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抗原与霍乱毒素A2/B亚基复合基因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丛华 古钦民 +5 位作者 江渊 周怀瑜 何深一 杨婷婷 李瑛 赵群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 观察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SAG1、SAG2 与霍乱毒素A2 /B亚基复合基因真核质粒经肌肉免疫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反应。方法 将SAG1基因、SAG2 基因及CTXA2 /B基因定向连接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经酶切及测序,获得pcDNA3.1 SAG1 SAG2 ... 目的 观察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SAG1、SAG2 与霍乱毒素A2 /B亚基复合基因真核质粒经肌肉免疫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反应。方法 将SAG1基因、SAG2 基因及CTXA2 /B基因定向连接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经酶切及测序,获得pcDNA3.1 SAG1 SAG2 及pcDNA3.1 SAG1 SAG2 CTXA2 /B的重组子;碱裂解法大量制备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鼠,每只鼠经后腿肌肉注射质粒10 0 μg ,每2周免疫1次,共3次,以PcDNA3.1空质粒注射组及PBS组为对照,分别于每次免疫前断尾取血和免疫后4周取小鼠脾脏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NK细胞活性,ELISA法测定IgG抗体。结果 免疫组小鼠的IgG抗体水平明显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和T细胞增殖活性也明显增强。免疫鼠抗攻击感染的时间延长。结论 含有霍乱毒素的复合基因免疫小鼠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SAG1/SAG2 霍乱毒素a2/B亚基 DNA免疫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a2V表达及与M2型巨噬细胞的相关性
2
作者 胡子玉 马贵亮 +2 位作者 毛伟征 周厚民 李杨 《齐鲁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53-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液泡膜-ATP酶a2亚基(a2V)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M2型巨噬细胞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a2V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2V的表达,以CD163标记M2型巨噬细胞,检测其在胃癌组织中... 目的探讨液泡膜-ATP酶a2亚基(a2V)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M2型巨噬细胞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a2V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2V的表达,以CD163标记M2型巨噬细胞,检测其在胃癌组织中的水平,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a2V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a2V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χ~2=9.751,P〈0.05)。胃癌组织中a2V表达与CD163水平呈正相关(r=0.360,P〈0.05)。a2V的表达与胃癌组织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581、6.289,P〈0.05)。a2V低表达胃癌病人的生存情况优于高表达病人(χ~2=4.604,P〈0.05)。结论 a2V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及M2型巨噬细胞的水平有关,a2V蛋白高表达病人的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泡膜ATP酶a2亚基 巨噬细胞 胃肿瘤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杜氏盐藻psaB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红涛 臧卫东 +4 位作者 鲁照明 王宁 侯桂琴 李慎柯 薛乐勋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2-645,共4页
根据真核生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Chlamydomonasmoewusii、Chlorellavulgaris以及Mesostigmaviride的psaB基因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杜氏盐藻(Dunaliellasalina)细胞的总RNA,通过R... 根据真核生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Chlamydomonasmoewusii、Chlorellavulgaris以及Mesostigmaviride的psaB基因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杜氏盐藻(Dunaliellasalina)细胞的总RNA,通过RT-PCR,得到的一段长为1·8kb左右的cDNA片段。PCR产物经T-A克隆并测序分析以及测序结果推导成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表明所克隆的1815bp序列为杜氏盐藻psaBcDNA片段,GenBank收录号为AY820754。根据已经得到的psaB序列推导成氨基酸序列与一些已知物种的psaB基因相比较,同源性分别为Chlamydomonasreinhardtii92%,Chlamydomonasmoewusii91%,Chlorellavulgaris86%,Mesostigmaviride85%,Physcomitrellapatenssubsp.Patens85%,Nephroselmisolivacea84%。据此可推断本实验中所克隆的序列为杜氏盐藻psaBcDNA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a2亚基 psaB CDNA 简并引物
下载PDF
杜氏盐藻光系统Ⅰ反应中心psaB基因cDNA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鲁照明 刘红涛 +2 位作者 臧卫东 李杰 薛乐勋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720,共4页
关键词 杜氏盐藻 a2亚基 psaB cDNA 简并引物
下载PDF
杜氏盐藻psaB基因cDNA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英文)
5
作者 鲁照明 刘红涛 +1 位作者 臧卫东 薛乐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30,235,共8页
根据真核生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Chlamydomonas moewusii及Chlorella vulgaris等光系统Ⅰ反应中心蛋白psaB基因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细胞的总RNA,... 根据真核生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Chlamydomonas moewusii及Chlorella vulgaris等光系统Ⅰ反应中心蛋白psaB基因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细胞的总RNA,通过RT-PCR,得到的一段长为1.8kb左右的cDNA片段。PCR产物经T-A克隆并测序以及测序结果推导成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表明所克隆的1815bp序列为杜氏盐藻光系统Ⅰ反应中心psaB基因的cDNA片段,GenBank收录号为AY820754。根据已经得到的psaB的核苷酸序列推导成氨基酸序列与一些已知物种的psaB氨基酸序列相比较,同源性分别为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92%,Chlamydomonas moewusii 91%,Chlorella vulgaris 86%,Mesostigma viride 85%,Phy -scomitrella patenssubsp.Patens 85%,Nephroselmis olivacea 84%。此外,psaB密码子偏爱性分析表明:杜氏盐藻psaB基因第三位密码子A和T的组成分别为35.7%和39.17%,而G和C分别为7.27%和17.85%,即杜氏盐藻psaB基因密码子的组成大多为NNA和NNT。根据psaB基因的特征,作者对绿藻门的50个物种的psaB基因作了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杜氏盐藻与Haematococcaceae中的大多数种类进化地位最为接近,这为更进一步弄清杜氏盐藻的遗传背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a2亚基 psaB CDNA 简并引物
下载PDF
液泡膜ATP酶亚基的N末端结构域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协同极化巨噬细胞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被引量:2
6
作者 连丹丹 马贵亮 +1 位作者 孙宸 毛伟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液泡膜ATP酶亚基的N末端结构域(a2NTD)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协同作用,以及极化的巨噬细胞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巨噬细胞后分为4组:对照组(RP... 目的探讨液泡膜ATP酶亚基的N末端结构域(a2NTD)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协同作用,以及极化的巨噬细胞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巨噬细胞后分为4组:对照组(RPMI1640),实验Ⅰ组(M-CSF 100 ng/ml),实验Ⅱ组(a2NTD 500 ng/ml)和实验Ⅲ组(a2NTD 500 ng/ml加M-CSF 100 ng/ml),刺激48 h后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巨噬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0和IL-12的分泌情况,并用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结果巨噬细胞膜表面抗原CD68在4组巨噬细胞膜上均有表达(+),平均吸光度值(MD值)分别为:对照组0.092±0.005,实验Ⅰ组0.095±0.006,实验Ⅱ组0.094±0.005,实验Ⅲ组0.094±0.005 ,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206在对照组弱表达(-),MD值为0.025±0.004;在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均有表达(+),MD值分别为0.191±0.012和0.197±0.136,在实验Ⅲ组超强表达(+++),MD值为0.285±0.011;除实验Ⅰ组与实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细胞分泌IL-10水平分别为(85.65±13.64) ng/L和(87.77±14.25)ng/L,均高于对照组[(71.67±7.56)ng/L,P 〈 0.01] ;分泌IL-12水平分别为(9.91±1.50)ng/L和(10.15±1.80)ng/L,均低于对照组[(16.87±1.10)ng/L,P〈 0.01]。实验Ⅲ组分泌IL-10水平为(116.98±14.27)ng/L,高于其余各组(均P〈 0.01);分泌IL-12水平为(5.31±0.88)ng/L,低于其余各组(均P〈 0.01)。析因分析显示,在对IL-10和IL-12分泌量的影响上,a2NTD和M-CSF具有交互效应(均P 〈0.05)。各组巨噬细胞均能加快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实验Ⅲ组巨噬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速度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各组(均P〈 0.01)。 结论a2NTD与M-CSF在促使巨噬细胞极化及细胞因子分泌上具有协同作用,协同极化的巨噬细胞能明显增强胃癌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液泡膜ATP酶a2亚基的N末端结构域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巨噬细胞 极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