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骨髓移植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
作者 佟莉贞 赖冬波 +1 位作者 李兰娜 何丽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77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自身骨髓移植 (ABMT)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值 (ABSCT)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的疗效。方法 :ABMT 2例 ,ABSCT 1例 ,移植前诱导缓解方案为VDC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强的松 )方案 ,移植时间分别为... 目的 :探讨自身骨髓移植 (ABMT)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值 (ABSCT)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的疗效。方法 :ABMT 2例 ,ABSCT 1例 ,移植前诱导缓解方案为VDC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强的松 )方案 ,移植时间分别为确诊到完全缓解期 (CR)的 10 9天、1167天、2 95天。结果 :ABSCT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较快 ,合并症少 ,年龄小 ,缓解期短 ,疗效好。结论 :ABSCT、ABMT适用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尽早进行移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白血病 ALL 儿童 absct
下载PDF
联合介入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瑞鹏 王辉 +4 位作者 戴毅 张鸿 李伟 王小军 高增战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SCT)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可行性和近期效果.方法研究共入组4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依自愿原则分组,仅采用PTA治疗的19例患者为PTA组,单纯ABSCT组10例,PTA与ABSCT... 目的观察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SCT)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可行性和近期效果.方法研究共入组4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依自愿原则分组,仅采用PTA治疗的19例患者为PTA组,单纯ABSCT组10例,PTA与ABSCT联合治疗的19例患者为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方案3组相同,对3组患者的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踝肱指数(ABI)、侧支血管生成数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判断3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3方面3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方面,3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TA及ABSCT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方面、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是89.5%,PTA组的有效率是78.9%,ABSCT组的有效率是60.0%,联合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PTA组和ABSCT组(P<0.05).结论 PTA联合ABSCT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PTA术及单纯ABSCT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干细胞移植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张瑞鹏 戴毅 +3 位作者 王辉 张鸿 李伟 王小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介入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共入组3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依自愿原则分组,仅采用介入治疗的19例患者为单独介入组,采用自体外周血进行干细胞移植与...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介入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共入组3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依自愿原则分组,仅采用介入治疗的19例患者为单独介入组,采用自体外周血进行干细胞移植与介入联合治疗的19例患者为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方案两组相同,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侧支血管生成数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3方面两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方面,两组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介入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方面、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是89.5%,单独介入组的有效率是78.9%,联合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介入组(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介入结合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干细胞移植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外周血粒/单祖细胞的扩增作用
4
作者 戚秋藤 孙海鹰 +1 位作者 彭中宜 肖敬华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7期1-2,共2页
采用单层琼脂体外细胞培养法,对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完全缓解后1-3周时外周血粒/单祖细胞(CFU-GM)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患者分4组,分别采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AA(阿克拉霉素... 采用单层琼脂体外细胞培养法,对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完全缓解后1-3周时外周血粒/单祖细胞(CFU-GM)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患者分4组,分别采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AA(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4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结果表明:4种化疗方案对外周血干细胞(PBSC)均具有一定的扩增作用。外周血CFU-GM产率的高峰时间为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2-3周时,高峰出现平均为16.5d,是采集PBSC的最佳时机。不同化疗方案时CFU-GM的扩增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DA方案的扩增作用显著高于其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外周血 扩增 CFU-GM 化疗方案 祖细胞 化疗后 高峰 情况 同化
下载PDF
人重组粒细胞—巨核细胞克隆刺激因子(rhuGM—CSF)用作自体...
5
作者 Haas,R 刘文励 《德国医学》 1992年第2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RHUGM-CSF absct 血液病
下载PDF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值治疗急性白血病:附二例报告
6
作者 吴祖泽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0,共4页
关键词 白血病 abs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