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1
作者 陈德局 陈梅春 +2 位作者 蓝江林 王阶平 张海峰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的二次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并探究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4个发酵阶段真菌分... 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的二次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并探究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4个发酵阶段真菌分类单元(OTU)总数999个,包含10个门、26个纲、56个目、126个科、240个属和403个种,其中嗜热链球菌属(12.72%~42.63%)、unclassified_f__Sordariaceae(0.12%~31.63%)、念球菌属(1.30%~17.32%)、曲霉属(2.57%~8.98%)、青霉属(2.88%~9.76%)和丝壳属(0.89%~4.18%)等属真菌占主导地位。发酵过程中,嗜热链球菌属、念球菌属、曲霉属、青霉属等属丰度在发酵的早、中期呈上升趋势,后期下降;嗜热链球菌属和青霉属真菌相对丰度于发酵中期达到高峰。氨气排放与堆体温度为发酵终点关键指标,冗余分析真菌群落与氨气排放和堆体温度的相关性表明,嗜热链球菌属、青霉属和念球菌属丰度与发酵温度和氨气排放呈正相关,其丰度越高,二次发酵周期短且发酵质量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基质 二次发酵 真菌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筛选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相关差异蛋白
2
作者 张蕾 王华东 孟德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目的筛选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相关差异蛋白,探究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贮藏前(0d)和刚破膜开伞(6d)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为实验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 目的筛选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相关差异蛋白,探究双孢蘑菇采后开伞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贮藏前(0d)和刚破膜开伞(6d)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为实验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与双孢蘑菇采后破膜开伞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并通过GO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贮藏0 d和6 d的两组双孢蘑菇样品中共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808个,包括285个上调蛋白和523个下调蛋白。与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发现,筛选到的差异蛋白仅有38个被注释,且注释蛋白主要与精氨酸代谢、核酸代谢、糖代谢和氧化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显示开伞相关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质膜细胞结构中,参与氰基氨基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糖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等途径。结论差异蛋白涉及的信号途径和代谢过程,特别是精氨酸代谢过程,在双孢蘑菇采后开伞过程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开伞 差异蛋白 精氨酸代谢 贮藏
下载PDF
外源硒添加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营养品质及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3
作者 郭斌 胡梅 +2 位作者 张爱琴 王青 张珪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51-456,共6页
为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对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分别在栽培料、覆土、栽培料+覆土中添加亚硒酸钠,测定了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硒含量及重金属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栽培料+覆土添加硒、覆土添加硒... 为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对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分别在栽培料、覆土、栽培料+覆土中添加亚硒酸钠,测定了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硒含量及重金属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栽培料+覆土添加硒、覆土添加硒2个处理的双孢蘑菇硒含量高于栽培料添加硒处理,表现出显著的富集效果。栽培料添加硒处理和覆土添加硒处理下双孢蘑菇硒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稳定性较好。栽培料中添加硒能显著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尤其在第二潮能获得更高产量。外源硒添加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双孢蘑菇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其子实体营养品质。综上,栽培料中添加硒可提高生产中双孢蘑菇子实体产量,改善其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产量 营养品质 重金属富集
下载PDF
双孢蘑菇中一种4R型MYB转录因子的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刘翔 赵紫璇 +5 位作者 赵月盈 赵诗睿 贾子怡 姜含越 袁帅 孟德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MYB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相比,对食用菌中MYB转录因子的研究有限。为探究MYB转录因子在食用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对前期转录组发现的一个编码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MYB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相比,对食用菌中MYB转录因子的研究有限。为探究MYB转录因子在食用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对前期转录组发现的一个编码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MYB转录因子的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1209 bp,翻译402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45.95 kDa,等电点9.17,是一种不存在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具有4个高度保守的SANT结构域,属于4R型MYB转录因子,与白环蘑(Leucoagaricus)中的4RMYB转录因子亲缘关系最近;二级结构预测显示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结构为主;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转录因子位于细胞核中;此外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与生物抗逆应答、激素响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MYB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保守结构域
下载PDF
覆土细菌群落在双孢菇栽培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5
作者 陈群 马威 +3 位作者 许博阳 刘雪 闫晓明 唐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03-509,共7页
微生物尤其是细菌,是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双孢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深远影响。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快速、准确检测不同生长阶段的双孢菇覆土中细菌生态群落动态变化,探究其中变化规律。在所有... 微生物尤其是细菌,是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双孢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深远影响。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快速、准确检测不同生长阶段的双孢菇覆土中细菌生态群落动态变化,探究其中变化规律。在所有阶段覆土样品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菌群组成的38.67%~47.93%;其次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总丰度的18.13%~37.80%。主要细菌组成较为稳定,有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等。总丰度占比最高的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在0 d覆土中丰度较低,覆土4 d时其丰度显著上升,8 d后呈下降趋势,并在培养结束前保持稳定。整个过程中,细菌属丰度变化分为3个阶段:0 d、4~17 d和17 d以后,4~17 d的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丰度较高,而0 d的unclassified_Rhizobiales丰度较高。所有细菌属中,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关联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覆土 16S rDNA 细菌群落
下载PDF
双孢菇粉对面团流变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张慧 王军辉 +4 位作者 丁曼 刘咏 许嘉麒 陈晓燕 高莉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5期12-17,共6页
主要研究双孢菇粉不同添加量(5%,10%,15%,20%,25%)对面团流变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逐渐增大的双孢菇粉于面团中,其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也呈现增长趋势,面团拉伸特性的各项参数均发生变化。储能模... 主要研究双孢菇粉不同添加量(5%,10%,15%,20%,25%)对面团流变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逐渐增大的双孢菇粉于面团中,其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也呈现增长趋势,面团拉伸特性的各项参数均发生变化。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的数值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且G’大于G’’,面团表现出较大的弹性。馒头的比容和L*值均随着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物性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双孢菇粉的馒头硬度较大,黏着性和咀嚼性较强,而弹性、黏聚性、回复性差于未添加的馒头。感官评价表明,双孢菇粉添加量为5%时评分较高。因此,用5%的双孢菇粉代替小麦粉可生产出具有良好感官品质和质量的双孢菇馒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面团 特性 馒头
下载PDF
不同添加量的双孢蘑菇粉对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鹏伟 刘娅妮 +7 位作者 李然 高虹 范秀芝 殷朝敏 沈汪洋 王展 陈俊豪 史德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为研究双孢蘑菇粉对酸奶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酸奶为原料,探究将不同质量分数(0.0%、1.5%、3.0%、4.5%、6.0%和7.5%)的双孢蘑菇粉(Agaricusbisporus powder,ABP)添加到酸奶中,并对在不同ABP添加量下的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双孢蘑菇粉对酸奶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酸奶为原料,探究将不同质量分数(0.0%、1.5%、3.0%、4.5%、6.0%和7.5%)的双孢蘑菇粉(Agaricusbisporus powder,ABP)添加到酸奶中,并对在不同ABP添加量下的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ABP添加量为1.5%时,酸奶的动态黏弹性、表观黏度、稠度、硬度和内聚性对比对照组均有所降低;而当ABP添加量高于1.5%时,酸奶的动态黏弹性、表观黏度、稠度、硬度和内聚性会随ABP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ABP添加量为0.0%和1.5%的酸奶表现为具有较多空隙的酪蛋白纤维状网络结构,并且随着ABP添加量的增加,纤维网络中的空隙逐渐被ABP颗粒所填充,形成致密连续的空间结构,使酸奶的硬度、粘稠度和稳定性得到增强。综合分析可知,当ABP的添加量为1.5%~3.0%时,可使酸奶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和质构特性。本研究结果为双孢蘑菇风味乳制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双孢蘑菇 流变学 质构
下载PDF
双孢菇菇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表征
8
作者 陈群 肖梦启 +3 位作者 刘雪 吴环 唐俊 闫晓明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2期62-66,115,共6页
以双孢菇柄多糖、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双孢菇高吸水性树脂。结果表明,双孢菇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合成工艺为:5 g膨化预处理的菇柄粉加入0.1 g过硫酸钾和20 mL去离子水,... 以双孢菇柄多糖、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双孢菇高吸水性树脂。结果表明,双孢菇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合成工艺为:5 g膨化预处理的菇柄粉加入0.1 g过硫酸钾和20 mL去离子水,丙烯酸添加量6 g,使用前70%中和,丙烯酰胺添加量1.0 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添加量0.01g,反应温度70℃。20℃条件下,产物双孢菇高吸水性树脂的溶胀率高达474.9 g/g,12小时保水率仍高达78.4%。FT-IR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反应物均参与了接枝聚合反应,扫描电镜图像表明膨化双孢菇粉作为反应单体,使得双孢菇高吸水性树脂获得更加疏松多孔的结构。将制备的双孢菇高吸水性树脂作为核心材料,利用其高吸水性,应用于宠物垫料、土壤保水剂和混凝土自养护等领域,实现生物质废弃物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菇柄 高吸水性树脂 水溶液聚合 接枝反应 宠物垫料
下载PDF
改性瓜尔胶/乳清蛋白/芦丁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双孢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海鹏 李玲 +3 位作者 韩佳利 姜鑫 冯磊 王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242,共10页
以改性瓜尔胶和乳清蛋白为原料复合成膜,研究发现当两者质量配比为1∶0.6时,综合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表现最优,此时膜的拉伸强度为39.92MPa,断裂伸长率为31.13%,热分解温度为147.85℃,通过两者间的复合可有效弥补单... 以改性瓜尔胶和乳清蛋白为原料复合成膜,研究发现当两者质量配比为1∶0.6时,综合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表现最优,此时膜的拉伸强度为39.92MPa,断裂伸长率为31.13%,热分解温度为147.85℃,通过两者间的复合可有效弥补单体膜的缺陷。另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具有光滑、透明的特征,且两者间的相容性好。通过向膜中添加芦丁,制备出改性瓜尔胶/乳清蛋白/芦丁复合膜(G’/W-R),结果表明,芦丁的加入可赋予膜良好的抗氧化性。同时,将复合膜应用于保鲜实验时,发现G’/W-R可有效延缓双孢菇褐变并维持较高的硬度,抑制呼吸速率,呼吸峰值仅为2.8×10^(3)mL/(kg·h),而整体质量损失率仅为对照组的25%。同时该处理有效抑制了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丙二醛水平,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终止自由基链反应,维持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效清除菇体中多余的活性氧,延长其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尔胶 乳清蛋白 芦丁 双孢菇 保鲜
下载PDF
不同秸秆配方对双孢蘑菇‘申K6’性状的影响
10
作者 肖婷婷 张津京 +5 位作者 张宇辰 陈辉 隽加香 钱武兵 王倩 黄建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1,共7页
为探讨不同秸秆配方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申K6’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影响,配制培养料A(54%麦秸秆、41.5%鸡粪、4.5%石膏)和B(52%麦秸秆、22%鸡粪、20%稻秸秆、6%石膏),分别测定一次、二次和三次发酵料的pH、含水量、氮含量... 为探讨不同秸秆配方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申K6’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影响,配制培养料A(54%麦秸秆、41.5%鸡粪、4.5%石膏)和B(52%麦秸秆、22%鸡粪、20%稻秸秆、6%石膏),分别测定一次、二次和三次发酵料的pH、含水量、氮含量、灰分含量、碳氮比、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以及子实体的单菇重、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产量、表面亮度、褐变指数、总颜色变化和硬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同一发酵阶段,培养料B的含水量和灰分含量均低于A,且B的一次发酵料和三次发酵料与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同一发酵阶段,培养料B的纤维素含量高于A,其中B的三次发酵料与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培养料B的一次发酵料半纤维素含量与A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培养料B栽培的子实体菌盖直径、菌盖直径与菌柄长度比值和表面亮度均高于A,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培养料B栽培的菌柄长度和总颜色变化均低于A,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培养料B栽培的子实体总产量为33.62 kg·m^(-2),高于A的28.10 kg·m^(-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利用稻、麦秸秆栽培的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态、色泽和抗褐变能力均优于仅用麦秸秆栽培的子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三次发酵料 稻秸秆 麦秸秆
下载PDF
纳米粉碎对3种食用菌风味特征及减盐增鲜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班鑫荣 杨焱 +4 位作者 李文 吴迪 张忠 陈万超 李景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39,共11页
目的:优化食用菌的加工工艺,评估其作为风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使用离子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等鲜浓度值来评估样品的鲜味;运用GC-MS、电子鼻和电子舌来检测样本中的挥发性... 目的:优化食用菌的加工工艺,评估其作为风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使用离子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等鲜浓度值来评估样品的鲜味;运用GC-MS、电子鼻和电子舌来检测样本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观察纳米粉碎前后的微观结构,并进行增鲜减盐试验。结果:纳米粉碎后,大球盖菇和双孢蘑菇的鲜味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而纳米粉碎对草菇的风味成分影响较小;电子舌结果表明,经纳米粉碎的样品在鲜味和咸味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加入0.5%纳米粉碎双孢蘑菇后能够增加0.28%的盐浓度,同时其鲜味值提高了145%。结论:纳米粉碎技术能够提高食品的口感,在食品制造业中可以将纳米粉碎后的食用菌粉作为替代盐和风味增强剂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双孢蘑菇 草菇 纳米粉碎技术 风味 增鲜减盐
下载PDF
微波辅助干制对双孢菇提取物腌制鲍肌肉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廖玉琴 石林凡 +2 位作者 任中阳 翁武银 黄文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6,共11页
为探究微波辅助干制对鲍肌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考察了干制过程中微波处理对经30%NaCl和5%双孢菇提取物腌制的鲍肌肉褐变强度、荧光强度、还原糖、氨基酸组成、糖蛋白等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微波(WMT)组和微波(MT)组... 为探究微波辅助干制对鲍肌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考察了干制过程中微波处理对经30%NaCl和5%双孢菇提取物腌制的鲍肌肉褐变强度、荧光强度、还原糖、氨基酸组成、糖蛋白等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微波(WMT)组和微波(MT)组鲍肌肉的荧光强度值和褐变强度值在干制过程中均逐渐增加,在105 d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经120 d干制的WMT组鲍肌肉还原糖含量由7.24下降至5.58 mg/g,而MT组鲍肌肉还原糖含量由7.24增加至14.05 mg/g。WMT和MT组鲍肌肉总氨基酸含量由39.69 g/100 g分别增加至44.06和41.54 g/100 g。在干制30 d后,电泳图谱中出现明显高分子化合物和糖蛋白聚集物。相比WMT组,MT组鲍肌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不仅酰胺A带的波数下降更加显著,而且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吸收峰强度更强。不管是否微波处理,干制90 d的鲍肌肉的电子鼻中W2W(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和W2S(醛醇酮类化合物)传感器响应值明显大于未干制的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的壬醛和1-辛烯-3-醇含量在干制90 d时明显下降,而芳樟醇含量明显增加。在相同干制时间内,MT组鲍肌肉中芳樟醇含量高于WMT组样品。研究表明,在干制过程中微波处理可以促进鲍肌肉美拉德反应程度,进而生成良好的挥发性气味。本研究结果将为利用微波辅助改良干鲍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提取物 微波处理 干制时间 肌肉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干制双孢蘑菇香气化合物分析及其对咸味感知的增强作用
13
作者 王文倩 高雅 +3 位作者 王子强 章慧莺 陈海涛 王书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5-326,共12页
气味诱导的味觉增强作用被认为是提升低盐食品咸味感知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溶剂辅助蒸发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闻、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气味活度值计算等方法对干制双孢蘑菇中的香气化合物进行鉴定,使用气相色谱-嗅... 气味诱导的味觉增强作用被认为是提升低盐食品咸味感知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溶剂辅助蒸发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闻、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气味活度值计算等方法对干制双孢蘑菇中的香气化合物进行鉴定,使用气相色谱-嗅闻关联滋味分析对其中与咸味感知相关的化合物进行筛选,进一步通过成对比较检验、气味诱导咸感增强值计算等感官评价方法探究香气化合物对咸味感知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从干制双孢蘑菇中共检出47种香气化合物,其中气味活度值大于1的物质有18种,被认为是干制双孢蘑菇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结合气相色谱-嗅闻关联滋味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得到干制双孢蘑菇关键香气成分中与咸味感知相关的化合物有6种。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对甲基苯酚、2-甲基四氢呋喃-3-酮、1-戊醇及1-辛烯-3-醇可以显著增强0.3%NaCl溶液的咸味感知。本研究可为基于香气-味觉相互作用提升低盐食品咸味感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制双孢蘑菇 关键香气化合物 气味诱导咸感增强 气相色谱-嗅闻关联滋味分析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低压静电场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徐耀宗 刘丰怡 +3 位作者 齐元之 吴依琳 金钦阳 王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5,共8页
目的研究低温贮藏环境下不同电场强度的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双孢蘑菇分为不同电压(100、200、300 V)的LVEF处理组和无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并于温度为4℃的环境下贮... 目的研究低温贮藏环境下不同电场强度的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双孢蘑菇分为不同电压(100、200、300 V)的LVEF处理组和无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并于温度为4℃的环境下贮藏8 d。结果LVEF处理能抑制质量损失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减缓软化速度,提高类黄酮和抗坏血酸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延缓双孢蘑菇褐变。电压为200 V与300 V的LVEF处理保鲜效果较好,但300 V的LVEF处理抑制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酶活性弱于200 V的LVEF处理。贮藏8 d后,与对照组相比,200 V的LVEF处理的双孢蘑菇L值增加了4.2%,BI值减少了23.1%,质量损失率减少了37.4%,硬度增加了10.4%。结论LVEF处理能有效延缓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变化,且电压为200 V的LVEF处理双孢蘑菇保鲜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低压静电场 电场强度 贮藏品质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双臂双孢菇采摘机器人采摘策略
15
作者 刘世栋 周吉 +2 位作者 常圆顺 景云鹏 张俊梅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6期30-35,共6页
为提升采摘机器人效率,确保及时采摘双孢菇,机器人需要具备较高的路径规划速度和采摘效率。针对双臂机器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双臂双孢菇采摘机器人的采摘策略。本策略可以合理分配双臂的采摘任务,并且减少双臂机器人... 为提升采摘机器人效率,确保及时采摘双孢菇,机器人需要具备较高的路径规划速度和采摘效率。针对双臂机器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双臂双孢菇采摘机器人的采摘策略。本策略可以合理分配双臂的采摘任务,并且减少双臂机器人在采摘双孢菇过程中的路径规划时间,提高采摘效率;通过对双臂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其工作空间;通过明确选用的Realsense D405相机的视野区域,确定机器人的采摘范围;通过线性规划算法,对视野范围内的双孢菇进行任务分配;通过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对分配后的目标点进行采摘顺序的规划。试验结果证明基于改进后蚁群算法的采摘策略能够显著减少双臂机器人末端的总行程,从而提高采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双臂机器人 蚁群算法 线性规划 贪心算法
下载PDF
双孢蘑菇三次堆肥自动化打包生产线设计
16
作者 莫丹君 张晓召 +2 位作者 李伟伟 颜卫兵 陶卫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设计的双孢菇三次堆肥自动化打包生产线,由出料、输送、打包、热塑封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组成。介绍了整条生产线的组成原理及运行功能,重点分析了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式。选用PLC作为控制器,完成自动化程序编写,通过触摸屏设计人机交互。... 设计的双孢菇三次堆肥自动化打包生产线,由出料、输送、打包、热塑封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组成。介绍了整条生产线的组成原理及运行功能,重点分析了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式。选用PLC作为控制器,完成自动化程序编写,通过触摸屏设计人机交互。打包实验结果表明,该生产线设计合理,系统运行稳定,能有效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及工作效率,每小时可打550包,为双胞菇三次堆肥远距离安全运输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堆肥 自动化打包线 压块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双孢菇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朱家明 刘咏 +2 位作者 王雨萱 王向东 丁曼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双孢菇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真空干燥和热风远红外联合干燥对双孢菇的物理品质特性影响较小,呈现较低的体积收缩率(25.82%和69.02%)、复水率(4.17%和2.69%)与营养成分损失量;氨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分析表明... 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双孢菇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真空干燥和热风远红外联合干燥对双孢菇的物理品质特性影响较小,呈现较低的体积收缩率(25.82%和69.02%)、复水率(4.17%和2.69%)与营养成分损失量;氨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分析表明,热风远红外联合干燥后双孢菇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种类最多,具有特殊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干燥方式 理化特性 氨基酸含量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俄罗斯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8
作者 亚历山大•赫列诺夫 卫彩红(翻译) 《食药用菌》 2024年第2期84-87,共4页
过去5年俄罗斯食用菌生产量稳定增长,分析2018—2022年俄罗斯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的产量变化,以及人均消费量的变化,指出存在问题,展望中俄贸易食用菌领域的贸易前景。
关键词 俄罗斯 食用菌 双孢蘑菇 平菇 珍稀菇 进口量变化
下载PDF
芳香中药纯露对鲜切双孢菇的抗氧化及保鲜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克刚 黄煜强 +5 位作者 余冰莹 崔正祥 段雪娟 柴向华 张志辉 郑鹏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27-238,共12页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鲜切果蔬产品产生褐变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实验研究芳香中药纯露对PPO活力的影响及其生物抗氧化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12种芳香纯露对PPO活力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8种芳香纯露对1,1-二苯基-2...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鲜切果蔬产品产生褐变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实验研究芳香中药纯露对PPO活力的影响及其生物抗氧化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12种芳香纯露对PPO活力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8种芳香纯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和3-氧代-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总抗氧化能力实验表明芳香纯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芳香纯露中的挥发性成分,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为其主要组分。将提取的芳香纯露应用于保鲜双孢菇并测试相关理化性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芳香纯露处理的双孢菇体内PPO活力被抑制,褐变指数升高延缓。此外,总酚含量、硬度、质量损失和微生物菌落总数均得到有效控制。这些结果表明,使用芳香纯露处理对于保持鲜切双孢菇的品质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中药纯露 多酚氧化酶 抗氧化作用 双孢菇保鲜
下载PDF
双孢蘑菇9个杂交菌株的蛋白质营养评价与分析
20
作者 郭仲杰 郑惠清 +4 位作者 蔡志欣 卢园萍 曾志恒 廖剑华 陈美元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5-1292,共8页
【目的】分析评价双孢蘑菇野生种质创新杂交菌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成分,为利用野生种质选育营养价值更高的双孢蘑菇新菌株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主栽品种为对照,测定分析了6个杂交新菌株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并参照WHO(World Heal... 【目的】分析评价双孢蘑菇野生种质创新杂交菌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成分,为利用野生种质选育营养价值更高的双孢蘑菇新菌株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主栽品种为对照,测定分析了6个杂交新菌株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并参照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U(UnitedNationsUniversity,联合国大学)、 IOM(Instituteof Medicine,美国医学研究所)、全鸡蛋蛋白3种氨基酸平衡模式谱,采用IOM模式评分、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化学评分等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野生种质创新杂交白色菌株福蘑63每百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46.76 g、必需氨基酸指数94.45、必需氨基酸比例41.72%、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得分86.73,在9个菌株中都是最高的。而野生种质创新杂交棕色菌株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甜味氨基酸、碱性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以及多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主栽品种。【结论】现有双孢蘑菇白色主栽品种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仍有提升的空间,可以引入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野生种质资源,基于营养成分评价开展营养品质定向杂交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野生种质创新 杂交新菌株 营养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