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进行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其预后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7年6于我院行ACCF术治疗的102例脊髓型颈...目的 进行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其预后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7年6于我院行ACCF术治疗的10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6个月,将钛笼下沉者设为下沉组,其余设为未下沉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影像检查等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颈椎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20例发生钛笼下沉,下沉率19.61%;两组钛笼直径、椎体撑开程度、钛笼倾斜角、钛笼前缘与临近椎体前缘距离、钉板夹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分析钛笼直径(OR=2.321)、椎体撑开程度(OR=1.897)、钛笼倾斜角(OR=2.043)、钛笼前缘与临近椎体前缘距离(OR=2.248)是颈椎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ACCF术后钛笼下沉发生率较高,钛笼直径、椎体撑开程度、钛笼倾斜角、钛笼前缘与临近椎体前缘距离等均会增加钛笼下沉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建立人体下颈椎C3~7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前路椎体C5节段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颈椎C3~7节段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C3~7节段下颈椎原始...目的建立人体下颈椎C3~7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前路椎体C5节段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颈椎C3~7节段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C3~7节段下颈椎原始模型。对术后模型分别施加0.5、1.0、1.5、2.0 N·m扭矩,分析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旋转时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与内固定器械整体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后,C5重建节段ROM随扭矩的增大而增加,与无损模型在1.0 N·m、预载荷50 N工况下相比,C5重建节段、C3~4,C6~7和C3~7节段ROM分别下降81%、62%、58%和80%;C5重建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减小,临近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显著升高;钛网应力主要分布于运动受压侧,螺钉根部承受较大载荷。结论 ACCF术式会较大提升颈椎稳定性,降低手术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应力,对于减缓因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脊髓压迫有较好疗效。研究结果可为ACCF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进行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其预后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7年6于我院行ACCF术治疗的10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6个月,将钛笼下沉者设为下沉组,其余设为未下沉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影像检查等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颈椎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20例发生钛笼下沉,下沉率19.61%;两组钛笼直径、椎体撑开程度、钛笼倾斜角、钛笼前缘与临近椎体前缘距离、钉板夹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分析钛笼直径(OR=2.321)、椎体撑开程度(OR=1.897)、钛笼倾斜角(OR=2.043)、钛笼前缘与临近椎体前缘距离(OR=2.248)是颈椎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ACCF术后钛笼下沉发生率较高,钛笼直径、椎体撑开程度、钛笼倾斜角、钛笼前缘与临近椎体前缘距离等均会增加钛笼下沉风险。
文摘2012 年8 月25 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年会上,由ESC、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 美国心脏协会(AHA) 和世界心脏联盟(WHF) 共同制订的“心肌梗死通用定义”第三版[1] 正式公布并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 n College of Cardiology,Circula tion、Global Heart,Na ture Reviews Cardiology 等5 种国际期刊上同时发表。
文摘目的建立人体下颈椎C3~7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前路椎体C5节段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颈椎C3~7节段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C3~7节段下颈椎原始模型。对术后模型分别施加0.5、1.0、1.5、2.0 N·m扭矩,分析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旋转时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与内固定器械整体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后,C5重建节段ROM随扭矩的增大而增加,与无损模型在1.0 N·m、预载荷50 N工况下相比,C5重建节段、C3~4,C6~7和C3~7节段ROM分别下降81%、62%、58%和80%;C5重建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减小,临近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显著升高;钛网应力主要分布于运动受压侧,螺钉根部承受较大载荷。结论 ACCF术式会较大提升颈椎稳定性,降低手术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应力,对于减缓因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脊髓压迫有较好疗效。研究结果可为ACCF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