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S/PVC共混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洪重奎 金敏善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系统研究了ABS/PVC共混体系的组成与力学性能、热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4种不同牌号ABS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各有不同 ,考虑综合性能和价格 ,选用ABS 974 7、ABS
关键词 abs/pvc共混合金 研究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物 力学性能 热性能 组成
下载PDF
ABS/PVC共混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伟平 《塑料科技》 CAS 2002年第6期22-26,共5页
主要论述了在ABS/PVC共混体系中PVC用量、相容剂用量和复合阻燃剂用量对ABS/PVC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开发的Z11.7号共混合金已达到PA76
关键词 abs/pvc共混合金 研究 性能 abs树脂 聚氯乙烯
下载PDF
PVC/ABS共混合金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弦 李雪梅 +1 位作者 邓明香 杨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研究了ABS、增塑剂 (DOP、DAP、M80 )、加工助剂 863用量、及第三元刚性粒子SAN用量对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PVC/ABS共混合金的维卡耐热性主要依赖于ABS的用量 ,DOP、DAP对共混合金的维卡耐热有较大的影响 ,而对静态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 pvc/abs 混合 热性能 热稳定性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下载PDF
ABS/PBT/弹性体三元共混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晓浪 罗筑 +3 位作者 于杰 谭红 陈兴江 郭少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18,共3页
研究了弹性体NBR和SBS对ABS/PBT共混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并对共混合金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弹性体NBR后,共混合金在保持较好刚性的同时,断裂伸长率和韧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当NBR用量为20份时,共... 研究了弹性体NBR和SBS对ABS/PBT共混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并对共混合金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弹性体NBR后,共混合金在保持较好刚性的同时,断裂伸长率和韧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当NBR用量为20份时,共混合金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13%,冲击强度提高了54%;SBS对ABS/PBT共混合金的增韧效果不明显,加入弹性体后,ABS/PBT共混合金体系的粘度增大,MFR降低,但仍明显好于纯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R SBS abs PBT 混合 增韧
下载PDF
ABS/PBT共混合金的增容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晓浪 罗筑 +2 位作者 于杰 樊泽东 何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研究了相容剂A和相容剂B对ABS/PBT共混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并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共混合金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相容剂均能有效地提高ABS/PBT共混合金体系的相容性,相容剂A、B的最佳... 研究了相容剂A和相容剂B对ABS/PBT共混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并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共混合金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相容剂均能有效地提高ABS/PBT共混合金体系的相容性,相容剂A、B的最佳用量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PBT混合 增容 力学性能 熔融指数
下载PDF
ABS/PBT共混合金体系的研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晓浪 于杰 +2 位作者 罗筑 何敏 郭少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2,共4页
以ABS、PBT为基体树脂,RC为增容剂,NBR为增韧改性剂,并加入其它助剂,制备了ABS/PBT共混合金。研究了PBT的含量、ABS的牌号、相容剂和NBR的含量对ABS/PBT共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5%的PBT去改性不同牌号的ABS,与不加相容剂... 以ABS、PBT为基体树脂,RC为增容剂,NBR为增韧改性剂,并加入其它助剂,制备了ABS/PBT共混合金。研究了PBT的含量、ABS的牌号、相容剂和NBR的含量对ABS/PBT共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5%的PBT去改性不同牌号的ABS,与不加相容剂的状况比较,相容剂对ABS/PBT共混合金增容后,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11.2%和12.2%,共混合金的相分散性好,形态结构稳定。弹性体与相容剂协同作用,显著提高材料的韧性。加入20份NBR时,共混合金的断裂伸长率提高412.1%,冲击强度提高72.5%。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增韧对材料拉伸强度等性能造成的损失,起到了优化材料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PBT 混合 增容 增韧
下载PDF
ABS树脂及其共混合金研究进展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朱伟平 韩强 戴惠茹 《弹性体》 CAS 1998年第2期57-67,共11页
本文介绍了ABS树脂国内外生产概况、重点介绍了ABS共混合金研究进展和ABS树脂以及ABS共混合金在汽车方面的应用情况,并提出进一步开发深加工产品建议。
关键词 abs树脂 混合 汽车 材料
下载PDF
ABS/PC共混合金组成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金敏善 张文华 李中宇 《塑料科技》 CAS 2004年第6期5-8,共4页
 选用两种不同牌号的ABS树脂与PC共混,并对其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ABS的组成不同,ABS PC混合物的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流变行为都不相同。
关键词 abs PC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物 聚碳酸酯 混合 制备方法 软化点
下载PDF
r-PET/ABS共混合金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丽娟 张华集 +3 位作者 陈晓 张雯 姚忠亮 许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以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为基体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增强材料,添加相容剂A,通过挤出、注塑成型方法制备r-PET/ABS共混合金材料。用SEM观察分析r-PET/ABS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r-PET/AB... 以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为基体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增强材料,添加相容剂A,通过挤出、注塑成型方法制备r-PET/ABS共混合金材料。用SEM观察分析r-PET/ABS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r-PET/ABS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r-PET/ABS共混合金为两相共连续结构,相容剂A的加入能改善r-PET/ABS共混合金两相界面,细化两相结构,增容效果良好;r-PET/ABS共混合金材料较纯r-PET熔融温度下降4.9℃,结晶温度升高23.7℃,结晶速度明显加快;含2%相容剂A的r-PET/ABS共混合金材料,与纯r-PET相比,拉伸强度提高45.14%,断裂伸长率提高60.42%,弯曲强度提高72.15%,缺口冲击强度提高29.19%,力学性能较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ET abs 相容剂 混合材料
下载PDF
PC/ABS共混合金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伟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中丙烯腈(AN)、顺丁橡胶(PB)含量变化对聚碳酸酯(PC)/ABS合金相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计算合金体系中两组分的相互作用参数X12对PC/ABS合金的相...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中丙烯腈(AN)、顺丁橡胶(PB)含量变化对聚碳酸酯(PC)/ABS合金相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计算合金体系中两组分的相互作用参数X12对PC/ABS合金的相容性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中AN质量分数为24%左右时,X12值最低,合金相容性最好;此时合金中分散相尺寸仅为0.5μm左右,且ABS均匀分布于PC基体中,ABS中PB含量变化对合金相容性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物 相容性 聚合物相互作用参数 PC/abs 混合 扫描电子显微镜 差示扫描量热仪 相互作用参数
下载PDF
ABS/PC共混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明 徐秀雯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1年第4期4-6,26,共4页
制备了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ABS)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在ABS/PC共混中接枝共聚物作为相容剂使用。考察MMA接枝度与MMA用量、引发剂用量及热处理的关系。测定了共混合金的流动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抗冲性能和热变形温度 ... 制备了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ABS)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在ABS/PC共混中接枝共聚物作为相容剂使用。考察MMA接枝度与MMA用量、引发剂用量及热处理的关系。测定了共混合金的流动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抗冲性能和热变形温度 ,并与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PC 混合 制备 性能 abs 聚碳酸酯 聚合物
下载PDF
无卤阻燃PC/ABS共混合金的研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陆丽浓 欧宗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29,共4页
研究了阻燃剂磷酸三苯酯(TPP)、增容剂对PC/ABS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P可显著提高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MBS可改善体系的力学和加工性能;当PC∶ABS=3∶1时,在体系中加入10.5%的TPP,并配以5%的MBS及适量其他助剂,可制得阻燃等... 研究了阻燃剂磷酸三苯酯(TPP)、增容剂对PC/ABS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P可显著提高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MBS可改善体系的力学和加工性能;当PC∶ABS=3∶1时,在体系中加入10.5%的TPP,并配以5%的MBS及适量其他助剂,可制得阻燃等级为V-0级且力学性能优良的无卤阻燃PC/ABS合金,可满足电子电气产品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混合 无卤阻燃 磷酸三苯酯 力学性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聚物
下载PDF
N0501011 ABS/PC共混合金染色塑胶粒
13
《科技成果纵横》 2005年第1期62-62,共1页
ABS/PC共混合金染色塑胶粒由于其性价比高,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产品。研究中采用共混改性与染色选粒两次工艺合二为一的系统工程技术,从而一步法制得ABS/PC共混合金染色塑胶粒,满足客户实际应用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技术... ABS/PC共混合金染色塑胶粒由于其性价比高,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产品。研究中采用共混改性与染色选粒两次工艺合二为一的系统工程技术,从而一步法制得ABS/PC共混合金染色塑胶粒,满足客户实际应用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密度:Ⅰ型为1150kg/m^3±5%,Ⅱ型为1080kg/m^3±5%;熔体流过杂(200台/5kg):Ⅰ型≥1.5g/10min,Ⅱ型≥1.8g/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PC 混合 染色 胶粒 系统工程技术 技术性能指标 合二为一 混改性 应用需求 性价比 Ⅰ型 Ⅱ型 熔体
下载PDF
PC/ABS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司丽 赖逸云 《塑料科技》 CAS 2004年第5期9-11,共3页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建立了共混合金组成与缺口冲击强度之间相互关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对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影响较大的为体系中PC的含量。
关键词 缺口冲击强度 混体系 PC/abs 混合 研究 组成 回归设计 影响因素 含量 交互作用
下载PDF
ABS树脂及其合金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伟平 《塑料加工应用》 1998年第4期55-60,共6页
介绍了ABS树脂国内外生产概况,ABS共混合金研究进展以及在汽车上应用概况.
关键词 abs树脂 混合 进展 塑料 汽车
下载PDF
ABS/PVC共混合金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伟平 《阻燃材料与技术》 2002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ABS/PVC共混体系中PVC用量、复合阻燃剂用量对ABS/PVC共混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开发的Z11.7已达到PA766性能。
关键词 abs/pvc共混合金 阻燃性能 研究 abs树脂 聚氯乙烯 复合阻燃剂
原文传递
耐热耐候的PVC合金
17
作者 黄赋云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6,共1页
据“Plastics Technology,2007,53(10):52”报道,PolyOne公司展示了一种新型线性聚氯乙烯(PVC)合金。据称这种PVC合金制成的黑色型材具有额外的耐高温(热畸变温度升高5℃)及耐候(任何气候)性能,且不会发生翘曲和垂伸。与... 据“Plastics Technology,2007,53(10):52”报道,PolyOne公司展示了一种新型线性聚氯乙烯(PVC)合金。据称这种PVC合金制成的黑色型材具有额外的耐高温(热畸变温度升高5℃)及耐候(任何气候)性能,且不会发生翘曲和垂伸。与同类竞争产品相比,该公司指出这种产品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更低的密度,因此质量也更轻。这种新牌号为Geon HTX Ultra PVC的共混合金可以适合制做成固体型材或耐候盖板层,用于窗户、栅栏、甲板、护栏、挡板以及其他建筑型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耐候 PolyOne公司 耐热 建筑型材 聚氯乙烯 温度升高 混合
下载PDF
PVC的共混增韧
18
作者 张淑梅 陈静华 《化学工程师》 CAS 2004年第6期55-56,共2页
本文综述了关于PVC通过共混增大韧性的几种方法 ,对各种方法的增韧机理进行了简述 ,为提高韧性PVC的生产提供了适宜的途径。
关键词 pvc 混增韧 混合 弹性体 刚性体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下载PDF
用于汽车内饰的低光泽PC/ABS
19
《汽车制造业》 2009年第B02期46-46,共1页
拜耳材料科技推出的低光泽PC/ABS共混合金名为“Bayblend LGX 3000”,其应用目标是手套箱门、茶托、门板、膝垫、控制台储物柜门以及顶板等。该材料具有耐高温性能和很高的熔体流动性,能够制成薄壁制品,
关键词 PC/abs 低光泽 汽车内饰 材料科技 熔体流动性 耐高温性能 混合 薄壁制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