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AC092718.4对HER2阳性乳腺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1
作者 石雪枫 余繁荣 +3 位作者 廖春淮 卢晓渟 王强 卓睿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C092718.4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获取曲妥珠单抗非耐药及耐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设为非耐药组、耐药组),检测其lncRNA AC092718.4、mi...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C092718.4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获取曲妥珠单抗非耐药及耐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设为非耐药组、耐药组),检测其lncRNA AC092718.4、miR-135a-5p、S100钙结合蛋白P(S100P)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2)以对曲妥珠单抗不敏感的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361细胞作为原发耐药细胞模型,以乳腺癌细胞株BT-474细胞为亲本,构建对曲妥珠单抗继发耐药的细胞模型(BT-474/TRA细胞)。检测3种细胞中lncRNA AC092718.4、miR-135a-5p、S100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经同一浓度曲妥珠单抗干预48 h后,检测3种细胞的活力。(3)取MDA-MB-361细胞分为sh-AC092718.4组、sh-NC组、对照组进行实验,其中sh-AC092718.4组细胞和sh-NC组分别转染sh-AC092718.4和sh-NC,对照组细胞未经任何处理。经同一浓度曲妥珠单抗干预48 h后,检测3组细胞的活力。(4)采用starBase和TargetScan分别预测lncRNA AC092718.4和miR-135a-5p的潜在靶标。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AC092718.4与miR-135a-5p之间、miR-135a-5p与S100P之间的靶向结合情况。结果(1)与非耐药组相比,耐药组lncRNA AC092718.4、S100P mRNA、S100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135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2)与BT-474细胞相比,BT-474/TRA细胞及MDA-MB-361细胞的lncRNA AC092718.4、S100P mRNA、S100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135a-5p表达水平降低,曲妥珠单抗干预48 h后的细胞活力更大(P<0.05)。(3)与对照组和sh-NC组比较,sh-AC092718.4组MDA-MB-361细胞活力降低(P<0.05)。(4)starBase预测结果显示,lncRNA AC092718.4与miR-135a-5p有靶向结合位点;TargetScan预测结果显示,miR-135a-5p与S100P有靶向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提示,lncRNA AC092718.4可与miR-135a-5p直接结合,S100P是miR-135a-5p的靶基因。结论LncRNA AC092718.4促进乳腺癌细胞对曲妥珠单抗产生耐药性,下调lncRNA AC092718.4表达可减轻MDA-MB-361细胞对曲妥珠单抗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涉及lncRNA AC092718.4作为竞争性内源RNA竞争性结合miR-135a-5p,从而上调S100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 长链非编码RNA ac092718.4 耐药性 曲妥珠单抗 微小RNA-135a-5p S100钙结合蛋白P
下载PDF
含DG的交直流不平衡配电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徐艳春 王霖 +2 位作者 张涛 王凌云 MI Lu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线暂态电压稳定的因素。基于二元表判据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母线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指标。针对参数不平衡时含DG的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引入稳定性保持因子,提出母线与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裕度计算方法。基于所提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与IEEE 69节点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中量化影响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因素,并对比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性 交直流系统 不平衡配电系统 直流故障分析
下载PDF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及展望
3
作者 郭磊 许昌 张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3,共12页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分类;对变流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组设计及制造技术等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双馈变速抽蓄机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 变流器 协调控制 交流励磁 电动发电机 水泵水轮机 新能源
下载PDF
构网型单元异常下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4
作者 贾宏杰 张育炜 +3 位作者 肖迁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6,共16页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当子微网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或故障工况时,首先,在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变换器控制层,构网型单元将输出功率钳位于最大值或退出运行,跟网型单元通过与互联变换器进行二次协同控制,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其次,在网间互联变换器控制层,与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相连的互联变换器转为构网型控制模式,为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提供母线电压与频率支撑,其余互联变换器按照正常子微网自身剩余容量分担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所需的支撑功率.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连续增加,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通过网间互联变换器的变模式运行,实现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的快速恢复、跟网型单元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当构网型单元处于故障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因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导致的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 分布式协同控制 构网型单元 异常运行工况 电压与频率支撑 功率分配
下载PDF
交流绕组设计过程的画分连三步曲
5
作者 程小华 《防爆电机》 2025年第1期16-18,29,共4页
把交流绕组设计过程归纳为“画分连”三步曲(画图、分带、连端),表述精炼,便于操作,便于记忆。并提出了多匝线圈的等价画法。同时指出,设计交流绕组时,星形图不是必需的。
关键词 交流绕组设计 画分连三步曲 星形图 展开图 切割图 槽距电角 极相带
下载PDF
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
6
作者 章浅诺 张哲任 +1 位作者 金砚秋 徐政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随着海上风电的超大规模开发,亟须提高输电廊道的利用率,实现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构建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网架结构和电压等级、主接线方式、换流器拓扑以及陆上汇... 随着海上风电的超大规模开发,亟须提高输电廊道的利用率,实现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提出了适用于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的直流送出系统构建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网架结构和电压等级、主接线方式、换流器拓扑以及陆上汇集站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包括系统平波电抗器配置、直流耗能装置配置和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在PSCAD/EMTDC时域仿真软件中搭建了±500 kV/10000 MW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交直流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及其交直流故障处理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 直流送出系统 交直流故障处理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下载PDF
小型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制造工艺浅谈
7
作者 霍文泉 《防爆电机》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小型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具有高精度、高性能的特征,目前主要在自动化设备、机床、医疗设备等领域得到普及。同时,这类电机运用了数字化控制技术,具有自动调整控制参数、自适应控制以及自动识别负载等作用,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与作业要... 小型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具有高精度、高性能的特征,目前主要在自动化设备、机床、医疗设备等领域得到普及。同时,这类电机运用了数字化控制技术,具有自动调整控制参数、自适应控制以及自动识别负载等作用,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与作业要求。为能够保证小型交通永磁伺服电机的产品质量,需要明确电机的结构与特点,采用科学、先进的工艺方法,并严格把控各环节的制造工艺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交流永磁伺服电机 制造工艺 结构 特点
下载PDF
智能技术试验船电力系统设计研究
8
作者 吴志华 刘洪亮 +2 位作者 姚凤翔 谢珉 徐峥翔 《船电技术》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电站功率在10 MW以上的大型电推船舶,配电系统和发电系统的选型是电力系统设计的核心之一,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冗余性等方面。本文以某智能船为例,介绍了配电系统和发电系统的设计选型方法和考虑因素,涉及交流和直流配电系统... 电站功率在10 MW以上的大型电推船舶,配电系统和发电系统的选型是电力系统设计的核心之一,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冗余性等方面。本文以某智能船为例,介绍了配电系统和发电系统的设计选型方法和考虑因素,涉及交流和直流配电系统的选型、变速和定速发电机的选型、同步和异步发电机的选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母排 变速发电机 同步发电机 高压交流配电系统
下载PDF
单级三相谐波电流注入可升降压AC/DC变换器 被引量:1
9
作者 阚志忠 潘毅 +1 位作者 牛栩卿 张纯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适应电动车充电电压宽范围变化需求,本文针对传统充电桩前级整流器拓扑开展研究,提出一种新式单级三相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集成了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与Cuk模块,为降低输入侧电流谐波分量,选用双向开关管构建谐波电流回馈通路,整... 为适应电动车充电电压宽范围变化需求,本文针对传统充电桩前级整流器拓扑开展研究,提出一种新式单级三相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集成了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与Cuk模块,为降低输入侧电流谐波分量,选用双向开关管构建谐波电流回馈通路,整体构造成单级式拓扑结构。文章阐述了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模态,通过建立变换器的等效模型推导出电压增益。变换器通过简单的控制逻辑即可实现正弦输入电流并拥有高功率因数。最后通过搭建变换器数字控制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AC/DC 升降压 单级 谐波电流注入 集成Cuk
下载PDF
新一代高韧性直流输电技术(一):从器件、装备到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嵘 赵彪 +6 位作者 余占清 吴锦鹏 魏晓光 白睿航 刘佳鹏 屈鲁 宋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321-7333,I0018,共14页
构建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新型电力系统迫切需要具有超强构网和主动支撑能力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为此,文中秉承“一代器件、一代装备、一代系统”理念,提出新一代高韧性直流输电概念。增强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enhanced i... 构建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新型电力系统迫切需要具有超强构网和主动支撑能力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为此,文中秉承“一代器件、一代装备、一代系统”理念,提出新一代高韧性直流输电概念。增强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enhanced 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IGCT-Plus)的半导体本征结构拥有超强的浪涌电流能力,将为高暂态耐受的换流器提供坚实的物理基础;新型模块化换向式换流器(modular commutated converter,MCC)拥有优异的软开关特性,将是高倍载直流输电系统的优选方案;IGCT-Plus和MCC作为核心器件和装备将支撑具有电压和频率强支撑能力的新型高韧性直流输电系统构建。文中从新型器件、新型装备到新型系统对高韧性直流输电技术进行全面论述,并对后续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进行分析和展望。提出的高韧性直流输电技术对支撑双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未来电力传输中的崭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功率半导体器件 门极换流晶闸管 交直流换流器
下载PDF
分频输电系统研究现状、趋势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锡凡 刘沈全 +3 位作者 王秀丽 赵勃扬 李群 周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75-6786,I0007,共13页
分频输电又称低频输电,通过降低输电频率减轻线路电感、电容的影响,可以显著提升交流线路的输电容量与距离,是一种兼顾输电容量与工程经济性的新型输电方式,在我国新能源基地加速开发的背景下备受关注。我国“十四五”规划确立了大力开... 分频输电又称低频输电,通过降低输电频率减轻线路电感、电容的影响,可以显著提升交流线路的输电容量与距离,是一种兼顾输电容量与工程经济性的新型输电方式,在我国新能源基地加速开发的背景下备受关注。我国“十四五”规划确立了大力开发“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与深水远岸区域海上风电的新能源发展格局。“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海上风电可用馈入点资源紧张,新能源大规模综合利用亟需新型高效的输电方式。近年来分频输电系统理论与技术迅速发展,该文旨在总结分频输电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基本原理与系统构建方法、系列关键装备、高电压大功率变频器与系统控制技术、系统分析与安全稳定保护技术4个角度,梳理分频输电系统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分频输电系统研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输电系统 低频输电系统 系统构建 三倍频变压器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继电保护
下载PDF
基于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功率分级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力 胡佳成 +2 位作者 曾祥君 赵斌 张治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11-2324,共14页
针对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孤岛运行时,仅靠互联变流器协调网间功率无法有效缓解系统频率与电压波动,且单一蓄电池储能难以适用多场景功率需求的问题,提出利用超级电容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将混合储能作为... 针对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孤岛运行时,仅靠互联变流器协调网间功率无法有效缓解系统频率与电压波动,且单一蓄电池储能难以适用多场景功率需求的问题,提出利用超级电容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将混合储能作为储能子网连接在直流母线上,优先采用超级电容平抑交直流子网内功率波动,提出以储能荷电状态来划分五种工作模式的改进混合储能控制策略。兼顾超级电容快速响应特性和减少互联变流器的频繁起动,根据直流子网电压和交流子网频率波动程度,提出功率自治和功率互济工况的两级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通过设计混合储能处于不同工作模式的网间功率互济场景,仿真证明了所提混合储能和互联变流器协调控制策略能够平抑各子网负荷功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微电网 混合储能 互联变流器 功率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Bayes推断的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奎 马典良 +2 位作者 赵成晨 胡博凯 王浩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5,共12页
针对交流接触器可靠性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交流接触器的电弧侵蚀机理,建立了计及电弧电压及电弧重燃影响的电弧侵蚀模型,根据该模型仿真得到的交流接触器性能退化特征参量变化过程与交流接触器的实际退化规律一致。分析不同工况下性能退... 针对交流接触器可靠性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交流接触器的电弧侵蚀机理,建立了计及电弧电压及电弧重燃影响的电弧侵蚀模型,根据该模型仿真得到的交流接触器性能退化特征参量变化过程与交流接触器的实际退化规律一致。分析不同工况下性能退化数据特征,提出了不同工况下先验信息的等效折算方法,解决了不同工况下的先验信息利用问题。建立了基于Bayes推断的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预测模型,提高了剩余电寿命预测精度,实现了利用不同工况下性能退化数据对交流接触器进行剩余电寿命预测。在AC-4、AC-3两种工况下进行了交流接触器电寿命仿真分析及实验分析,相对误差均小于5.5%,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电弧电压 电弧重燃 BAYES推断 剩余电寿命
下载PDF
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纵联方向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艳芳 马翼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32-4139,共8页
交直流混联系统中逆变站的换相失败使交流线路发生频率偏移,导致工频量纵联方向保护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纵联方向保护方法,利用线路区内、外故障时,传播到两端保护的电流故障初始行波波... 交直流混联系统中逆变站的换相失败使交流线路发生频率偏移,导致工频量纵联方向保护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纵联方向保护方法,利用线路区内、外故障时,传播到两端保护的电流故障初始行波波头之间极性差异构成纵联保护。该方法仅利用电流初始行波极性差异进行方向判别,消除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无法准确传输宽频带电压信息导致保护的低可靠性问题,且利用高频电流进行计算,避免了交直流混联系统频率偏移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单相故障和多相故障,适用于交直流混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系统 纵联方向保护 行波电流极性 小波变换 交流线路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运行风险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璐 尹纯亚 +1 位作者 戴晨 马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针对交、直流故障下的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演化传播机理及运行风险尚不明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直流系统间的无功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分析,明确了交、直流系统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特性及主导影响因素,阐明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电力... 针对交、直流故障下的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暂态电压演化传播机理及运行风险尚不明晰的问题,首先,基于交直流系统间的无功电压交互作用机理分析,明确了交、直流系统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特性及主导影响因素,阐明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电力电子设备主导的暂态电压演化传播路径。其次,从“交直流故障强耦合作用持续加强,暂态无功功率成分复杂”、“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暂态电压问题凸显”及“故障承载与调节能力下降,连锁脱网风险增大”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暂态电压运行风险。然后,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建立了实际高比例新能源多直流外送系统仿真模型,不同新能源占比、不同故障工况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暂态电压运行风险分析的正确性。最后,从增强耦合运行特性机理认识、提升新能源涉网性能、增加多尺度协同控制策略、加强交流网架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暂态电压运行风险的技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 交直流故障 暂态电压 运行风险
下载PDF
基于动态级联自抗扰的交流微网直流母线稳压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超 侯凯翔 +2 位作者 吴铁洲 张强祥 张晓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24,共10页
为解决交流微网DC-AC变换器受到外界扰动影响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以及直流母线电压振荡现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动态级联自抗扰稳压控制策略。首先,在初始状态观测器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观测器,形成级联观测器线性自抗扰控制结构,并且设计... 为解决交流微网DC-AC变换器受到外界扰动影响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以及直流母线电压振荡现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动态级联自抗扰稳压控制策略。首先,在初始状态观测器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观测器,形成级联观测器线性自抗扰控制结构,并且设计动态调节因子对观测器增益参数进行在线优化调节。其次,在扰动观测器的基础上给出动态因子的优化整定范围,并根据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的频率特性曲线对系统的抗扰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说明了观测参数与控制参数对系统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得到最优参数的整定范围。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搭建交流微网的数字仿真实验模型,并设计多种仿真工况,将所提控制策略与其他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优异性,说明了所提控制策略具备较好的电压振荡抑制能力,提高了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交流微网 直流母线 动态因子 稳压控制
下载PDF
芪参还五胶囊减轻乳腺癌患者AC化疗方案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王峰 杨静 +5 位作者 王立新 刘芳茹 孟立 赵娜 翟兴荣 刘洪贵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目的:评价芪参还五胶囊减轻乳腺癌患者吡柔比星+环磷酰胺(AC)化疗方案所致早期心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乳腺癌患者50例,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各脱落1例)。对... 目的:评价芪参还五胶囊减轻乳腺癌患者吡柔比星+环磷酰胺(AC)化疗方案所致早期心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乳腺癌患者50例,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各脱落1例)。对照组给予AC化疗方案,观察组联合应用芪参还五胶囊。比较2组化疗前后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值)、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症状积分并测定左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s-cTnT、NT-proBNP、hs-CRP、IL-6、E/A值、LVESV、LVEDV、LVEF、GLS、GCS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TnT、NT-proBNP、hs-CRP、IL-6升高幅度更小,GLS、GCS绝对值降低幅度更小、中医症状积分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SV、LVEDV、E/A比值、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能够缓解乳腺癌患者在接受AC化疗方案过程中出现的早期心脏毒性,基于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得的GLS和GCS在评估化疗药物的早期心脏毒性时显示出一定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还五胶囊 乳腺癌 AC化疗方案 心脏毒性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C004920.3在胃腺癌癌栓和细胞中的作用
18
作者 黄建刚 沈菁 +1 位作者 陈雯 林有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寻AC004920.3在胃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胃腺癌患者血清标本和病历资料。PCR扩增AC004920.3的表达。慢病毒过表达AC004920.3转染AGS细胞后进行凋亡、CCK增殖和划痕实验。结果胃腺癌脉管癌栓患者血清AC0049... 目的探寻AC004920.3在胃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胃腺癌患者血清标本和病历资料。PCR扩增AC004920.3的表达。慢病毒过表达AC004920.3转染AGS细胞后进行凋亡、CCK增殖和划痕实验。结果胃腺癌脉管癌栓患者血清AC004920.3表达ΔCt值12.06±3.33明显高于无脉管癌栓ΔCt值的10.05±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r=0.679,P<0.001)。AC004920.3过表达组AGS细胞早期凋亡率为(33.45±3.90)%,高于未转染组[(12.13±1.54)%,P<0.001]和空载体组[(13.18±1.55)%,P<0.001];CCK增殖实验AC004920.3过表达组的A值为2.89±0.17,低于未转染组的3.2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也低于空载体组3.28±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004920.3过表达组的划痕面积(3.54±0.12)灰度值,明显大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2.43±0.34)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也大于空载体组(2.60±0.39)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胃腺癌脉管癌栓患者血清AC004920.3高表达,且与D-二聚体正相关。AC004920.3促进AGS细胞凋亡以及抑制AGS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004920.3 胃腺癌 脉管癌栓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方法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网架规划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岳文 罗泽宇 程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4-1418,共15页
随着配电系统中直流设备的大量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适应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不同交直流(AC/DC)类型的负荷或电源的接入,提出一种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网架结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网架交直流配置的所... 随着配电系统中直流设备的大量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适应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不同交直流(AC/DC)类型的负荷或电源的接入,提出一种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网架结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网架交直流配置的所有可能性。首先以二进制网络矩阵描述配电系统的网架结构;其次建立网架单层规划模型,将规划变量和运行变量同时进行优化以提升全局寻优能力;最后将单层规划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以提升求解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为配电系统中不同交直流类型的负荷和电源的接入提供最佳的网架配置方案,相比于传统的纯交流规划方案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供电能力,在算法上与经典遗传算法求解的双层规划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网架规划 单层规划 线性化优化
下载PDF
近视与调节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正静 赵粟 +4 位作者 谷浩 蒋浩 龙秋蓉 陈芷璿 谢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眼的调节是指睫状肌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力,使物体在视网膜形成清晰像的过程,当眼的调节能力不足时,成像焦点落于视网膜后的区域,容易形成远视离焦,引起眼轴增长,导致近视的发展,且研究发现多数近视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调节功能障... 眼的调节是指睫状肌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力,使物体在视网膜形成清晰像的过程,当眼的调节能力不足时,成像焦点落于视网膜后的区域,容易形成远视离焦,引起眼轴增长,导致近视的发展,且研究发现多数近视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调节功能障碍。近视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健康问题,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急剧升高,如何预防及阻止近视的发生、发展是一大难题。既往研究发现眼调节功能障碍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调节功能相关参数的测量对近视的防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综述近视与眼调节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近视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调节滞后 调节幅度 调节灵敏度 AC/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