应进行规范的连续的耐药监测,及早发现耐药菌株,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泓羽 袁喆 +3 位作者 杜渝平 张为华 易光兆 苏晓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国内有关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综合评价临床研究所关注的8个危险因素,为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目的通过对国内有关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综合评价临床研究所关注的8个危险因素,为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维普)等文献库中,检索2001-2011年国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7项病例对照研究入选,通过分析,使用≥3种抗菌药物(OR=8.53,95%CI=5.06~14.37)、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OR=13.98,95%CI=6.92~28.23)、抗菌药物联用(OR=3.79,95%CI=2.07~6.94)、机械通气(OR=5.13,95%CI=2.13~12.34)、深静脉置管(OR=4.39,95%CI=2.57~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低蛋白血症(OR=1.69,95%CI=0.48~5.89)、使用免疫抑制剂(OR=3.28,95%CI=0.77~13.91)、使用导尿管(OR=2.65,95%CI=0.59~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机械通气及深静脉置管是预防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2005-2007年鲍氏不动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卢健聪 蔡绍曦 +4 位作者 耿穗娜 佟万成 马真 孟莹 刘来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3年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大部分来自下呼吸道(79.2%),致病率为...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3年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大部分来自下呼吸道(79.2%),致病率为59.8%,多药耐药占77.2%;主要分布于ICU(70.8%),神经内科ICU最多;一年四季均有感染发生,连续3年资料显示,月致病率在时间分布上存在3个高峰,分别位于4、7、9月,前后相差≤1个月。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多药耐药十分严重,密切监测重点科室、易感人群和高发季节,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定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海立 隋文君 +5 位作者 王俊瑞 王玫 黄艳飞 顾海彤 庞剑 鲁辛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60-963,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获得性定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主动筛查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10例RICU患者中MDR—AB获得性定植情况,同时监测患者病床周围环境MDR—AB的污染情况。收集MDR-AB...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获得性定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主动筛查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10例RICU患者中MDR—AB获得性定植情况,同时监测患者病床周围环境MDR—AB的污染情况。收集MDR-AB获得性定植患者病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入住RICU期间发生MDR-AB定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剔除3例MDR—AB输人性定植病例后,107例患者纳入研究。RICU患者MDR—AB获得性定植率为43.9%(47/107)。共监测103例RICU患者病床周围环境,结果显示MDR—AB定植患者病床周围环境检出率(66.0%,31/47)明显高于未定植患者检出率(33.9%,19/56;x^2=10.494,P〈0.01)。单因素分析筛选MDR.AB获得性定植的相关危险因素有5项,分别是意识障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气管插管、鼻饲胃管、机械通气(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人选危险因素有3项:意识障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机械通气(OR=3.412,3.211,3.002;95%CI:1.165~9.992,1.117~9.233,1.101—8.182)。结论意识障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机械通气是RICU患者MDR.AB获得性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鲍氏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主动筛查 定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