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erview of the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s AC Electrical Machine 被引量:5
1
作者 Yu Zhao Dawei Li +1 位作者 Tonghao Pei Ronghai Qu 《CES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CSCD 2019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The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 AC electrical machine has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slot fill factor,good heat dissipation,strong rigidity and short end-windings,which can be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so... The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 AC electrical machine has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slot fill factor,good heat dissipation,strong rigidity and short end-windings,which can be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some traction application so as to enhance torque density,improve efficiency,decrease vibration and weaken noise,etc.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omplex process craft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 overview on the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s AC electrical machine is introduced.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craft,the different type of the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s,the different inserting direction of the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s and the insulation structure have been compared and analyzed.Furthermore,the detailed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s connection is researched and the general design guideline has been concluded.Especially,the performance of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s AC machine has been presented,with emphasis on the measure of improving the bigger AC copper losses at the high speed condition due to the distinguished proximity and skin effects.Finally,the future trend of the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s AC electrical machine is pros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copper losses the rectangular wire winding AC electrical machine process craft winding connection.
下载PDF
Modularity Techniques in High Performance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and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Z.Q.Zhu Y.X.Li 《CES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2018年第1期93-103,共11页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odularity techniques in the stator manufacture of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Some basic concepts of modular machines are firstly introduced.Modular machines for sever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odularity techniques in the stator manufacture of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Some basic concepts of modular machines are firstly introduced.Modular machines for several typical applications are then described in details,including domestic appliances,automobiles and electric vehicles,more electric aircrafts and civic applications,wind power generators,etc.Besides,the influence of manufacture tolerance gaps and flux barriers on the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estic appliance electric vehicle(EV) modular machine more electric aircraft permanent magnet wind power generator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Full Parameterized FE-modeling Tool for Efficient Vibration Investigations on End Windings of Turbo- and Hydro-Generators
3
作者 Bemd Schlegl Christian Scheinecker +3 位作者 Andreas Marn Fritz Neumayer Mario Himmelreich Franz Heitmeir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8期1496-1504,共9页
End windings of generators are excited to vibrations due to electromagnetic forces which can cause severe damage and noise. To avoid this, it is important to predict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es of the end windin... End windings of generators are excited to vibrations due to electromagnetic forces which can cause severe damage and noise. To avoid this, it is important to predict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es of the end windings with finite elements. Due to the complex structure and unknown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conventionally calculation of stator end windings has been very difficult and time consuming up to now.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full parameterized modeling tool, which allows a quick calculation of natural frequencies during the design phase of the generator. To keep the computing time low,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a way to get exact calculation results without detailed modeling of all pans. Additionally, 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active part, which has been replaced by spring-damper element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ir stiffness via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machines end windings finite element method generators hydro generator power generation vibrationproblems.
下载PDF
线圈电势求取过程中两种标注方法的比较
4
作者 程小华 《防爆电机》 2024年第1期6-7,14,共3页
比较了线圈电势求取过程中标注电势的两种方法,指出正向旁边标注电势的瞬时值是恰当的,标注电势的相量是不恰当的。详细摘要请见结语。
关键词 交流电机 绕组 线圈 电动势 电路 相量 瞬时值 正方向
下载PDF
双馈虚拟同步机快速励磁控制和功角补偿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志帅 任永峰 +3 位作者 孟庆天 韩俊飞 陈建 贺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模型及双馈虚拟同步机整体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构建计及无功控制环节的双馈虚拟同步机小信号模型。通过分析无功环节PI控制器参数对功角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快速励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无功扰动与功角变化的关系,确定功角补偿传递函数。设定风速扰动、电网频率扰动和电网电压扰动3种不同工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避免双馈虚拟同步机大功角运行时有功功率控制和无功功率控制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功率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电机控制 感应电机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解耦 小信号模型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优化WLSSV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
6
作者 陈琨 丁苗 +3 位作者 刘炬 段洁 刘闯 徐达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提高风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优化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eighted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WLSSV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采用C-C法对风功率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 为提高风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优化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eighted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WLSSV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采用C-C法对风功率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短期风速预测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关系。利用Tent映射和参数非线性调整策略对灰狼算法进行改进,得到了优化性能更强的改进灰狼优化(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IGWO)算法,并利用测试函数验证了IGWO算法能够加快迭代收敛,提高计算精度。采用IGWO算法对WLSSVM的惩罚系数和核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基于IGWO-WLSSV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模型。采用某风电场春夏两个不同季节的风功率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短期风功率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最大相对误差更小,风功率预测精度和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均优于其他方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功率 改进灰狼算法 WLSSVM C-C法
下载PDF
极对数为奇数的分数槽4支路绕组接线设计
7
作者 赵志强 黄亿良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5期38-45,共8页
三相电机的分数槽绕组通常采用6×60°标准相带进行设计,其并联支路数必须为每相槽数和极数的公因数才能实现三相平衡。据此,当极对数为奇数时不能实现4支路平衡绕组。某些水轮发电机由于并联支路数受此限制而无法设计得具有合... 三相电机的分数槽绕组通常采用6×60°标准相带进行设计,其并联支路数必须为每相槽数和极数的公因数才能实现三相平衡。据此,当极对数为奇数时不能实现4支路平衡绕组。某些水轮发电机由于并联支路数受此限制而无法设计得具有合理的电磁参数和经济性。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环状相带设计法,可以避免标准相带设计理论中对于并联支路数的限制,在极对数为奇数时仍然能够采用4支路三相平衡绕组,解决了抽水蓄能电站用大容量14极发电电动机的最佳电磁设计问题。文中详细描述了环状相带的电气短距效应的构成方法,给出了包括铁心振动计算所需的分数次谐波在内的所有谐波的分布系数和短距系数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槽 波绕组 四支路 环状相带 三相电机
下载PDF
B_(4)C陶瓷电火花工艺温度场仿真及试验研究
8
作者 孙衍涛 郑雷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B_(4)C陶瓷具有硬度高、密度低等特性,在军工装甲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硬度高、脆性大,传统加工方法难以胜任孔、槽等加工。考虑半导电特性,拟采用电火花方法对其进行孔加工技术研究。利用ANSYS软件对电火花放电过程中的单脉冲温... B_(4)C陶瓷具有硬度高、密度低等特性,在军工装甲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硬度高、脆性大,传统加工方法难以胜任孔、槽等加工。考虑半导电特性,拟采用电火花方法对其进行孔加工技术研究。利用ANSYS软件对电火花放电过程中的单脉冲温度场进行仿真建模,输出凹坑半径、深度及温度场数值,并引入锥角物理量进行仿真和试验比对。结果表明:凹坑半径、深度随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增加而增加,温度场特点满足高斯热源正态分布;随着峰值电流、脉冲宽度的增加,仿真锥角和试验锥角数值更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_(4)C陶瓷 电火花方法 孔加工 单脉冲温度场 锥角
下载PDF
三峡右岸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设计研究总结 被引量:29
9
作者 桂林 王维俭 +5 位作者 孙宇光 王祥珩 易先举 周强 赵斌 张学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69-75,共7页
为给景洪等后续电站水轮发电机主保护的设计提供借鉴,对三峡右岸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的设计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细化三峡右岸发电机的故障特点来确定其典型故障特征,为主保护配置方案的优化设计明确了方向,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工... 为给景洪等后续电站水轮发电机主保护的设计提供借鉴,对三峡右岸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的设计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细化三峡右岸发电机的故障特点来确定其典型故障特征,为主保护配置方案的优化设计明确了方向,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文中提出由“完全裂相横差保护+不完全纵差/完全纵差保护”构成“一横一纵”的初步格局,再经定量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增设零序电流型横差保护,从而确定最终的主保护配置方案,这一设计思想将在偶数分支水轮发电机主保护的设计中继续得以验证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偶数分支 主保护配置方案 定量化及优化设计
下载PDF
交流电机变级绕组的设计 Ⅱ:统一设计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程小华 陈雪华 +1 位作者 张城生 许实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7-90,共4页
论述交流电机变机绕组的设计方法──统一设计法。统一设计法不仅可用于设计变极绕组的正规方案,重要的是它亦可用于设计变极绕组的非正规方案,而且操作便捷。本文给出了一个用统一设计法设计交流电机变极绕组非正规方案的例子。
关键词 交流电机 变极绕组 设计
下载PDF
交流电机变极绕组设计 Ⅰ:理论基础──概念和法则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小华 陈雪华 +1 位作者 张城生 许实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86,125,共4页
论述与交流电机变极绕组设计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法则。首先,提出交流电机的无统组概念,给出其定义及多数求法;其次,论述最小时称槽号组概念,给出其定义、性质及参数水法;最后,论述t参数条件。元绕组概念为交流电机绕组的设计提... 论述与交流电机变极绕组设计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法则。首先,提出交流电机的无统组概念,给出其定义及多数求法;其次,论述最小时称槽号组概念,给出其定义、性质及参数水法;最后,论述t参数条件。元绕组概念为交流电机绕组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途径;最小时称槽号组概念是设计交流电机变极绕组非正规对称方案的关键概念;t参数条件为变极绕组非正规方案的存在性提供了判别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机 变极绕组 设计
下载PDF
永磁-永磁型双机械端口电机系统建模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峰 温旭辉 +2 位作者 刘钧 陈静薇 范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59-65,共7页
首先对双机械端口电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采用传统的建模方法存在着忽略2个气隙磁场耦合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耦合的精确系统建模方法。接着以永磁-永磁型双机械端口电机为例进行了系统建模:首先根据绕组函数理论推导了这种电机在abc... 首先对双机械端口电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采用传统的建模方法存在着忽略2个气隙磁场耦合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耦合的精确系统建模方法。接着以永磁-永磁型双机械端口电机为例进行了系统建模:首先根据绕组函数理论推导了这种电机在abc坐标系下的电感矩阵,得出abc坐标系下气隙耦合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接着从能量的角度出发,推导了2个机械端口的转矩公式。最后,用仿真对传统模型和新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新模型的准确性,同时看到内外2个气隙磁场的耦合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械端口电机 磁路耦合 绕组函数 系统建模 磁共能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高频分布参数的测量 被引量:7
13
作者 咸哲龙 姜建国 +2 位作者 曹海翔 何立汉 刘德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研究局部放电信号等高频信号在电机定子绕组中的传播特性,需要确定电机定子线棒的高频分布参数。该文提出了基于多导体传输线(MTL)理论的大型电机定子线棒高频分布参数的测量方法。给出了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分布... 为研究局部放电信号等高频信号在电机定子绕组中的传播特性,需要确定电机定子线棒的高频分布参数。该文提出了基于多导体传输线(MTL)理论的大型电机定子线棒高频分布参数的测量方法。给出了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分布参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用铝薄纸裹住单根定子线棒的情况;把单根定子线棒放在电机槽里的情况;双根定子线棒放在电机槽里的情况。测试结果较好地解释了陡前沿脉冲信号在电机定子绕组槽部线棒中是以两种速度沿线棒传播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汽轮发电机 定子线棒 高频分布参数 测量 定子绕组 逆变器 局部放电信号
下载PDF
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14
作者 窦真兰 王晗 +1 位作者 凌志斌 蔡旭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针对变桨距控制系统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作为限制出力和制动速度的决定性系统,此处首先研究和分析了兆瓦级风力机特性、风电机组的变桨过程,以及变桨距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了桨叶负荷力矩,然后详细设计了变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伺服... 针对变桨距控制系统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作为限制出力和制动速度的决定性系统,此处首先研究和分析了兆瓦级风力机特性、风电机组的变桨过程,以及变桨距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了桨叶负荷力矩,然后详细设计了变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伺服控制系统和备用电源系统,再利用有限状态机设计了变桨控制系统软件,最后搭建了变桨距控制系统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电动变桨距不仅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还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满足风电机组变桨控制系统的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变桨距控制 电伺服 有限状态机
下载PDF
多相电机定子绕组组合模式对磁动势与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新振 王东 +2 位作者 郭云珺 陈俊全 余中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44-2951,共8页
多相绕组不同于三相绕组之处是其具有绕组组合的灵活性,确定多相电机定子绕组组合模式则为电磁设计的前提条件。根据多相电机的运行要求,选择对称三相绕组为多相整流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基本组成单元,对称四相或五相绕组为变频器供电多相... 多相绕组不同于三相绕组之处是其具有绕组组合的灵活性,确定多相电机定子绕组组合模式则为电磁设计的前提条件。根据多相电机的运行要求,选择对称三相绕组为多相整流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基本组成单元,对称四相或五相绕组为变频器供电多相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基本组成单元。针对多相电机相数为偶数或奇数、定子绕组半对称与全对称结构4种组合模式,分别进行磁动势分析与定子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机相数为偶数时,半对称组合模式比全对称组合模式更有利于消除空间谐波磁动势;而在电机相数为奇数时,半对称组合模式与全对称组合模式在消除空间谐波磁动势方面没有区别,两种模式下稳态定子参数也相等。分析结果为多相定子绕组组合模式的选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电机 定子绕组 组合模式 磁动势 定子参数
下载PDF
交流电机绕组理论中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概念、画法和性质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小华 张城生 许实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4-30,共7页
本文提出了双极对单元电机——同时对两种极对数构成一完整电机时槽数最少的电机的概念;研究了交流电机绕组理论中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性质,得出槽号不重复定理和糟号重叠定理,并指出双极对槽号相位图具有圆环胎面性质;除此,还提出了双... 本文提出了双极对单元电机——同时对两种极对数构成一完整电机时槽数最少的电机的概念;研究了交流电机绕组理论中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性质,得出槽号不重复定理和糟号重叠定理,并指出双极对槽号相位图具有圆环胎面性质;除此,还提出了双极对槽号相位图的机器作图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机 绕组 双极对槽号 相位图
下载PDF
定子无铁心飞轮电机绕组涡流损耗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汤平华 漆亚梅 +1 位作者 黄国辉 李铁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共6页
定子无铁心飞轮电机的绕组完全暴露于变化的磁场中,高速运行时绕组导体产生的涡流损耗很大,严重影响电机效率。本文推导了圆形导体在变化磁场中的涡流损耗模型,进而建立了飞轮电机绕组涡流损耗的计算模型。涡流损耗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一... 定子无铁心飞轮电机的绕组完全暴露于变化的磁场中,高速运行时绕组导体产生的涡流损耗很大,严重影响电机效率。本文推导了圆形导体在变化磁场中的涡流损耗模型,进而建立了飞轮电机绕组涡流损耗的计算模型。涡流损耗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径向磁场产生的损耗,另一部分是由切向磁场产生的损耗,径向磁场和切向磁场可以通过求解电机静磁场或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文章结合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的磁场对绕组的涡流损耗进行了估算,并对飞轮电机样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铁心 飞轮电机 绕组 涡流损耗
下载PDF
绕组互感对C-DUMP变换器供电的无刷直流电机运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波 傅颖 +1 位作者 耿云亮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33,共4页
储能电容电压是无刷直流电机新型功率变换器 (C -dump变换器 )的关键参数 ,它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电机绕组对其影响最大。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绕组互感对C -dump变换器供电无刷直流电机运行特性的影响 ,给出了考虑绕组互感时储能... 储能电容电压是无刷直流电机新型功率变换器 (C -dump变换器 )的关键参数 ,它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电机绕组对其影响最大。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绕组互感对C -dump变换器供电无刷直流电机运行特性的影响 ,给出了考虑绕组互感时储能电容电压的选择方法。文中对是否考虑绕组互感的情况进行了仿真比较 ,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供电 运行特性 C-DUMP变换器 绕组互感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机电容储能型变换器的参数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波 傅颖 +1 位作者 穆新华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2-76,82,共6页
:建立了c dump变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分析了由这种变换器供电的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特性 ,在此基础上对c dump变换器主要参数选取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推导出了计算公式。以实验室一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作为设计实例 ,说明了变换器主要参... :建立了c dump变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分析了由这种变换器供电的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特性 ,在此基础上对c dump变换器主要参数选取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推导出了计算公式。以实验室一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作为设计实例 ,说明了变换器主要参数的选择过程并简要分析了对系统的影响 ,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可为无刷直流电动机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电容储能型变换器 参数设计
下载PDF
利用矩特征进行发电机线棒模型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凯 谈克雄 +1 位作者 李福祺 吴成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4,共4页
将矩特征应用于局部放电的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 ,制作了四种模型线棒以模拟发电机定子绕组中的典型局部放电。矩特征由三维 φ - q -n谱图计算得到。模式分类采用BP网络。BP网络的输入向量以四种方式构成 :表列数据、曲面拟合参数、矩和... 将矩特征应用于局部放电的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 ,制作了四种模型线棒以模拟发电机定子绕组中的典型局部放电。矩特征由三维 φ - q -n谱图计算得到。模式分类采用BP网络。BP网络的输入向量以四种方式构成 :表列数据、曲面拟合参数、矩和中心矩。文中对使用不同输入向量时局放模式识别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中心矩对区分发电机中某些典型放电具有令人满意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特征 特征提取 模式识别 绝缘诊断 局部放电 发电机 线棒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