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濒危植物峨眉含笑种子发育的形态解剖研究
1
作者 陈小红 陈俐洁 +1 位作者 龚志鸿 赵安玖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探究峨眉含笑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形态解剖特征变化,解析其种子繁殖的生物学机制和濒危原因,为濒危植物的生态保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的峨眉含笑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观测形态学变化和解剖... 【目的】探究峨眉含笑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形态解剖特征变化,解析其种子繁殖的生物学机制和濒危原因,为濒危植物的生态保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的峨眉含笑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观测形态学变化和解剖结构特征,并用植物生理学方法对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种子发育初期为黄绿色圆球形,成熟后圆形子弹头状。外种皮红色革质,由3~4层表皮细胞构成;中种皮为橘红色肉质,由薄壁组织构成,细胞内后含物丰富,油脂感显著;内种皮中的扁平细胞分化成厚壁细胞,逐渐坚硬木质化,颜色由白色变为黑色。胚乳由薄壁细胞组成,胞内染成红色的后含物越来越多,形态从透明液态逐渐发育为坚实凝固态。种胚经历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4个阶段,种子掉落时子叶形胚已发育完全。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初期缓慢上升,中后期逐渐稳定;粗脂肪含量前期快速上升、后期积累放缓。【结论】种子发育过程中出现外种皮色彩鲜艳、中种皮油脂含量高、内种皮通透性差、种子早期停止生长、中后期胚乳发育异常和含胚率低等问题,导致峨眉含笑种子质量低下,限制了种子自然萌发和天然更新进程,是种群衰退甚至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发育 形态解剖 营养物质 峨眉含笑
下载PDF
基于磷酸化组学分析四倍体香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
作者 邓茜茜 任可心 +3 位作者 魏丽娜 王浩田 胡佳 蒋景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7-1576,共10页
【目的】基于磷酸化组学分析干旱胁迫下四倍体香圆叶片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表达规律,以期在分子水平揭示香圆对干旱的响应机制,为后续改良耐旱柑橘砧木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IMAC亲和富集及TMT标记结合技术鉴定和分析四倍体香圆... 【目的】基于磷酸化组学分析干旱胁迫下四倍体香圆叶片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表达规律,以期在分子水平揭示香圆对干旱的响应机制,为后续改良耐旱柑橘砧木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IMAC亲和富集及TMT标记结合技术鉴定和分析四倍体香圆干旱胁迫后的磷酸化蛋白质,并进行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1)共有3794个磷酸化位点和1521个磷酸化蛋白质被定量,变化倍数超过1.3倍的磷酸化蛋白质有662个(αFC>1.3),主要定位在细胞核(46.07%)与叶绿体(24.62%)中;(2)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主要通过结合RNA和Ca2+发挥功能;同时也参与RNA剪接、光合作用、囊泡运输中的SNARE相互作用等代谢通路;(3)92.86%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的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893。【结论】四倍体香圆通过磷酸化修饰RNA剪接和光合作用等通路中的蛋白质来响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四倍体 香圆 蛋白质磷酸化
下载PDF
青杄PwRhomboid基因表达特性及其抗旱作用
3
作者 杨沛欣 刘奎 +3 位作者 李兴芬 汪晴晴 曹一博 张凌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通过对青杄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干旱响应基因PwRhomboid,分析该基因在耐旱方面的功能特性,为揭示青杄的耐旱机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对PwRhomboid的氨基酸序列和同源基因进行比对;利用RT-qPCR技术分析PwRhomboid对不同非生... 通过对青杄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干旱响应基因PwRhomboid,分析该基因在耐旱方面的功能特性,为揭示青杄的耐旱机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对PwRhomboid的氨基酸序列和同源基因进行比对;利用RT-qPCR技术分析PwRhomboid对不同非生物胁迫和激素的响应情况;通过瞬时转化烟草叶片检测PwRhomboid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获得拟南芥和马铃薯的PwRhomboid转基因株系并进行干旱表型验证。研究结果显示,PwRhomboid的氨基酸序列在N端与其同源物种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大差异,在C端相似度较高,保守性较好;其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PwRhomboid的表达量经干旱、低温和脱落酸诱导后发生有显著变化,在成熟叶中表达量最高,其能够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和马铃薯的耐旱性。经干旱处理后,与对照组拟南芥野生型和pCM1205株系相比,PwRhomboid过表达株系PwRhomboid-L1和PwRhomboid-L2的存活率更高,叶绿素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更高;在经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处理后,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株系PwRhomboid-L3、PwRhomboid-L4的马铃薯苗高更高。结果表明PwRhomboid的表达量会受到干旱等逆境和激素的影响,过表达PwRhomboid能够提高拟南芥和马铃薯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杄 Rhomboid蛋白 耐旱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兴隆山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国宏 陈徵尼 +1 位作者 王芳 王翠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97,共7页
在2018年5月1日-10月31日,对兴隆山青扦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和土壤电导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监测期内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上青扦液流量均呈单峰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相比于晴天,青扦... 在2018年5月1日-10月31日,对兴隆山青扦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和土壤电导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监测期内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上青扦液流量均呈单峰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相比于晴天,青扦阴天液流启动时间和液流峰值出现时间均存在滞后现象.当年生长季内,青扦蒸腾总量为273.79 mm,日均蒸腾量1.49±0.71 mm.青扦夜间液流活动与日间液流量呈极显著相关.小时和日尺度上影响青扦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电导率和空气温度,可以分别解释78.4%和81.1%的液流量变异,饱和水汽压差是月尺度上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以解释月尺度97.3%的液流量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 环境因子 热扩散法 青扦
下载PDF
青海大通河流域青杄林空间结构特征
5
作者 吕康宁 朱佳琪 +6 位作者 付振杰 罗栩辉 祁海玉 杨航 殷咸云 马慧静 王得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青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缺乏,青杄作为青海主要树种之一,对于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及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青海大通河流域青杄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人为干扰较少地段设置样地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为当地天然次... 青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缺乏,青杄作为青海主要树种之一,对于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及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青海大通河流域青杄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人为干扰较少地段设置样地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为当地天然次生青杄林结构优化和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建立12个20 m×20 m调查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调查,通过计算林木个体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分析其一元分布及二元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杄林中大经木和中经木均以随机分布为主,小径木呈现轻微团状分布;随着径级增大,青杄竞争力增强;各径级林木混交度极低。青杄林空间分布格局以随机分布为主,在缓坡地段呈轻微团状分布;不同坡度林木大小分化程度整体接近中庸状态,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小;青杄林混交度极低,以零度混交为主。在不同的角尺度或混交度等级下,不同坡度林木大小比数差异不显著,无明显规律。研究区青杄天然次生林群落均处于自然演替中后期阶段。森林经营过程中,尊重其天然次生状态,无需调整其混交度,选择性的伐除绝对劣势的林木个体,改善林内环境,增加光照,促进更新和森林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杄 空间结构 一元分布 二元分布
下载PDF
青海大通河流域不同类型青杄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
作者 祁海玉 付振杰 +3 位作者 赵昌宏 张玉海 刘桂英 王得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90,共12页
【目的】探讨青海大通河流域5种类型青杄林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为该林区不同青杄林分质量评价、养分管理和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以中龄(平均林龄57 a)为主的青杄纯林、青杄×山杨林、青... 【目的】探讨青海大通河流域5种类型青杄林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为该林区不同青杄林分质量评价、养分管理和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以中龄(平均林龄57 a)为主的青杄纯林、青杄×山杨林、青杄×白桦林、青杄×红桦林和青杄×油松林,在不同类型林地内各设置3块20 m×20 m的样地,每块样地以“S”形选取5个采样点,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含水率、体积质量、pH及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计算土壤C/N、C/P和N/P,比较不同林型间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青杄针阔混交林(青杄×山杨林、青杄×白桦林、青杄×红桦林)的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青杄纯林和青杄针叶混交林(青杄×油松林),其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体积质量表现为青杄纯林和青杄针叶混交林高于青杄针阔混交林;5种类型青杄林土壤pH值介于7.88~8.41,青杄×红桦林和青杄×白桦林的土壤pH值显著小于其他类型青杄林(P<0.05);5种类型青杄林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及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20~40 cm土层,但20~40 cm土层土壤体积质量高于0~20 cm土层土壤。②青杄针阔混交林的C/N、C/P和N/P均显著高于青杄纯林;2个土层均以青杄纯林土壤C/N和C/P最小,青杄×油松林的土壤N/P最小。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与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率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体积质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C/P、有机碳含量与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青海大通河流域,与青杄纯林和青杄针叶混交林相比,青杄针阔混交林明显提高了林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对表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杄林 林分类型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大通河流域
下载PDF
濒危植物小勾儿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
7
作者 王康鑫 王仕沁 +3 位作者 王毅敏 程志杰 陈发菊 王玉兵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69,共8页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进行生殖生物学观察,探讨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体发育过程是否存在濒危环节。结果显示:小勾儿茶的花具5个雄蕊和4个花药室,成熟的花药壁由花药内壁(1层)、中层(2层)和绒毡层(1层)...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进行生殖生物学观察,探讨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体发育过程是否存在濒危环节。结果显示:小勾儿茶的花具5个雄蕊和4个花药室,成熟的花药壁由花药内壁(1层)、中层(2层)和绒毡层(1层)组成。绒毡层发育正常,细胞排列整齐规则,与中层细胞联系紧密,细胞中常多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四分体主要以四面体形式存在,花粉粒在成熟时为二细胞型、圆形或椭圆形,多数有3根萌发管。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发育存在少量异常,花粉存在少量败育。小勾儿茶子房2室,只发育1室。胚珠为倒生的双珠被和厚珠心,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性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进一步发育成具有7个细胞和8个核的胚囊,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子房中的胚珠发育基本一致。小勾儿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基本正常,不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勾儿茶 胚胎学 大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a TLC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Ensete wilsonii
8
作者 Yongjing SU Ao XIE +3 位作者 Wenwen LIANG Fanglin ZENG Haicheng WEN Wei WE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Objectives]The paper was to establish a TLC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Ensete wilsonii.[Methods]Usingβ-sitosterol as the reference,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est solutions,developing solvents,developing d... [Objectives]The paper was to establish a TLC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Ensete wilsonii.[Methods]Usingβ-sitosterol as the reference,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est solutions,developing solvents,developing distances and color developing agents on TLC analysis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best TLC conditions for E.wilsonii were determined.[Results]The test solution prepared with 90%methanol solvent was dotted on TLC silica gel G plate,and developed with dichloromethane-toluene-methanol=10:5:1.5 as the developing solvent.Then the plate was sprayed with 10%sulfuric acid ethanol solution,and dried with hot blast for color development.Finally,the plate was examined under an ultraviolet lamp at 365 nm.The TLC results of E.wilsonii obtained showed good separation and color development effect,and the spots were clear and characteristic.[Conclusions]This method is safe,specific,and easy to operate,and can be used as a TLC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E.wilson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ete wilsonii TLC identification Developing solvent Color developing agent
下载PDF
关帝山青扦径向生长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响应
9
作者 黄晓霞 王李乐 +1 位作者 莫旭昱 江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926,共8页
关帝山位于华北气候过渡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强烈影响。分析关帝山青扦(Picea wilsonii)径向生长与ENSO事件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位于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关帝山位于华北气候过渡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强烈影响。分析关帝山青扦(Picea wilsonii)径向生长与ENSO事件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位于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利用关帝山海拔2000~2200 m的青扦树轮样芯,构建了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树轮宽度指数与月均温、月降水量、多元ENSO指数(multivariate ENSO index,MEI)的相关关系,使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cross-wavelet transform analysis,XWT)得到青扦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MEI的共同功率谱周期,比较青扦宽轮和窄轮对ENSO事件响应的差异,并运用时序叠加分析(superimposed epoch analysis,SEA)探究典型ENSO事件后青扦径向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1)关帝山青扦径向生长主要受到前一年生长季前期(p3-p5)和当年生长季(c7,c9)高温的限制,前两年生长季开始时期(pp5)和结束时期(pp9)的降水则有利于青扦生长;(2)青扦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前一年5月到当年3月(p5-c3)的MEI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两者有2~5.5年的共同功率谱周期;(3)关帝山青扦的宽轮主要受拉尼娜事件影响,窄轮主要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当年及后3年,青扦径向生长速度显著减慢(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ENSO指数(MEI) 宽轮与窄轮 交叉小波变换分析 气候过渡区 青扦
下载PDF
陕西天胡荽属一新记录植物——鄂西天胡荽
10
作者 徐哲超 张勇 +3 位作者 路东敏 邹汶洁 张钟匀 姬瑞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6-107,共2页
在柞水县进行野外植物资源调查期间,首次在陕西省及秦岭山脉发现鄂西天胡荽(Hydrocotyle wilsonii Diels ex Wolff),现予以报道。
关键词 鄂西天胡荽 陕西 秦岭 新记录
下载PDF
福建龙岩新分布种三峡槭和两粤黄檀应用研究
11
作者 卢秋明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为植物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为植物应用提供基础性研究。2018年开展的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历时2年,覆盖13个镇2个街道73个行政村,通过植物的花果等特征,确认相关树种。调查发现了2个新分布种,分别是三峡槭和两... 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为植物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为植物应用提供基础性研究。2018年开展的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历时2年,覆盖13个镇2个街道73个行政村,通过植物的花果等特征,确认相关树种。调查发现了2个新分布种,分别是三峡槭和两粤黄檀,提供了相关图片和形态描述,探明了这两个树种的分布区域与海拔分布范围。有利于进一步评估福建省龙岩市森林资源新分布种状况,探索其移植与利用技术,丰富城区景观绿化植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槭 两粤黄檀 新分布种 生态价值
下载PDF
天师栗种子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慧娜 刘喜坤 +3 位作者 阮静雅 张忠廉 王涛 张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4-150,157,共8页
目的对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干燥成熟种子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期丰富其物质基础。方法联合应用多种色谱学及波谱学技术对天师栗干燥成熟种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从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 目的对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干燥成熟种子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期丰富其物质基础。方法联合应用多种色谱学及波谱学技术对天师栗干燥成熟种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从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3-O-[β-D-木糖基-(1→2)]-β-D-葡萄糖苷(1)、山柰酚-3-O-[2-O-β-D-木糖基-6-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3)、槲皮素-3-O-木糖基(1^(■)→2^(■))葡萄糖苷(4)、芦丁(5)、槲皮素-3-O-β-(2^(G)-O-β-木糖基-6^(G)-O-α-鼠李糖基)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木糖基-(1→2)-β-葡萄糖基-3′-O-β-葡萄糖苷(7)、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3-O-rutinoside(8)、aescuflavoside(9)、槲皮素-3′-甲氧基-3-O-β-D-芸香糖苷(10)、(–)-表儿茶素-5-O-β-D-葡萄糖苷(11)和2α,3α-环氧-5,7,3′,4′-四羟基黄烷-(4β-8)-表儿茶素(12)。结论化合物2、6、8、11和12为首次从七叶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师栗 黄酮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应用最大熵模型预测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西康玉兰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2
13
作者 宦智群 徐小蓉 +4 位作者 朱冬梅 耿兴敏 唐明 圣倩倩 祝遵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5,共8页
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Finet et Gagnep.)Rehd.)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该种繁殖能力弱,对环境要求苛刻,分布区域狭窄、种群较小,被列为国家Ⅱ级珍稀濒危植物。预测气候变化对西康玉兰分布范围的影... 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Finet et Gagnep.)Rehd.)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该种繁殖能力弱,对环境要求苛刻,分布区域狭窄、种群较小,被列为国家Ⅱ级珍稀濒危植物。预测气候变化对西康玉兰分布范围的影响,为西康玉兰的野生资源保存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参考依据。利用ArcGIS软件与最大熵模型(MaxEnt)计算西康玉兰主要气候因子的贡献率及对应不同适生等级的阈值范围,分析西康玉兰在全国范围内的潜在地理分布,并统计主要分布区域的不同等级适生区面积和现阶段分布点的比例,在4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6.0、RCP8.5)下,预测未来西康玉兰适生区分布范围以及其质心转移的变化。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西康玉兰潜在生境分布的特征曲线(ROC)训练集的AUC(ROC曲线下的面积)值为0.972;年均降水量、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湿度最小季度平均气温、最冷月份最低温是影响西康玉兰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33.8%、26.7%、14.6%、14.3%。现阶段,西康玉兰的高、中、低适生区集中分布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带,适生区总面积104.52×10^(4)km^(2),其中高适生区占总适生面积的16.62%,现有分布点处于高适生区内的比例为65.11%。未来20~50 a,全球气候变暖将有利于西康玉兰在中国的分布,其适生区分布基本格局不变,适生区总面积增加,但高适生区的东侧与南侧有缩减与破碎化的趋势;现阶段西康玉兰的潜在分布中心位于四川省的西昌市德昌县内,西康玉兰潜在分布中心有向西北部迁移的趋势,将迁移至西昌市的盐源县内。因此,对西康玉兰濒危资源的保护应结合地理分布,制定多样性保护策略(野生资源调查、野外回归的迁地保护、建立保护区、开展繁殖与栽培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康玉兰 气候变化 最大熵模型 地理分布 质心转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峨眉含笑种实表型性状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俐洁 党万园 +2 位作者 陈巍巍 邱涛 陈小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8,共9页
通过分析珍稀濒危植物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种子与果实的表型性状特征,研究其变异规律和空间自相关性,为峨眉含笑天然种群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依据。以雅安周公山的峨眉含笑为研究对象,测定12项种实表型性状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和... 通过分析珍稀濒危植物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种子与果实的表型性状特征,研究其变异规律和空间自相关性,为峨眉含笑天然种群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依据。以雅安周公山的峨眉含笑为研究对象,测定12项种实表型性状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和半方差函数,探究峨眉含笑种实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显示(:1)峨眉含笑种实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7.59%,种实的形态变异程度最小,种子性状的变异程度比果实性状更为丰富。(2)聚合果下部的种子败育率与蓇葖败育率最高,分别为18.32%和38.22%;中部的败育率最低,分别为15.05%和23.45%。(3)半方差函数模型以指数和球状模型为主,呈聚集分布。除果实长、种子纵径和种子败育率外,其余9项指标具有中高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4)9项指标的各向异性比接近于1,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各向同性。因此,峨眉含笑种实表型性状在中等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具有丰富的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含笑 种实 表型性状 半方差函数 空间变异
下载PDF
镰叶西番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15
作者 王巧 李昌芬 +2 位作者 王洪云 陈玲玲 左爱学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45-2748,共4页
目的:研究镰叶西番莲Passiflora wilsonii Hems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Rp-C18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现代谱学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镰叶西番莲的乙醇提取物... 目的:研究镰叶西番莲Passiflora wilsonii Hems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Rp-C18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现代谱学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镰叶西番莲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hydroxy-3-methoxy-benzyl alcohol(1)、alatusol D(2)、2,6-dimethoxy-4-hydroxyphenol-1-O-β-D-glucoside(3)、isotachiosiole(4)、di-O-methylcrenatin(5)、4-O-β-D-glucopyranosylvanillyl alcohol(6)、deidaclin(7)、epivglkenin(8)、6-ethyl-3-propyl-6,7-dihydro-5H-oxepin-2-one(9)、3-pentenyl-2-β-D-glucoside(10)、正二十九烷(11)、n-tetracosanoic acid(12)、葡萄糖(13)。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叶西番莲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青杄转录共激活因子PwMBF1c的功能研究与验证
16
作者 刘奎 李兴芬 +3 位作者 杨沛欣 仲昭晨 曹一博 张凌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5-216,共12页
克隆通过青杄干旱转录组筛选到的差异候选基因PwMBF1c,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和验证,以期能够解析青杄的耐旱机理,并为培育优良抗逆林木品种提供基因资源。利用RT-qPCR技术分析PwMBF1c对干旱、高温、低温及激素处理的响应。瞬时转化烟... 克隆通过青杄干旱转录组筛选到的差异候选基因PwMBF1c,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和验证,以期能够解析青杄的耐旱机理,并为培育优良抗逆林木品种提供基因资源。利用RT-qPCR技术分析PwMBF1c对干旱、高温、低温及激素处理的响应。瞬时转化烟草叶片和洋葱表皮细胞检测PwMBF1c的亚细胞定位。利用酵母单杂验证PwMBF1c的转录活性。在拟南芥和马铃薯体系中验证了PwMBF1c抗旱应答的功能。PwMBF1c主要在成熟叶中表达,其转录水平受干旱、高温、水杨酸(SA)诱导上调;PwMBF1c的C端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而N端和全长不具有转录活性;PwMBF1c定位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过表达PwMBF1c显著提高了拟南芥和马铃薯的耐旱性。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组Col-0和VC相比,过表达拟南芥株系PwMBF1c-L1和PwMBF1c-L2存活率更高,叶绿素含量较高,MDA含量较低;在PEG处理后,与野生型马铃薯Y5相比,过表达PwMBF1c显著提高了苗高。PwMBF1c的表达水平受干旱等多种逆境和激素的诱导,PwMBF1c主要定位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且该蛋白的C端具有转录激活活性。PwMBF1c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和马铃薯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杄 MBF1c共激活因子 胁迫响应 基因表达 耐旱性
下载PDF
川南地区峨眉含笑2年生容器育苗技术试验
17
作者 李利梅 王欢 +2 位作者 吴亚 肖兴翠 辜云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川南地区峨眉含笑2年生容器育苗的生长组合,通过育苗正交实验分析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和缓释肥量对峨眉含笑苗高地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对苗高有极显著影响,对高径比有显著影响,对地径影响不显著;缓释肥量对地径...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川南地区峨眉含笑2年生容器育苗的生长组合,通过育苗正交实验分析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和缓释肥量对峨眉含笑苗高地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对苗高有极显著影响,对高径比有显著影响,对地径影响不显著;缓释肥量对地径和苗高有极显著影响,对高径比有显著影响;容器规格对苗高有极显著影响,对高径比有显著影响,对地径影响不显著。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适合川南地区峨眉含笑容器育苗生长的组合为:容器规格采用10 cm×15 cm的无纺布育苗袋,基质配比以椰糠1:泥炭2:土1为基质,缓释肥量为3 kg·m^(−3),可培育2年生苗高87.77 cm,地径10.74 cm的容器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含笑 容器苗 基质配比 容器规格 缓释肥量
下载PDF
保心宁片(胶囊)中枳壳伪品香圆检查方法的研究
18
作者 罗云云 杨欢 +3 位作者 陆静娴 郑成 陈碧莲 戴忠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1期66-75,共10页
目的:建立保心宁片(胶囊)中枳壳伪品香圆的检查方法,为打击中药掺伪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Agilent SB C_(18)(100 mm×2.1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和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4 mL... 目的:建立保心宁片(胶囊)中枳壳伪品香圆的检查方法,为打击中药掺伪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Agilent SB C_(18)(100 mm×2.1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和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30℃;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采用多元分析统计软件筛选查找枳壳常见伪品香圆的特征性成分水合氧化前胡素,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建立保心宁片(胶囊)中香圆的检查方法。结果:水合氧化前胡素在0.17~1.02 ng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24451X+529.43,r=0.999,精密度RSD为1.8%,稳定性RSD为2.1%,回收率范围为81.1%~86.9%,检测限为0.028 mg·kg^(-1),定量限为0.092 mg·kg^(-1)。6批样品中有5批检出水合氧化前胡素,1批未检出。保心宁片(胶囊)中枳壳的处方量为每片(粒)0.5010 g,按照掺伪率10%和转移率30%拟定限度为每片(粒)2.5μg,4号和5号样品存在掺伪风险。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检查保心宁片(胶囊)中是否存在香圆掺伪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心宁片(胶囊) 枳壳 香圆 水合氧化前胡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 掺伪
下载PDF
UPLC-Q-TOF/MS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香圆主要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婷 张文 +2 位作者 朱仁愿 续艳丽 彭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2期47-52,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分析香圆化学成分的方法。利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量数和高分辨二级碎片离子谱图库信息,参照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信息进行鉴定;采用...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分析香圆化学成分的方法。利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量数和高分辨二级碎片离子谱图库信息,参照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信息进行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不同产地香圆样品进行数据分析及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经UPLC-Q-TOF/MS分析指认出29个成分;采自5个产地的25批香圆的PCA和OPLS-DA分析结果一致,样本群处于不同的空间聚落,可以较好地区分且被明显分成了5组,其中广西样品离散性较大,说明同一产地样品的内部差异性较大;安徽、四川、云南、浙江样品分布较为集中;进一步采用VIP值法进行分析,本实验筛选出VIP值>1的8个化学成分作为不同产地香圆差异性的主要化学标记物。所建立的香圆高分辨谱图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川桂的生药学鉴定
20
作者 郑佳浩 戴丽萍 +3 位作者 姜伟珍 戴沩 陈红锋 郑希龙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04,共6页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川桂的性状特征及理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桂皮外侧褐色或黑褐色,内侧棕色,部分表面具有白色花纹;叶为革质叶,离基三出脉,表面光滑,下表面具有明显气孔及非腺毛,为两面叶,气孔类型为平轴...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川桂的性状特征及理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桂皮外侧褐色或黑褐色,内侧棕色,部分表面具有白色花纹;叶为革质叶,离基三出脉,表面光滑,下表面具有明显气孔及非腺毛,为两面叶,气孔类型为平轴式;显微鉴定发现,川桂皮粉末具有明显的草酸钙方晶、石细胞和油细胞;茎的横切面中柱鞘部位有间断排列成环的石细胞群,皮层及韧皮射线等细胞内具有较多方晶,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川桂的性状、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分离效果好,重现性佳,可为川桂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